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剑桥德国史 > 第四章 专制主义时代(1648—1815年) >

第四章 专制主义时代(1648—1815年)

三十年战争后,德意志各领地相较于帝国的政治地位提高了。虽然各领地仍然没有完整的主权,但领主们已经代替德意志帝国皇帝,成为政治活动中的关键人物了。从17世纪中期至1806年神圣罗马帝国倒台后的拿破仑统治下,德意志国土上的政治模式极其独特多元。神圣罗马帝国不再是中央政权发展的积极政治手段或潜在基础。相反,其持续的司法功能和相对消极的政治保护使许多较小的政治单元幸存下来。如果没有这样的大背景,这些碎片一样的小领地很容易被邻近的大公国吞并。从帝国的整体来看,这就是德意志的所谓“小邦主义”体制,德语称Kleinstaaterei。有人因此认为,比起17世纪末至18世纪日益强大的西欧国家(尤其是英国和法国),德国更像是一个狭隘、落后的小国。从整体来看,帝国中央权力衰退。随之而来的却是地方相对高的集权倾向。小邦国里的领主通过削减下层阶级的权力以获取更多的实权。统治者还希望摆脱议会、庄园等任何可以代表人民(或至少人民中的一部分)一方的影响。在这所谓的“专制主义时代”中,不管成功与否,许多领主都努力获取更大的权力:他们建立常备军队;设立地方行政机构,用收税来供应军队;从领地管理中获利。与此相关的是领地内部社会政治结构的变化:独立的封建贵族成为对宫廷趋之若鹜的贵族;自信的富人成为体制附属的官僚;由于强调顺从和奴性,市民成了臣民。有人又因此认为,这些发展对德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长期影响。

图13 1653年在雷根斯堡召开的神圣罗马帝国议会。1663年起,帝国议会不再是由皇帝定期召集的机构,而成为常设议会,开会地点是雷根斯堡。沃尔芬比特尔的奥古斯特大公图书馆藏。

然而,所有的概括都是有风险的。不管是从政治,还是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来看,三十年战争后的德国,一直到法国大革命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德国,都绝对不是停滞不前的一潭死水。这一时期,最重要的莫过于勃兰登堡_普鲁士的崛起。普鲁士在18世纪中期成为奥地利的有力竞争者,并最终在19世纪手握“小德意志”的控制权,将奥地利排除在外。这个时期德意志的文化成就也是首屈一指的,在音乐、文学、哲学领域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德意志人民的文化修养和辞令水平也提高了。即使是在著名的“力量”(Macht)与“精神”(Geist)的分野中,背后蕴含的哲理也十分深刻,绝非“不关心政治的德国人”这样简单而又令人轻信的概括。独特的德国启蒙运动(Aufklärung),对世俗领主的态度是支持而非批评,并在世俗统治下前进和发展,这也是所谓的“开明专制”(enlightened absolutism)。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侵略使得法国大革命对德意志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绝不能简单地认为它是将昏昏欲睡的德国迅速推入19世纪的现代世界的助推器。18世纪德国自身的活力不应该因其模式与其他欧洲国家如此不同就被彻底忽视,更不该马后炮地认为统一的民族国家是历史发展的终极目标,从而无视18世纪德国的一系列变化。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德国的变化,部分是其自身引发的,而后来由于法国的侵占,又在各个领域产生了惊人的影响。

图14 维尔茨堡官邸,建于1720—1744年,由巴塔萨·诺伊曼(Balthasar Neumann)设计。出处:Johannes Arndt, Deutsche Kunst der Barockzeit(Leipzig: Bibliographisches Institut, 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