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中国文化常识 > 屈原和宋玉:楚辞 >

屈原和宋玉:楚辞

屈原(约公元前339——前278年),名平,字原,丹阳(今湖北秭归)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人,也是战国时期楚国重要的政治家。

屈原出身于王族,楚怀王时官至左徒,职位仅次于令尹,曾直接参与楚国内政外交的重大决策,并两次出使齐国。屈原的政治活动是和当时的历史变革相联系的。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群雄并立,屈原辅佐楚怀王时,正是七雄激烈争斗之时。他主张联齐抗秦的外交路线和立法图治、选用贤才的政治措施,触犯了楚国旧贵族的权势和利益,遭到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破楚,悲愤绝望的屈原自沉汨罗江。传说屈原死于农历五月初五,每年这一天,楚人纷纷划船寻觅屈原,并往江中投粽子祭拜,端午节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的传统即源于此。

屈原是楚辞的创始人和主要作者。楚辞源于江淮流域楚地的歌谣,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西汉末期,刘向将屈原等人的作品整理成集,名为《楚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屈原的《离骚》,后人因此以“骚”来指称楚辞。经历代学者考证,屈原的作品主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20余篇,其中最负盛名的自然是《离骚》。《离骚》全诗2000多字,分成三部分。前面部分从自己的世系、品质、修养和抱负写起,回溯了辅佐楚王改革弊政的努力以及遭谗被疏的经过,表明自己决不同流合污的政治态度与“九死未悔”的坚定信念;中间部分借神话传说来总结兴亡盛衰的历史经验,阐述“举贤授能”的政治主张,并由此引出神游天地、“上下求索”的幻想境界,表达了对理想的执着追求;最后部分是在求而不得的苦闷彷徨中问神占卜,寻找出路,反映了离开祖国和怀念故土的矛盾,最后决心以死来表明自己的理想和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行吟图

《离骚》是屈原用自己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乃至整个生命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闪耀着诗人鲜明的个性光辉。其创作既根植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传说,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采取铺张描述的写法,并运用比兴,把历史、现实和神话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世界,在渲染神奇浪漫色彩的同时,又饱含真挚的情感和沉郁的思想,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此外,在语言形式上,《离骚》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5-9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大量运用“兮”字来代替其他虚字,以协调音节;对偶、双声、叠韵也随处可见,使得诗句在错落中见齐整,齐整中又富于变化。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其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千古绝唱。司马迁评论说:“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史记·屈原列传》)刘勰《文心雕龙》也说:“惊采绝艳,难与并能。”

在屈原的影响下,楚国产生了新的辞作家,宋玉是较有代表性的一位。宋玉的生平没有完整的史料记载。据《汉书》记载,宋玉的作品有16篇,主要有《九辩》《登徒子好色赋》《高唐赋》《神女赋》《风赋》等,其中有些作品无法考证是否为宋玉所作,但它们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相当重要的。

《九辩》是一首长篇抒情诗,形式上继承了《离骚》并有所发展,句法更加灵活,接近于散文。诗中借悲秋来抒写“贫士失职而志不平”的感叹,感情真挚,但格调相对低沉。其悲秋感怀的主题和借景抒情的手法,对后代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宋玉悲秋”是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典故。

《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等篇,以丰富的想象和铺陈的手法来描写女性的神情与体貌,在文学史上产生了一定影响。汉武帝的《李夫人赋》、司马相如的《美人赋》、曹植的《洛神赋》、谢灵运的《江妃赋》等,均由此发端。

宋玉的成就虽然难以和屈原相比,但他是屈原诗歌艺术的直接继承者。在他的作品中,物象的描绘趋于细腻,抒情与写景结合得自然贴切。其作品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楚辞》在中国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后人以“风”来概括《诗经》,以“骚”来指称《楚辞》,“风”、“骚”并誉,成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特别是《楚辞》中屈原的作品,以其深邃的思想、浓郁的情感、丰富的想象、瑰丽的文辞,体现了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从而为后世树立了创作的楷模。诚如鲁迅所说:“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

(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