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一位大学老师的答问日志 > 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 >

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

To be or not to be, i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灭亡,这是个问题。)爱,还是不爱,这也是个问题。

过去的时代已经过去,它们能够给我们这个时代很多启发,包括对爱情的启发。那么,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清楚“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是什么?”换言之,我们就要搞清楚这个时代的爱情现状。可以说,这是一个——很会爱,指爱的形式与示爱勇气;又不会爱,指爱的深情;很懂爱,指爱的知识;又很不懂爱,指爱的平淡与真实——的时代。就这个时代有别于以往时代的爱情现状而言,根据生活的积累和媒体的资料,爱情大概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其一,缺乏恋爱。现在的青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被现实的房子呀、车子呀、高收入工作呀等问题牵引着,没怎么恋爱就被父母因为对方的条件而要求结婚或者要求分手。有的学生曾在群里说,只要对方靠得住,有能力,有上进心,有责任感,暂时没有房子、车子,自己是可以接受的,但是父母不能接受。所以自己的婚姻自己也无法做主,像父母要自己结婚而不是自己要结婚一样。

其二,不会恋爱。现在的青年,在爱情电影电视节目、爱情小说和爱情心理网站中流连忘返,就是难以真真实实地去谈一场恋爱,去爱一个真实的人,去接受一个真实的人的爱。网络的存在使得爱情的虚幻感更加强烈,征婚节目的存在也是现实世界恋爱之难的某种证明。有的甚至不谈恋爱,喜欢独身。所谓“我喜欢一个人”,不是喜欢一个爱人,而是喜欢自己一个人生活,认为自己是最完美的爱人。我听说某名校有个40多岁的女老师独身很多年了,她也蛮漂亮,也不是怨妇型的女人。她不是恨男人,而是觉得一个人也可以幸福,为什么一定要两个人呢。这样通达的独身观念是不多的,毕竟她是高级知识分子。

更多选择独身的人不是主动选择,而是出于无奈,尤其是女性。年轻时干事业没考虑婚事,年纪渐长待遇不错,又不愿意选择比自己弱的人,渐渐就“剩”下了。大城市的“剩男”有类似情况,也有的迫于高房价而无奈独身。独身现象在高校不少,被看得很淡,这和大学的人文精神与自由氛围有关。但若是在中小学或其他单位,肯定被议论纷纷。

其三,不敢恋爱。因为受过伤害而不敢开始新的恋爱。这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强的时代。之所以说其弱,是因为无论是恋爱的分手,还是夫妻的离婚,都对一方或者双方造成了伤害,相处的时间越长,伤害就越大。所以越没心没肺的人,越容易渡过难关;越深情的人,越难以摆脱,有的甚至是几年之后才慢慢从阴影中走出来。之所以说其强,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压力大,诱惑多,如果你都能够坚持真爱,坚持自我,坚持反思,那么你就是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可爱的人。

其四,暗恋。这或者是单相思,或者是双方都有感觉,有意思,但因为自尊、顾忌或者其他原因,没有一方先挑明,最后也只能无言地分开。有些大学生就是这样的恋爱模式。其实怎么说呢,有时候爱就是一句话。如果你觉得很多话要说也可以写信,没什么大不了的,对方又不是老虎!

其五,追求完美爱情。有的文章说“为了追求完美的爱情,要做好独身一辈子的准备”,我看了觉得好玩。想想历史上、现实中哪个人的爱情是完美的呢?几乎没有。尤其是娱乐圈,有人被“完美”地宣传了一下,很快就传出分手或离婚的消息。所谓“完美”观念,一是,你要找到那个完美的“他”(“她”);二是,对方也要把你当成完美的“她”(“他”);三是,你们要把爱变作和谐生活和精神对话、精神旅程。此三者缺一不可,否则就不完美了。追求完美其实是害怕残缺,害怕失去,其心理根源是脆弱与恐惧。即使是鲁迅、沈从文、巴金,他们也不会觉得婚姻完美。因为婚姻就是生活,生活是不完美的,而且他们也不以完美为念,而是注重真实平淡。平平淡淡才是真呢!或者说,爱情没有完美,只能尽量接近完美。

其六,老少恋。这分为师生恋和非师生恋两种。赵薇的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也讲述了一个师生恋老少恋的故事。根据赵薇的自述,故事源自她的亲身经历。她为了他天天去听他的课,啃那些很抽象的理论书,想与他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只不过那位老师婉言谢绝了她。现实生活中实现不了的,她就让它在电影中实现。结合民国的例子,老少恋至少表现为如下几种情况。

一是,玩弄情感型。如胡兰成,虽然他符合张爱玲的条件,比她大15岁多,但他是个花花公子,最终张爱玲选择与之分手。

二是,“我可以爱”型。如自我压抑了多年的鲁迅,刚开始对于小自己18岁的许广平的追求是若即若离,顾虑重重的,但是最终情感突破理智的藩篱,喊出“我可以爱”的呼声。

三是,“为爱等待”型。如巴金对于比自己小16岁的读者萧珊的主动示爱是犹豫而善良的,他让萧珊考虑清楚,等她成熟,不想耽误她。萧珊也为之感动,最终巴金等来了一场忠贞爱情。

四是,“活在当下”型。好像是2012年,我的一位80后硕士朋友打电话跟我说,我们都认识的一位老师娶了一个小他20多岁的妻子。我当时问她:“你不觉得他们差距太大了吗?”她说:“我觉得他们蛮好的,合得来就好。”后来,我给那个老师打电话时终于忍不住问他:“你有没有为她想过,假如你70岁走了,你的妻子还不到50岁,你忍心吗?”我跟他很熟,他没有骂我。他说:“你的善良和真诚令我感动,但是爱就是爱,情感可以冲破身份、年龄等限制,而且我们没有强迫与被强迫,就是觉得适合。如果以年龄设限,鲁迅他们都不用结婚了。我们要活在当下,过去已经过去,未来尚未到来,只要做好现在,活在当下,未来也不堪忧,把爱当成旅程,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大意如此)这大概是当下老少恋的普遍心态。

其七,离婚率偏高。谁都知道,结婚很正常,离婚也正常,但是现在离婚率的确偏高,就不太正常。

今天,你离了吗?20世纪末曾经流行这样一句“戏侃”,但时至今日,大家已不再觉得其幽默,因为“狼”真的来了。据民政部提供的数据,今年(2011)一季度,全国有46.5万对夫妻劳燕分飞,平均每天有5000对夫妻离婚,离婚率为14.6%。

从过去的谈离婚色变,到70后纠结于离或不离,再到如今80后的“离婚没啥大不了”,中国人的婚姻观正在发生改变。据不完全统计,从年龄结构看,目前全国22~35岁的人群已经成为离婚主力军,也就是说,70后、80后成为离婚高发人群。中山大学在上海、广州进行的一项小样本调查显示,70后、80后的已婚人士中,离婚人数达到或者接近一半。

“今天,还能相信爱情吗?”近日在网络上疯传的这句话,让人伤感,更让人困惑。(http://news.qq.com/a/20110619/000652.htm)

全国一季度离婚率,2007年11.1%;2008年12.4%;2009年13.6%;2010年13.0%;2011年14.6%。广东一季度离婚率,2009年9.8%;2010年10.4%;2011年10.9%。

2009年中国离婚率十强榜:北京,离婚率39%;上海,离婚率38%;深圳,离婚率36.25%;广州,离婚率35%;厦门,离婚率34.9%;台北,离婚率34.8%;香港特别行政区,离婚率33.8%;大连,离婚率31%;杭州,离婚率29%;哈尔滨,离婚率28%。

(http://fashion.ifeng.com/emotion/topic/detail_2010_08/17/1970002_1.shtml)

其他恋爱模式在此从略。因为本文不是论文,是随感,是日志,这里讲的是这个时代的爱情现状,重点讲述与以往时代略为不同的或值得讲述的情况,其他情况则从略。如果说这很“片面”,也无所谓,因为深刻本来就是片面的。在此文中我没有说出的内容还有很多,但不说出并非不知道,因为什么都说等于什么都没说。

那么,什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如果说上面讲的是当今时代的爱情现状,那么下面讲的就是当今时代的爱情实质或爱情境界。

其一,真爱。爱就一个字,不用太复杂,但是爱最需要的一个字就是“真”,对你真才是对你好。“愛”就是接受一颗心,缺乏对一颗心的接受和包容,就会什么都看不顺眼。真爱需要承诺,而承诺需要信任,信任需要彼此的责任感,因此才有安全感。有位80后大学女班主任在群里跟学生们说:“我找一个有责任心的好男人,将来成立一个幸福的小家庭,过自己想要的平淡生活,就满足了。”真爱还不害怕残缺,这个世界其实没有百分之百的男性和女性,但是不要紧,哪怕我们只是百分之七八十的男性女性,我们也能谈一场百分之百的恋爱,然后是百分之百的百年好合白头到老。因为残缺所以真实,因为真实所以完美。

其二,自由爱。爱不是占据,爱是一种自由。但这是一种亲密的自由,彼此不打乱对方的空间与自由,彼此尊重对方的空间与自由,彼此甚至可以有一点不影响婚姻的小秘密,彼此也可以到各自的空间里跟各自的朋友交流,以求更好地理解对方。因为爱是磨合,而不是取代。

其三,恩爱。恩爱恩爱,恩大于爱,把爱变为一种恩,这是典型的中国婚姻特色。

婚姻生活是平淡的,但是平平淡淡才是真,就让我们以平静、乐观、感恩的心去面对、度过与分享这种平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家务活、耗费时间的工作中寻找乐趣,坦然、泰然、淡然,富足、知足、满足。只要我们有一颗这样的心,那么我们的心就有了自由的空间,而有了这样的空间,我们的爱情就会余裕丰盈,永葆新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