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嫡女成长实录 > 长大 >

长大

  抱厦内凄风苦雨,可就一墙之隔,四合院堂屋内却又是另一番景象。

  毕竟是堂屋,首先屋顶就挑得高,西北天高地阔,却又和京城不同,没有条条框框,屋顶棚总是挑得特别高,几乎屋屋都能挑出个阁楼来。也因此,虽然门窗都关得严实,屋角还点了个香炉,但屋内却一点都不憋闷,反而透着丝丝缕缕薄荷清香。就连铁灰色阳光透过双层玻璃窗,都要被层层折射,折得亮了几分。嬷嬷奶奶进得屋来,游目四顾,先就赞了一声好。

  这是里外五进屋子,堂屋照例不大,不过列了条案挂了对联,有个官宦人家样子。一并屋角两个紫檀木立架上高高架着西洋五彩玻璃大花瓶装点门面,却是又简洁又富贵。识货人只是一进这堂屋,就能明白屋子女主人,胸中自然有一段丘壑。——嬷嬷奶奶就高声笑道,“太太还是和以往一样,这么会布置。”

  三姑娘一边笑,一边把嬷嬷奶奶让进了西次间上了炕脱了鞋,待得老人家盘腿坐好,才一头扎进嬷嬷奶奶怀里,趴她肩膀上,凑老人家耳边说,“是我和姐姐帮着娘布置,嘻,您说布置得好看不好看呐?”

  “好,好,好。”嬷嬷奶奶笑了,“妞妞儿大了,懂事了,能帮着娘,帮着姐姐了。”

  她又握着嘴咳嗽起来,眯起眼掠过了屋内陈设:成套铁力木家具,炕上紫檀小屏风。六州、六丑两个小丫鬟身上半不旧缎袄,三姑娘身上锦衣……

  看来,二房京城日子过得不错,并没有受到昭明十八年那场风波影响。

  至少,这影响纵有,也并不太大。

  嬷嬷奶奶就笑着问三姑娘,“妞妞儿,怎么身上这么素净?就是那时候奶奶给你整理小包袱时候,不是还收拾了几个金长命锁,金项圈进去?”

  三姑娘和家里别人又不一样,她三四岁被送回老家,老太太身边养大。到了七岁才进京与父母团圆,这三岁到七岁四年间,一直是嬷嬷奶奶带她起居。小孩子刚懂事那几年接触到长辈,即使经年不见也决不会生疏,听见嬷嬷奶奶这样问,她又一头滚到了嬷嬷奶奶怀里,嘻嘻笑了起来,且笑且说,“嬷嬷您又不是不知道,我讨厌戴那些沉东西了。回来前娘给我们三姐妹一人打了一个金项圈,沉甸甸,我和姐姐都不爱戴。可怜小樱分明爱不释手,也只好推说太沉了,平时都收起来。”

  她又猴着身子,扳住嬷嬷奶奶肩膀问,“您肩膀好些了吗?是不是还老犯疼?我给您捶捶?——回了家,一开始忙忙乱乱,娘也顾不上管我,前儿要去主屋了,姐姐就戴起项圈来,小樱也戴起来,娘说‘小桐你项圈呢?’我就说,‘好好地收着呢,那么沉,没事戴它做什么!’”

  嬷嬷奶奶听着这稚气复述,想到当时情景,不由得就哈哈大笑,“倔妞妞,还是这么坏!”

  三姑娘得意地笑了,她跪坐起来,从小抽屉里翻出了玉做美人拳,轻轻地敲打着嬷嬷奶奶肩颈,又续道,“娘说‘让你戴你就戴’,我就偏不,大家闹了一会,榆哥急得一脸通红,跺着脚说‘三、三妹!听、听、听话!别、别、别老气娘!’我倒是被逗笑了,我说‘我知道,这项圈做得了,就是为了现戴!娘你别着急,我这就戴……’大家都笑了,娘一开始还虎着脸,可她背过身子,我瞧见她也偷偷地笑了笑。我就戴上和他们一起去主屋了,祖母瞧见还说,‘小桐去一次京城,也肯戴首饰了。’那时候您都不,我还找您来着呢,听说您病了,妞妞儿心里可着急。字都没有练好,您瞧,这半天才写了一张。”

  她一边说,一边叹了一口气,“唉,一会儿娘回来,又要挨说了。”

  二房主母王氏出身名门望族福建王家,家里从小规矩就大,也养出了她说一不二刚强性子,偏偏妞妞儿性子又跳脱得很,这几年来只怕没有少受母亲约束与数落。嬷嬷奶奶顿时一心柔软,全都倾注妞妞儿身上,想要说些什么宽慰三姑娘,张开口却又闭上了嘴——这当娘管教女儿,天经地义。再说,妞妞儿这个性子,有人管着还敢当着全家人面下姨娘脸,二太太要是再温和一点儿,她简直就能把屋顶给掀了!

  “前儿我自个儿家里也有事。”她就挑起了另一个话头,“你嬷嬷大爷续弦,也走不开——也不是什么光彩事,没好意思声张,对外我就都说我病了。这不是一腾出空来,就过来看小妞妞了?小妞妞真是大了,说话做事,都有大人样子了……四少爷这几年不见,也成大小伙子了吧?”

  “榆哥还是老样子。”三姑娘神色一暗,“长高了,也壮实了,别……都和从前一样。”

  到底年纪还小,七情上面,说到二房长子杨善榆,三姑娘语气、神态,都带出了一点黯然。

  嬷嬷奶奶也不禁跟着三姑娘叹了口气,这才收拾心情,笑眯眯地问,“大姑娘、六姑娘、六少爷、七少爷都好?除了大姑娘几年前省亲见过一次,余下几位姑娘少爷,竟是都没有见过!”

  二房常年宦游外,何止是几个子女,甚至有些下人们也都是第一次回到岐山县杨家村来。她点到这三个少爷小姐,又都是庶出,王氏几次回家都没有带上他们,没有见过面,自然是毫不稀奇。

  三姑娘就振作起精神来,叽叽喳喳地扳着手指,向嬷嬷奶奶念叨了起来。“榆哥、楠哥、梧哥都上学去了,前儿见过祖母,昨儿就去学里见先生了。娘说赶腊月前见过先生,跟大家都熟惯了。年开学自然而然就读起书来,不至于又要分心去结交朋友,误了读书。榴姐今儿跟着娘去给祖母请安说话,小樱呢头一次回来,吃不惯咱们村里水,腹泻呢。现屋里躺着,就不让她起来了,改天她好了,再带她找您玩去!”

  嬷嬷奶奶就又冲抱厦方向歪了歪嘴,“屋里那个,是你们家大姨娘呀,还是二姨娘?”

  二房儿女虽多,通房姨娘却少,二老爷今年四十三四岁人了,身边也就是两个有名分姨娘,通房是一个都没有。就是这样,老太太从前还当着子女们面数落过二老爷,“也是个知书达礼读书人,你自己子女双全,按大秦律就不该纳妾!我这屋里可没有妾站地方!”

  全家从上到下,打从封疆大吏大老爷算起,二老爷、三老爷、四老爷,没有一个敢驳老太太话。二老爷一听就站起来说:“儿子知错了,请娘责罚。”多大人,脸都红到脖子根了,二太太是臊得一脸通红……

  杨家毕竟是一百多年名门望族,家风持正,与外头那些轻浮狂躁所谓贵,行事上有很大差异。

  提到姨娘这两个字,三姑娘就撇了撇嘴。

  此时此刻,她就不像一个天真不知事孩童了,一个无知小儿,是绝不会有三姑娘此时复杂表情。

  嬷嬷奶奶一眼扫过去,心底暗暗诧异,却是还没有来得及品出三姑娘情绪,这一瞬间五味杂陈,就已经消失了三姑娘形于外不屑中。

  她伸出纤细、柳条儿一样手指,比了一个二字,轻声说,“厉害得很!仗着自己生了梧哥,就觉得是个功臣了。京里时候,什么事都要掐个尖儿,从前我不懂事时候也不觉得,懂事了,外祖父家里又出了那样事儿……她就越来越过分,越发地骑娘身上拉屎拉尿。娘和姐姐脾气好,都不和她计较,我却忍不下去,嬷嬷,您瞧瞧那个做派!我就是看不惯她!咱们西北前几年,年年多少百姓饿死。也就有这样人,不把钱当钱,不把粮食当粮食,简直,简直……”

  她简直不下去了——毕竟还是小,拉不下脸来说脏字儿损人,简直了半天,才恨恨地呸了一声,“要真有报应,就该罚她下一世做个饿死鬼!”

  嬷嬷奶奶不禁哈哈大笑,连声道,“傻丫头、傻丫头!”

  笑过了,却也有一点出神:二太太这是转了性了?居然也会让一个小小姨娘骑到她头上,作威作福……

  她思维飘开了一瞬,又很飘了回来,和颜悦色地问起了三姑娘,“这一路上好走不好走,太平不太平?唉,今年收成不好,前线又打仗,这横征暴敛,听说从京城过来,一路上青纱帐里,好汉们是虎视眈眈,专门打劫官眷!你们带家私又多……”

  三姑娘也叹了口气,“我去京城时候虽然还小,可还记得那时候两边人烟稠密得很,走一段路就是一个村镇,这次回来就觉得荒凉得多啦。不过倒是太太平平——我们是跟着后头增援过来兵马一起走,几千人呢,爹说,没有谁敢打咱们主意。”

  嬷嬷奶奶不禁又是一笑:一点点大,十岁小姑娘,说起六七岁事,就是‘从前还小’。看老人家眼里,这三年时间,却只是一眨眼。

  三姑娘一边说,一边忽然又拍了拍大腿,“噢!我忘了,大姨娘里头念经呢!我喊她去!”

  她叫了一声‘六丑’,便跳下炕来,噔噔噔出了屋子。嬷嬷奶奶要叫都已经来不及了。这边两个小丫鬟六丑六州都出了里屋,六丑捧了茶,六州捧了一盘子脆生生小黄瓜、小香梨等洞子货出来。两人都给嬷嬷奶奶请安,“奶奶好,几年不见了,奶奶看着还是那样康健。”

  这两个小丫鬟都是跟着三姑娘一起长大,又被她带到京城服侍,再跟回来。当年和嬷嬷奶奶朝夕相处,都很熟悉,六丑和嬷嬷奶奶沾亲带故,此时见面,自然也是嘘寒问暖。六丑和三姑娘一样,都恨不得滚到嬷嬷奶奶怀里,早已经絮絮叨叨地说起了回乡路上见闻,六州却是献了茶,便一边归置着乱成一团炕桌,只是时不时插一句话,分一分六丑话头,不使场面过分热闹。

  没过一会儿,三姑娘就牵着一个三十岁左右少妇进了屋子。这少妇容长脸儿,穿着水红色裙子,戴了一朵银珠花,除此之外便没有多余坠饰。见到嬷嬷奶奶,她就笑着行下礼去,“王妈妈好,多年不见了,没想到还有福分回来给您请安。”

  这是二太太身边大丫头提拔姨娘,当年二太太婚时还杨家村居住,大姨娘和嬷嬷奶奶当然是有接触。

  嬷嬷奶奶眼神大姨娘身上一转就旋开了:打扮殷实,神色安详,不过面色黯淡肤色略有些焦黄,看来近年来是没有怎么得宠……

  “我老婆子又不是主子!”她安详地受了大姨娘礼,口中道,“倒是大姨娘是半个主子,要行礼,也该反过来才对。”

  大姨娘微微一笑,“奶奶客气了,您是奶过爷人,也是半个主子,又是长辈。给您行礼,应该。”

  到底是二太太手底下使出来人,虽然长得不过清秀,但说话做事,都让人挑不出礼来……

  三姑娘把大姨娘拽出来,自己就再不管待客礼数,而是猴嬷嬷奶奶怀里和她说话。大姨娘自然而然,便行使起了主人职责,地上找了个座儿,和嬷嬷奶奶谈起了二房离乡之后,这些年来杨家村变化。

  自从前朝杨家迁徙到岐山县居住,迄今已有一百多年。这一百多年来又先后出了几个大人物,可以称得上是书香世代、一族簪缨,渐渐这宝鸡杨名声,西北也就叫得响亮了起来,俨然成了一方望族,而这十多年间,随着江南总督杨海东崛起,杨家已经隐隐有了西北第一世家大族派头。不过一百多年下来,族人繁衍生发,如今凤翔府一带杨姓俨然已经成了大姓,若是都归拢起来,杨姓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这些人和宝鸡杨多少都沾亲带故,却是三教九流无所不为,也不乏打着宝鸡杨名号外招摇撞骗,真正杨家族人深受其扰,立身反而加谨慎。因此随着杨家兴旺发达,族规反而日趋严厉。就连这杨家村,也不是人人都能进来胡乱窥探。比如杨家小五房二太太这一行人回来,所有男女人丁都要编了册子,到族长家中登册造册,这就是近年来才兴发规矩。

  “村里又公推了几个长老并年轻伶俐族人,各家串门打转,将下人们、家人们长相来历都暗暗记下。生面孔们不经报备村里随意行走,是要遭到盘问。”嬷嬷奶奶就备细告诉了大姨娘,“我老婆子年纪大了,倒不记得什么,想来不多几日,是一定会有人上门来唠嗑说话。到时候姨娘也留着心,将家里下人们都拉出来见一见,免得发生误会,反而闹得不好看。”

  大姨娘连连应了是,又笑着请教嬷嬷奶奶。“哥儿们昨晚上回来,个个都耷拉着脸,似乎族学里过得不开心,可当年俺们家时候,三爷、四爷都还族学读书呢——”

  嬷嬷奶奶叹了口气,正要说话时,院子里又有了动静,三姑娘扭头一看,笑道,“娘和大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