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读佛即是拜佛:真实的唐僧 > 佛教衰败,玄奘失控大哭 >

佛教衰败,玄奘失控大哭

玄奘南渡恒河,来到摩揭陀国境内。摩揭陀为佛陀住世时十六大国之一,土地肥沃,风俗淳朴,崇尚佛法,有伽蓝五十余所,僧徒万余人,多修习大乘教法。玄奘慕名来到摩揭陀国的华氏城。佛陀圆寂两百年后,阿育王将首都从王舍城迁到了这里,并以此为中心建立了印度历史上最为强大的帝国。阿育王开始并不崇信佛法,让他顿悟的是一场极为惨烈的征战。他的将士杀死对方十万余人,自身损伤也极为惨重。更严酷的是,这场大规模的征战带来的是社会大动荡。为躲避战乱,人们纷纷逃离家园,从而造成田地荒芜,百业凋零,而后更发生了大饥荒、大瘟疫……

无数鲜活的生命死于饥馑、战乱与疫病。阿育王被这场恶战所带来的悲惨景象深深震撼了,内心充满悔恨。于是,他决定皈依和平的佛教。他在与佛陀生平有关的地方,修建了成百上千座佛塔。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人民能遵守佛法,不再纷争,永远和平。为了让世世代代的人们记住他的话,他将法令刻在石头与石柱上,安放在全国各地。玄奘不止一次在这些石柱上看到这样的记载:

 

我将佛法刻下来,是为了告诫我的子孙放弃武力征服,他们所获得的胜利,应该通过忍耐和轻罚来取得。他们应该这样想,只有佛法的征服才是真正的征服,佛法的喜悦才是全部的喜悦。这不仅对此生有益,对来世也无价。

 

当玄奘来到华氏城,眼前的残破景象让他大吃一惊。曾经壮丽辉煌的宫殿,而今仅存故基与残垣断壁;曾经的数百座寺院,现在只剩下可怜的两三所。要知道,这里是佛陀渡过恒河后第一个讲经的地方,曾经高僧云集;这里曾经是伟大的阿育王维护正法,使佛教得到空前发展的地方!

玄奘一一凭吊那些佛教圣迹,感慨万千,不胜欷歔。是啊,世事无常,成、住、坏、空[37],是大自然不可抗拒的规律。

他继续向西南行,经砾迦寺再南行百余里,至菩提伽耶,这里是佛陀成正觉之地。远远地,玄奘就看到了那棵佛教的圣树——菩提圣树。菩提树本名毕钵罗树,因佛陀在树下觉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故名菩提树。

玄奘看到,菩提树四周筑起了高大坚固的围墙,东西较长,南北稍窄,共有四个门。围墙内绿草如柔软的地毯铺在地上,同时栽种着许多珍奇名贵的花木。然而,当玄奘没有在菩提树下找到那块大石头时,心一下子提了起来!当年,佛陀就是在那块石头上静坐成道的,因而后人称之为金刚座。据说,无论大地怎样震动,金刚座都不会倾覆;而佛教式微,佛法渐衰,金刚座就会被沙土所覆盖,无法得见。佛陀入灭后,各国的国王听说了金刚座的象征意义,随即雕刻了两尊观世音菩萨的坐像,分别放置在南北两侧,为金刚座的标界。人们传说:若是这两尊菩萨像隐没不见,则佛法当尽!

而今,玄奘没有看到那金刚座,它早已被泥土所掩埋。就连那两座面向东方的观世音菩萨像,也已经被泥沙掩埋到了胸部!

在佛陀证道的菩提树下,玄奘五体投地,用自己的肉体紧紧贴在这片印满佛陀足迹的土地上。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自己西行几年来所遭遇的种种险阻、种种磨难,不禁悲欣交集;他又一幕幕回想起自己进入西域、进入印度所见到的种种景象:原本佛教昌盛的西域诸国,而今几乎没有了佛教的踪迹……

世事无常,成、住、坏、空虽然是自然法则,但这一路行来,他仍然感到触目惊心,心痛不已。尤其是看到菩提树下的菩萨像也在渐渐被淤积的泥沙淹没,预示着佛法将衰,他不禁悲从心来,匍匐在地,号啕大哭……

这虽然不是玄奘西行求法以来第一次痛哭流涕,但却是最难以自控的一次。沙漠断水,天山雪崩,强盗举刀,一次次危在旦夕,他从来没有如此悲伤;与国王称兄道弟,公主以身相许,无数至高无上的荣誉,也不曾让他喜极而泣。作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自从踏上求法之路,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了。因此,他的理想之崇高,信念之坚定,境界之忘我,是外人难以体会的。要知道,对于他前行的每一步,都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做前提而拼搏出来的。如今,在这佛陀成道的菩提树下,一向意志坚定、无所畏惧、从容镇定的玄奘,却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了。他就像失却家园、离别亲人的游子,忽然回到了家乡,见到了日夜思念的娘亲,怎不叫他激动万分!匍匐在菩提树下,他就像扑在亲娘的怀里,可以肆无忌惮地敞开自己的心胸,倾吐自己的心声……

三年多来凶险而艰难的旅途固然使他身心疲惫,亲眼目睹佛教在其发源地的衰落也的确让他伤悲,然而,玄奘最遗憾的并不是这些。作为一个佛教徒,他是多么希望自己能亲自面谒佛陀,亲耳聆听佛陀的纶音!而今,他虽然到达了佛陀的故乡,亲履了佛陀走过的土地,菩提树依旧茂盛,流逝的千年时光却难以追回。日到中天,温暖的阳光笼罩着菩提树。今天的玄奘不曾见过古时的太阳,今日的太阳却曾经照耀过佛陀的面庞。玄奘可以朝圣,可以想象佛陀的音容笑貌,可以在佛陀的觉悟之地久久徜徉,但他却无法亲聆佛陀的慈悲教诲。而这,在今生今世是永远也无法弥补的缺憾!

玄奘懊恼哀伤,悲泪盈目,悲恸着追思忏悔:佛成道的时候,我漂沦在何处?我就像一个少不更事而流落异乡的孩子,不知家在哪里,不知母亲的思念,不闻故乡的召唤,流浪生死不知归来。为什么自己的业障如此深重?直到像法时期[38],自己才姗姗来迟……

 

古道斜阳秋风起,浪子思归期。

抬望眼,路迢迢,十万八千里;

山复复,水淼淼,重重坎坷荆棘。

风尘荡涤游子泪,多少往事历历。

 

暮色苍苍望家山,一片真情依依。

梦中常见却是遥远,回首已是百年期。

牧笛声声,炊烟缕缕,泪雨沥沥,

云水轮回降甘霖,庄严我故国大地。

[1]指大德之人。

[2]即《阿毗达磨俱舍论》,佛教经典之一,古印度世亲著,唐玄奘译。

[3]寺院中负责接待宾客的僧职。

[4]即《大般涅槃经》,佛教经典之一,共四十卷。

[5]即《摄大乘论》,佛教经典之一,是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的主要论著。

[6]即阿毗达磨,一种阐发佛教教义理论的体裁。

[7]《成实论》是佛教论典之一。研习和弘扬《成实论》的,称为成实学派。

[8]即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

[9]又名三学,或三无漏学。戒是戒止恶行,定是定心一处,慧是破妄证真。是佛教的修行方法。

[10]指研习和弘扬《摄大乘论》的义学僧人。

[11]古印度将一昼夜分为六时,即晨朝、日中、日没(昼三时)、初夜、中夜、后夜(夜三时)。初夜,相当于现在的20时左右。

[12]这两句是用来点明修行禅法的人,心中要如一点毛病也没有的眼睛才好。

[13]人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意为“我”。

[14] 出家修道者的通称。

[15]六欲天之四。此天有内、外两院,内院是弥勒寄居于欲界的“净土”。

[16]古代典籍的通称。

[17]施主。

[18]佛门法器之一。行脚时可用之驱赶动物防身,乞食时振动锡杖,使人远闻即知。

[19] 尚未得度的年少行者。

[20]集结僧众共同劳动。

[21]佛经讲座特有的形式:听闻法师讲授后,弟子重述其师所讲。

[22]修行人把智慧当做生命。

[23]“三藏”指三类佛教经典,即经、律、论。精通三藏的学者,被称为“三藏法师”。

[24] 纸张未发明以前,古印度多以贝多罗树的叶片作为纸类的代用品,简称贝叶。因而,最早的佛教经典也是书写在贝叶上的,称为“贝叶经”。

[25]佛门特有的一种调剂身心的修行方法,近似于散步。

[26]即帕米尔高原。

[27]现在四川省一带,包括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一带。

[28]受具足戒的证明,也用来证明僧人身份。

[29]这是印度佛教信徒对佛、法、僧三宝最恭敬的礼节。

[30]指浮尘为日光所照时呈现的一种远望似水如雾的自然景象。佛经中常用以比喻事物之虚幻不实者。

[31]即洛阳和长安。

[32]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33]简称《仁王经》。仁王,指的是当时听法的十六位国王。国王们为了使自己的国家长治久安,请佛陀说了此经。

[34]今库木什山。

[35]即由佛教徒集会,对佛陀学说进行会诵,经过讨论、甄别、审核,最后用文字确定下来,成为经典。佛教史上先后共有四次结集。

[36]佛教以外的出家修道人。

[37]佛教教义名数。指世界生灭变化一大周期的四个时量,所谓“成劫”、“住劫”、“坏劫”、“空劫”,亦称“四大劫”、“四劫”。

[38]佛陀入灭后,依其教法的运行状况,可区分为正法、像法、末法三个时期。一般认为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正法时期,佛虽灭度,教法住世,依教法修行,即能证果;像法时期,也有教、有行,但因信心、修持不够,证果的少;末法时期,佛法式微,佛教成了知识,依教奉行者少,研究学问者多,所以证果者十分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