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褚时健:每一处都是人生巅峰 > 困难重重 >

困难重重

尽管哀牢山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去种植冰糖橙,但是隔行如隔山,种植橙子对“烟王”褚时健来说,毕竟是一个全新且陌生的行业,或许在管理和经营上可以借鉴红塔时代的一些理念,但是在具体的技术问题上,褚时健还是需要进行学习的。

褚时健在小的时候,下河摸过鱼,后来也务过农,对农业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妻子马静芬曾经当过化工检验员,有一定的相关技术经验。可是要论起专业种植,老两口都是外行,不知道该从哪儿下手,如何下手。比如,从哪儿购进果苗,怎么对果树进行栽培,怎么进行施肥,等等,都需要他们去学习,而且是从最基础、最初级的知识开始。

由于是第一次接触冰糖橙,所以褚时健老两口走了不少弯路,也吃了不少亏。当时,有人推荐了市场上已经被淘汰的果苗给他们,他们不明就里地种了下来,结果长出的果子很差劲,这时他们才意识到自己掌握的信息落后了。

种植冰糖橙和种菜、种粮食不一样,它需要5到6年的挂果时间,一旦其中某个环节出了差错,损失的不仅是钱,更是宝贵的时间,特别是对于褚时健这样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而言,他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可以挥霍了,必须小心谨慎才行。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褚时健很快掌握了种植业的一些门道。他觉得,自己以前搞烟草种植,所以对农作物有着一定的了解,而烟草虽然和橙子不同,但有些种植的基本规律是相通的,比如光照、肥料、灌溉等。

为了了解种橙子的秘诀和基础知识,褚时健不仅自己学习积累,还找到了很多专家,向他们虚心请教,同时自己也认真地研究种植之道。经过一番研究和考察之后,他更加确信了云南地区是非常适合种植冰糖橙的:昼夜温差较大,光照时间长,对橙子的生长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虽然知识缺乏,可以现学现卖,但褚时健毕竟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即便他有再顽强的意志,身体上、精力上的不足也是客观情况。于是有人问褚时健:以前你种烟的时候是因为懂烟,现在你在种橙子,你却不懂橙子啊。

褚时健认为,自己在种烟之前也是完全不懂,只是一个政府工作者,可是后来在接触了烟草行业之后就在思考:如果自己做事认真一些,工作努力一些,是不是可以克服对烟草行业的不熟悉呢?事实证明确实如此,褚时健不仅最终变成了一代烟王,更将红塔集团这个品牌推向了全世界。

在褚时健身上,你能看到一种永不磨灭的亮剑精神,就是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他都能咬着牙冲过去,将所谓的困难彻底撕碎,在这个过程中,他可能会受伤,可能会遭遇挫败,但是他的视线始终盯着成功的终点,而不是眼前利益的得失。在红塔时代,褚时健总是不住地告诉自己:今天就要将每一件事情都做好,因为明天、后天这种锐气可能就不存在了。也正是基于这个心理状态,褚时健才努力地办好玉溪卷烟厂,带动了一个相对贫穷的云南一步步发展起来,超过了西藏、贵州、青海等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神话。难怪朋友们会这样评论他:“我们都私下里谈论说,老褚这个人,就像水里的葫芦,将这一头摁下去,那一头又冒出来了。”

的确,褚时健没有消失,他只是从一个迷路者变成了领路人。

褚时健承认自己在种植冰糖橙方面,是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但是他认为种烟和种橙子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要跟农民搞好关系,让农民尽可能地获利,这是核心的经营之道,是不受行业门类限制的。只要让农民拿到的多了,就会提高他们的生产劳动积极性,无论是做烟草还是种橙子,和农民的关系永远不是对立的,而是唇亡齿寒。

这是从商业层面出发的一种结论。除此之外,褚时健对农民还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从内心深处希望农民都能够凭借辛勤的劳动最终致富,过上好日子。

亮剑精神,其实质就是不向困难妥协和低头的一股冲劲,当然这种冲劲也需要理智陪伴,否则亮剑精神就会变成鲁莽和蛮干。褚时健不缺乏理智,也不会感情用事,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他所面对的大自然是没有感情的,它不会因为种橙子的是褚时健就会给他风调雨顺的好时节。

在着手种植冰糖橙之后,褚时健开始面临需要解决的各种困难。

第一个问题就是水源问题。

像橙子这种水分丰富的水果,离开大量的水分供应肯定是不行的。但是在山上,水源是非常紧缺的资源。尽管云南的光照充足,但是很多山上是没有水的,必须人工运水或者采取别的办法。

人工运水成本太高,况且果园面积那么大,是不可能灌溉过来的,褚时健当然不会考虑这个办法。经过一番考察和论证,褚时健决定用泉水对橙子进行灌溉。

山上的确有泉水,但是要将这些泉水引入果园中,那是需要进行工程建设和改造的,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来了——资金从哪儿来?

当时的情况是,如果从哀牢山引水的话,一根水管的造价在一百七八十万元左右,而褚时健的果园当时一共需要架设五根水管,一般的农户根本承受不了这么高昂的成本投入。而褚时健手里只有一百多万元的启动资金,连一条水管都拿不下来。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这句话真是不假。昔日的“烟王”现在也只是个普通的老人,他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大笔一挥就弄来钱,他也需要筹措资金。幸好,褚时健的名声无论在亲戚中还是朋友圈里,都还是不错的,所以很多亲朋好友得知他需要资金援助,就都慷慨地借给了他钱。正所谓救急不救穷,人们相信褚时健缺钱只是暂时的,一旦冰糖橙子可以卖到市场上,这些资金自然会收回来。

面对大家的信任,褚时健除了感激和欣慰之外,多少也有一点担忧,万一自己种植橙子出了些纰漏,辜负了大家的信任该怎么办?要知道,为了建造泉水灌溉果园的设施,褚时健前前后后搭建了不少管道,一共花费了1000多万元。这么一笔庞大的开支,要说一点压力没有是不可能的。

不过,钱也花了,橙子也种上了,再去担心能否还上欠款是没什么意义的。现在对褚时健来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经营好他的冰糖橙,这是他一切信心和底气的来源。

从哀牢山到橙园基地,需要架设引水管的总长度为18.6公里,而在园子里则需要投资64万元兴建6个蓄水池,总容量达到25万立方米左右,此外还需要投入60.9万元安装微喷灌设施2400亩、铺设微喷管道52万米。

当时在橙园中,每排橙子树下面都缠着一根黑色的塑胶水管,管体上喷着涓涓而出的水流。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筹措,这些引水设施才全部建好,期间经过了一个漫长的安装和完善的过程。虽然从那个时候来看,褚时健花了这么一大笔钱去引水,显然是有些大动干戈的意思,不过当2009年云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大旱时,这些引水设施就起到了救命的作用。

2009年,由于干旱的严重影响,哀牢山山脚下的老百姓不得不出去抬水喝,导致了农业产量的骤减,而褚时健的橙园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因为他的引水设施帮了他的大忙。而且,褚时健还十分慷慨地让附近村庄分享了他的水利设施。

正如当初在红塔集团大胆引进天价设备一样,褚时健的深谋远虑,绝非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也正是这种高瞻远瞩的眼界,让他能够从容不迫地克服一道道难关。

不过,水源的问题始终只是一个问题,尽管褚时健满怀信心,但是接下来的事实却再一次证明:创业路上多艰辛。

就在褚时健承包果园的第二年,由于营养缺乏,导致了大部分橙子都谢了,成片成片地掉在地上,结果2400亩地只收到了14吨橙子。为了尽快找出原因,褚时健基本上不回家,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山上,和被邀请过来的农业专家以及经验丰富的果农一起研究讨论,常常是废寝忘食。

那些日子里,褚时健整天都是忧心忡忡的,既恼火又发愁,整夜整夜地睡不着觉,他没有想到种个橙子也会这么难。更让他失望的是,请来的专家也没有给他拿出什么好办法,只是说这些橙子是被风吹掉的。

这样的一个结论自然无法让褚时健满意。如果换做别人,在专家都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恐怕要打退堂鼓了,但是褚时健却没有这么做。发愁归发愁,恼火归恼火,问题不会因为你的唉声叹气就会解决。为此,褚时健拿出了求人不如求己的精神,一头钻进了书店,买来各种相关的参考书籍伏案苦读,一页一页地翻阅资料,绞尽脑汁地分析原因,最后居然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将营养不足这个问题成功解决了。

2007年,果园又一次遭到了危机。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由于橙子的产量提高,果园修建了一座冷库。可是因为对冷库的温度和湿度标准并不熟悉,导致不少入库的果子反而腐烂了。为此,褚时健特地请来了外地的专家帮助他想想办法,然而这些专家也是束手无策。那时候,褚时健是真的急了。每天半夜三四点的时候还在看书,最终找到了解决的办法——调整了冷库的温度和湿度。

老天似乎和褚时健较上了劲,眼看着他解决了这么多棘手的问题,却似乎没完没了地继续考验着褚时健,几乎每一年都有新的问题出现,要么是营养不足,要么是储存期太短,要么是闹了自然灾害,要么是口感不好……总之一句话,在种植橙子的前七年里,褚时健就没有轻松过,总是在解决了老问题之后又着手解决新问题。

褚时健原本是一个没有什么爱好的人,但是自从种植冰糖橙之后,他培养了钻研橙子这个新爱好。在解决了橙子掉落的问题之后,又出现了口感淡而无味的情况。为了搞定这个问题,褚时健常常深更半夜从床上爬起来,捧起有关果树种植的书一本接着一本地看,有时候会通宵达旦忙到凌晨三四点钟,最后发现了是肥料的结构出了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之后,他就采取相应的对策着手解决。

就这样,褚时健在困难中摸索着,在挫折中前进着。直到第七年他才稍稍喘了口气——果园的种植终于进入了正轨。

也正是在这第七个年头,褚时健还清了向别人借的1000多万元,而且他的果园也开始盈利了。尽管如此,褚时健并不认为大功告成了,他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凭他的意志和身体,或许再干个七八年也是没问题的。

一个七十多岁的创业者,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行走在全新的创业之路上,也是一点一滴地积累着全新的经验,更是一滴汗一滴汗地克服着重重困难。在这种不屈斗志的促动下,褚时健还在行走着,探索着,证明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