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易经证释 > 屯卦 >

屯卦

孔子《宣圣讲义》

周易卦序。乾坤之后。继之以屯。以象天地生化之序也。后天生化。皆自天地始。万物之生。必在天地既定之后。故屯在乾坤次也。自先天序言。则乾坤之后应为震。以木道为物始也。而屯之象。始于震。其义亦洽。万物之生。必因于水。故屯为震合坎。坎为后天八卦居坤之位。代乾之政。则屯之取象于坎震。亦适孚先天生化之序也。

震动于下。坎润于上。此纯物生之本象也。以分言。则半震半坎。以合言。则绍乾承坤。故屯继乾坤。实天地生化定序。不独象物之初生。夫屯之为卦。二陽爻。四陰爻。上下皆陽。而伯仲异次。卦属陽。而其气多陰。以行于陰也。有动则有德。有生则有功。有德则善恶备。有功则夷险分。屯之象。内刚外险。内动外阻。以陽率陰。而为陰所桎梏。以用为道。而处道之艰难。故其卦象。本生之始。而又怯于生。本行之初。而又难于行。如草木之萌芽初茁。其生机犹未畅也。陰陽不相得。而贵贱殊类。动静不适调。而屈伸异途。求伸而反屈。求生而不直生。求动而弗立动。盖处震之地。行坎之方,乘雷之奋。遇水之陷。其卦实赅二义。而为物之始生。天地生化之初见。其象固如是也。然卒得生成。不竟艰险者。则赖其兼刚而志动。承陽而达生。因天地絪縕。得乾之合育。故虽难而成。虽屈而伸。虽险阻而不害。虽折辱而不侵。乃见其本乎中正之性。志乎中和之道也。

就卦爻言。陽卦多陰。而以少为贵。以陽主动。而能御陰也。故陰爻终随陽用。以成其功。不过有时位之别。而有从违之殊也。然以内外卦言。六二为坤正位。九五为乾正位。适当其位。乃昭其德。故屯卦之继乾坤。能见乾坤之用。以其德不移。道不易。则克有所守。有所为。此屯之大用。亦体乾坤而不失。是以为生化之始。万物之初。足为一切矜式也。故屯卦爻虽异乾坤。而功用则绍乾坤而立其始。自有其象可质也。学者先观其象。自得其意。虽合坎震之名。已孚乾坤之德。则为道亦大矣哉。六爻之所指。内外之所象。二气之所行。生成之所见。则其次乾坤者。固有其义矣。文王之序。大都以义明象。以象证义。初非如后人所测。谓为任意变迁。亦非仍前易之规。谓为有心错综。盖皆本后天之序。依物类之生。而确乎不拔之定则也。以下各卦皆如此。唯屯为尤着焉。至于屯卦之辞。屯者屯也。有所积而欲发也。难也。有所动而不易行也。生也。而未能遂生。始也。而不克迳始。故其字形。如草木之芽。初茁而未放。如蛰虫之动。初蠕蠕而未即伸。有所见、而不离其居。有所为而不去其位。故名曰屯。气蓄而未通。形立而未明。生机及而未透。大用预而未张。如仓箱之屯盈而未启。如江河之屯满而未泄。故以象天地生化之气望洽于物。物遭之而皆有其生意也。故曰屯、盈也。物之始生。以盈于天地间也。天地以其气盈而生物。物以其生而盈于天地。盈者生化之本也。不有盈。安有生。不有生。安有盈。故屯虽难而仍易。虽见而仍不失其居也。以气之与形。成循环往复之道。而屯之与乾坤。具盈虚消息之德也。盈之为虚。息之为消。此屯之所以为盈也。

《宏教附注》

屯卦为六十四卦之始。以其属子卦之始也。在八宫卦属于炊。而其反复卦为解。其对卦为蒙。其比肩卦为鼎。故其象与辞。皆有关于各卦。不独为坎震之交。见云雷之合也。而用最要留意者。则乾坤之初化。以之代示生化之微。而天地之初交。以之代见人物之育。全为二五絪媪之所孕。父母精血之所凝。在气为初生。在形为初成。将分离而末分离。将化育而末化育。故仍保有乾坤之正。循行陰陽之交。以接续于乾坤二卦。而引延于人物万类。故自屯以上无物也。屯以下、物乃盈矣。屯以前、未生化也。屯以后、生出乃无尽矣。此后天六十四卦从屯始。而周易上下经之序从屯起。乾坤八纯卦、母也。不可以齐于生化。同于物颈。故言生化、言物。必自屯始。而屯又足以见乾坤生化之功。交合之用。此夫子言之颇详纲也,

卦辞:屯:元、亨、利、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此屯卦之彖辞也。元亨利贞四德。全如乾坤。而用乃殊。以位虽当。而时不同。卦虽正。而爻有差也。勿用有攸往。而利建侯。以其陽也。德备而不能尽用。有志而不能自往。则其难、可以见矣。而道中正。居其位此成其德。则利建侯。王者之事也。以处势顺也。避险行夷。去艰示惠。此其成人之德。有别于自用也。故屯辞之义如此其概述也。虽难不难。以盈而善持之。虽生不生。以动而善处之。有是义也。

彖曰:屯,刚柔始交而难生,动乎险,中大亨贞,雷雨之动满盈,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彖辞之义也。指屯之象。为陰陽始合。而生化始见。以其始也。故难。以其动也。故险。为始于下。而升于上。故不易生。为动以陽。而阻以陰。故动为险。难者、不易也。不顺也。险者、有陷也。有制也。而屯之行也、不失其守。生也、不失其宗。虽难而卒达。虽险而自全。故曰中大亨贞。以孚四德也。不失位曰中。能生而盈曰大。难而特达曰亨。全其始终曰贞。此屯之以四德称。而有中大亨贞之用也。屯之母卦。以坎合震。雷上之水。即雨水也。故曰雷雨之动。遍于天下。沛于地上。乃有满盈之象。此天下开造草昧也。天地混沌之始辟。清浊之初分。大地皆水。生物才萌。所称物者。唯苔草之类。初生之芽。此天地生化初纪。故曰草昧。草志其物。昧指其时。茫昧之间。草率之地。亦足见其难生。而动乎险。斯困屯之所以名也。而人应之。则宜建侯而无宁。建以孚天造。侯以孚特达。建侯以孚草昧。而成中大亨贞之德。以天地尚志于生动。不避乎难险。则人亦宜无宁。以成其所成。行其所行也。故辞旨以象明意。以文明教。此君子之有为。而顺乎天地者也。

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全卦象之用也。经纶者有为也。以陰陽交而为文。以生难而为功。以动险而为行。以建候不宁而为中大亨贞。以顺乎天造草昧。而自见其经纶。故观其象、而知其所指。习其辞、而知其所称。人道始立。即此经纶也。建候者、已成其功。不宁者、犹致其用。本乎乾自强不息之义。成乎坤无成代终之行。故经纶之事。包乎人已上下。达于生成化育。内立其德。外成乎物。处于亨贞之内。行乎中大之域。以配乎天地造化。而克履乎艰险。建其家国也。

初九:磐桓,利居贞,利建候。

孔子《宣圣讲义》

此屯初九之爻辞也。辞义亦如其象。而异其用。以陽爻得位。足以孚全卦主用。盖屯本陽卦也。本爻与彖辞大同。即此义也。彖辞勿用有攸往。即磐桓之义。而利居贞。即勿用之旨。盖屯以陽行陰。以坤为守。以乾为动。故用而不自用。动而不自往。取坤之义也。利建候者。得民建国。以能下人。人自归之。取乾之义也。以屯六二同于坤。九五同于乾。兼乾坤之用。而见交合之德。故勿用有往而利建候也。而在初九亦然。虽非正位。乃属主爻。以陽主陽。初九陽爻陽位。故能孚全卦大用。而以其在下也。陽犹樨。位犹卑。时犹早。虽当主用之地。而难为直用之行。故申之以磐桓。戒之以居贞。明其不可造次。不可失其守也。然有其中者。必形于外。有其德者。必逢其功。故虽磐桓而仍达。居贞而仍亨。是以有建侯之利。而见能得民之心也。

象曰:虽磐桓,志行正也;以贵下贱,大得民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夫建候者。非自立也。民自服焉。非自大也。民自从焉。屯以居贞之行。而成建侯之功。此释文称其正而得民。大而有功也。天下之能建候立国。宰制河山。而民不以为泰者。必其信于民心。悦于民志。如水之归下。其势沛莫之御也。故有云雷之象。而后见其经纶之成。正如天之开草昧。万物莫不欣欣向荣。如地之履险行。万类莫不悠悠同化。其所以经纶者。皆为人。而非自为也。故建候之基于得民、成功之由于居贞。虽行之如难。动之如险。而适时以正。居位以中。成德以大。致用以亨。合乎乾坤之志。兼乎刚柔之行。则其为道至顺。而君子之所以成名也。故屯初九一爻。已见王道之本矣。

六二: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孔子《宣圣讲义》

此屯六二爻辞也。本爻当坤正位。孚陰本行。其所以为用者。多同坤卦。唯其上下异应。大小殊功。故称为女子贞不字。而象为马之难行。马者坤之牝马。故难行。以遇坎也。女子坤之至陰。以未交。故勿字也。而下卦原属震。震长男也。虽未交而终交。必期以十年。为其难也。十年之期。亦有深义。以其属于震也。如复与颐。皆震在下。皆有十年之辞。固震之数所定。以屯六二。陰爻陰位。陽气至微。虽欲进而不克进。欲交而不即交。刚柔悬殊。强弱大异。必待其既育。期其已壮。而后乃进乃交也。此生化之定理也。

且屯六二之象。处难险之中。而急于进。逢中正之位。而难于得合。故有乘马免迍邅以班如。明其所履之多。所行之不易。然乃设辞寓意。观象喻情。故曰如。言其未定也。犹或字义。第屯六二。有可为之时。有可成之势。虽踌躇而莫进。还委曲以求全。故当抵牾之初。如遭匪寇。而底成功之曰。反是婚姻。其勉人以无畏无馁。而促其矢勤矢慎之旨。端在四字。故申之以女子之守贞不字。必待十年之期。见夫人之守正不阿。必有一朝之遇也。

象曰:六二之难,乘刚也;十年乃字,反常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明爻辞之义。见占象之精也。盖以柔乘刚。遇刚而不能自已。以下动上。违上而不能自乘。唯有顺应其时。磨砺其志。贞洁其行。动之以正。出之以坚。以犯难而越险。却疑而明微。使敌为亲。反仇为爱。则成德达道。必本非常之人。而取位用时。必合反常之事。故十年之字。虽迟迟而无伤。深闺之贞。实悠悠以自得。人之欲立大功、成大业者。正如贞女之自矢也。而赖乎其行之勤恒。心之坚忍。善用其势。而无废于中途。善推所为。而克袪其阻碍。此明天地生化之始。亦足见创造开辟之不易为也。故屯六二之辞。实明人事之教。济时之艰。度地之险。恰如乱世之圣。必有以拯天下之饥溺。而置民于袵席也。

六三:即鹿无虞,唯入于林。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孔子《宣圣讲义》

此屯六三爻辞也。本爻之用。较六二为易。而其险未全去也。故喻之于田猎。以我逐兽。兽乃为鹿。不易追也。然以田猎而逐鹿。所持者必利。所同者必众。以追逐虽劳无忧。故曰无虞。唯鹿走入林。彼得其所。我从之。必见其艰。故逐鹿虽无虞。而入林必自舍。舍者止也。舍也。以其地之险。行之难。不得竟逐之。则不如其舍。此君子之知几也。若昧其几。则遭往吝之害。以其往之不利也。逐鹿无害。而视夷险以定往止。此知免吝之道。亦因时避穷之方。故以君子称之。唯君子之能舍也。盖六三以柔履刚。时位多违。虽得其势。不与方俱。虽志于得。不履忧虞。以可为进。不失之迂。以几为舍。不失之疏。进止之几。君子所如。无虞先利。往吝后害。利害之违。君子所戒也。

象曰:即鹿无虞,以从禽也;君子舍之,往吝穷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义也。夫从禽者贵得。禽者擒也。以鹿之可擒也。待入林中。禽乃为放。以行之阻。是必舍也。贸然往逐。履道之穷。其吝必矣。辞明意。而文申义。重在知几。明于取舍。虽挟所欲。勿昧于时。虽凭所胜。勿追其亡。故入林之鹿。不可逐也。小人徇情。反利为害。此屯六三爻辞大旨。而喻之以田猎也。推而言之。福祸得失。莫不如是。彼即鹿。易事也。而林中。则难地矣。无虞。顺势也。而往吝。则道穷矣。处难易之间。辨穷通之理。则在乎知几。知者君子。昧者小人。其判然矣。鹿字、亦推作禄麓解。犹后人逐鹿之喻。虞字、亦有指虞官者。谓得易。可无待虞官也。舍有上去二音。义有止舍二解。禽有禽兽擒获二解。穷分指时地之象。含义如是。皆可通也。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往吉,无不利。

孔子《宣圣讲义》

此屯六四爻辞也。六四与六二相应。二四同功异位。以皆陰爻也。而屯。陽卦也。陽本乎升。愈上愈达。故六四利于六二也。然屯全卦。不外艰险之象。则爻辞、不离难阻之文。第进而渐减。升而渐亨也。乘马班如同也。而迍邅则异。婚媾同也。而吉利则异。六二尚有匪寇之疑。六四则直求之矣。六二尚有十年之限。而六四则往吉无不利矣。故六四之用。已别于六二。而进行之道。艰险之差。于释文中已可见之。如乘马之班。言陰陽之杂。而急于求合。故婚媾以求而得。虽往亦吉利。又异乎六三之往吝也。为其处时之宜。因势之顺。所以往求无不利也。

象曰:求而往,明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言六四重陰贵陽。陽贵而明。因时而明。以宾主之契。升降之合。故为明也。明字日月相对。一陰一陽。陽奇陰偶。恰相配合。故成大明。言日夕皆明也。以升降相值。来去相偕。如月之与日。乃成旦夜之明。而六四之爻。因动而往求。因合而婚媾。乃合明也。虽乘马之班。若不遽进。而往求之吉。则无不利。此婚媾之贵乎相得。以其恰配也。若六三。则不配。故不宜往从。故虽一卦中而爻有异用。虽一爻中。而动有殊途。或往或来。或婚或敌。其事既别。吉吝斯分。六四之辞。实以见屯生之已成用。而天地生化之象至是更有合育之观。盖自此爻已入外卦。得见其表。其用已彰。其德已显。故亦有明之义。又不独以其知时而往求。合照而为耀之称明也。以例人事。贵乎适时。晓然往来。判其离合。则明哲之道。君子之所行。夫屯全卦。皆以陽行陰为利。以陰即陽为宜。故六二六三六四三爻。愈进愈有功。愈上愈得利。此陰陽相得之道。亦后天生化之理。若过此例。则多争讼。以其刚柔失度。顺逆违行。必有所伤。而成为吝矣。

九五: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

孔子《宣圣讲义》

此屯九五爻辞也。本爻虽居卦正位。当陽气大用。而有吉吝之分。以明二德之难合也。辞有屯其膏。小贞吉。大贞凶之占也。屯九五陽爻。陽行陽位。以太刚也。刚则近燥。故贵于膏。膏、膏泽也。脂也。又膏之谐高也。处高贵下。在上贵以德泽民。屯其膏。将以成其仁也。而屯积也。亦难积也。事之不易积而必积者。德也。仁也。善也。皆陽也。处高者。尤赖是以保其身名。免于危殆。故曰屯其膏。而明仁德之宜早积。膏泽之宜普及也。且以陽集陽。其下无助。最为艰险。临斯位者。必以贞守。贞者、正也。静也。而行有大小。则德有吉凶。此由其分合与其顺逆判之也。故小贞之吉。大贞之凶。小以自持。小心翼翼。以守其正。自履于吉。大以自傲。大言炎炎。以恃其正。自罹于凶。虽正而犹凶。贞而不吉。则可见居上位之不易。临下民之多虞也。然此贞字。含义尚多。贞悔为对。内外之意也。动静之情也。去来之道也。上下之阶也。各有所合。故贞之反即悔。以失其正。虽正亦邪。故同一贞。而大小异其吉凶也。屯九五由外卦言、为正位。由内卦言、为正位。下有六二与之对。复有六三与之并。三五同功异位。其所行皆殊。故有大小之不同也。陰陽相失则凶。相得则吉。苟不合。则友亦仇。故刚柔贵相应也。而九五一爻。为屯之主位。故明言屯字。以见卦之主用。

象曰:屯其膏,施未光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之义也。见陽德之积。必以膏泽下于民正位之居。必有光辉被于外。以屯九五得而得时至。而犹以德施之未光为虑。则可见保其元亨者。必基于积德。而全其生化者。必普其恩施。如天造草昧之时。必有云雨春风之育煦。而君子建侯之曰。必先功德仁政之栽培。非可侥幸致之也。故释文申之以施未光。而断其必屯其膏也。夫屯积之而施用之。所以信于天下者。皆其德业之光。与其恩泽之化。此如日之生物。以其光热而温育也。陽犹曰也。不徵于光化。不足以见其功用。本位之所至。时之所宜。而虑其施之未光。德之未化。则为其势易自傲。其地易自高。高且傲焉。反德为过。以屯艰险之世。只宜勤劳不宁。迍邅之途。只宜贞静之利。故未光之施。为小贞则吉。为大贞则凶。以明乎德之不达。恩之不广。虽有其位。不能大其用也。而此足以明屯之为屯也。有异乎乾之元亨也。乾之德全道大。故无未光之嫌。屯之德鲜恩疏。乃有大凶之戒。是在象因内外之异。有贞悔之殊。而在辞有上下之违。分吉凶之辨。方之人事。尤宜自勉。慎勿以未光之施。犯大凶之禁。返而体夫艰险之义。推其屯膏之心。则行之以达于建候。致之以媲于生化。为凶为吉。为大为小。端在人事之自贞。而不得诿之于数矣。

上六:乘马班如,泣血涟如。

孔子《宣圣讲义》

此屯上六爻辞也。义颇难解。以上六之爻。陽气上升之极。升则易浮。极则易变。浮之为亢。变之为反。亢则难进。反则不达。升而为降。陽而为陰。进而为退。生而为化。喜而为悲。得而为失。以行艰险。则入于险。以动于陰。而陷于陰。生于坎、而归于坎。故其象为穷。为反。其辞为戾为否也。乘马句。六爻三见。而意皆别。以爻异也。上六之乘马。乃达于终极。虽欲前不可得矣。故有班如之象。而立马踟躇。欲罢不能。贪其前功。欲行不得。故泣血涟如。怛然以悲。惨然以恨。血随望而下。泣随思而倾涟如者如水之滴也。坎为血、为忧、为水。而血泪如水。明其极而反也。且升者为下乘。陽者为陰惨。喜者为悲酸。皆反也。言其不能待也。履尽艰险。不克自立。忘夫居贞之戒。图为穷极之行。乃过犹不及也。班如者非尽马也。人亦随之。心已乱矣。欲自陈而不得。欲自返而未能。欲进则道已穷。欲止而位不固。心因事杂。神因思伤。不知泣之何从。血之自出。故其辞之迫切。以明其象之变也。心主陽而藏神。血属陰而主情。神乃自伤。目中泣血。陰见于陽。屯以陽用。而为陰所加。则其用之竭也。故生化相推。成败相随。马力之蹙。心思所悲。屯难之所以为难。险之所以为险也。

象曰:泣血涟如,何可长也。

孔子《宣圣讲义》

此申释爻辞义也。言极则必变。不能少待。虽本陽德。不能再升。乃反于陰。以同物化。此兴亡之相续。而屯蒙之相继也。故陽极为陰。升极为降。往复循环。生化所象。不独屯为然也。全易全皆如是。是在智者知其用耳。

《屯卦总义》

屯卦全卦、象乾坤初交。得陽气之先。而行于坤。故其动而不息。生而不已。以陰犹盛。草昧之时。地气混沦。虽动而多阻。生而多难。势必蓄积以出之。奋勉以行之。故曰屯。而其遇疑难不自怯。逢险阻不自避。以居贞之力。达元亨之途。是以君子利建侯不宁。创国而泽被其民。履位而德见于下。此虽难险。而有吉利。虽迟滞。而达成功。可以勖夫多难之时。有志之士。以成德达道之方也。唯事有成败。数有隆替。大而天下。小而身家。莫不皆然。故进止有常。动静有度。过犹不及。君子贵乎知几。取舍之间。分合之际。必因其位。宜于时。以明其吉凶。晓于贞悔。则生化之主宰在我。而祸福之机易明。是以天道之微。必先尽人事。气数虽变。必自处有常。易之立教。端在于是。不独屯也。全易皆同。故卦象其所象。而辞指其所之。人生不离动静进止。则所以为凶为吉。为利为吝者。要必决之于理。而后衡之以数。理者数之符。人事者。天道之龠。尽其在己。而后顺天。则近者可推远。显者可达微。不待蓍龟。而早了然矣。文王为此易者。纯取后天为主。一切皆与伏羲之例殊。屯之继乾坤。而居六十卦之首者。实示人以草创之道也。物极则反。乾乃为坤。故屯蒙相交。而卦爻互对。由屯卦分合言之。有解与鼎、为其比对卦。而相互、有离艮二卦。以二至四爻。三至五爻。五至初爻。各成卦也。不独震坎坤三卦也。且卦分内外。四爻上爻。为交与极之位。所关较大。故其辞较殊。果读者详细玩味。自知古人设辞之由来也。易之辞义。含蓄深广。必旁通发挥。始尽其情。今特于屯申言之。使知易辞读法。非但为屯释。而一字一句。错杂反覆。各有其义。以卦爻不为一面设。则卦辞不偏为一方解。如同一事。有主宾之异。有动静之异。有左右之异。有反正之异。何者所合。乃作何释。或于此大吉。于彼大凶。于进为利。于止为害。皆在此一字一句中推察得之。固非惝怳无定也。要在观者、会通不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