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唐朝定居指南 > 师太,请您出示剃度许可证和尼姑职业资格证书【佛教】 >

师太,请您出示剃度许可证和尼姑职业资格证书【佛教】

唐穿团的美女们,当你们兴致勃勃地享受着宫斗宅斗的紧张刺激时,是不是最好也应该考虑一下退路的问题?俗话说,得意时找退路,失意才有出路,万一哪天您在掐架中暂时落败处于下风,需要事先准备一个退回去舔伤口以图东山再起的地方,哪里比较合适呢?

大概有不少人脑海里立刻闪过“武则天”“感业寺”“上香”“重逢”“小尼姑”“还俗”这几个关键词,顺理成章的,以下场景也就蹦了出来。

饱受折磨的白莲花妹子,对爱情,对人生,对世界失望透顶了,在一个大雷雨之夜跑出家门,昏倒在当地的尼姑庵门外。醒来时,发现是被老尼姑救醒的,于是苦苦哀求老尼姑收自己为徒,要剃度出家(或者更理想的,“带发修行”)。老尼姑一番劝说不果,看这姑娘聪明心诚,于是答应了,给折腾完头发换一身衣服,庵里就算多了一口人,白天念经敲木鱼扫地吃斋饭,晚上见月伤心迎风流泪,等着男主角来拜佛时“偶遇”再续前缘······

您觉得这种遭遇就算是凄惨委屈跌入人生低谷了吗?想得太简单啦美女。

不信穿越过去试试吧。当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找到了当地的尼庵和主事老尼姑,向她提出拜师出家的请求时,只怕老师太的第一句话就是:

“请问檀越可有度牒否?”

“度牒?”恐怕穿越团的客人十个有九个要傻眼。这是什么?不是说好了到寺院里剃个光头、吃斋念佛就算出家遁入空门了吗?

度牒呢,说白了就是类似于现代的“出家许可证”,不是由寺庙僧尼颁发,而是掌握在当地官府手里,是俗世官府很重视的一项管理职能。想出家的人,必须先拿到这个许可证,才能去庙里拜师父请求剃度,您以为随便啥人剪剪头发就能摇身变成和尚师太了? 

为什么官府要搞这么个许可证出来?呃,基本上这是俗世政权和宗教机构争夺生产资源和劳动力的一个妥协结果。

您认为在古代社会里,寺庙道观这些宗教机构是什么性质的?单纯是给小清新们度假避世、调理身心、看星星、看月亮、思考人生、感悟世界的地方?太幼稚啦。您睁眼看看这些寺庙的模样,有名望的大寺院,要么在州城县城的繁华地段,要么在名山大川的风景区,往往都是院落重叠占地极广,此外还有大量附属的农田佃户甚至各种商铺产业。这些寺庙里的和尚尼姑,不结婚生娃繁衍人口也就罢了(古代官府跟现代不一样,都是鼓励生育希望人口越多越好),他们还不交税、不服役,就连依附于这些宗教场所的杂役百姓佃农等,往往也只向寺院里交税服役,而逃避对国家官府的赋役义务。

长此以往,宗教机构占有的社会资源越来越多,而且这些有组织的大量聚集人口,还很容易对当地官府的治理构成挑战。历史上几次由中央朝廷发动的大规模“灭佛”运动,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世俗政权和宗教机构争斗一阵和谐一阵,在很多方面都达成了妥协,大致从南北朝开始,官府就用发放“度牒”的权力限制佛寺扩张,而大部分佛寺也认同了官府的这种权力,给俗世民众正式剃度前,都会要求他们去官府那边领一张许可证。如果无证出家,这叫“私度”,官府不承认这种僧尼的正式身份,各种好处一概没有,给人“私度”的寺院僧尼也容易惹麻烦。

那么“度牒”要去哪里申领?通过什么方式、满足什么条件才能拿到?

长安朝廷管理这类事务的机构叫“祠部”,它是中央“三省六部”中的“尚书省——礼部”的一个下属部门,负责发放和管理全国僧尼道士的身份登记资料。理论上说,各地申请出家的人都应该先把个人资料逐级上报到中央朝廷祠部,由各级负责人审查合格以后批准,把度牒一级一级下发转到申请人手里。但实际上这种操作过于烦琐,可行性不高,所以一般都是祠部按各地的人口和寺院情况预先批准好度牒数量,弄一些类似于“空白盖章文件”之类的,直接下放到各地官府,由地方官掌握。批准谁出家,在文件上填好姓名日期,盖上地方官的官印,就是一份标准有效的“度牒”了。

至于向地方官申请度牒需要具备什么条件,还是理论上来说,要考察这个申请人是否家世清白、德行高尚、心诚意坚,还要求通过一定的文化素质考试,比如需能熟练背诵四部经文等,但实际上,其中最重要的条件是——伸手,请拿钱来买!

出个家还要先交钱?那当然!上面已经说了,出家成功以后,就可以不再向国家交税服役,等于官府损失了一笔从你个人身上的应收资产,那么你当然要事先做出一定经济补偿。除非您是皇二代官二代,面子特别大,地位特别高,或者有其他的本事能让官府开后门给特殊待遇,否则购买“度牒”的这笔钱是免不了的。而且“交钱买许可证”也是全社会通行的规则,明码标价,现钱交易,童叟无欺,您没什么可抱怨的。

您问一份度牒卖多少钱?这个根据时间、地点和申请人身份不同,变化很大,总的来说不便宜,平民百姓要买一份并不容易。唐中宗年间,一个杀生的屠夫想买份度牒出家赎罪,得交三万钱;敦煌吐鲁番地区被吐蕃占领时一份度牒曾经可以换一头牛加一头驴;晚唐时候江南某地曾经为了敛财而大量滥卖度牒,也是“人纳二缗”,一份两千钱左右。

知道了“度牒”的存在,您就可以事先做准备了,在自己得意得势的时候,先找人出钱买一份这东西存着,准备万一有不测时可以直接拿来用。如果工作做得到位,最好能买到“空白度牒”,就是不填名字日期的那种,这玩意儿非常值钱,将来自己用不着,转卖出去也能赚一笔。

托了人,出了钱,您拿到手里的度牒是什么样的呢?

如果是承平时代由中央官署祠部下发的正规行货,那么应该是背面都很精美的绫绢卷轴,用匣子袋子盛放着。您抽出卷轴来展开看,布面上写着类似如下的文字:

敕××州×××县府牒

××乡(这里填您穿越上身的那妹子的父亲的姓名,如:百姓唐九九/秀才唐九九。)

女(这里填您自己的名字,如:阿穿。)

年(这里填您出家时的年龄数字,如:十八。)

牒得前件人状称,有女(阿穿),生之乐善,闻佛声而五体俱欢,长慕幽宗,听梵响而六情顿喜。(这两句也可以换别的文词,如“姿容顺丽,窈窕柔仪,思慕空门,如蜂念蜜”,总之是说出家人跟佛祖有缘。)

今为(这里填允许出家的事由,如:“先皇忌日/为国荐福”等),广会斋筵,既愿出家,任从剃削者,故牒。

×××年×月×日 牒

(批准出家的官员在这里签职务姓名,如:使检校司空兼御史大夫曹示。)

一堆文字后面再盖几个官印,大致是负责的部门逐级层层盖印以示批准有效。这么值钱的许可证,您看完了就收好吧,有需要时拿出来跑进寺里去求和尚尼姑们剃度收容,没准儿能救命呢。

对一般的百姓来说,买到空白度牒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更常见的是好不容易凑钱买了普通的度牒,让办事小吏给填好姓名日期,连在哪个寺庙出家都不能自己选择,而是由官府根据目前情况统筹安排,哪个寺院缺人就把新度出家人分配到哪个寺院。事实上,单独给一个出家人批准发放度牒的事也不多见,官府一般都是选择寺庙做大法事大斋会传戒的日子,提前公布,一次性发放(出售)一批度牒,然后这批出家人就在法事斋会上一起剃度受戒了。

很好,当您手持度牒,再次跑进尼姑庵里去找老尼姑拜师求出家,她验证度牒无误,就可以为您落发了吗?还早着呢。

无论是男人想削发为僧,还是女子想落发为尼,都还要符合一定的先决条件。主要有以下三点:

1.必须是一个能够自主的自由人。父母健在的要征求父母同意,官员要先辞职,奴仆要被主人放免为良人,已婚的要离婚,信过其他宗教的要坚决划清界限等。

2.必须是七岁以上、七十岁以下的健康人。有外表残疾、严重传染病、精神病和被阉的人不能出家。

3.犯有杀父、杀母、杀阿罗汉(修为很高的大德高僧)、破和合僧(破坏僧众团结)、对佛祖大不敬这五种重罪的不能出家。

问清楚您符合以上条件,又再三确认您真的一心一意要出家,甘愿此后一辈子都过光头僧服的清苦生活,老尼姑就可以······举行仪式给你剃度了?才不是,她会先让您准备合乎规格的僧衣、僧鞋、僧帽、托钵、拜具、佛经等一大堆东西,另外还要再——交钱!

您问什么还要交钱?买度牒的时候不是已经出了一次血了吗?对呀对呀,那笔钱是交给俗世官府的,作为以后你不再给朝廷交税的补偿,而这一笔“戒金”或称“攒单银”是交给寺院的,以后这里要为您提供住宿和饭食,提前先收一点预付金有什么不妥?同时这还是考察您皈依佛门之心诚与不诚、坚与不坚的重要方法,连阿堵物都不肯舍弃些,还出什么家呀。

“戒金”交多少才够?这也是变动很大的一件事,家里有钱就多交,家里穷些就少交,实在没钱还可以交粮食、布匹代替,穷到啥都没有的请出门右转去丐帮谢谢······呃,倒可以提供一个勤工俭戒的办法,您可以在受戒剃度之前先住寺里一阵,每天起早贪黑地挑水、种地、清扫佛堂,干种种又苦又累又脏的活,能坚持几个月的话,“戒金”可以给您打对折半价收讫,想全免是基本不可能的。

这样一边干活一边凑物资,到了每年春秋各举行一次的传戒大会(也就是上面度牒里所说的“广会斋筵”)的时候,经过庙里的老师父、师太们考察,认为您表现良好,各项条件都符合要求,终于准备给您和一起出家的同伴剃度传戒了。

“剃度”会在“传戒”前进行,本身也是一种严肃的仪式活动。寺里会在佛堂或者其他合适地点准备剃刀、水盆等工具,还有一位德高望重的出家人专门主持仪式,他被称为“戒师”,另外庙里的其他僧尼也会来参加仪式。

仪式开始时,大家一起面北而立,戒师先祝颂:

“皇帝万岁臣统千秋,天下太平法轮常转。伽蓝土地增益威光,护法护人无诸难事。十方施主福慧庄严,合道场人身心安乐。师长父母道业趋隆,剃头沙弥修行无障。三途八难咸脱苦轮,九有四生俱等觉岸。”

然后众人一起念佛号,你们这些新出家人一起向戒师唱念:

“大德一心念:我某甲(这时候您要说的是‘我阿穿’,别人也各说自己的名字)今请大德为剃头受戒阿阇梨。愿大德为我作剃头受戒阿阇梨。我依大德故,得剃头受戒,慈愍故。”

“大德”的意思是“有名望的高僧”,“阿阇梨”是梵文音译,意思也差不多,“高僧”“导师”之意。上面这段唱念是自愿请求戒师为你们剃发,如果是男出家人,也要顺便剃胡须。戒师接受了请求,先要敲击着一种像长柄金属木鱼似的乐器“引磬”,带领你们走出佛堂外,向北三拜,辞谢君主,再三拜,辞谢父母,以示你们从此与尘世断绝关系了。

回到佛堂里,你们要当众换上僧衣,向戒师合掌跪拜。戒师则手持净瓶,就是观音菩萨拿的那种,以手指蘸香汤,往每个受戒者头顶滴三滴,让你们“心底清凉、烦恼不侵、除去俗人气味”。然后挨个给你们削发,先把你们头顶中心的少许头发挽成一个小髻,用刀从下往上剃,剃到只剩顶心那个小髻时停手,再把净瓶拿起来,口念偈语,众僧应和。

念三遍,和三遍偈语,戒师对你说:“我已为你削除头发,唯有顶髻犹存,你可最后慎重考虑再下决心。如不能忘身进道,忍苦修行,少发犹存,仍与俗侣相同,放你归家,尚不为晚。”

这是你的最后一次反悔机会了,如果还不想反悔,你就回答:“决志出家,后无悔退。”

这样戒师会把你带到你自己的师父(老尼姑)面前,合掌跪下,并把戒刀交给你师父。你师父拿着刀问:“最后一结谓之周罗,唯师一人乃能断之。我今为汝除去,汝今许否?”你回答:“可尔。”

你师父手起刀落,你头上最后一撮毛也被割光啦。你师父这时候会念诵“落发偈”,然后把袈裟披在你身上。你要叩头行礼才能接受,受完再还给师父,让师父再给你披一次······这样还三次披三次,你在师父的帮助下把袈裟穿好,跪拜礼佛,绕行三周,最后礼谢围观僧众、戒师和你师父。这个仪式结束。

您问这就完了吗,从此您就是一名清丽俊俏的小尼姑了?咦,谁说的,这只是“落发”仪式,让您当尼姑的“传戒”仪式还没开始呢。

晕倒……没事别烦心,很多时候,“落发”和“传戒”是连着举行的,因为别人也都觉得仪式拖太久又烦又累。落发可能是在佛堂里,而“传戒”呢,有条件的大寺院都会在露天空地上造一座“戒坛”,专门用来举行这种隆重的仪式。

戒坛一般要建三层,最下层长宽各二丈九尺八寸,高三尺;中层长宽各二丈三尺,高四尺五寸;上层长宽七尺,高二寸;建筑四围上下还雕饰有狮子、神王等图纹。佛教里的传戒仪式五花八门有很多种,针对的对象和仪式效果也不同,我们只拣主要的说吧。

像您这样声称自己打算剃头出家住进寺庙里、青灯礼佛过一生的受戒者,一般会经过两次传戒仪式,第一次初坛传戒叫“沙弥戒”,第二次二坛传戒叫“比丘戒”(具足戒)。

刚出家的新人,特别是二十岁以下的少男少女们,第一次受戒都是受“沙弥戒”,做尼姑的则称为“沙弥尼戒”,别称都是“十戒”。

这个传戒仪式,也同样有“戒师”,全寺僧尼众都要参加围观。戒师先开导你们受十戒的意义,然后迎请“十方三宝一切菩萨及护法龙神”,也叫“请圣”。在这些圣神的见证下,你们要先忏悔自己从前的罪过,如实回答戒师的种种问题,如“汝曾于六亲男女中行淫否”“汝曾于父有病时舍去不顾否”等,忏悔认罪完了,再唱念“皈依偈”,代表把俗世罪孽抛在身后了。

这时开始正式传戒,戒师要手持戒尺,以庄重沉缓的声调,向你们宣说沙弥尼的十戒戒相。

“善女子(男子),汝既舍邪归正,戒已周圆,若欲识相护持,应受十戒:尽形寿不杀生,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是“直到这一世死前”的意思,戒师问一句“能持否”,你就得答一句“能持”或者“依教奉行”。下面还有九个问题呢。

“尽形寿不偷盗,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淫欲,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妄语,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饮酒,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涂饰香油,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听视歌舞,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坐高广大床,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食非时食,汝今能持否?

“尽形寿不蓄金银财宝,汝今能持否?”

十个“能持”答完,初坛传戒结束,在场僧尼们相互恭贺,你们这些新受戒者现在可以被称为“沙弥尼”和“沙弥”了,也就是后世俗人口头说的“小尼姑”“小和尚”。

这里说的“小”,可不单纯是指年龄小,也代表等级比较低。“沙弥”有点像是“实习生”,等到第二次二坛受戒以后,转正为“比丘(僧)”和“比丘尼”,这才是正经能出去撑场子的和尚、尼姑。

那么这两个等级的待遇有什么区别呢?举个例子说,出家人的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云游四方”,拿个化缘钵两肩担一口天下到处走,所有正规寺庙都有义务接待外来挂单的僧尼,免费提供食宿,有法事还要先让外来和尚念经拿钱。但是,只有受完二坛“比丘戒”之后再修行五年的僧尼,才有资格离开师父和原属寺院,自己单独出去修行。

如果像您这样的小沙弥尼,趁人不备带着自己的行头跑出去了,在外面遇见一所寺庵,敲门进去要求白吃白住,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每座寺庵里都有一位“知客”僧人或尼姑,当来了云游僧尼时,由知客出面接待,他(她)一伸手,先要求:“请出示戒牒一观。”

“戒牒”?这又是什么?难道是“度牒”的另一种叫法?您忙不迭从包袱里掏出从前自己花了不少钱买到的度牒,递给知客,谁想人家接过去看了一眼就还给您,坚持要您出示“戒牒”,还说这二者不能混淆。

这二者有什么区别呢?“度牒”是由官府发给俗人的出家许可证,作用是批准阿穿你出家当尼姑;而“戒牒”则是由寺院颁发的,内容是证明持有此证的僧尼于何时起在本寺出家修行,来历明确身份合法,还会标明持牒人的修行年资和等级,相当于“职业资格证书”。

寺院在什么情况下才给僧尼发放“戒牒”,没有死标准,有的寺院可能在小和尚、小尼姑们第一次受完“沙弥戒”以后就给发了,但是那样牒状上也会标明这孩子刚出家不久,还没受“比丘戒”。那么别的寺院的知客一看这些文字,就知道来者不是正规门路出来游学的,而很可能是自己偷跑出来玩,就别指望人家客客气气、周周到到地按大和尚和大师父的待遇管吃管住了。

还有要求更严格的寺院,可能会在二坛传戒以后才给比丘僧、比丘尼们发“戒牒”,这样像您的情况,手里根本就没这东西,当然人家寺院更不会给什么好脸色看。一般来说,没戒牒的野和尚、野尼姑,寺院最多管两顿饭留住一夜,第二天就赶紧打发你上路了。

所以说,在职场多奋斗几年,从“沙弥”级别考职称考到“比丘”级别,还是有用的。什么条件才能受二坛的“比丘戒”呢?

最主要的条件是已经受过初坛沙弥戒而且年满二十岁,其他条件包括入寺以来表现良好、勤读经卷、干活不偷懒、人缘好等。二坛的“比丘戒”仪式程序跟初坛相差不多,只是更加隆重严肃,所传的戒条也更繁复丰富,而且一般还要求这仪式上要有十位大德高僧在场,作为受戒者的“三师七证”,有时候这十位僧人还要在受戒者的戒牒上签名做证。

作为一个尼姑,你在受“比丘尼戒”之前,会比男性僧人们多一道程序,那就是受沙弥戒之后,年满十八岁,还要多受一种“式叉摩那戒”,再经两年以后,才可受“比丘尼戒”。为什么要多这道程序呢?原因是……寺院要在这两年里查明你有没有跟情人偷偷摸摸来往怀胎。

经过这一番折腾,你手里终于拿到“戒牒”了,上面的文字类似于这样:

南澹部州娑诃世界××州××寺授千佛大戒牒

授戒女弟子 牒得前件

弟子久慕良缘,夙怀善意,求出尘之捷径,祈入圣之广途,遂乃离火宅之苦空,向无涯之觉路。吾今睹斯真意,方施戒条。仍牒知者,故牒。

×××年×月×日授戒女弟子牒

奉请阿弥陀佛为坛头和尚。

奉请释迦牟尼佛为教授阿阇梨。

奉请弥勒菩萨授羯磨阿阇梨。

奉请十方诸佛为证戒师。

奉请诸大菩萨摩诃萨为同学伴侣。

授戒师主释门赐紫道真

这是戒牒最开始的模样,以后随着您在寺院里修习的“学业”日进,戒牒和院里的“僧籍”也会在每三年更新一次时,增添些新内容进去,如写明您已经可以“诵法华(经)五卷、药师(经)一卷、佛名一卷”等,这样您日后拿着戒牒出去云游,外地知客一看牒上文字,就能安排您参加当地法事充任恰当角色了。

说到这里,您已经觉得晕头转向了?那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吧。穿越到我大唐的话,无论您是当和尚还是当尼姑,都不用受“烧戒疤”这种罪。用香头在脑门头顶上烫伤疤的蛮干法,本来也不是佛教发源地传来的习俗,而是我汉地佛教独有的,而且基本上认为是元朝以后才开始施行,也只给受三坛“菩萨戒”的更高一级的僧尼们烧这玩意儿。所以您这个唐朝尼姑就可以逃过这一劫了。

不过穿越到唐朝出家也有麻烦的地方,很多您从后世小说影视剧里学来的佛教称呼用语得改一改。比如和尚尼姑们跟俗世人谈话,应该自称为什么呢?“贫僧”“贫尼”?呃,其实唐朝和尚们最常用的自称是——“贫道”。[注32]

另外,“唐朝和尚”这个说法也不能随便使用,唐朝人称一般的僧人为“僧伽”“比丘”“沙门”“阇梨”等,“和尚”是一种地位很高的尊称了,您管一个光头僧人叫“和尚”“大和尚”,约等于自居弟子要拜人家为师的意思。而在唐朝几乎没有“小和尚”这种叫法,可以改称年纪小的僧人为“小沙门”“小沙弥”。“和尚”这个词到后世才演变成对普通僧人的称呼,尊敬意味不那么明显了。

本篇主要参考资料&深度了解推荐:

郝春文.唐后期五代宋初敦煌僧尼的社会生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王景琳.中国古代寺院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1

李富华.中国古代僧人生活.北京: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1996

注32:佛教自两汉之交传入中国一直到唐朝,借用了不少本土宗教道教的元素,僧人自称为“贫道”,别人称僧徒为“道人”,也是这个原因。《大宋僧史略》:(僧人)汉魏两晋或称名,或云“我”,或云“贫道”。故法旷上书于晋简文,称“贫道”……后周释昙积谏沙汰表亦唯称名,白“皇帝大檀越”,后称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