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千古之谜 > 造纸术始于何时? >

造纸术始于何时?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但究竟谁是纸的发明者呢?人们通常回答是:东汉的蔡伦。其依据是范晔的《后汉书。蔡伦传》:“(蔡)伦乃造意用树肤(皮)、麻头及蔽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这里范晔使用的“造意”一词,包含有发明创造的意思。因此人们往往把蔡伦向汉和帝献纸的公元105年作为纸的诞生时间。《后汉书》关于蔡伦造纸的说法与其他古文献记载有很大出入,关于蔡伦事迹的最早历史记载,当推东汉时官修的国史《东观汉记。蔡伦传》。它是曹寿、延笃等人于东汉桓帝元嘉元年所撰。这距蔡伦之死不到30年。《东观汉记》一书在隋唐时代尚存,宋元以后方失佚。今传本是后人所辑录,已失原书之真。查隋代虞世南《北堂书钞》(卷一○四)、唐代欧陽询《艺文类聚》(卷五十八)、徐坚《初学记》(卷二十一),引原书《东观汉记。蔡伦传》,均作:“黄门蔡伦,典作尚方作纸,所谓‘蔡侯纸’也。”原书只说蔡伦主管(即“典”)少府所属尚方造纸,根本没有蔡伦发明纸的意思。

蔡伦于公元75年入宫为宦官,历任小黄门、中常侍、尚方令、龙亭侯、长乐太仆,最后于公元121年因卷入宫廷内讧而服毒自杀。故所谓蔡侯纸实出于尚方内众工匠之手,而决非身为尚方令的蔡伦所亲制。封建时代将蔡伦奉为“纸神”,建祠修庙,焚香祭祀,自然是神化了蔡伦。但贬低蔡伦在造纸史上的历史作用也是不对的。尚方令蔡伦组织尚方扩大造纸原料来源,制

作价廉物美的良纸,以代替旧书写材料竹简和嫌帛。他不愧为历史上杰出的科学家。

然而,近代西汉麻纸的发现,给东汉蔡伦造纸说以巨大的冲击。已故的考古学家黄文弼于1933年在新疆罗布绰尔古烽燧遗址掘得一片西汉中叶的古纸。从外观看为粗糙的麻纸,大小为4×10厘米(报道误为40×100厘米)。可惜此片古纸当时未作分析化验,后又毁于30年代战火,现仅存此照片。1957年5月西安市东郊灞桥又出土一叠西汉前期古纸,呈米黄色,质地粗糙,已成碎片,最大的一块长宽为10厘米。纸上有明显的布纹,并附着绿色铜锈老斑。经反复检验,其主要原料为大麻,夹杂少量苎麻。它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植物纤维纸,现陈列在陕西省博物馆和中国历史博物馆。但也有少数学者认为它不是考古工作者按科学方法发掘的,对它是否为汉纸表示怀疑。

1973至1974年,甘肃汉居延遗址又发掘出两张西汉后期的麻纸。它再次证明了造纸法是西汉劳动人民的创造。迄今为止出土的西汉古纸数量不多,并且纸都作为杂用。目前尚未发现西汉用于书写的纸张。因此发掘更多的西汉古纸,成为解开造纸术起源之谜的关键。除以科学方法考古发掘外,尚应重视对古纸的分析化验工作。

学术界关于造纸术起源的分歧,还在于对古籍中关于造纸的主要记载看法不同。先秦文献中并没有出现“纸”字。最早解释纸字含义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它倡导最初的纸是以丝絮为原料,按漂絮原理而制成的说法。而也有学者认为絮纸没有强度,从技术上否定用丝絮造纸的可行性,因此关于造纸文献资料的搜集、考证,并与考古发掘相印证,仍然是很重要的。

(王庆余)

注:据《新民晚报》1991年12月21日转摘《人民日报》报道:从1990年秋季开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汉代敦煌郡悬泉置遗址连续进行了两个年度的考古发掘,获得了大量珍贵的文物。悬泉置遗址出土的各类遗物达17650件,其中弥足珍贵的简牍即达1500余枚。特别与简牍共存的西汉宣帝至哀帝时期(公元前713——1年)的20余张书写墨迹的麻纸的出土,可能突破传统的东汉蔡伦造纸说。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甘肃是最早发明并使用纸的地区之一。

(施宣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