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生活的艺术 > 第十章 享受大自然 一 乐园已经丧失了吗 >

第十章 享受大自然 一 乐园已经丧失了吗

在这个行星上的万物之中,植物类根本谈不上对大自然有取什么态度的可能。所有的动物类也差不多全数没有取什么态度的可能。但其中竟有这么一个人类,会自有意识,并能意识到四周的环境,因而能够对它取一种态度,实在是一桩极奇怪的事情。人因为有智慧,便开始对宇宙发生疑问,开始对它的秘密探索,对它的意义开始寻求。他们对宇宙,同时有一种科学的和道德的态度。科学界人士注意寻求本人所生活的地球里外的化学合质,其四周空气的厚薄,辐射于上层空气的宇宙光线的多少和性质,山和石的组成,以及一般的支配、生命的定律。这种科学的兴趣和道德的态度固也有一种联系,但在它的本身,不过是单纯的求知欲和探索欲罢了。在另一方面,道德的态度便有许多差异。某些人是想和大自然融协和谐,某些人是想征服或统治和利用大自然,而某些人是高傲地贱视大自然。这个对自己的星球之高傲的贱视态度,乃是文明的一种奇特产物,尤其是某种宗教的奇特产物。这种态度起源于《失乐园》那个虚构的故事。所奇者是:这个故事不过是太古时代一种宗教传说的产物,现在竟会很普遍地被人信以为真。

对于这个故事是否真实,从来没有人发过疑问。总而言之,这个伊甸园是何等的美丽,而现在这个物质宇宙又是何等的丑恶。其实呢,自从夏娃亚当犯了罪之后,花树难道已不开花了吗?上帝难道因了一人犯罪,已诅咒苹果而禁止了它的结果吗?或他已决定将这花的颜色改为较灰暗而不像以前的鲜艳吗?百灵鸟、夜莺和鹨鸟难道已停止了它们的鸣叫吗?山顶难道已经没有了积雪,湖中已经没有了倒影吗?难道今日已经没有了日落时的红霞,没有了虹霓,没有了笼罩乡村的烟雾,没有了瀑布流泉和树荫吗?所以“乐园”已经“丧失”,我们现在是住在一个丑恶的宇宙中的神话,究竟是哪一个捏造的呢?我们真是上帝的忘恩负义的不肖儿女。

关于这个不肖的孩子,我们可以设一个寓言如下:从前有一个人,姓名姑且慢慢发表,他跑到上帝那里诉说,这个星球于他还不够好,要上帝给他一个珠玉为门的天堂。上帝先指着天空中的月亮,问他说:“这不是一个很好的玩具吗?”他摇摇头说,他连看都不要看。上帝又指着远远的青山,问他说:“这不是很美丽的景物吗?”他回说:“太平淡无奇。”上帝又将兰花和三色花指给他看,叫他伸手摸摸花瓣是如何的软骨,并问他说:“这颜色的配合岂不悦目吗?”他爽直回说:“不。”上帝是无穷忍耐的,于是带他到水族动物池里,指着各种各色的热带鱼给他看,问他是不是觉得有趣。上帝又带他到一个树荫之下,用法力吹起一阵微风,问他是否觉得是一种享受?他回说:“并不觉得。”上帝又带他到一处山边的湖畔,指出水中的微波,松林中的风过声,山石的幽静和湖光的反映给他看,但他依然回说,这些物事并不能提起他的兴致。至此,上帝以为这个他所手创的生物必是一个性情不很和善,而喜看较为刺激性事物的人,所以就带他到洛基山的顶上,到美国西部的大峡谷让他看那些挂满钟乳、生满石笋的山洞,那些喷泉沙岗,那些沙漠中的仙人掌,到喜马拉雅山看雪景,到扬子江看三峡,到黄山看花岗石峰,到尼亚加拉看瀑布,再问他说,我岂不是已尽其可能将这个星球变为可以悦耳目,可以充肚腹的美丽世界吗?但是那个人依然向上帝吵着要一个珠玉为门的天堂,说这个星球在他还觉得是不够好。“你这个不知好歹、忘恩负义的畜生,”上帝斥他说,“如此的星球,你还觉得不够好吗?很好,我将要送你到地狱里去,让你看不到行云和花树,听不到流泉,将你幽囚到命终之日。”于是上帝立即送他去住在一座城市中的公寓里边。这个人的名字就是基督徒。这个人的欲望显然很难满足。上帝是否能够另造一个使他满足的天堂?实在是一个疑问。即使造了出来,然而以他这种大富豪式心性,恐怕到了这个珠玉为门的天堂之后,不到两个星期,又会感到厌倦,而上帝也将感到束手无策,无法去满足这个不肖孩子的欲望了。现在我们大概都须承认现代的天文学,由于不断的探索整个可以看得到的宇宙,结果已使我们不能不承认这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天堂。如若不然,则我们所梦想的天堂势必须占着空隙;既须占着空隙,则势必在苍穹里的星中,要不必在群星之间的空虚中。这天堂既然是在有月亮或没有月亮的星球中,那么我就想象不出这天堂怎样会比我们的地球更好。这天堂的月亮或许不止一个而有许多个,如粉红色的、紫色的、碧色的、绿色的、橙黄色的、水蓝色的、土耳其玉色的,此外或许还有更多的虹霓,但我颇疑惑看见两个月亮尚会讨厌的人,看见这许多月亮时,将更易于讨厌。难得看见雪景或虹霓尚会讨厌,常常看见更美丽的虹霓将更易于讨厌了。这天堂之中,或许将有六个季节而不是四个,将同样有春夏和日夜的交替,但我看不出这里边将有什么分别;如若一个人对地球上的春夏季节不感兴趣,又怎会对天堂中的春夏季节感到兴趣呢?我说这番话或许是极愚笨的,也许是极聪明的,但我总不能赞同佛教徒和基督徒以出世超凡思想所假设的虚无缥缈完全属于精神的天堂。以我个人而言,我宁愿住在这个地球,而不愿住在别个星球上。绝对没有一个人能说这个地球上的生活是单调乏味的。倘若一个人对于许多的气候和天空颜色的变化、许多随着月令而循环变换的鲜花依然不知满足,还不如赶紧自杀,而不必更徒然地去追寻一个或许只能使上帝满足而不能使人类满足的可能天堂了。

照着眼前可见的事实而言,大自然的景物声音气味和滋味,实在是和我们的看听闻吃器官具有一种神秘的和谐。这宇宙的景物声音和气味和我们的感受器官的和谐是如此完美这件事,使伏尔泰所讥笑的“宇宙目的论”有了一个绝好的论据。但我们不必一定都做“宇宙目的论”者。上帝或许会请我们去赴他的筵席,或许不请。中国人的态度是不问被邀请与否,总去赴席。菜肴既是这样的丰盛,而我们适又饥饿了,不吃也是呆子。尽管让哲学家去进行他们的形而上学的探讨,让他们去研究我们是否在被邀请之列,但聪明人必会在菜肴未冷之前,动手去吃,饥饿和好的常识常是并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