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传统节日的奥妙:我们怎样过节 > 一、家国情圆中秋月 >

一、家国情圆中秋月

七夕是星节;中秋是月节,是以圆月为标志的月节,是富有诗意的传统节日,寄寓着华人团圆、圆满的梦想,积淀着华人团圆的心理诉求、圆满的精神追求。

从祭月到赏圆月

提到中秋节,就联想到月亮。中华民族有自己独特的月亮文化。远古时期的先民,白天看到太阳,夜晚看到月亮,月亮与人的关系比现在密切得多。月亮崇拜很早就有,人类看着月出月落,月缺月圆,一种神秘的力量支配着大地,心生敬畏。中国讲阴阳,月亮称为太阴,与太阳分别成为阴阳两极的代表。远古先民感到太阳、太阴支配着我们的生活,产生崇拜。中国周朝就有祭月的仪式。《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祭月的习俗绵延不绝,现在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时候帝王祭月的场所。祭月扩至民间,有广泛的拜月习俗。

随着文明的发展,人们对月亮神秘敬畏的心理减淡,欣赏的态度逐步加强。长期的农耕社会,使中华民族对月亮自古以来就有细致的体察、诗意的感受、哲理的感悟。你看,阳历的15日月不必圆;而华人的农历,每月十五总是月圆,正月十五元宵、七月十五中元、八月十五中秋,都是传统大节。太阳总是圆的,而月亮阴晴圆缺,变化不居,华人很细致地名之为:朔——望——晦;上弦月——满月——下弦月;月牙儿、一钩新月、一轮满月。古时没有日历,有了也不普及,广大农民以观月象数日子。

有联为证:

天上月圆,地下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日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唐代赏月已很兴盛,李白就是最杰出的明月诗人:“床前明月光”、“举杯邀明月”、“人攀明月不可得”、“我寄愁心与明月”……相传连他妹妹都名叫李月圆,一个儿子叫明月奴,甚或他自己的生命也献予捞月。

在欣赏中人们发现“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正在秋季三个月的正中间,从天文学上说秋分时太阳光线垂直照射到赤道上,一天的昼与夜等长。古时祭月是在秋分,但秋分多不是满月时,而农历八月十五是最接近秋分点的一个满月之日,且秋高气爽,天清云淡,夜空如洗,月亮又大又圆又亮,于是中秋节就选择了八月十五。

这时正是秋收季节。秋收,是一年劳动的成果,是来年生活的凭靠。面对五谷丰登,瓜果满枝满架,真是,中天一轮月,秋野万里香,人的心情最好,“十二度圆皆好看,最团圆夜是中秋”。到唐代中秋节就正式形成了,中秋赏圆月逐渐成为全民族的习俗。近年,西安连年举办“祭月大典”,按照盛唐时期的祭月仪式进行,上香祭月后还有湖面赏月、巨型月饼分尝、荷灯祈福、大型歌舞《嫦娥奔月》表演等,让人感受中秋华典的传统韵味、华夏文明的魅力和风采。

中国人亲近大自然,喜欢登高临水,合称登临,引起了诸多思绪、诗情,出了很多好诗。赏月亦然,登高人近月,临水月近人。相较而言,重阳节多登高,中秋赏月多临水。古人认为“月之精生水”,水月关系至密,“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海上生明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江清月近人,月亮在水面上,好像用手可以捞到,传说李白不就是捞月而溺水吗?赏月胜景也多在水边。比如西湖的平湖秋月、三潭印月。北京的卢沟桥头有乾隆的御碑“卢沟晓月”。前些年卢沟桥下水干涸了,现在已恢复了卢沟晓月的胜景。

中国人把赏月跟欣赏大自然的山水之兴连接在一块了,徜徉于山水和清风明月之间,这是亲近自然,调节身心,陶冶人生,与自然相通相融的很好的文化传统。“惜花春起早,爱月夜眠迟。”因为爱惜花,春天起得特别早,要欣赏姹紫嫣红;因为爱月,夜里睡得很迟,依恋着碧空皓月。这是中国人对大自然的亲近,中国人的休闲。现在旅游业兴,把传统的山水之好跟赏月的雅兴结合起来,可以开展赏月专线游,可以评比赏月胜景(2014年就评选了十大赏月胜景),这是中秋非常好的活动。在传统节日中,中秋节是饶有诗意的佳节。

中国人很早就观察到月亮往往是以7和7的倍数作为一个周期的。潮汐是跟着月亮涨落的,“海上明月共潮生”,据说从正常中线的位置涨到最高的位置是7天,从中线的位置落到最低潮的位置又是7天。这是太阴的周期。太阴相对于地上的人是女性,女为阴,妇女有一些生理现象也是以7和7的倍数作为周期的。月亮跟女性的关系非常密切,不是阳刚的美而是阴柔的美,被亲切地称为月姊、月姑、月娘。

跟西方狂欢节的格调不同,中秋节的格调不是狂放火爆的,而是恬静清雅的,抒情的。传说唐明皇游月宫,见城楼门匾上写着“广寒清虚之府”,称月宫为“广寒宫”,京剧《贵妃醉酒》里,杨贵妃自比广寒宫的嫦娥,称月亮是“冰轮”、“玉兔”。你瞧,呈现的多是“寒”、“冰”、“玉”、“清”这样的意境,我们要找回并学会欣赏中秋节这种美。2014年中秋中央电视台15(音乐)频道和书画频道都举办融汇诗、书、画、乐的“赏月雅集”,表现出这种努力。

嫦娥故事的审美选择

中国人对月亮怀着特有的文化心理,它是构成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的一种元素。这种元素,或说基因,在远古的神话传说中就已萌发。

中国节的形成和发展有这样的规律:本来是起源于对自然,对气候物候的一种体悟,产生了一种“节点”,发展中必不断融入人文的内涵,注入人文情愫。这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加进了许多想象的人文故事,如月亮,它本来是自然界的一种物态,人们加进想象的人文故事,而且这故事也在文化选择中不断演变发展。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的传说就经历了演变的过程:

中华民族早有“后羿射日”的神话,又与“嫦娥奔月”的神话联系起来,产生了美妙的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人们难耐高温。后羿神弓,射掉了九个太阳,剩一个太阳,使温度适宜。后羿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颗灵药,据说,如果二人分享俱可长生不老;如果一人独食即可升天成仙。后羿既舍不得抛下心爱的妻子嫦娥自己一个人上天,也不愿妻子嫦娥一个人上天而把自己留在人间。所以他把灵药带回家后就搁起来。就是从嫦娥如何对待灵药开始,前后产生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差异,概括起来至少有三大类。

《全上古文》辑东汉张衡《灵宪》记载了较早的“嫦娥化蟾”的传说:“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月。……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偷吃灵药升月变成蛤蟆,在月宫中捣药,日子寂寞清苦。所以李商隐曾有诗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陈陶也有诗说嫦娥:“孀居应寂寞,捣药青冥愁。”

蟾、蟾蜍,在古代纹饰中并不少见,殷商青铜器上就有蟾蜍纹,战国至魏晋,蟾蜍一直被认为是神物,有辟邪功能,甚至被作为幸福的象征。1972年考古出土的马王堆汉墓一号,是汉初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夫人辛追的墓,墓葬时间略晚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墓中有幅T形帛画,最上端描绘的是天国的景象,其代表物:一边是金乌代表太阳,另一边是对月宫的描绘,在月亮上有一只体形硕大的蟾蜍,蟾蜍口中含着一棵灵芝。月亮之下,有一美丽的女子正朝着月亮缓缓升起。可见还是以蟾蜍代表月亮。三号墓出土的同类帛画也是以蟾蜍代表月亮。正是基于此观念,月亮被称为“蟾宫”。“蟾宫折桂”被用以喻称古代士子秋试登科乃至仕途得志。

但在后世的审美中癞蛤蟆毕竟不美,嫦娥窃药背夫也不善,与月亮的美好形象不谐调,于是就有了为嫦娥翻案的版本:后羿功成身贵专横无道,百姓不堪其苦,嫦娥不忍后羿拥药长生而长期统治百姓,因而作了吞药的自我牺牲,升月后不是变成癞蛤蟆而是变成玉兔。

这么一来固然完善了嫦娥形象,但却损毁了后羿形象,这样的后羿也就不值得眷恋团圆了。于是又有第三类版本,也是六朝后最流行的版本: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不少人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趁后羿不在,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威逼嫦娥交出灵药。危急之时嫦娥当机立断,取出灵药一口吞了下去。吞下药,嫦娥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她眷恋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月仙。

后羿傍晚回家,知情后悲痛欲绝。他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那晚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这天正是八月十五。

百姓闻知,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团圆吉祥。从此,拜月的中秋节渐成民俗。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绚丽的色彩塑造了美和善统一的嫦娥,让她作月亮的形象代表,这是审美提升的结果,也是文化选择下的创造。这个嫦娥美则美矣,但升月后却留下不能团圆的遗憾,人们赞其美丽贤淑,又怜其孤栖寂寞。李白在《古朗月行》里就说:“阴精(指嫦娥)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在《把酒问月》里又好心地问:“嫦娥孤栖与谁邻?”北宋晏殊说:“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一直到毛泽东都在说“寂寞嫦娥舒广袖”。

与上述李白和晏殊的诗句相呼应,嫦娥有个邻居“吴刚伐桂”:月亮里有一棵桂花树,桂花树下有一个吴刚,因他在学仙时有过失,被罚到月亮上来砍桂花树,什么时候把桂树砍倒了,罚期就满了。吴刚砍一下这树受一点伤,但马上就愈合了,随砍随愈合,任凭吴刚怎么砍,桂树总也砍不倒,从而显现出这棵月桂的仙气,月亮也因此有了“桂宫”、“桂魄”的别名,“蟾宫折桂”也由此而出。桂花为中秋流丹溢香,堪称中秋节的节花。毛泽东的词提到的“吴刚捧出桂花酒”,也是中秋名饮。但吴刚伐桂之无尽期,恰衬托出嫦娥寂寞之无尽期。

与嫦娥为邻的还有“玉兔捣药”。这只玉兔也有多种多样的传说故事,她也是一种月精、月魂,也被用作月亮的代称,《贵妃醉酒》里不就有“玉兔东升”吗。她怎么来的?一种故事说她咬住嫦娥的裙子,随嫦娥升到月中。她干嘛总在捣药?她是代替嫦娥捣药,是不是想再制一颗仙药,让后羿吃了也升到月中与嫦娥团圆?北京传说,这位兔儿爷捣了药,还到北京走街串巷布医施药,所以过中秋节时,人们有的用泥塑造出一个兔儿爷的形象,有的在月光纸上显现兔儿爷的形象,这成了民间的一种艺术品,成了中秋节的一种节令吉祥物,成了节日的一种标志。

嫦娥奔月表现了古人的一种梦想:人可以登月,可以飞天。前苏联第一次登月成功时发表的文告里就提到中国古代嫦娥奔月的理想。我们现在一步步来实现。我们中国登月卫星就叫嫦娥一号、二号……不仅可以登月,而且可以返回,嫦娥可以回家团圆。在那边帮助的还有玉兔号月球车。

圆月意象与团圆心理

中国人一方面对月亮赋予了很多人文的故事,已如前述。另一方面,中国人出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心理,赋予中秋节浓重的人伦情思,寄托着团圆的心理祈愿。

中华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源于大自然节律的节日,人们总要充实进社会伦理的内涵。八月中秋的月亮是圆的,中华民族非常重视“圆”,两千多年前的墨子就在世界上第一个给出“圆”的定义:“圆,一中同长也。”这个“圆”在中国人可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积淀着许多人文意蕴。在古代中国人的想象里,天是圆的,圆是完整的,周全的,没有缺欠,所以叫圆满。圆满就是十分完整、完善、完备。天是完整无缺的,天不能漏,不能破,如果有一块缺口,女娲就要去补天。在中国人的深层观念里,圆,合,和,是内在地相通相融的,属于同一个文化心理结构。圆则合,合则圆;圆则和,和则圆。圆满是合一和谐的。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月亮圆满的时候也希望人间圆满。圆满体现在人间,首先就是团圆,“月满人圆”。中秋节,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花好月圆人团圆。团圆是天伦之圆,夫妻团圆、亲人团圆,骨肉情深,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安享天伦之乐,这在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中占有重要位置。团圆是生活的一种愿景,愿意看到的生活状态。团圆成为中华儿女追求的生命情调、生命境界。这是中华民族历久以来养成的民族心理,这种文化心理是华人的心理特征之一。外国人望月的时候,有没有像华人这样想到团圆,想到故乡、亲朋?他们没有。西方人见圆月有的会想起“狼人”、“吸血鬼”的传说故事。这就是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差异。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我们中华民族对月亮历久以来有这么多的文化积淀,我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积淀,形成文化心理,我们看到月亮,就会想到家庭,想到故乡,想到亲友。中华的月亮文化注满了浓浓的人伦情义。

古时没有通讯卫星、信息卫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中天的皓月就可以起到中介卫星的作用,就可以引发感应、传情递意,心有明月一点通,不仅可以引发不同地域上的横向感通,而且可以引发不同时间上的纵向感通。

从纵向的时间维度看,月亮纵览古今,穿越时光通道,可以勾起往昔的回忆、故乡的回忆。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妇孺皆能背诵,中国人从孩提时,就不仅看到月亮,而且就把歌颂月亮的诗、月亮的故事、连带对月亮的感情,在心里栽种得很深很深。明月、故乡都栽在心田里了,一辈子都忘不了。月光是轻柔的,好像一只温柔的手,牵引着中国的儿童,让他跟着嫦娥姑姑一起游月宫。月亮是朦胧的,这种朦胧美的意境,伴随着中国的儿童,度过如梦如幻的快乐童年,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月亮情结。所以长大成人后,仍觉得“月是故乡明”,把月亮跟故乡,跟亲情、乡情、友情、爱情联结起来。

从横向的空间维度看,月光普照大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明月升起来了,天涯共此时,中华儿女即便远在他乡异域、分散在天涯海角,面对共同的皓月,都会怦然心动,都会产生心灵感应,产生心理的共振共鸣,形成心理凝聚,“千里共婵娟”。这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这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深层心理元素。这样的天涯“共”此时,是一种文化的“共”认同,民族的“共”认同,只有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有中华文化心理的中华儿女,才有这种“共”,在千里之外,面对共同的一轮明月,共婵娟,共思念故乡、故人,共同对月亮倾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念之情,这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心态。这种文化心态越是远在他乡异国表现得越明显。

中国人面对中秋皓月,仿佛面对可以倾诉衷肠的神秘密友,任何隐秘的心理诉求和期盼,都可以向她倾吐,托她传递(“明月千里寄相思”),请她代表(“月亮代表我的心”),希望得到她的护佑。中秋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中秋月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挚友。2014年中央电视台中秋十小时直播《万家邀明月一起过中秋》特别节目,就以“思乡”、“念家”、“传家”为主线,并进行“全家福”行动。互联网上推出“中秋月亮直播活动”,在线即可观看北京、台北、乌鲁木齐、拉萨、上海、深圳两岸六地为代表的家乡月升空美景,吸引了数十万网友的在线关注。

中华民族的这种团圆意识是很宝贵的。团圆是一种群体意识,中国的伦理很讲究群体,讲究整体性,讲究对整体的义务。你看团圆,如果意识中只是自己一个人,一个个体我在这里自圆自足,有什么团圆不团圆呢?团圆不是一个人,团圆是有个群体,是我跟我的亲人,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周围的人团圆。这种群体意识,造成了中国人的一种整体感、集体的观念,一种人伦的责任感。

中秋节的主题是人月双圆,所以叫团圆节。我们向来讲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团圆扩大到全民族的团圆,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元素。我们讲“国家”,家国一体,国是扩大了的家。国家的团圆就叫金瓯无缺,金瓯是圆的,没有缺欠,代表领土完整统一。团圆,成了这种家国观念生成的心理元素,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的深层心理结构。这种深层心理结构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结构形态,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层的心理依据,也是我们今天努力圆中国梦的一种精神资源。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理深层,总觉得我们的国家需要各民族大团结,领土完整,国家统一,这才是圆团,这才是圆满。这种大团圆心态,是我们民族的性格,民族的心理特点。连我们的戏剧,我们的文学作品,都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不能把大团圆的心理状态当作落后的、保守的意识,当作一种劣根性来批判。当然,我们肯定团圆的心理元素和结构,并非肯定一切勉强以团圆作结的作品。牵强的、落套的大团圆作品,那是它们自己创作的缺点,不能归咎于团圆意识。我们要积极地引导好、发挥好团圆心理结构的正能量,使之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从而通过中秋节庆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民族凝聚、国家统一。

月光下的天人哲思

忙碌的人生旅途,在夜晚停下脚步,伫足休憩。宁静而朦胧的月夜,让人澄思静虑,自由遐想,有“静夜思”的特殊功效。

人们在敬畏拜月、融情赏月的同时萌发了天人之哲思。从历史长空来看,“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月亮盈而亏,亏而复盈,永远照耀在历史的长空。月亮永久而人生短暂,人生能不能像月亮那样生生不息?引发哲人对宇宙奥秘、对人生真谛的沉思,引发了内心深处对生命来源与归宿的深思。

屈原在《天问》中发出“夜光何德,死则又育”之问。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从“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写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

苏东坡承屈原、李白,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中华月亮文化中的人伦情思和天人哲思熔于一炉,炉火纯青。

词前小序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子由即苏辙。苏轼和苏辙是一对情深意笃的兄弟,苏轼每到一个地方,都有诗文寄给苏辙。苏轼原在杭州任通判,因为苏辙在济南做官,所以他特地请求北徙,来到密州,就是现在的山东诸城任职,虽然两个地方相隔不远,但是兄弟俩还是好久不能见面,苏辙在词中是作为不能团聚的亲人的代表。词人以“大醉”的醉态思维,模糊了天人之间的界限、物我之间的界限,天上与人间、月亮与词人,相融相通,浑然一体,构成奇思奇问,成就了冠绝群诗的中秋词。

劈头就发出奇问:“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潜背景是:明月和月宫都是仙界,是亘古恒久而无需也无从纪年的。无需问而偏要扣问,这是醉了?——这是“究天人之际”的哲思。

紧接着,“我欲乘风归去”,“归”,我本来就应是天界的仙人,但我还不愿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里暗用嫦娥奔月的典故,反衬我还留恋人间,尽管人间有许多缺憾。

下片,紧紧扣住一个“圆”、一个“共”字发抒。月光“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犹如摄像机或探照灯,先在楼阁间搜寻作者,没找到。放低角度钻进窗户搜寻,终于找到了这个因思念亲人而无眠之词人苏轼。“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你找我干吗?你该不会也因情衔恨吧,怎么总以团之月撩拨不团圆之人?——天人相应,天上月圆,人间团圆。而现在是月圆人不团圆。其间反差越大,思念之苦越深!所以,这里对圆月的怨词、责词,表达的正是思亲的情深、情苦。这是一种憾恨。如何排解呢?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解铃还需系铃月,由圆月撩起的还得由圆月来解释。月亮也并不总是圆的,她的阴晴圆缺,周而复始,代表着一种造化流转的轮回,人能融入其中,也就参入日月造化之永恒,赞天地之化育。这么一想,天人合一,人间之悲欢离合,又有什么可叹的呢?这是天上人间共同的应然规律,自古皆然,不可超越,应当淡然处之,融入其中,共享明月之美,这是人生的一种精神寄托。而可以超越的是人的精神状态。精神如能超越,亲朋即使离而未合,也可通过共赏婵娟而情意相通。这是更高级的神通。达此境界,健康也可以长久些,彼此都可以更长久地共赏这轮明月,共参造化、共享天人间的美好。

从月的自然规律,体悟到人的生存规律,提升为人生哲理:珍惜生命,共享美好。正如《易经·说卦传》所说的“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首词精致地体现了中华月亮文化的精蕴,可以作为中秋节的节歌。

全球华人共赏圆月

中秋,我们中华民族有共同的习俗,各地也有自己地方独特的一些习俗,同中有异,异中有共同,共同的是中华文化的根。

中秋节最普遍的习俗是吃月饼,天上月圆,地上人圆,桌上饼圆,圆圆的月饼负载着人月双圆的美意。合家团圆分食月饼,这是一种温馨的仪式。全家多少人,月饼就分切成多少份,每人都是团圆的组成部分,都安享自己的一份。如果有人缺席,他(她)的一份就被保存起来,盼着游子归来享用。这里享用的绝不仅是月饼的滋味,更重要的是亲情的滋味,这种亲情浓得化不开,长久地贮存在心中,而不是停留在口舌。家制月饼、分享月饼、馈赠月饼的过程,就是表达爱、传递爱、感受爱的过程。小小的月饼正因为承载着大大的爱的信息,所以才令人愉悦欣赏;轻轻的月饼正因为浸润着重重的情的份量,所以才令人刻骨铭心。就是这种爱的信息,情的份量,积储心中,才积淀成民族心理。所以,过我们传统节日需要投入情感,有许多事儿,你注入感情以后它的意义就不一样了,如果只是见饼不见情,那就可能会觉得老吃月饼没意思。如果在吃月饼的过程中,以人伦深情领悟:父亲怎么采购月饼,母亲怎么切月饼,怎么分月饼,此中如何体现着父亲母亲的爱,领悟了就会动心入性。

我们看朱自清写的《背影》,他送父亲走远了,这种背影本很平常,但这里面的一举一动浸透着父亲对他的深情,他看着父亲的背影,体悟到父亲的挚爱,油然产生儿子对父亲的热爱,这过程精致地体现了亲子之爱的感悟,使这纸短短的《背影》成为传世之作。传统节日对人心的熏陶、陶冶,也是这样,你必须用心去体验,用心去感悟,这个传统节日才有意思。

各地区、各民族过节的习俗异趣纷呈,多姿多彩,但万变不离中华文化的基本性格,聚中华儿女的心,铸中华儿女的魂。

中秋之夜,汉族有些地方有“摸秋”、“偷”人家瓜菜的有趣节俗,这缘自“讨彩头”的心理。土家族也有,湖南侗族则叫“偷月亮菜”:侗家姑娘打着花伞,选择自己心爱后生的园圃去采摘瓜菜,还要有意大声叫喊:“喂!你的瓜菜被我扯走了,你到我家去吃油茶吧!”在海峡对岸的台湾,也有未婚少女在中秋夜偷菜的习俗,“偷着葱,嫁好尪;偷着菜,嫁好婿”。在中秋月下,人们不仅祈福祝愿,而且还要测一测自己的命运。闽南和台湾妇女有一种中秋节俗,叫“听香”:妇女点香礼拜后,留心听别人的谈话和歌唱,以此“口彩”来占卜自己的未来。南京等地有“走月”的习俗,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都赏心悦目。台湾高山族则在日月潭边,在中秋的银色月光下玩起“托球舞”的游戏。海峡两岸各族兄弟姐妹都在共同享受共同的中秋。

三百多年前郑成功的部队在厦门过中秋时所盛行的一种玩会饼博状元的游戏,称为“博饼”。随着郑成功收复台湾,三百多年来“博饼”在台湾也很流行,这是中秋月饼习俗的延展。在马来西亚的华人,新世纪以来创造出有关月饼的好几项“世界纪录”:2001年的“世界最大月饼”、2002年的“最长月饼”、2003年的“最高月饼”、2004年的“最大走马灯月饼”,到2005年适逢郑和下西洋六百周年,他们又别出心裁耗资八万马币特制一艘名为“郑和一号”的“月饼船”,以一千八百公斤月饼食材制成,可谓壮观。据统计,中秋节一天马来西亚华人吃掉超过一亿马币的月饼。一位华人议员说,论总量马来西亚绝对吃不过中国,但讲“人均”,世界绝比不过马来西亚。我想,他们之吃月饼,也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民族的认同,表现中华儿女的情感。中华儿女在世界各地都开展不同的活动,用不同的方式过共同的中秋节,表达共同的中国心、中华情。

中秋节,全球华人在举头望月时,思念我们自己的亲族,自己的祖邦,自己中华绵长的文化历史。今人不见古时月,古月依旧照今人。月光是恒久的,中秋节也是恒久的。恒久的中秋节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