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生活的艺术家 > 5.2 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关系 >

5.2 生物与其环境相适应的关系

《自我界限》(Ego Boundary)是一本书的名字。“自我”的界限并不是固定不变化的。如果它是固定的,那么它便会成为一种性格、盔甲或者是一种外在的保护层,就像乌龟的外壳一样。自我的界限体现了自我和其他人的不同。

1.自我界限的两种现象就是认同和疏远。

2.在自我界限之内,大体上会有凝聚力、关爱和合作;而在自我界限之外,却会有怀疑、陌生和不熟悉。

3.吸引和排斥的极端情形:喜好和反感。世上总有一些两极分化的现象。在心理界限之内,我们可以感觉得到熟悉,感觉到什么是对的。但在心理界限之外,我们则感觉到陌生,感觉什么不对劲。好坏、对错的问题,只不过是在心理界限之内还是之外。而对和错总会牵涉自我界限,就看你在篱笆的哪边了。

4.想改变的意愿都是出自对现实的不满。每次你想改变自己时,或者你想改变环境时,都是因为你对它们不满。

5.憎恨就是将别人踢出你的自我界限之外——疏远他们,遗弃他们。

如果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想法和感觉,就会想方设法地抛弃它们。我们可以坚持一些好的想法,但是这种坚持是有代价的,因为同时我们不得不遗弃很多宝贵的想法。我们之所以只运用了一小部分的潜力,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接受自己,或者说不接受这个“社会”。随便你怎么称呼它——不愿意接受我自己,你自己,不愿意接受那个出生时就形成的生物等。

你不应该允许自己,或者说你不应该完全做你自己。如果这样的话,你的自我界限会一而再,再而三地缩小。你的力量,你的能量也变得越来越萎缩,应对世界的能力也越来越差,越来越呆板,越来越受你性格的限制,越来越先入为主。

一个活生生的机体生物要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演变,他的每一步演变,都要和他的界限外的其他媒介互动,发生关联。所以,有必要跨过那个界限,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接触。

当我们与环境接触时,我们就取得了联系。我们把界限拓展到那些未知的事物上。如果我们僵化不变、故步自封,我们便不会发展,就会原地踏步。

人活着就会消耗能量,我们需要能量来保持身体机制的运转。而这个交流的过程则叫做新陈代谢。不管白天黑夜,生物与环境之间的新陈代谢,以及生物内部的新陈代谢,都在不停地进行之中。

完形是一种有机的功能(行走—喝水—行走)。这个事件才刚刚结束,下一个未完成的事件就会出现,这就是说,我们的生命事实上就是基于一系列无限的未完成事件——不完整的完形。一完成一个事件,下一个马上接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