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列子臆说 > 第02部分 >

第02部分

“名也者,响也”,一个真正了解人生哲学的人,不要被虚名所骗,因为名是个假东西。这个名包括了名誉,别人对你的恭维。许多年轻同学说,某人说我怎么……我说你怎么那么笨!谁当面说你混账啊?“混账”两个字是在背后骂的。他刚才说你了不起,千万不要听这些,一个立大功建大业的人,只问自己真正所建立的是什么,一切好坏的名誉都是虚假的,靠不住。人家讲我多么好,徒有虚名,我实在没有那么好。这个道理也就是“名也者,响也”,是有些影响,但不要被它欺骗,我们要认清楚自己。

另一种影子

“身也者,影也”,这就是道家哲学,碰到形而上了。我们这个身体都不是真的生命,只是个影子。不但在太陽所照下的身体是个影子,进一步要了解,连我们现在这个身体都是影子,这就是高深的哲学了。

讲到哲学,因为接触各方面宗教的朋友,讲到基督教的耶稣,也算是圣人,你们不要把标准抠得很紧。有些同学说,耶稣怎么叫圣人?我说不是圣人是什么人啊?当然是圣人嘛!我说你看,被钉在那个架子上流血,又痛,那么难过,然后还说“原谅他们,不要恨他们”,这不是圣人是什么人啊?我们做不到耶!这就是圣人。当然这个新旧约全书不是它的全部,可是这个基督教的经典里说:“上帝照他的形象造了这个世界,照他的形象造了这个人类。”没有错啊!只是给他们解释错了。实际上也是“身也者,影也”这个道理。

整个的宇宙,整个人类,后面有个东西,宗教家叫它是上帝,或者叫它是主,叫它是神,叫它是菩萨,随便你叫嘛!只是一个代号而已。中国禅宗祖师就叫做“这个”。“这个”就是“那个”,“那个”就是“这个”,就是这个那个的代号。所以一切宇宙万有,包括地球、山河、大地,包括我们这个生命,都是个影像,是第二、第三重投影。我们要追求的,是生命后面那个本有才对,不要被影像骗住了,欺骗了自己。

如果研究哲学的同学们懂了自己的文化,就知道几千年前道家已经提出来“身也者,影也”,这一句话概括了西方的宗教哲学。不管是旧的约,新的约,管他是契约也好,什么约也好,我们一句话就解决了,而西方人说了一大堆,说得活龙活现的,好像真地拿了一根男人肋骨出来造了一个女人一样。这样,男人应该比女人少一根肋骨啊!现在证明男女肋骨都是一样多,所以那个影子已经被推翻了。中国文化没有穿宗教的外衣,不套上这种形式,真正的道理就是“身也者,影也”,这一句话的哲学意义就很多了。

谨言慎行

“故曰”,所以关尹子告诉列子说:“慎尔言,将有和之;慎尔行,将有随之。”我们大家打坐修道要求神通,现在《列子》传你神通的原理。神通怎么来?他说“慎尔言”,告诉我们人生哲学,在这个社会上讲话要小心。不要随便讲话是《说符》的道理,一句话也不要随便说,要非常谨慎,古文这个“尔”字就是你,譬如在湖北、湖南、四川、贵州的山区里,少数的地方,有时候喊你就是尔。我一听,哎哟!这还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保留。湖北客气话称你就是尔的变音,到了北方,“你”字下面加个“心”字---您,这些都是古文“尔”这个字的变音,因为言语是三十年一变,我们几千年文化,变来变去,各地的叫法不同了,古文就是古代当时的白话。

现在的青年千万注意,不要认为现在的白话比古文明白,三百年以后的人如果研究我们现在写的白话,比韩愈的古文还难懂。现在随便写一个“梅花牌卫生纸”,三百年后考据起来,起码可以写一部博士论文了。

所以懂了这个道理,读古书也很有趣的,我们的“四库全书”保留有十三经注解,有时为了解释一个字,写了十几万字的文章,看得人又佩服又头痛,最后是叹气。原来古人做学问,一生只研究一个字,你们都看过《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骂江东这一批了不起的读书人都是“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的人物,年纪轻轻开始读书,会联考,写文章,头发都白了,还在那里一个字一个字抠那个书本,然后带了一千多度的近视眼镜,讲起来那个学问,钻到牛角尖里,还摇头摆尾,不晓得多舒服啊!实际上米长在哪棵树上他也不知道,这就是读书人。所以诸葛亮骂他们“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讲理论、吹牛的时候,那个口水答答滴,本事之大,学问之高,天下国家大事,什么都懂;等到天下大事真出了问题,什么都不懂。可是诸葛亮自己也是读书人,他骂读书人,那叫做内行人骂内行人,骂得最痛快。我们大家在座的,自己号称是知识分子,千万注意,不要被眼孔里有一个光明的人骂了,他叫做“孔明”。

我们讲到“慎尔言”这个“尔”字,引出来很多的理论,所以古人为了一个字,考据文章写了一二十万字,有时候又不能不看,怕人家说你某一本书不懂,就吃瘪,所以古人做学问,有些真是可怜。好了,现在我们把话收回来,闲话少说。

所以关尹子告诉列子谨言慎行,人生要学的是说话谨慎,不要随便说话。“将有和之”,一个善于说话的人,说出来会引起共鸣,大家都会唱和他。所以我经常给青年同学们讲,民主时代你想去竞选,能够一句话引起大家的共鸣,那非常难;不是站在那里哀叫,“你们投我一票”!我们一听只好去睡觉。真正高明的人,就懂这个原则,善于说话“将有和之”。所以苏轼称赞韩愈的文章,“一言而为天下法,匹夫而为百世师”。韩愈文起八代之衰,说的话天下人都效法他,影响千秋万代。一个普通人,像孔子一样,为万世的师表,这才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知识分子、青年同学们要注意。这也就是“慎尔言,将有和之”。

“慎尔行”,自己的行为要小心,任何事情不要随便,行为更不能随便,“将有随之”,有好的行为,自然有很多人拥护,跟着你走。我们做一件事业,做一件事情,自己要再三考虑价值在哪里,它的影响在什么地方,这就是《列子》说的“知持后才可以言持身”,“慎尔言”,“慎尔行”。

器识 神通 先知

因此他的结论说:“是故圣人见出以知人”,这个圣人是代号,指有智慧、有道德、有高度修养的人。“见”就是眼光,儒家的文化是用“器识”表达,一个知识分子有见解,有远大的眼光,就是有器识。所以古人说“先器识,后文艺”,有器识,然后才养成雄伟的气魄。不过,这一句有人也倒过来用。现在我们讲到“见”,有先见之明的人,看到某人的行为及言语,就可以判断他的结果了,由“出”已经知道“入”是什么了,“出”、“人”两个是相对的,就是一进一出。所以有远见的人,由一个动因就晓得后果了。

青年人常问,未来的时代,将来的变化会怎么样?你要懂历史的演变,知道过去就知道未来,所以“观往以知来”,完全是智慧的成就,神通是智慧的成就。“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先知就是神通,原理就是这样。好了,现在我们知道另外一件事情了,佛家把预知的能力翻译为神通,刚才讲到《圣经》,基督教不能用神通,只好用“先知”。“先知的预言”,这个“先知”的名词是哪里来的呢?是从《列子》里头抄出来的,“先知”的出典就在这里。

爱和被爱

【度在身,稽在人。人爱我,我必爱之;人恶我,我必恶之。汤武爱天下,故王;桀纣恶天下,故亡。此所稽也。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以是求利,不亦难乎!】

“度在身,稽在人”,什么叫做度?中国有三个字,度、量、衡,过去政府有度量衡局。度就是尺码,譬如一英尺,一公尺,这个是度。一斗啊,一升啊,这个是量。衡就是秤,天平,一斤啊,一两啊,那个是衡。我们中国文化几千年,度量衡每一代都不统一。汉唐的制度,一直到明清都有问题,而且各地方的制度不同。譬如我们现在去买菜,还要问是台斤还是公斤,对不对?台湾几百年来习惯用的是台斤,它的秤同公斤不同。我们现在是根据西方文化,所谓的公斤、公尺,从英国人开始,大家照这个尺码,公认统一使用。这个度讲尺度,一个人有多高?多重?就是“度在身”。

“稽在人”,稽就是稽核,考察你,研究一下你究竟有多高。六尺啊,六尺半,这是别人的看法。你的高矮胖瘦长短,是别人看到比较来的。所以比较人的高度在于别人,这是讲一个人的形体。同样一个哲学的原理,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讲话做事,都看在别人眼里。所以我们有时候想想也蛮痛苦的,人活着很多事情不是为自己做,是做给人家看的。在家中要做到家人喜欢,在社会做到大家叫好。像穿一件衣服,本来是爱怎么穿就怎么穿,可是事实上穿衣服就是给人家看的,所以买衣服时在镜子前比来比去,研究心理,不是自己觉得好就对了,还要别人看到好才对,因为“度在身,稽在人”。人到了高位的时候,在公司里升个科长,薪水加一点,旁边的同事都冷眼在看你,即使当一个董事长,也是一样。

我们看历史上一个经验。南宋的时候,贾似道上来当宰相,朋友写了一首诗送给他:“劝君高举擎天手,多少旁人冷眼看。”你好好地干,尤其是当了宰相,一只手要把天撑住不倒下来,别人歪起眼睛坐在那里,专门在批评,在看你。地位越高,所有箭头都会针对你而来的。所以人生要想过得舒服,要不出名,谁也不认识你,才是天下最幸福的人。有一点知名度,大家都了解你、认识你,那是最痛苦的人。因为他变成所有箭头的目标,有一点缺点,万人都看到,就完了。他如果不出名,也没有地位,他可以在地上打滚、睡大觉,谁也不看他啊!这是道家的思想,所以告诉我们“度在身,稽在人”。

“人爱我,我必爱之”,这是当然的道理,相反的,《列子》又说,你要大家对你好,你问自己对别人怎么样?你对别人都是冷眼相看,要别人热眼看你,也做不到。所以“人恶我,我必恶之”,这是当然的因果关系。

说了这个原理,下面说一个中国政治哲学的大原则,“汤武爱天下,故王”,商汤、周武王,他们爱天下,所以称王天下。我们晓得爱天下是爱得很大,拿现在工商业的观念来看,汤武是做大生意的,投资下去,赚了一个天下国家,后代称王几百年,因为他们爱的是天下。不像我们爱的就是十块、二十块,在那里拼命争,加薪加了五百,爱的就是这一点点,他的价值永远就是五百块。人家汤武爱的是天下,你五百美金、五千万美金,他们也不看在眼里,所以“汤武爱天下,故王”。

夏桀、殷纣,这两个古代暴虐的王,因“恶天下,故亡”。我们大家没有当过皇帝,也没有发过财,躺在那里想象,假定发了财,天天吃麻婆豆腐一定很痛快。那个吃惯了麻婆豆腐的人,说那算什么!有钱的人,做大生意的人,听到总经理报告今天又赚了一千万时,只淡淡地说,哦!知道了,等于我们口袋里多了十块钱,念头都没有动过,不在乎了。而且越搞久了,对于这种东西觉得讨厌得很,很烦,必须要另外找别的刺激。

不过,没有到那个地位的人,总是梦想那个地位了不起。我们在座的青年心里一定想,将来发了财当上董事长,一定要买部最好的私家车,开到这里来上课。私家汽车坐惯的人反而讨厌它,停车又找不到位置,到处都是麻烦,干脆走路好,这就是人类的心理。所以你懂了这个心理,自己真经过富贵,什么都享受过了,然后才能把这本《列子》真读懂。所以古人用字非常有道理,“汤武爱天下,故王”,不是爱天下老百姓哦!他们的欲望就是爱这个天下。每个人欲望不同,有些读书人,你叫他爱天下,他没有这个气魄;问他要不要写一篇文章,明天电视台给播出来,他立刻说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去写,他爱的是这个虚名。

桀、纣是亡国的皇帝,因“恶天下,故亡”。的确你读懂了历史,看到有许多皇帝,像明朝的几个皇帝,生来就当皇帝,他们对于国家大事,看公文啊,烦透了,你们去办好了,你们去批好了,他们看都懒得看,结果当然完了,这个道理是“此所稽也”。上面讲到“度在身,稽在人”,稽就是一个成果的考核,是别人客观的考核。所以我们写历史、读历史是客观地读,历史上的那个主角是主观的,那个是“度在身”,我们现在来研究历史,来了解古人,了解未来,这个是稽核,“此所稽也”。

精明能干就成功吗

《列子》文章很容易懂,进一步有好几个转折,拼命提倡知识的重要,学问的重要,道德的重要,稽度的重要;反过来是相反的一个逻辑,“稽度皆明而不道也”,这就是道家的哲理了。他说稽核、测度都很高明,“而不道也”,这个道是指原则、原理,违反了原则就不合理了。所以一个太精明的人,学问很好,永远是帮人家当手下的,不会当上老板,因为太精明。你到社会上看,凡是糊里糊涂的,会发大财,所以四川人有个笑话, “面带猪相,心头明亮”。

“面带猪相”,什么都不懂,讲话都不清。我们看到内地有些财主,当时没有冷气,夏天热得腋窝都要夹两块冰过的鹅卵石,胖成这样。这一种人,他就有钱啊!可是你不要认为他笨哦!“心头明亮”,他聪明得很。像我们青年同学们读书,得了工商管理硕士、博士,还不是替那些人去管理工商!所以“稽度皆明而不道也”。反过来讲,人生书是要读,读完了同我一样没有什么,天天坐在上面吹牛,等于唱歌的歌星一样,这有什么稀奇呢!所以真的学问啊,就不坐在这里吹了,那就要用,用的时候就不讲了,所以“稽度皆明”并不是道。

“譬之出不由门,行不从径也”,这两句话文字要特别注意,哪个人出门不从门出去啊?没有门你还出得了房子吗?所以出门必须要从门出去。你到外面走路必须有道路啊!没有道路你怎么走啊?这是当然的法则,这两句话等于这样讲。但是反过来说,真正第一等人是没有规格的,“出不由门”,出去不一定由门,窗子也可以跳出去。如果连窗子都没有,墙上打个洞嘛!打不了洞,地下挖嘛!“行不从径”,走路不一定从路上走,可以跳嘛!可以飞过去嘛!那是智慧了。所以表面上看起来他是正面讲,任何人出门要从大门,走路要走正路。你要深懂道家反面的含义,办法是自己智慧想出来的,如果一个人呆板得出去都从门里出去,没有路就不敢走路了,那只是一个普通人。

“以是求利,不亦难乎”,以这样的智慧想在社会上求到最大的利益,永远做不到。换句话说,这样的人是笨人,一个真正有高度智慧的人,不一定从门里出来,走路不一定要在路上走,他自己创造,自己开一个门出来。尤其所谓历代的名将,皆与常人不同,譬如说宋朝的狄青,汉朝的卫青、霍去病,都不是军校毕业的,开始大字也不认得,也没有读过《孙子兵法》,但是历史上讲他们打仗的本领“暗符兵法”,那是智慧。尤其讲狄青这个人,他原来没有读过书的,后来书读得很好,他受谁的影响啊?受范仲淹的影响。范仲淹说,你年轻当兵,好啊!好好当兵,送他一本《左传》,叫他好好去读,所以他深通《左传》。我们今天讲到这里,暂时告一个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