天涯书库 > 天地九重 > 第五章:此去天路迢迢(二)绝无仅有的毕业生 >

第五章:此去天路迢迢(二)绝无仅有的毕业生

首先迎接“结业考试”。五年多中大大小小的考试我们经过了一百多次,但这一次的考试内容更全面、强度更大。不仅是对所有学习与训练的总检验,也事关执行首飞任务人员的选拔。

各种操作规程、飞行手册堆在一起,各种飞行程序资料集中在一起,几十本书要复习,数百个数据要记牢。为了把学习训练效果最真实、最客观、最完美地展示出来,我们航天员大队几乎进入了“一级战备”的状态。每天夜晚,航天员公寓中都一直亮着灯。

这时候,“非典”疫情突然来袭。在严峻的抗击“非典”形势下,任务的计划没有改变,我们的训练也没有受到丝毫影响。为了杜绝任何交叉传染的可能性,我们实行了完全隔离,封闭在公寓里生活和学习,一百多天时间,与家人不能见面。

2003 年 5 月中旬,我们开始进行考核,在 15 天时间里,一共考了四次。

第一项是笔试,三个小时的笔试涉及学习的方方面面,从航天理论的基本原则到最小的操作步骤,无所不及。

笔试是共同试卷,全体航天员做的是一样的题目。除此之外,口试和操作考核都采用抽题方式,抽到什么考什么。

第二项是口试,既要考查每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要考查对专业的熟悉程度。试题备有多套,每个人进入考场,抽出自己的试题,抽到后给 5 分钟时间准备,然后面对十多位专家教授组成的考评组,接受他们严格甚至“刁钻”的提问。

太空飞行要素、航天服上橡胶绳的缠绕方法、如何食用航天食品……大大小小,无所不及。答题时我们必须对答如流,并且画出流程图作讲解。回答完后,专家们根据回答问题的完整度和准确度打出分数,心理教员还要根据我们回答问题的状态打出心理分。

第三项考试是实际操作题,在模拟器中进行,以考量我们在飞船各种飞行程序中所作的判断、处理和操作,整个过程和情形接近实战状态。

其中的应急故障程序是随机的,要在最短的时间里作出正确的判断,及时做出处理、排除故障,因为模拟太空飞行状态,时间卡得非常紧,基本没有思考时间,几乎同时,脑到,眼到,手到,哪一个慢了就将面临更严重的故障,最后导致飞行任务失败。

我抽到的是“数管失效”的应急程序。是说飞船进入太空后,如果数据管理系统突然失效,就要立刻改为手动操作应急返回。从判明故障到处理完毕,这个程序一共有 35 道指令、50 多个动作,而完成的时间只有几分钟。我做得分毫不差。

第四项考核是身体素质的全面考评,用多种器材做生理指标检查。我们 14 个人在具体数据上虽有差别,但全部达到优秀标准。

以上四项只是专业技术和生理基础方面的最后考核,还不能确定航天员是否合格,最后的评判要通过综合考评来进行。考评委员会分为政治思想、专业技术及心理、医学评价三个组,通过复核试卷、回放录像、计算五年多来的各项考试成绩和训练成绩、综合各界意见,最后给每个航天员打出总分。

综合评定考核极为细致、严格,指挥部规定,不合格者将被淘汰。按照美国和俄罗斯的经验,航天员在训练过程中的淘汰率一般为50%,我国的载人航天飞行计划,实际上并不需要这么多数量的航天员,之所以选拔了 14 人进入训练,也是考虑到了淘汰的问题。

2003 年 7 月 3 日,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选评委员会评定结果揭晓:经过艰苦拼搏,14 名航天员全部具备了独立执行航天飞行任务的能力,予以结业,并同时获得三级航天员资格。

这意味着中国第一代航天员正式产生,标志着我们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航天员训练体系,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培养航天员的国家。而且这个成绩还创造了世界航天界的一项纪录:中国航天员大队的训练,淘汰率为零。

5 年零 6 个月,一个人盛年时期黄金般的岁月,2000 多个日日夜夜,58 门内容宏富的课程,共计 3000 个标准学时……艰苦的努力,让最初文化水平参差不齐的我们,全部以良好以上成绩通过考核。其中经受的艰难与磨砺,远不是一些枯燥的数字所能涵盖的。我们不仅在知识水平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个人的精神、思想与意志品质,也升华到了更高的境界。

我们甘愿为了民族、国家的千年飞天梦想而贡献自己的一切,并从对这一使命的承担之中,深刻地体会到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心中抱有对光荣的渴望、对梦想的坚守、对事业的热爱,因此才能这样恒久坚持、永不放弃。

顺利结业的 14 个航天员都获得了选拔资格,一起面对首次载人航天的任务,准备接受最终的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