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传统节日的奥妙:我们怎样过节 > 一、辞旧迎新中华年 >

一、辞旧迎新中华年

名正理顺的中华年(简称华年,通称春节)

年是什么?地球上时序更新的周期三百六十多天,其大数我们的祖先很早就观察推算出来,其记载可以追溯到中国最早的官方文献《尚书·尧典》:“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也就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周期。把这种周期的生命感受形诸文化表达,在我们的祖先大约总有三四千年的历史了,其名称最初却在演进之中。《尔雅·释天》:“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可见:在尧舜时叫“载”,夏朝叫“岁”,周朝就正式将这自然周期称为“年”了。“年”,甲骨文是“人”头上一支“禾”。《说文》“禾”部记“年”为谷物成熟的意思。可知“年”的本义是禾谷收成,当时一年一熟,重视农业的周人就以禾谷成熟收成一次为一年。而“载”作为“年”的同义词一直活在汉语中,如“千载难逢”,“十载不相见,两鬓各如霜”。“岁”作为“年”的同义词也一直活在汉语中,如“守岁”,“贺岁”,“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如果把四季循环周而复始的“年”画作圆周,那么年初该定在哪一点上呢?这就要凭人类对大自然的认知来制订天文历法了。如前所述,中国人用兼顾太阳与月亮的回归运动的同步计算方式安排年月日,又以加插闰月的方式不断修正偏差,从而获得这套阴阳合历——农历。农历确定的年岁起算日,是中华民族对时间的独有的文化处理方式。它起于夏朝故称夏历,商、周、秦易朝时,要“改正朔”,正月各提前一个月。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太初元年”,颁布了《太初历》,定夏历的正月(建寅之月)为岁首正月,以朔日为月首,正月月首第一天就是新年的第一天,简言之,便是每年初春的第一个朔日节点,这就是所谓的“正朔”。称呼很多,较普遍的为元旦、元日等。中国历代的历法基本相沿,从此,新旧“年”交替的日子便固定下来,成为一年中最大的节日,一直沿用到现在,已经两千多年了。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引进西洋历法,以阳历为标准纪年,将1912年1月1日定为民国元年元旦。那时官方用阳历,民间社会仍习惯用农历。与双历制相适应的是两套节日系统,传统节日都是按农历系统。农历那时被称为阴历、旧历,实际上如前所述是阴阳合历。

袁世凯篡权后,1914年由他批准的文件规定:“定阴历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由此,延续几千年的农历新年被降格为“春节”,“新年”、“元旦”的名称被安在阳历1月1日头上。为了推行阳历年,规定阳历年放假,严令农历年不放假,如果农历年不上班,就是违法。鲁迅先生农历年前一天(除夕)回了趟家,老母亲留他吃了饺子再走,他告诉母亲,农历年不放假,含泪迈出家门。但是在传统社会“百姓皆不以为然”,仍然按农历过自己的“年”。

1928年内政部呈文称:“一般社会,几不知国历为何事”,决定“废除旧历,普用国历”,“将一切旧历年节”活动,“按照国历日期举行”,“例如旧历年元旦日应有之各样点缀品及正月间一切热闹娱乐举动,可移至国历新年一月内举行。”而且派警察,强迫已歇业过年的商店开门营业,把一些年货强行捣毁,“一时间人心惶惶,将一个欢天喜地的新年弄出啼笑皆非之状”。即便如此,老百姓还是顽强地延续自己的民俗年。到1934年初,国民政府不得不停止强制废除农历年的做法,不得不承认“对于旧历年关,除公务机关,民间习俗不宜过于干涉”。

1950年制定的年节放假办法,春节作为唯一的传统节日列入法定假日。到“文化大革命”初的1967年,春节不放假。笔者当时作为高校青年教师,和大学生同在农村,奉命师生与公社社员大年初一都要下大田劳动,以破除“过年”这种旧风俗、旧习惯。但民间社会依然延续着民族文化的血脉不肯舍弃“年”,在老百姓心中口中,拜年、过年、大年初一……总是指农历年。拜年拜年,拜的就是“年”,如果把“年”偷换了,那就釜底抽薪,就名不正言不顺了。

十六大报告决定,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人文工作者,2003年春,笔者当面向中央有关领导人建言,培育民族精神就要重视民族传统节日。2004年起,笔者以全国政协提案建议:春节之外,如清明、端午、中秋、除夕等重要传统节日也应列入法定节假日。经过持续几年各方面的努力,终于从2008年起,春节之外的清明、端午、中秋、除夕也都放假。这是一个里程碑,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进入了振兴的新时期。

时至今日,废除农历的声音已难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每天新闻联播一开始就同时报了双历:阳历和农历。既然承认双历制,也就顺理成章地要承认双“年”制,要恢复农历年“年”的地位,正式确认双“年”制。一些外国元首祝贺中国年,我们有的译为春节有的译为年。中国的事我们应有话语权,话语必须正确,首先我们自己要正名。传统的年可正名为“中华年”、“农历年”,简称“华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民俗年,共同的精神家园。春节就是中华新年这一点,一些欧美大国元首都是认同的,他们在向本国华裔族群祝贺时,从不说春节——Spring festival,而是说中华新年——Chinese new year。

如今中华年正逐渐成为世界性节日,已有十几个国家把它定为法定节日,还有一些国家的地区把它定为地方性法定节日,如美国的纽约州。

阳历年则是国际年、行政年。两个年各有正名、各有内涵、各有侧重。“春节”已用多年,可以并用不悖。

辞旧迎新:愿景美

节日跟一般假日(如双休日)是不同的,节日有各自特定的文化内涵。2010年,中宣部、文化部、教育部、中央文明办等七部委发布了《关于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方案》,主题,就是特定的文化内涵。明确春节的主题是辞旧迎新。正是因为过“年”所以才有辞旧迎新。

年节体系是民族生活的时间表。一年三百六十多天周而复始,这是生活的一个自然段落。年是大的自然段落,一年中分若干小段落叫节,年是统率节的。如果没有年,各个节就群龙无首了。岁末年初是辞旧迎新、“天增岁月人增寿”之时,所以辞旧迎新始终是过年的主题、是年俗的核心。

过年是庆享过去一年的成果、规划新年生活、燃起新的期望之时。此时设置了一些仪式、载体和活动。年复一年的仪式、载体、活动,积累成“过年”习俗,不断积累文化内涵,形成年俗文化,反映出人们的生活愿景。其中充盈着对生活的愿望、理想和心理祈求,积淀着民族文化、民族心理、民族精神、民族情感。这就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价值取向、价值观。如果失去“年”的概念,一切年俗就失去了中心和灵魂。

连绵几千年的中华年俗文化所积淀的民族心理祈愿、价值取向、价值观是很丰富的。择要而言,物质文化方面基本的愿景是丰衣足食。这在习俗上表现为穿新衣、备年货,吃年夜饭要年年有鱼(“余”的谐音),鸡是“吉利”,豆腐是“福”、“富”,葱是“聪”,芹菜是“勤”,苹果是“平安”,正月初一要吃年糕(“高”的谐音)。祈望年年富裕有余,一年更比一年高。“民丰”的基础是国泰——国家富强。这不就是我们今天提倡的价值观之一了吗?

春联的横批常用“国泰民安”,有一副这种横批的春联写得好:“天增岁月人增寿,地满祥和福满门。”这就进一步表现了精神文化方面的愿景:在天人和谐中祈福迎祥,就是祈求幸福,期望和谐、友善。这又是我们今天提倡的价值观之一了。贴门神、放炮仗是祈望驱妖免祸保安康,赠压岁(“祟”的谐音)钱是为辟祟驱邪保护儿童成长,贴“福”字和吉祥图案是祈福迎祥,贴春联、剪窗花、挂红灯笼都是营造喜庆祥和的环境。逛庙会、赏花灯、看演出,“和谐乾坤福满天”,充盈着普天同乐、天人和谐的气氛。合家团圆吃年夜饭、守岁,尽享天伦之乐。拜年氛围中的人际和谐关系:尊老爱幼,彬彬有礼,互致祝贺,团结和睦,洋溢着亲情、友情、温馨,一扫粗野、嫌恶、仇怨。

中华年俗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血脉和精华,已经成为民族生活、民族灵魂、民族根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培育民族精神和价值观、弘扬中华文化所不可或缺的。

这种培育,不是通过说教灌输,而是让人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养成。从孩提知事开始,就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地不断受濡染熏陶,而且是寓教于乐,在欢欢喜喜高高兴兴中接受浸润,在弥漫于全社会的过年氛围中,在生活气息浓郁的群体性活动中,自然而然地受到陶冶。它未必强烈震撼人,却深深嵌入生活,浸入情感,沁入心田,对人的精神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却是刻骨铭心、难以磨灭的影响。成人尤其是老人,许多往事已经如烟,而儿时过年的温馨仍珍藏心底,历久不磨。这成为华人的精神之根、民族的集体记忆。我们要维护这种铸造中华魂的文化记忆。所以,过年决不光是过吃喝,而应重在过文化,过精神,过情感;要注入情感,要营造表达情感的环境、气氛和载体。

回家过年:天伦福

1.人伦情义是年俗文化的精髓。

中华传统节日注重人伦感情。过年回家在一定程度上是从功利境界回到天伦境界。2013年的春运有31亿人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这意味着把整个北美洲、南美洲、欧洲、非洲、日本的人口加在一起,一个月里面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堪称地球的大迁徙!什么伟力能掀动如此大的迁徙?——人伦情义。

“每逢佳节倍思亲”,贯串过年始终的是浓浓的人伦情义。祭拜祖先、夫妻恩爱、亲慈子孝、感恩长辈、关爱晚辈,安享天伦之乐。敦睦情怀、慈爱心肠扩及敦亲睦邻、友朋温馨、人际和谐。这在中国人的幸福观中占有重要位置,这就是“福”。西方的“圣诞老人”身份是“天使”,中国赐给压岁钱的是长辈,不需要化妆成天使。我们的天堂不在彼岸,而在自己营造的天伦之乐、和谐境界。

感情是一切年俗的生命,不投入感情,除夕团圆饭只是吃吃喝喝,压岁钱只知道钱数,拜年只是乏味的客套,发贺卡只是文字游戏,一切年俗只是古旧枯燥的形式。而一旦注入了真情实意,一切年俗就有了生命的真谛。

回家过年就是人伦感情。近来过年,人们更加注重重温家庭与人伦亲情,以及友情、乡情、爱情……更加看重团圆、团聚、团结。2012年的春晚就突出了“回家过大年”的主题,现场的年青观众给父母鞠躬拜年,令老人们感受到一种温馨;淳朴的农民朱之文唱的《我要回家》,引起广泛共鸣,成为荡漾中华大地的主旋律。北京理工大学学生赵某经过39个小时的火车,换乘3次汽车,用了三天半才回到家,当风雪归来的她与奶奶紧紧相拥的那一刻,中华民族的人伦情感奏响了最强音。

除夕的年夜饭是团圆饭,是过年的仪式,是生命的盛典,不仅是在世人的团圆,而且是对祖先的缅怀和纪念。不远千里冲风冒雪赶回来,不是单纯吃饺子,而是作为家庭的一个成员赶回来参加阖家团圆的盛典,实现阖家团圆的愿景,这是一种心愿,也是一种责任和义务。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心愿、责任与义务,常常还携带着一件件不远千里带回家的礼物,不论贵贱,都承载着人伦的温情。请看:

贵州的一位农民工,为节省200元路费,自己骑摩托车,风餐露宿,怀揣一支琴带回家给儿子,这支琴就花了他700多元,只要儿子高兴,他这个父亲就得到最大的安慰;一个做儿子的大学生,为当清洁工的母亲挑选了一对护耳带回家,只要妈妈耳朵不受冻,做儿子的心里就好受一些。这位父亲、这位儿子代表的是所有风雪归来人,他们带回的何止是一份礼物,他们带回的是亲情、是温暖。这就是中国人的感情,这就是中国人的家,这就是中国人的过年。

2.许多人觉得现在的年味淡了,这有前述历史的原因,也有下述现代的原因。市场经济是社会进化的大趋势,这期间,如何避免过分功利化,是个大课题。过分地以功利为指归、以功利为算筹,就会阻碍人的全面发展、扭曲人的正常感情,就会削弱人伦情义。你瞧,压岁钱本意是表现长辈对晚辈的关爱,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精神元素重于物质元素,文化价值重于经济价值,可是现在有些人却只看钱数不看人情。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家庭聚会之后就一直跟妈妈抱怨:“舅舅太抠门儿了,压岁钱才给了一百块,我给他磕了三个头呢,太亏了!”——悲夫!小小年纪就只认钱不认人,把人伦情义和礼仪当作商品,论价出卖。拜金主义腐蚀人心,殃及童稚!

压岁钱的红包越给越大,渐成攀比风气,已造成“给”与“收”者的双重负担。给者动辄付出数月工资,不胜其负,甚至因之不敢返乡;收者,孩子得钱如何花,需操心,家长也有“迟早要还”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这一给一收之间,会给孩子什么影响?——重利轻义,甚至可能造成孩子的不劳而获心理。

旧疾未去新恙又来。2015年过年互联网抢红包风靡神州,抢红包的广告和活动铺天盖地,功利心所向披靡,淹没了过年的人伦亲情。明眼人一再指明,抢红包背后是企业推广品牌、争夺市场的商业大战。把它当作运用新科技的“新年俗”,是走进了误区。

华年的发展需要新科技,也需要商家助推,重要的是把握住弘扬中华文化这个大方向,要有助于增强人伦情义。有的剧院推出“笑孝陪伴票”,有孝心的子女请父母看戏可免费陪看;有的公园和游览处也有类似做法,子女给父母过生日可免费陪游。这就像鼓励子女住得靠近父母一样,有助于增强中华人伦精神。

压岁钱的变异反映着功利心与人伦情之间的消长。在此情况下更有必要经营好中华年,过好年可以成为疗治现代社会病的一剂良方。孟子后裔孟秋宁讲述她婆家老两口以“压岁礼”代替单纯的压岁钱:

过年最重要的一件事是老两口的新年赠言,他们把对四个子女家、对每个子孙一年来的工作、生活以及对父母的孝行,和来年的展望等,用彩色纸写成信,装进婆婆精心制作的各种样式的“压岁礼”里。在新年钟声响过,我们向老人拜年时,老人向每个小家赠送包含这封新年赠言的“压岁礼”。老人的礼物无比珍贵!我每次读公婆写的信都很感动,甚至热泪盈眶。我们对老人的关心很少而老人却那样满足,真是挺惭愧的。婆婆精心制作的“压岁礼包”是多功能的,有的可用作手机袋,有的打开是个帽子,有的是女士小手包,总之每年要换个使用功能。婆婆颈椎不好,我们平时都不让她做针线活,但是每年过年的“压岁礼”我们还是非常期待的。

这种“压岁礼”就比单纯送钱好得多,恢复了压岁钱的文化精神,送“压岁礼”就要送给孩子最需要、最希冀的礼品,这就要求大人须关心孩子的需要和希冀,礼轻爱心重,表现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护鼓励希望。孩子可由此感受亲情爱心。

3.趁过年之机开展家庭文化建设。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更要有家庭文化。“忙年”,不仅要忙家庭的物质建设,还要忙家庭的文化建设。不仅要忙过年的文化环境,还要忙长远的家庭文化传承。传媒报道某家庭有“行善百宝箱”世代相传。有条件的家庭,在过年时可以像孟秋宁的公婆那样搞年度总结赠言,可以搞“家庭年记”,把家庭成员做的好事,记在一个本上,成为家庭文化的载体,这种家庭文化,一年年积累,一代代相传,若干代积累下来就成为家史,将来可建成家庭文化室,这比单纯的祖宗牌位丰富得多。

春晚还可选播家庭过除夕的实例加以推广。

中华年,最容易唤起对亲人、对家庭、对友人、对故乡、对祖国的情感,充盈着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唤起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宗同源的民族情、文化同根性的亲和力。它是社会和谐的促进器,是民族情感的黏合剂。过好年,显然有利于培育民族情感、增强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有利于加深全世界中华儿女的亲情,有利于祖国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各行各业的人参与营造过年的美好境界。例如:2010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信义兄弟——孙水林、孙东林接力还薪。

今年50岁的孙水林,在黄陂区泡桐街算得上知名人物。20多年前,孙水林就到外地闯荡,由一个小木匠干起,最终成了北京一家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他除了自己发家致富外,还带着当地的不少村民前往北京、天津等地打工赚钱。据了解高峰时达到200多人。

2月9日,孙水林从北京工地回到天津,原定与暂住在天津的家人和弟弟孙东林聚一天再回武汉,但他查看天气预报了解到,此后几天,天津至武汉沿线的高速公路,部分地区可能因暴雪封路。

他决定赶在封路前,赶回武汉,给民工发放工钱。春节前发放工钱,是他对民工的承诺。而此时,先期回汉的民工也正渴盼着孙水林回来。

当晚,孙水林提取26万元现金,带着妻子和三个儿女出发了。

次日凌晨,他驾车驶至南兰高速开封县陇海铁路桥段时,由于路面结冰,发生重大车祸,20多辆车追尾,孙水林一家五口遇难。

10日早上,孙东林打电话回家,发现哥哥仍未到家。预感不妙的孙东林开车沿途查找。不久他接到了河南兰考县人民医院工作人员的电话,要他次日上午9时去辨认遇难者遗体。

11日早晨8时30分许,他早早地就到兰考县人民医院太平间的门前守着。当工作人员打开太平间的门时,他怎么也不敢相信,哥哥一家五口全都在里面躺着……

由于哥哥的后事处理尚需时日,沉浸在巨大悲痛中的孙东林和家人商量决定,先替哥哥完成遗愿。每年大年三十之前,一定要结清所有工钱,让工友们好过年。

除夕前一天,孙东林拿出哥哥遗留在事故车中的26万元,又从银行提取自己的6.6万元,加上母亲拿出的1万元养老钱,发放到了60多名民工手上。

“哥哥离世后,账单多已不在,我也不知道该给每个民工发多少钱。我们让民工们凭着良心领工钱,大家说多少钱,我们就给多少钱!”孙东林说。

这样的信义举动,源于20年来的承诺与坚守:“新年不欠旧年账。”

扩及社会:社区欢庙会乐

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过年扩大到社会是必然走势。

近年中央很重视传统节日,指示多策划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努力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这是很中肯的。精神内涵笔者在前面讲了一些;策划活动,需要各有关方面下力气。

团拜活动很可以发展。单位团拜,已经在开展,但都在过年之前。过年之时可以开展多层面的团拜。有的青年说,传统节日是家人过;洋节是跟朋友过,很放松。我们的传统节日何尝不可以跟朋友一起过呢?开派对,AA制等等,在朋友团拜中都可以照做不误,可以营造得很轻松活泼呀。可以把洋节的长处汲取过来吧。发扬“敦亲睦邻”的传统,亲戚也可以团拜,邻里也可以团拜。可以“轮流坐庄”,精心做好东道主;邻里团拜也可以由社区主持,大家参与,村庄和城市社区的“长桌宴”也是一种方式。密切邻里关系也是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环。

传统节日几乎都是传承了几百年、上千年的,我们的传统节日及期间的民俗、文化事项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以,传统节日保护得好坏,也直接影响着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传统节日要找回文化记忆。由于历史的原因,将近有一个世纪,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节日被边缘化,被淡忘,被失忆。因此,我们现在肩负重要的历史使命——找回文化记忆、习俗记忆,并使之跟上时代的步伐。近百年来,本该不断发展的习俗由于断裂而停止了生长,成了记忆标本。因此,我们在找回曾经的记忆后,要迅速偿还历史的欠债,并给它注入时代的生长因子,使之跟随时代的脉搏一起成长。惟有此,寻找回来的习俗才能再次被时代拥有,文化记忆才能重新延续。庙会就是显例。

庙会在过年和元宵时,是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理想公共空间。人们举家走出去到哪去呢?全家都可以参与活动的地方——庙会。庙会已发展为群众性的大型文化活动,可以游走,可以互动,是它的特有功能。

庙会近年恢复发展得很快,可惜内容和形式都远不能满足群众的要求。各地有关主管部门除搞好安保工作之外,还要花大力气策划、创新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北京的天坛和地坛庙会分别恢复了祭天和祭地的仪式。北京龙潭公园第32届文化庙会过年8天共接待中外游客近80万人次(在北京公园庙会中并非最多的),围绕动感、现代风格,结合冰雪、棋类、重竞技、非遗等内容,打造了包括文化、体育、民俗、低碳等28项、128场的活动演出。“2015京津冀中华大庙会”有许多新招:从一月起三大活动上线,参赛选手将自己的创业练摊梦想、艺人现场路演绝活视频、老物件照片及其背后故事,发布到网上,让网友投票决出最终的入围者。晚间的音乐激光焰火秀,每晚一个主题。摇滚音乐酒吧为年轻人打造狂欢的舞台。儿童乐园里,从经典海洋球、乐高积木,到高科技的3D打印照相馆、挖掘机体验等游乐设施,为儿童及其家长带来欢乐。齐聚各地的名小吃,轮流每天一种主角,庙会开始前就推出手机游戏,每天的优胜者可以到庙会小吃街“奉旨白吃”,努力“吃出文化、吃出吉尼斯记录”。

庙会可以和社区结合起来,广泛发动社区群众参与,成为社区活动的舞台,而社区活动是庙会的丰富资源和坚强后盾。央视开门办春晚,“我要上春晚”从群众中选拔节目,庙会的演出也可从社区活动中选拔吧?

庙会不仅丰富了节日文化,而且也助推、拉动节日经济的发展。庙会为传统工艺美术、传统饮食、传统中医药类项目产品提供市场销售平台与商机。

表演艺术是节日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节日中的庙会是表演艺术展示展演的重要窗口。

各地都在发掘传统年节习俗,找回了许多年节习俗文化记忆。例如,2012年过年,《光明日报》年初四1版就报道了两项:龙山,中断几十年的“九子鞭”表演闪亮登场;枣庄,诞生于二百年前的“竹马会”又重现舞台。《中国艺术报》1月20日报道了花腰彝女子舞龙。

2014年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学会、东方华夏文化保护中心等4个单位联合举办“中华春节符号全球征集活动”,认为有符号就有载体,便于传播。除了静态的符号,笔者以为还可以有动态的可玩的符号、标志,外国圣诞节有圣诞老人,连他的帽子、服装都成为该节的符号标志。我们也有条件设置群众喜爱的吉祥物。比如报载,2015年本是羊年,明年才是猴年,可是古典名著《西游记》中齐天大圣孙悟空的经典形象:头戴紫金冠,身穿赭黄袍,登上步云鞋,手执如意金箍棒,这样的形象已提前出现在地坛庙会中,一出现便大受欢迎,特别是孙悟空头上的紫金冠更是销售火爆。很多小朋友都戴上了孙悟空的紫金冠挥舞着金箍棒,那些骑在父亲脖子上的小朋友更是显得威风凛凛,好不得意!金箍棒也连带着火起来。不少年轻的父母也跟孩子一起装扮起来。

与时俱进,引进科技成果:从桃符到春联,从贺帖到手机短信和网络诗歌,就是与时俱进。早在秦汉以前,中国民间就有过年时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五代时期,在桃木板上题写对偶句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宋朝造纸发达,利用当时的科技成果,纸张逐渐代替桃木板,贴春联的习俗遍及了中国大江南北。明代时桃符正式称为“春联”。这是中华独特的诗与书法结合的艺术,应当大力发展。近年又扩展到网络春联大赛、手机春联大赛等等,都值得提倡。笔者就收到许多好诗,如:

风雨洒君门,和风净凡尘。又到换符时,围坐念友人。感激厚往昔,祝福润新年。但愿万般好,平安又一春。

把珍贵的情谊镌刻在历史的年轮上,把希望的种子撒播在新年的田野里。

也用来向大家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