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海路与陆路:中古时代东西交流研究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问题的提出

《海国闻见录》的作者陈伦炯字资斋,福建泉州同安人。父陈昂,少时孤贫,只得“废书学贾,往来外洋”。当时有些娴于操舟者,“仅知针盘风信”,但在问及地理形势则多数茫然不知,“间有能道一二事实者,而理莫能明”。陈昂在海上“则必察其面势,辩其风潮,触目会心,有非学力所能告者”。康熙壬戍(二十一年,1682)施琅受平台湾命,“旁求习于海道者”。陈昂“进见,聚米为山,指画形势,定计候南风以入澎湖”。为了解郑氏有无隐遁遗孓,陈昂纵横东西洋五年。台湾平定后,陈昂除官授职,皆在滨海地区任职。(注:见陈伦炯雍正八年(1730)所撰《海国闻见录序》,陈伦炯:《海国闻见录》,李长傅校注本,陈代光整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陈伦炯幼时,随父出行“岛沙隩阻盗贼出没之地”。在这些场合,其父对其因地施教。稍长,父亲在浙省为宦,陈伦炯在其地“闻日本风景佳胜”,还打算周咨明季倭寇“扰乱闽浙、江南”的实情。因此可以说,陈伦炯出身海事活动世家。他曾充任康熙帝侍卫,康熙对他亲加教诲,示以沿海外国全图。康熙末、雍正初,他一直在台湾出任军职,后来又迁职东南其他沿海地区。在那里,他“日见西洋诸部估客(注:按,“估客”即“贾客”。),询其国俗,考其图籍”,并对比“先帝所图指画”,发现“毫发不爽”。因此他“按中国沿海形势,外洋诸国疆域相错,人风物产,商贾贸迁之所,备为图志”(注:《海国闻见录序》。),是为《海国闻见录》。此书成于雍正八年(1730),有清乾隆刻本,且收于《昭代丛书·戊集》续编、《艺海珠尘·石集》及《小方壶斋舆地丛钞》等丛书。对《海国闻见录》作过深入研究的是已故河南师范大学教授李长傅先生,他在1942年曾发表《〈海国闻见录〉东南记笺释》。(注:载《真知学报》,1942年,一:五。此文未见,兹据李长傅校注《海国闻见录》书后所附目录。)并在1949年以前开始此书的校释工作,至1963年完成。其所据底本为《昭代丛书》本(道光本),参校其他本子。校注成果由中州古籍出版社1984年出版。(注:应当指出的是,本书注释中外文错误极多。本文在具体引述处将一一指出。)本文所据即李长傅先生校注本,以下简称《海国闻见录》。本文在录《海国闻见录》和其他标点本史料史文时,偶不遵从书中标点。

《海国闻见录》中有《东南洋记》一节,对当时中国人在吕宋的活动有一段记载:

“风山(注:应为台湾某处,具体地点待考。)、沙马崎(注:《东南洋记》的开头,在描述台湾地理时说:“北自鸡笼山至南沙马崎。”则沙马崎当在台湾最南部处。向达在《顺风相送》校注中提出,即“今台湾最南端之猫鼻角,一作猫鼻头”。见《两种海道针经》,索引,第229页。)之东南有吕宋,居巽方(注:在罗盘上,巽位为正东南。),厦门水程七十二更……与沙马崎西北东南远拱,中有数岛,惟一岛与台湾稍近者,名红头屿(注:台湾东南一岛,今同名。见《两种海道针经》,索引,第241页。李长傅之注释见《海国闻见录》,第46页注5。)……台湾曾有舟到其处”,“地宜粟米,长者五、六分,漳、泉人耕种营运者甚盛。”“下接利仔发(注:利仔发,李长傅认为乃Lecena之音译,位于吕宋岛南部,见《海国闻见录》,第46页注8。陈佳荣、谢芳认为应为吕宋东南部之黎牙实比(Legaspi),见陈佳荣、谢芳、陆峻岭编:《古代南海地名汇释》,中华书局,1986年,第429页。),水程十二更。至甘马力(注:李长傅认为即《明史》中之“合猫里”(Camarines),见《海国闻见录》,第46页注8。),水程二十一更,二处汉人从吕宋舟辑往彼贸易。利仔发之东南隔海对峙有五岛:班爱(注:“班爱”即今之“班乃”(Panay)岛。众家说法一致。)、恶党(注:“恶党”在《东西洋考》中有具体描述。是书在述吕宋交易时提到:“屋党,亦名屋同,城郭森峙,夷酋屯聚处所也。其咽喉名汉译。”见《东西洋考》,谢芳校注本,中华书局,第95—96页。这里的“恶堂”、“屋同”即上文中之“恶党”。至于其今地,李长傅先考虑其今地在“尼格罗”(Negras)岛,但认为对音不合。于是倾向于认为乃“班乃”(Panay)与“内格罗斯”(Negras)两岛之间之小岛吉马拉斯(Guimaras,中州古籍本误刊为Guinaras)之首府霍尔丹(Jordan,中州古籍本误为Gaidon)之译音。见《海国闻见录》,第46页注8。陈佳荣、谢芳认为“恶党”乃系班乃岛西南部的奥顿(Oton)的音译,见《古代南海地名汇释》,第627页。笔者以为内格罗斯岛之说较合逻辑,此岛位于班乃岛之东南。

《指南正法》中有“双口往恶党”一节,录之如下使有助于判断恶党地望:“鸡屿南过,用丙午,取文武楼门。用巽巳,五更,取以宁山,用单巽,囗更,取郁司岭大山。用单巽,四更,取汉译大山尾。用单午沿山直落,取恶党内屿,妙哉。”(《两种海道针经》,第140页))、宿务(注:“宿务”(Cebu),同书又写作“宿雾”。今译音仍用“宿务”。宿务岛位于内格罗斯岛之东。关于此岛,张燮记曰:“朔雾,俗名宿雾。佛郎机(笔者按,此处之“佛郎机”并非指葡萄牙,而指西班牙)未据吕宋时,先聚彼中,与其国人相亲好。佛郎机之破吕宋,朔雾人有力焉。佛郎机德之,既奄有诸土,率虏使其民,独与朔雾为婚媾。城戍俨然。一大酋擁重兵守之。向岁吕宋王之子求报父冤,自称奉命驻箚朔雾是也。所产苏木、子花、海菜。”(《东西洋考》,第95—96页))、猫务烟(注:“猫务烟”,李长傅注云:“即Bahol岛,今译保和”。见《海国闻见录》,第46页,注8。陈佳荣、谢芳认为,应指今菲律宾棉兰老岛西部的南北的三宝颜(Zamboanga)二省。并提供另说,即棉兰老岛Mangyan族的音译。见《古代南海地名汇释》,第710页。保和(Bahol)岛位于宿务岛之东,地望合。张燮对猫里务有一段记载:“猫里务即合猫里国也。地小土脊。国中多山,山外大海,海饶鱼虫,人亦知耕稼。永乐三年,国王遣使回回道奴马高奉表来朝,并贡方物。国于吕宋邻壤,故与吕宋使者偕来。其后渐成沃土,俗亦近驯。故舶人为之语曰:‘若要富,须往猫里务。’盖小有鼻子有眼之善地也。”(《东西洋考》,第98页)本段中,张燮将“猫里务”勘同为“合猫里”有误。)、网巾礁脑(注:“网巾礁脑”,李长傅注曰:“《东西洋考》作魍根礁老,即Magindano,或Mindaneo的译音,《瀛环志略》作民答拉峨,即棉兰老。”见《海国闻见录》,第46—47页注8。陈佳荣、谢芳进一步认为,系指棉兰老岛的哥达巴都(Catabato)一带,一说指萨兰加尼(Sarangani)湾。见《古代南海地名汇释》,第343页。棉兰老岛位于保和岛之东南,地望合。张燮对“网巾礁脑”岛也有一段记载:“有网巾礁老者,数为盗海上。驾舟用长桡,其末如瓠之裁半,虚中以盛水者,入水荡舟,其行倍疾。望远涛中仅微茫数点,倏忽贼至,趋避不及,无脱者。猫里务既彼一时遭寇害,死亡数多,遂转贫困,贾舶往者,虑为贼所急,稍稍望别岛以行。”(《东西洋考》,第98页)

《指南正法》中有“往网巾礁荖、万荖膏”针路一段,其前半段即系吕宋往网巾礁脑的海道,今亦录之如下:

(《两种海道针经》,第162—163页)

班乃(班爱)、内格罗斯(恶党)、宿务、猫务烟(保和)与魍巾礁脑(棉兰老)五岛呈一字排开,顺序相接,位于吕宋之东南,面积较大,古代中国洋舟来访是合理的。为求对音,舍弃其中的大岛,以较小的岛屿当之不妥。张燮提到,屋党与宿务等地皆为吕宋之属国(《东西洋考》,第96页)。),中国俱有洋艘往通。亦系无来由类。……水程必由吕宋之利仔发海而南。吕宋至班爱十更,至恶党二十三更,至宿务二十四更,至网巾礁脑五十八更。……家无所蓄,需中国布帛以蔽身。”(注:《海国见闻录》,第41—43页。)

“吕宋至吉里问(注:“吉利问”谢芳认为即今印尼爪哇三宝垅北部海外之卡里摩爪哇(Karimunjawa)群岛。见《东西洋考》谢芳校注本,第45、84页。《顺风相送》作“吉里门”,元代征爪哇时已见于史籍。但李长傅认为与此书中所提到的“吉利问”并非上述Karimunjawa。见《海国闻见录》,第48页注10。若以爪哇附近之吉里门当之,从吕宋至其地的距离不可能比婆罗洲北部的文莱更近。李长傅的质疑即基于此。),三十九更;至文莱四十二更。(注:吕宋至文莱传统中国航线的描述详见下。)…而朱葛礁喇(注:“朱葛礁喇”,李长傅认为即《明史》中之苏吉丹,其原名为Sukatana,在婆罗洲(加里曼丹岛)西岸。见《海国闻见录》,第46页注8。今译名苏加丹那。陈佳荣、谢芳有更详尽的说明,见《古代南海地名汇释》,第358页。关于此地,详见下。)、马神(注:李长傅认为“马神”即《明史》中之“文郎马神”。据其原名Banjarmasin,可知“文郎马神”当为“文即马神”之讹。今译为马辰,在婆罗洲南岸。见《海国闻见录》,第48页,注11。),非从吕宋水程,应入南洋各国。”(注:《海国闻见录》,第44页。)

上述记载足证,吕宋虽然沦为西班牙殖民地,但中国人在当地的商业活动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本文欲讨论的是吕宋与婆罗洲之间的海路。吕宋即今菲律宾吕宋岛(Luzon),婆罗洲即今之文莱(Brunei)。这一海道是中国明清两代海商利用极为频繁的海上通衢。陈伦炯上述有关吕宋至文莱的更路记载虽然只有数语,但其“至文莱四十二更”的记载,透露出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舟师仍然按中国传统航海术往来于吕宋与婆罗洲之间。

更路是中国航海家度量水程远近的单位,直至陈伦炯时代仍然广为使用。《海国闻见录》提到:

中国洋艘,不比西洋呷板用混天仪、量天尺,较日所出,刻量时辰、离水分度,即知为某处。中国用罗经、刻漏沙。以风大小、顺逆较更数。每更约水程六十里。风大而顺,则倍累之;潮顶风逆,则减退之,亦知某处。心尚怀疑,又应见某处远山,分别上下山形。用绳驼探水深浅若干。驼底带蜡油以粘探沙泥。各各配合,方为确准。(注:《海国闻见录》,第49—50页。)

以更数计行船远近为中国航海的传统之一。在已故向达教授从英国抄回的古代中国的航海资料中有《顺风相送》,原抄本藏牛津大学波德林图书馆(Bodleian Library),系坎特伯雷大主教牛津大学校长劳德大主教(Arch Laud)于1639年(明崇祯十二年)赠送该馆。据向达教授调查,此书当系明代入华耶稣会士从中国携归欧洲,曾为一所耶稣会大学收藏,后为劳德购得。《顺风相送》中也有“行船更数法”一节,提到:

凡行船先乍风汛急慢,流水顺逆。可明其法,则将片柴从船头丢下与人齐到船尾,可准更数。每一更二点半约有一站,每站者计六十里。如遇风,船走潮水,去向潮头涨来,此系是逆流。柴片虽丢顺水流向,后来必聚,不可使作船走议论。古云先看风汛急慢,流水顺逆。不可不明其法。(注:《两种海道针经》,向达校注本,中华书局,1982年,第25页。)

比较《海国闻见录》与《顺风相送》中的更数描述,《海国闻见录》的一更约为水程六十里,而《顺风相送》的一又四分之一更为六十里,其一更仅为四十八里。其间差别是如何产生的,尚有待于研究。向达教授早已注意到各类针薄所记更数与实际不符的问题,特别考虑一更为60里这种说法的可靠性问题。(注:《两种海道针经》,第6页。)因此问题超出本文讨论范围,暂不进一步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