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董明珠:倔强营销的背后 > 做好产品,最佳营销在品质 >

做好产品,最佳营销在品质

业内都知道,格力已经形成了独特的营销模式,也称“格力模式”。这种模式不是向别人学来的,而是营销中所面临的实际困难倒逼出来的独门绝招。空调界最为出名的、最让人触目惊心的,就是价格大战。空调制造企业之间,一旦形成激烈的竞争局面,往往就会掀起一轮激烈而残酷的价格大战,从而采取直接下调价格或者赠送礼品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份额。惨烈的价格大战,常常把空调市场打得天昏地暗,让空调制造企业心惊肉跳。

而董明珠从来都不理会空调营销的价格大战。不管业内的战事如何,格力空调就是不降价,格力不降价的主要决策者就是董明珠。董明珠历来反对降价倾销,历来都旗帜鲜明地反对价格大战。她说:“空调的价格大战不是一个好的营销策略,价格大战对所有的厂商都没有好处,用心做好产品,提高产品的品质,才是最佳的营销方式。”

在家电行业开始进入微利时代的今天,空调营销的价格大战更加成为企业的一块心病,时而就会让企业主们隐隐作痛。对此,董明珠却显得很是淡定。她说:“微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垄断时代和信息闭塞时代才会出现暴利,而在竞争时代和信息时代,不可能再出现暴利,微利是竞争的必然。但是,产品的微利并不代表企业的微利,企业要做出规模来,才能集小微而成大利。”

董明珠曾直言:“外界给我定位为营销女皇或者营销专家,这些对我来说,都毫无意义。我不会因为有这些光环的缘故去改变自己。其实,在营销方面,我自身最大的个性就是保持一个诚信共赢的心态,而不是刻意地使用什么技巧和手段。我感觉,只要格力一直秉承诚信共赢的理念,就会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至于别人怎么评价我、怎么评价格力,那是别人的事。”

董明珠回忆说:“格力当年跟国美博弈的时候,有人认为我们跟国美较量是因为格力自身有实力,同行中的很多企业都认为格力给他们出了一口憋闷已久的恶气,说他们不敢跟国美较量,不敢得罪国美。有人干脆跟我说我们之间的较量是国美的错,可我却不这样认为。国美要求必须服从他们的条件才可以进入,而我感觉我们完全有能力可以拒绝国美,可以不进国美。我知道我们的实力。格力电器一直是消费者非常认可的品牌,有这个保证,就足够了。”

董明珠指出:“一个企业,要真正能做长久,就必须对消费者负责,就要生产出好的产品。只要我的产品好,消费者的口碑就好,消费者就对我们有信心,我们也就有了可靠的市场。消费者想购买我们的产品,就会主动到卖格力空调的地方去买,他们不会因为商家是谁而放弃购买格力空调的想法。我们的市场是因为消费者的存在而牢固,不是因为你是什么大卖场的存在而存在。我们不满足你大卖场的条件,你可以不批准我们加入你的大卖场,但是,我们的条件也一样苛刻,你不满足我们的要求,我们就可以终止与你的合作。我们也真诚希望将来能跟国美等大渠道商达成合作共识。我们并不是非要自建销售渠道,也不是非要自建渠道来抗衡大卖场。我们一直在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把格力的事业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其实,早在格力与国美较量之初,格力销售的自建渠道就已存在。格力自建销售渠道,是因为空调产品销售的特殊性。空调购买后,需要安装和跟踪服务,格力承诺提供六年的包修服务,而且要直接跟踪到消费者。格力所探索的专卖店营销模式,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专业制造、专业销售与专业服务的一体化。这样的一体化,是对消费者极其有利的。因此,格力的专卖店越开越多、越开越好。专卖店多了,格力就拥有了占领市场的资本。因此,格力完全能够以自己的条件来拒绝和抗衡国美。

董明珠早就意识到,空调市场的大部分降价都属于恶性价格战的结果。空调行业残酷的价格大战,对于空调行业本身来说没有一点好处。一方面,价格大战使企业的利润明显减少,企业遭受损失。企业遭受损失,就无法再追加投资,企业的发展就面临挑战,国家的税收就必然面临损失。另一方面,由于价格的降低,企业就必然在生产成本和服务成本上大做文章,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从而埋下了丧失市场的隐患。

但是,格力空调也并非是一味的不降价。董明珠说:“格力主动降低价格,与打价格战完全是两码事。有人说格力的毛利率在30%以上,这是不确切的。在微利经营时代,能有这么高的利润率,是不可能的。原因很简单,原材料成本高,售后服务成本高,利润率不可能有那么高。说句实话,格力的利润率,充其量只有5%。格力赚钱,完全是依靠企业的规模。”

董明珠指出,空调行业成为微利行业,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格力空调虽然是品牌产品,即使是微利营销,也坚持不涨价。格力有充足的理由和条件能很好地生存下去,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一是格力的产品不断更新换代,用产品的高效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实惠;二是格力坚持规模化生产,将原材料上涨成本消化在规模化生产之中。

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格力在维持微利经营,也仍不打算进行多元化扩张。董明珠一直在秉承着一个信念,就是格力如果连空调都做不好,做其他产品还能好到哪儿去?早在1997年,格力就曾经遇到过扩张的诱惑,有的非空调生产企业甚至将自身的资产白白送出,让格力兼并。但是,格力权衡利弊,最终加以拒绝,仍然坚持走自己的专业化道路。

董明珠在营销中考虑最多的就是消费者最需要什么。她说,如果企业把这一点紧紧抓住,企业的发展就握有主动权。格力的产品都是智能化的产品,也正是消费者所需要的好产品。走专业化的道路,就是扎扎实实地做好空调,让空调产品更加趋于完美,对消费者更为有利。格力一直不被变幻的外部环境所干扰,静下心来做产品,无论是家用空调,还是商用空调,都做得精益求精。

董明珠强调,在产品的制造上,我们国家有我们国家的标准,国际有国际的标准,但最高的标准就是让消费者满意。让消费者满意,才是产品制造至高无上的标准,格力一直围绕这么一个标准去做。董明珠认为,做企业一定要有宽阔的心胸,要有国家意识,要把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起来。政府工作的宗旨就是为老百姓服务,企业的利益跟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就会做出更多有利于百姓、有利于社会的事。这也是我们做企业应该坚持的方向。现在,格力的产品已经走向了世界,我们不能把眼界仅仅盯在一个小圈子内,我们所肩负的,是更好地代表国家形象的责任。

一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预料不到的不利因素的影响。不利因素的出现,会让企业的发展面临困境,会给企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有的企业本来做得很优秀,甚至想做百年老店,可是,他们往往会在困境出现时,不知所措地栽了跟头。对此,董明珠充满信心地说:“格力电器不会面临这样的困境。我们每时每刻都有严格的要求,并严格地规范我们每一个人的行为。有了这些严格的要求和规范的行为,尽管会发生一些预料不到的突发事件,企业依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有人曾别有用心地给我们做了很多负面报道,可对格力来说,没有受到任何的损害和威胁,反而促进了格力电器销售额的增长。”

格力电器只有一句“好空调,格力造”的广告语,广告语虽然只有区区六个字,却足以让格力电器深入人心。董明珠从来不在研究广告语上耗费心思,也不在品牌营销上花更多的心思。就是“好空调,格力造”这一句,当初也不是广告语,而是格力对每一名员工提出的激励口号。“好空调,格力造”喊了十几年后,格力才提出了新的口号——“精品空调,格力制造”。

一直以来,格力电器所取得的营销成果不是来自于广告推销,而是来自于口碑的宣传。格力的消费者购买格力空调,并不是受广告的引导,而是从内心认为格力空调的品质好,或者是看到亲戚朋友们购买了,也跟着购买。这是典型的依靠口碑搞营销的策略。

“精品空调,格力制造”提出后,格力电器将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了高端产品的研发上。用心做好产品就是最佳的营销手段,是董明珠永远不变的追求。目前,格力在全球已经开设了10000多家格力专卖店,创新的营销模式奠定了格力电器在行业内的领导地位,保证了格力不断跨越巅峰。董明珠说:“我希望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和每一个房间安装的都是格力空调,通过格力的产品,让全世界感受到中国的形象,感受到中国人的严谨和精到,让‘精品空调,格力制造’深入全球消费者的心里。”

继2013年格力电器营业总收入实现1206亿元后,董明珠再次提出:2014年,格力电器营业收入力争达到1400亿元。董明珠认为,首先,市场的大小并不是由对一个产品的需求量决定的,而是由企业产品的品质和服务来决定的,由此格力产品必将被更多的消费者所选择,格力核心产品仍是格力今后重要的增长点;其次,我国空调市场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经开启了以旧换新的时代,所以更新换代也是格力保持增长的动力之一;再次,生活电器也是格力的另一个利润增长点。有了这些增长点,格力才拥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董明珠表示:2014年,格力不仅在营业额上有200亿的目标,在渠道建设方面也有新举措。董明珠表示,格力对自身的渠道战略进行了两点重要调整:一是加强自有渠道模式,打造新型的旗舰店样板,赋予其更多的功能和主题;二是主动服务、智慧营销,为客户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在大数据、互联网时代,格力除了要打造更多的“旗舰店”和规模的的专卖店外,还要让经销商进驻居民社区,把经销商带到消费者身边去。

产品的品质依旧是格力永恒的追求。在技术上,格力在2014年有一个磁悬浮直流变频离心机新品发布,这个产品可实现无油运转,是格力直流变频离心机小冷量系列的补充,格力希望用高效节能的技术为节能环保事业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