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天地九重 > 第五章:此去天路迢迢(四)能艰苦才成器 >

第五章:此去天路迢迢(四)能艰苦才成器

从 14 人到 5 人,再从 5 人到 3 人,航天员的考核排位,常常是用零点几的分数差别区分出前后顺序的,因为大家的综合素质确实不相上下,又都非常努力。没别的办法,只能考,反复考,如果你考不到前面,就进不了首飞梯队,就没有飞的资格。

执行完“神五”的任务后,我曾对媒体说过这样的话:“我们14 位航天员都具备了航天飞行的能力,完成任务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但是肯定不能抽到谁就让谁去,这就要选拔,优中选优,肯定要有一个标准,就按照这个标准来量化。而现在这个标准就是看考核分数。当然,除了分数,选拔航天员还要考核心理素质、政治表现、综合素质,由专家组综合打分,尽可能地达到公平,又能反映实际情况。

从始至终负责航天员训练的黄伟芬教授对我有过很高的评价,她说进入首飞梯队的三名航天员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特别认真”。之所以最终确定由我来执行首飞任务,是因为专家们认为我更全面,技术更到位,对于教练员的训练意图体会得更快。

我认为,要保障保险系数,要达到不让万一的情况出现,就只有反复地重复同一件事情,直到它像你的本能反应和天生的技能一样,这样才能真正在实际执行航天飞行任务时,确保做到“万无一失”。

比如对《飞行手册》中的条款和规定,我真的可以做到倒背如流。很多人关心我在太空中看什么书,结果发现我在看手册,似乎有些失望。其实,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完全靠记忆是不行的,我当时确实是在复习手册中的内容。

我想,“特别认真”是我们航天员训练中应有的状态,也应当是我们平时工作和生活中应有的状态。

除了认真之外,还要能吃苦。

回顾从进入航天员大队到执行任务的五年多时间,我感觉这中间的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精神、心理和身体各方面,需要面对种种挑战和痛苦,要克服它们,战胜它们,并在其中一点一滴砥砺自己。这是对职责的忠诚、对工作的热爱使然,也是出于自我塑造、自我完成、自我超越的强烈意愿。航天员必须不断超越自己,从执行任务的层面上变得更完美,保证在选拔中脱颖而出,保证飞行“万无一失”。

说到认真、能吃苦,我对此认识明确,也坚持得比较好。在这一点上,我从小受到母亲的影响,母亲是个性格沉着、韧劲十足的人。这很大程度上引导了我的行事风格:不太喜欢热闹,但是比较好胜,上进心比较强,做事情总想做得最好。

我想,一个人有没有能力是另外一个概念,有能力却不把能力发挥出来,是很遗憾的事情。现在,我也经常对航天员说,别因为自己的原因造成终身的遗憾。

很多时候,有很多人,真的就是因为一个小小的差错把自己的前途毁掉了。对此我从来都是一句话:不要说忽略了、马虎了这样的话,没有这句话!你马虎,别人怎么不马虎呢?这绝对是一种能力,从心理素质的角度来讲,这就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马虎就要出错,明知道出错会选不上却还要马虎,这至少说明你没办法控制自己,这就是能力上的差距。

说到这里,我不能不谈到从小到现在一直听得很多并深有体会的那个词——艰苦奋斗。其中就包含着做事认真、勤恳、能吃苦等内涵。

很多年轻人认为“艰苦奋斗”只是一句口号,甚至是一句过时的口号。我却觉得,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仍然是非常有必要提倡的。倒不是说在目前的这种经济条件下,还一定要吃野菜、忆苦思甜,这有些表面化,有些偏激,而是要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提倡和执行艰苦奋斗。

从历史上看,不论是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群体、一个人,没有谁轻轻松松就能取得成功,实现自己的目标。不经过百折不挠的努力,是不可能实现理想的。

航天员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面对各种艰难困苦,是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指引的。

就我自身来讲,我的先天条件并不比别人优越,航天员群体的身体、生活、工作、阅历都差不多,关键在于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把自身的长处利用好,如何把不利的条件弥补好,这是需要艰苦奋斗精神的。比如我的耐力相对弱一些,体能训练的时候,别人坚持做两个小时,我为了弥补耐力上的弱势,就要坚持做两个半小时。基本上,做体能训练的时候,我都最后一个离开训练教室,主动给自己增加运动量,增加难度。

当然,我说过,还要摸索钻研适合自己的训练方法,不能机械地去受训,别人教你什么就只是什么,要参与进去,凡事都要讲究方法,不要蛮干,要巧干。但是,即使你掌握了很多技巧和方法,却只有一个第一,而且我们必须都去争取这个第一。要想去执行任务,你就得做第一,做不了第一,就执行不了任务。如果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方法和技巧再多,也是没用的——艰苦奋斗是最基本的条件,是所有方法和技巧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