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 > 二、亚美尼亚商人在澳门 >

二、亚美尼亚商人在澳门

在泉州主教、小级僧佩里格林写于14世纪初的一封信中,提到泉州的一位亚美尼亚妇人曾协助过这些传教士,向他们提供生活必需品,并捐赠了一所教堂。(注:The Mongol Mission,ed.and intr.by Christopher Dawson,London,1955,pp.233-234;汉译本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注:《出使蒙古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第272页。)人们不禁会问,这位妇人是否为古代生活于华南的唯一亚美尼亚人呢?

葡萄牙里斯本东波塔(Torre do Tombo)国立档案馆中收藏有大量从澳门移至葡京的汉文档案,在档案馆中被编为“汉文档”(Chapas Sinicas)。这些汉文档中有多件档案为双语文献,即以汉文写成,澳葡方面的葡文秘书在文献前后加有葡文题注。笔者在这些档案中发现了两份与旅居澳门的亚美尼亚商人有关的文献。这两份文献均为清政府地方当局“广州澳门军民府”为驻澳外商发出的前往广州的关文。其第一篇文献收于“汉文档”缩微胶卷第二卷,其文为:

特授广州澳门海防军民府兼管顺德香山二县捕务水利,加一级,又随带加一级,纪录五次韦,为禀乞给照事。乾隆五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据该夷目禀称,现据苏喇国住澳夷商吗哆说称,兹欲携带写字小厮等上省料理贸易事务,恳乞转恳给照前往,理合恳乞,俯准给照,使沿途盘诘有凭等情。

连开夷商吗哆一名,写字一名,商伙亚巴的一名,小厮一名,喥一名,咉一名,一名,喏一名,咆一名,咹哆呢一名,衣箱行李厨房家伙杂物全等情到府。

据此,除移行沿途营汛查验放行外,合行填照发给,为此牌。仰该夷目立将发来牌照一纸,转发给该夷商收执,前往省城置货。勒令一月限内齐货回澳。该夷商往回毋得夹带违禁物。一经回澳,将照禀缴察销,毋违须牌。

右牌仰夷目唩嚟哆准此

乾隆五十七年八月廿六日

军民府行

限 日缴

其后有葡文题注:Licenca de M Casa Branca pa Mathas vay a Cantao 26 de 7 bro de 1792。

由此我们得知,澳葡当局为苏喇国旅居澳门外商吗哆赴省城广州办商务事,向清广州澳门军民府报告,请求发给凭照。军民府同意请求,同意颁照,以“使沿途盘诘”有据。澳葡当局向清地方当局报告的时间在乾隆五十七年八月二十五日。军民府在接澳葡当局请照报告后的次日,便发出赴省执照,其办事效率是相当高的。

这位苏喇国夷商吗哆商团的外国人有:书记员(写字)嗻,当为Jose的音译。合伙人一名,名亚巴的(原文待考),伙计中有叫嗻(Jose)的两名、喥(原名待考)、咉(原名待考)、喏(其原名应为Joachim)、咆(其原名当为Paulo,今译为保罗)、咹哆呢(其原名当为Antoni,今译为安多尼)。

军民府颁照,要求沿途对该苏喇国夷商查验放行。此外还要求吗哆在省城广州置货时间以一月为限,回澳时不得夹带违禁物。回澳后,应将执照禀缴察销。

这份葡文档的后面葡文题注的汉译为:“白房子”(或称“白宫”)大人为Mathas所发前住广州执照,1792年7月26日。Mathas显然就是这位夷商“吗哆”的名字的原型。“白房子”(Casa Branca)为澳葡当局对清军民府的传统称呼。“白房子大人”即军民府长官。

第二份文献收于《汉文档》微缩胶卷第4卷,其内容大致与上一份档案大致相似,也是澳葡当局为苏喇国夷商吗哆赴广州置办货物之事向军民府报告,时间为上一份报告的次年,即乾隆五十八年(1793)八月二十九日。在收到澳葡当局报告的当日,军民府随即同意发出执照,其文如下:

特授广州澳门海防军民兼管顺德香山县捕务水利,加一级,又随带加一级,纪录五次,韦,为乞恩批照事。乾隆五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据该夷日唩嚟哆禀称,现据苏喇国夷商吗哆等说称,前经遵例来澳居住,兹欲上省料理贸易事务,浼哆代为禀请给照上省。理合禀恳批照,俾沿途盘验有凭等情。

连开夷商吗哆一名,写字类斯叟沙一名,若瑟一名,若亚敬一名,番孩一名,小厮方济各一名,多玛一名,该大诺一名,保禄一名,安多尼一名,奥斯定一名,雅进多一名,玛诺厄尔一名,保里诺一名,鸟枪三枝,剑刀三口,衣箱行李厨房家伙杂物全。据此合行填照给发,为此牌。仰该夷目立将发来牌照一纸转发该夷商收执,前往省城投行料贸易事务。毋得夹带违禁货物,并饬令该夷商事竣来澳,将照禀缴察销。毋违须牌。

右牌仰夷目唩嚟哆准此!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

府行

限 日缴

如上所述,这份档案仍称吗哆为“苏喇国夷商”,并说他“前经遵例来澳居住”,可见他生活在澳门。这次他的商队成员较前次略有变化,人数也有所增加:包括三名书记员(写字),第一名为类斯叟沙,其名称原型待考;第二名为若瑟,其原名当为Jose(当即第一份文献中之);第三名为若亚敬,其原名当为Joachim(即上文之喏)。此外还包括外国小孩一名,伙计九名:方济各(原名当为Francisco)、多玛(原名待考)、该大诺(原名待考)、保禄(原名当为Paulo,当即第一份档案中之咆,今译为保罗)、安多尼(原名当为Antoni,当即第一份档案中之咹哆呢)、奥斯定(原名当为Austin)、雅进多(原名待考),玛诺厄尔(原名当为Manuel)及保里诺(原名待考)。(注:东坡塔《汉文档》微缩胶卷第八卷中收藏数份有关清广东地方当局于嘉庆十年(1805)截获两名企图从澳门潜往山西传教的传教士,并因此告谕澳葡当局的档案。其中一名传教士为大西洋国人,名若亚敬。清地方官府令澳葡当局核查清官府查获的他们随身夹带的教籍,澳门通葡法两国文字的葡人称不识其文字。他们为意大利人。不知这位若亚敬与上述“苏喇”国商团中的若敬是否为同一位。如是,则说明这个“苏喇国”商团中有意大利人。上述商团中有几位成员的名字颇似葡语名称。)

苏喇国的名称在1730年成书的《海国闻见录》中出现过。其文曰,印度“西之沿海,地名有二:曰苏喇,曰网买,皆英机黎埔头,其地俱系红毛置买所建也”。(注:陈伦炯:《海国闻见录》,李长傅校注,陈代光整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62页。)这里的“网买”即今印度之孟买。至于“苏喇”,此书的校注者李长傅注曰:“苏喇(Surat),今译苏拉特,在印度西北海岸。1612年英人在此设商馆,为英国侵略印度最早的根据地。”(注:同上书,第65页注2。)这一勘同得到陈佳荣、谢方与、陆峻岭的支持。此外苏喇在谢清高的《海录》中写作“苏辣”。(注:他们将苏喇比定为印度西海岸古吉拉特邦(Gujarat)塔普提河(Tapti)河口处的苏拉特(Surat),即古之苏喇侘(Surastra)。见陈佳荣、谢方、陆峻岭:《古代南海地名汇释》,中华书局,1986年,第412—413、1051页。)

论述至今,上述两份文献似与澳门的亚美尼亚商人毫无关系。幸而在上述第二档案之后亦有一简短葡文题记:“Licenca de M.Casa Branca o Armenio Mathas vay a Cantao.1793.”译曰:“‘白房子大人’发出的Armenio吗哆前往广州的执照1793年。”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葡文题记中吗哆 (Mathas)名字之前的Armenio,它恰恰是亚美尼亚!

这条资料说明,这位吗哆是一位旅居澳门的亚美尼亚商人。至于汉文档案中两次称他为苏喇国商人之事,似可解释为,他可能从印度西岸今古吉拉特邦之地移居澳门。但葡文题记很清楚地表明,澳葡当局了解他是亚美尼亚人。

[原文载澳门《文化杂志》,第45期,澳门文化司署编辑出版,2002年冬季刊。收入本书时略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