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孙子兵法 >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怎一个“装”字了得 >

孙子兵法读书笔记怎一个“装”字了得

近段时间略有闲暇,认真研读了一次此书,以下是读书笔记,多为个人的一些零散思考,年青阅浅,如有不当,敬请辩驳。

一、“兵者,诡道也。”

诡道,感觉好神秘莫测,读到这个词,让我第一想到的就是“陰谋诡计”,不禁一颤。

俗话说:“兵不厌诈”,李零先生编的《孙子兵法》的注释本就用到了“兵以诈立”一词。

细细想来,无论是“诡”还是“诈”,在我们现代人看来都有“欺骗”的意思,名不正,言不顺,难道用兵之道就是“欺骗”吗?

百度了一下,相当的精彩!

施之华教授认为,“‘诡道’,指欺诈、多变的方式。‘兵者,诡道也’,意为:用兵作战的方式在于变化莫测。”

黄柱华先生指出,“诡”即“非常”,“诡道”即“非常手段”。

史美珩先生认为,“把孙子的‘诡道’仅仅说成是‘诡诈’‘陰谋诡计’是不合适的”。

黄朴民教授“诡道”解为“诡诈、谲变得行为或方式”。

钮先钟先生则提出,“‘诡道’并非特定名词,只是表示一种随机应变、毫无常轨的形式”。

(出自:http://blog.csdn.net/yeu0504040/archive/2008/11/28/3405605.aspx)

我个人认同施之华教授的观点,诡道,确实有一种“欺诈”的涵义,但“诈道”和“诡道”本身是有区别的,一个是“明騷”,一个是“暗贱”。

“诈道”感觉更“陽”一点,虚张声势;“诡道”感觉更“陰”一点,深藏不露。

“明騷”易躲,“暗贱”难防啊!

二、“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

读到这一段,我就想到一个现代词,叫“装逼十”。装逼十的最高境界就是老子说的“大智若愚”。

装逼十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很好的保护自己,让竞争对手放松警惕。而装逼十本身就是一种很高的智慧,“示之不能”和“示之不用”就好比是在对老虎“催眠”,麻痹老虎;而“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实则是在“调虎离山”。

怎一个“装”字了得!

三、“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先保证自己不被敌人战胜,等待敌人露出破绽,立即乘胜追击,一剑封喉。

读到这段让我想到最近读格雷厄姆的《聪明的投资者》,格雷厄姆提出的“价值投资理论”里有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对投资项目“安全边际”的考虑。

我认为老格的考虑“安全边际”的思想其实就是要想办法使自己的投资“先为不可胜”,优先考虑可能遇到最糟糕的结果,在自己有限的范围内尽量规避,如果不能做到“先为不可胜”,就放弃这场“战争”。

四、“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这便是孙子最著名的“奇正相生,出奇制胜”思想。

“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无序的混沌之中却悄然有序,无论这个世界多么复杂,我们的解决办法都可以想办法先找到其有序的部分,然后再去归纳总结无序的部分。

混沌便是一种“不确定”的世界,而在不确定的世界里,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往往并不是“正”,而是“奇”。正合不可舍去,但奇胜不可小觑。

奇正相生,博大精深。

五、“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我似乎觉得老子和孙子才能称之为真正的哲学家,而孔子顶多算一个伦理学家,而谈不上真正的哲学家。

儒家说“兵形如山”,我表示质疑。“舍身取义,浩然正气”的孟子固然可爱,但这绝非明智之举。

同样,无论是用兵还是做人,刚正不阿确实很让人敬佩,但这体现出来的更多的是勇。在"智勇双全"无法同时满足的情况下,为何不先考虑智呢?

六、“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

对利害的权衡由来都很重要,但偏向于趋利和偏向于避害往往都是下策。

博弈论的“囚徒困境”告诉我们:在特定的情况下,当双方都做出最利于自身的选择时,而最终的结果往往并不是最优的。

那我们到底应当怎么来权衡利弊呢?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在如此不确定的环境中,我想谁也不能对一件事十拿九稳吧。

我唯一能想到的便是:三思而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