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中国命研究 > 经典排名战 >

经典排名战

中国学术的主流之一是“经”,它在四部分类——“经”“史” “子”“集”——中独占魁首。研究“经”的专门学问就是所谓“经学”。

“经”在中国历史上,好像一个愈滚愈大的雪球,沿山而下,渐渐闹得有点四不像。因为最初的“经”,多是古代一些文字记录。可是后世的人因为尊古狂热,慢慢把“经”的范围扩大,有的以记为“经”,有的以群书为“经”,甚至有的以诸子为“经”。如“四书”“五经”中的《孟子》,明明是子书,可是偏偏被抬举为“经书”!又有的还以经解为“经”,如“十三经”中的《尔雅》,明明是经传的释词,可是硬邦邦地被列为“经”!这些都是后话。在原始的“经”里,最基本的是“五经”。照汉朝班固《白虎通》中“五经”说法,“五经”是《易》(《易经》)、《尚书》(《书经》)、《诗》(《诗经》)、《礼》(在汉朝时指《仪礼》,后来指《礼记》)、《春秋》(后来又和《左传》合并)。“五经”之外,又有“六经”,就是加上《乐经》。今文家说“乐”本无经,古文家说有《乐经》,但是秦始皇焚书时给烧掉了。汉朝以后,“六经”也叫“六艺”。

“五经”也好,“六经”也罢,它们的排名次序,有着有趣的兴衰史。其中最令人侧目的是《易经》,《易经》就是《周易》。

《周易》

《周易》是卜筮用的一本签文总集(《左传》《国语》里记占卜的事,都以根据《周易》来说明为主)。根据《周易》,我把卜的结果排比如下。以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计算:说“吉”的爻一二一次;说“凶”的爻五十二次;说“无咎”的爻八十五次;说“何咎”“何其咎”“匪咎”的爻四次;说“厉”的爻二十六次;说“悔”的爻二次;说“有悔”的爻四次;说“悔亡”的爻十八次;说“无悔”的爻七次;说“亨”的爻三次。这些名堂,在在显示了《周易》这部书的卜筮特色。古代人喜欢问卜,卜出来的结果就是“繇辞”或“爻辞”。将这些结果累积起来,每在新卜之事与所现之兆相同的时候,就可以援用累积的结果,不必再重复了。

这种卜的方法,比以前方便,所以叫“易”。因为流行在“周”朝,所以累积的结果,就叫《周易》。

因为《周易》只不过是卜筮手册,所以除了这个意义以外,原来没有别的。可是,在《周易》本文(就是“经”的部分)以外,后来冒出了“传”的部分。本来解释“经”的叫“传”。“传”的作用,本来该是帮忙解释明白的。但是《周易》的“传”却愈帮愈忙,于是问题就多了。

“传”就是《易传》,包括七篇,就是《彖传》《象传》《系辞传》《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其中《彖传》《象传》《系辞传》各有两篇。汉朝以后,就把这十篇一起叫作《十翼》,就是十篇辅翼的意思。现就《十翼》来细说一下。

《十翼》包括:一、彖上传(《周易》六十四卦,每卦有“彖辞”,就是断定这卦意思的话。《彖传》就是解释“彖辞”的话);二、彖下传;三、象上传(又叫“大象”,是总论一卦之象。这种总论,叫作“爻辞”);四、象下传(又叫“小象”,是分论六爻之象。爻是八卦表示的形象);五、系辞上传(系辞总论《周易》的话);六、系辞下传;七、文言传(文言是解释二卦经文的言语,是专说乾坤二卦的);八、说卦传(解释八卦的方位、意义,如“乾,健也”;和取象,如“乾为马”);九、序卦传(解释六十四卦为什么要排成这种次序);十、杂卦传(解释卦名)。

牛头不对马嘴

“十翼”是谁作的?从汉朝到唐朝,大家都没有异议,都说是孔子作的。但是古文家说“十翼”全是孔子作的,今文家说有文王、周公的份儿。到宋朝,欧阳修首先提出像样的怀疑。欧阳修说:

系辞而下非圣人之作者,以其言繁衍丛胜而乖戾也。……至于“何谓”“子曰”者,讲师之言也;说卦、杂卦者,筮人之占书也。(《易童子问》卷三)

欧阳修仍是今文家的路数,所以仍相信孔子作《易》,相信“河图”“洛书”神话,不敢怀疑《彖传》《象传》。因为孔子是作者之一,于是,“孔子传易”的说法,便在中国牢不可破。《易经》有孔子撑腰,在中国,就变成了影响力最显赫的一部文献,在中国思想上,上下通吃,以至于今天。

但是,“孔子传易”这种说法,一经仔细检查,就站不住了。因为《易经》中《彖传》《象传》里头的意识形态,跟《论语》里面的完全不一样。以对“天”的看法为例,《论语》中孔子的“天”是有“神性”的、有意志的、有情绪的:

子曰:“获罪于天,无所祷也。”(《八佾》)

夫子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述而》)

子曰:“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子罕》)

子曰:“吾谁欺,欺天乎?”(《子罕》)

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先进》)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季氏》)

而《周易》中的“天”,却是没有“神性”的、没有意志的、没有情绪的!

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乾》彖)

天地以顺动,故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豫》彖)

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复其见天地之心乎?(《复》彖)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咸》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彖)

大哉乾乎,刚健中正,纯粹精也;六爻发挥,旁通情也;时乘六龙,以御天也;云行雨施,天下平也。(《乾》文言)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系辞》上传)

论断孔子,当然要以《论语》为准。但是《周易》的《彖传》《象传》出来,这样的孔子,就变成一个跟《论语》牛头不对马嘴的孔子了。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因很简单:《易经》中的孔子,是假造的。

孔子眼中的“易”

《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晚早喜易”“读易,韦编三绝。曰:‘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这段文字是很可疑的。因为整部《论语》中,根本没有这类喜“易”的记载;也没有读“易”读得次数太多,以至捆书的绳子都断过三次的记载。从《论语》中看孔子,一点也看不到他老先生如此对“易”着迷。古文《论语》中只有一段话:

假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这段话,陆德明《经典释文》解释得极明白:“鲁读‘易’为‘亦’,今从古。”从古以后,《鲁论》的原文,该是:

假我数年,五十以学,亦可以无大过矣!

可见孔子同“易”的关系,是后来附会出来的。

何况,所谓“六艺”之名,是后起的。孔子时候有“诗”“书” “礼”“乐”“易”“春秋”等学科,但不叫“六艺”。这些学科是贵族学的,甚至贵族也没机会学。《左传》记韩宣子到鲁国后,才看到《易象》与《鲁春秋》;季札到鲁国后,才看到各国“诗”与“乐”。《国语》记士亹教楚太子,课目表中就有“诗”“礼”“乐”“春秋”。《左传》《国语》中记当时人的许多谈话,也对这些学科多作引述。可见所谓“六艺”为孔子所作的说法,是附会的。事实上,孔子只是一位教这些学科的教师,是把这些学科从贵族化普遍到平民化的一位功臣。孔子明明说自己是“述而不作”的,说“六艺”出自孔子之手,是不通的。

即使在“六艺”中,孔子讲的也是“诗”“书”“礼”“乐”,他对“易”却没什么。孔子以后的孟子,那样崇敬孔子,却没提到孔子对“易”有什么,而孟子一辈子都不谈“易”。荀子说:“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也不谈“易”。

若说孔子作“六艺”,跟他“晚年”喜读“易”对照起来,也是不通的。对自己“作”的,“晚年”学起来以求“无大过矣”——对自己“作”的如此处理、如此对待,能通吗?

所以,“易”只不过是孔子时代的一门学科而已,并且在孔子眼中,是不能跟“诗”“书”“礼”“乐”“春秋”等量齐观的。

“易”的后来居上

“易”成为“六艺”之一,是一步一步挤入的。在《荀子》中,我们看到的还只是“诗”“书”“礼”“乐”“春秋”五项。从五项变为六项,是《庄子》以后的事。《庄子》说:

“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天下》篇)

到了汉朝董仲舒手里,“六艺”之名早已形成。董仲舒说:

君子知在位者之不能以恶服人也,是故简六艺以赡养之。“诗”“书”序其志,“礼”“乐”纯其美,“易”“春秋”明其知。六学皆大,而各有所长。……(《春秋繁露》)

“易”本来是卜筮手册,它本身很简单,有玄没有理。但喜“易”的人,意犹未足,硬要弄出玄理来,所以愈来愈不简单了。把“易”弄到玄理化,他们很自然地要找个大师依附。孔子就在这种需求下,被“易”攀上了亲。于是孔子变成了喜“易”者,“易”变成了“六艺”之一。

喜“易”者不但攀到了孔子,对所有道统中人物也大攀特攀。他们说“易”中的“经”和“传”,都出自圣人之手:演卦的是伏羲;重卦的是神农(或伏羲,或文王);作《卦辞》《爻辞》的是文王(或周公,或孔子);作《彖传》《象传》的是孔子。其实这都是造谣。因为这些说法的来源,都是战国、秦、汉之间的书,是不可信的。

造谣中最登峰造极的,是《系辞传》中说五帝先王“观象制器”的玄理系统。根据这种系统,五帝先王做的每一件事,都从“易”而来。伏羲做渔具,神农做农具,黄帝、尧、舜垂衣裳、做船、服牛乘马、盖房子、造棺材,等等,等等,无一不取自卦象。没有“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就什么东西都没有。所以“易”的重要,当然超出一切之上。这样看来,“易”不但是“六艺”之一,甚至是“六艺”的头头了。于是,在西汉后来,古文家,就把“易”提到“六经”之首了。

于是,《庄子》里的“六经”次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了汉朝,就变成了“易”“书”“诗”“礼”“乐”“春秋”了。班固说: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汉书·艺文志》)就这样,“易”由后起之秀变成了“为之原”,在经典排名战中,摇身一变成为龙头老大了。

1985年1月14夜12时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