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白话史记 >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

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相国萧何,沛县丰邑人。通晓法律无人能比,任沛县功曹掾。

高祖还是平民的时候,萧何多次以吏职保护他。高祖当亭长后,萧何仍然经常帮助他。高祖以官吏的身份到咸阳服差役,县吏都资助路费三百钱,惟独萧何资助五百钱。

秦朝的御史到郡里检查工作时,让萧何帮助工作,萧何经常把事办得很有条理。于是萧何被提升为泗水郡的卒史,政绩考核名列榜首。秦朝的御史想回朝进言征调萧何,萧何坚决请求留下,才没有被调走。

等到高祖起兵被推为沛公,萧何以县丞督办公务。沛公打到咸阳,将领们都争先恐后地奔向府库,夺取分配金帛财宝,惟独萧何先进入秦宫收取丞相和御史掌管的律令图书封存起来。沛公被封为汉王,拜萧何为丞相。项王和诸侯洗劫焚烧咸阳而去。汉王之所以能尽知各地的军事要塞,户口多少,地方强弱,民众疾苦,就是因为萧何得到了秦朝全部图书资料的缘故。萧何推荐韩信,汉王拜韩信为大将军。话语详细记在《淮阴侯列传》中。

汉王率兵东进平定三秦,萧何以丞相的身份留守巴蜀,征收赋税,安抚百姓,发布命令,使他们供给军队粮草。汉二年,汉王率领诸侯军攻打楚军,萧何留守关中,侍奉太子,治所在栎阳。制订法令、制度,建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萧何总是向汉王报告,得到汉王的同意,准许他施行;如果来不及报告,总是酌情处理,等到汉王回来再报告。至于关中的日常事务:萧何按户口征收粮草、兵丁,由水路输送到前方。汉王多次弃军逃亡,萧何常常征发关中的士卒,总是补足军队的缺额。汉王因此专门委任萧何处理关中的事务。

汉三年,汉王和项羽在京、索间对峙时,汉王多次派使臣慰劳丞相。鲍生对丞相说:“汉王风餐露宿,却多次派使臣慰劳你,这是对你有疑心。为你着想,不如派遣你的子孙兄弟能打仗的人全部到军中效力,这样汉王必定更加信任你。”于是萧何采纳了他的建议,汉王大为高兴。

汉五年,已经杀灭项羽,平定了天下,论功行赏。由于群臣争功,一年多功劳大小没能定下来。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封他为G侯,给予的食邑最多。功臣们都说:“臣等身披铠甲,手执锐器,多的身经百余战,少的交锋数十回合,攻城略地,功劳大小各自不等。如今萧何未曾有汗马功劳,只是舞文弄墨,发表议论,不参加战斗,封赏反而在我们之上,这是为什么呢?”高帝说:“诸位知道打猎吗?”群臣说:“知道。”高帝又问:“知道猎狗吗?”群臣说:“知道。”高帝说:“打猎,追捕野兽兔子的是狗,而发现野兽的踪迹,指出野兽所在地方的是人。如今诸位仅能捕捉到野兽而已,功劳如同猎狗。至于萧何,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取的目标,功劳如同猎人。况且诸位只是一人追随我,最多不过两三个人。而今萧何全宗族几十人随我打天下,功劳是不可忘记的。”群臣都不敢再争辩了。

列侯全都受到封赏,等到奏请排位次时,群臣都说:“平阳侯曹参身受创伤七十多处,攻城略地,功劳最大,应该排在第一位。”高祖已经折服功臣,多封了萧何土地,至于位次没有理由再反驳功臣,然而心里想一定把萧何排在第一位。关内侯鄂君进言说:“群臣的议论都错了。曹参虽然有野战略地的功劳,这只是一时的事情。高帝和楚军相持五年,常常失军亡众,只身逃亡就有好多次。然而萧何常从关中派军队充实前线,这些都不是高帝命令他做的,而几万名士卒开赴前线正值高帝最危险的时刻,这种情况有好多次。汉和楚在荥阳对垒数年,军中没有现粮,萧何从关中水路运粮,军粮供应从未缺乏。陛下虽然多次丢失殽山以东的地区,而萧何一直保全关中以等待陛下,这是万世不朽的功劳。如今虽然没有上百个曹参这样的人,对汉室有什么缺损呢?汉室得到了他也未必就等着靠他来保全,怎么能让一时的功劳凌驾于万世功劳之上呢!理应萧何第一,曹参居次。”高祖说:“好。”于是就确定萧何第一,恩赐他可以带剑穿鞋上殿,上朝时不必按常礼小步快走。

高祖说:“我听说推荐贤人要受上赏。萧何的功劳虽然很高,但经过鄂君的申辩就更加明显了。”于是根据鄂君原来受封的关内侯食邑,晋封为安平侯。当天,萧何父子兄弟十余人,都得到食邑封赏。于是另外加封萧何二千户,以报答高帝曾到咸阳服差役时,萧何比别人多送高帝二百钱的恩情。

汉十一年,陈豨反叛,高祖亲自率军平叛,到达邯郸。平叛还没有结束,淮阴侯韩信在关中谋反,吕后采用萧何的计策,诛杀淮阴侯韩信,话在《淮阴侯列传》中。皇上已经听到淮阴侯韩信被杀的消息,派使臣拜丞相萧何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相国的卫队。众人都来祝贺,惟独召平来哀吊。召平,是原秦朝的东陵侯。秦朝灭亡,沦落为平民,家境贫穷,在长安城东种瓜,他种出的瓜味道鲜美,所以世俗称它为“东陵瓜”,这是以召平的封号得名的。召平对相国说:“祸患从此开始了。皇上风吹日晒征战在外,而你留守关中,未蒙矢石的危险,反而增加你的封邑并配备卫队,这是因为今天淮阴侯刚谋反于京城,怀疑你的心产生了。设置卫队保护你,并不是因为宠爱你。希望你辞封勿受,把全部家产捐做军费,这样皇上心里就会高兴。”相国采纳他的计策,于是高帝大为欢喜。

汉十二年秋天,黥布反叛,皇上亲自率军讨伐他,多次派人询问相国在干什么。相国因为高帝统军在外,就安抚勉励百姓,把自己全部的家财捐做军费,和讨伐陈豨叛乱时一样。有一个门客劝告相国说:“你离灭族不远了。你位居相国,功劳第一,还能再提高地位和功劳吗?然而你刚进入关中,就深得民心,至今十多年了,百姓都亲附于你,你还在孜孜不倦地做事,博得百姓更大的爱戴。皇上所以多次派人询问你的作为,是害怕你震憾关中。如今你为什么不多买田地,用低价赊借败坏自己的名声?这样皇上才会安心。”于是相国采纳他的计策,皇上才大为高兴。

皇上撤离征讨黥布的军队,班师回朝,百姓拦路上书,告相国贱价强买民众的田地、房宅价值达几千万。

皇上回到京城,相国拜见。皇上笑着说:“相国才利民!”把民众的上书甩给相国,说:“你自己向百姓谢罪吧。”相国趁机为民众请求说:“长安的土地狭窄,上林苑中有很多空地,废弃荒芜,希望让百姓进入耕种收粮,留下禾秆供禽兽食用。”皇上大怒说:“相国接受了商人的许多财物,就为他们请求我的上林苑。”于是把相国交给廷尉,用刑具拘禁他。过了几天,姓王的卫尉侍奉高帝,上前问说:“相国犯了什么大罪,陛下用刑具拘禁得如此严酷?”皇上说:“我听说李斯以丞相身份辅佐秦朝的皇帝,有成绩归主上,有差错自己承担。如今相国大量收受奸商的贿赂,而为民众请求我的苑林,以此向百姓讨好,所以给他戴上刑具治罪。”王卫尉说:“职责在身如果有利于百姓则为他们请求,这是宰相应该做的事,陛下怎么就怀疑相国接受商人的钱财呢?况且陛下和楚对抗好几年,陈豨、黥布反叛时,陛下亲自率军讨伐,正当那个时候,相国留守关中,他一动脚则函谷关以西就不归陛下所有了。相国不在那时谋利,今天才贪图商人的钱财吗?而且秦始皇因为听不到自己的过错而亡国,李斯分担过错,又有什么值得效法呢?陛下为什么怀疑宰相到如此浅薄的地步!”高帝听了很不高兴。当天,派使臣持节赦免释放了相国。相国年纪老了,一向谦恭谨慎,入见高帝时,光着脚步行谢罪。高帝说:“相国不要说了!相国为民众请求苑林,我不应许,我不过是桀、纣那样的君主,而相国则是贤相。我所以给相国戴上刑具,是想让百姓知道我的过错。”

萧何和曹参向来彼此瞧不起。等到萧何病重时,孝惠帝亲自前去探望相国的病情,因而问他说:“你若百岁以后,谁可以代替你呢?”萧何回答说:“了解臣子莫过于君主。”孝惠帝说:“曹参怎么样?”萧何叩头说:“皇帝得到理想的人选了!我死无遗憾了!”

萧何购置田地、房屋,必定在穷乡僻壤,建造家园不修建围墙,他说:“子孙后代如果贤能,就学习我的俭仆,不贤能,不要被有权势的人家夺去。”

孝惠帝二年,相国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萧何的子孙因为犯罪失掉侯爵封号的有四代,每次断绝了继承人,天子总是再寻找萧何的后代,续封为G侯,功臣都不能跟他相比。

太史公说:萧何相国在秦朝时不过是文职小吏,平平凡凡没有奇功异节。等到汉兴,依仗皇帝的余光,萧何谨守相国的职责,根据百姓痛恨秦朝苛法的状况,顺应民心和他们除旧布新。淮阴侯、黥布等都已诛灭,而萧何的功勋更显得灿烂。他的地位冠于群臣,名声流传于后世,可以和闳夭、散宜生等人争评高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