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千古之谜 > 孙武的故乡在哪里? >

孙武的故乡在哪里?

孙武,世称“兵圣”或“武圣”,因为他撰著的《孙子兵法》,全面、深刻地揭示了战争的规律,阐述了战略战术的许多道理,为世界各国的军事家所赞赏和运用,虞定了中国和世界军事科学的基础。孙武原是春秋晚年齐国人,因厌恶齐国内部卿大夫之间长期的激烈的倾轧斗争以及国君的贪婪暴虐,寻找他施展才能和实现理想的地方,毅然奔赴南方的吴国。在那里他帮助吴王进行改革,率领吴军打了许多漂亮的胜仗,“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可是,孙武在奔吴以前,他的老家在何处,长期以来一直是个有争论的问题。

关于孙武老家在何地的材料,叙述得最清楚的当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其文云:“齐田完,字敬仲,四世孙桓子无宇。无宁二子:恒、书。书字子占,齐大夫,伐莒有功,景公赐姓孙氏,食采于乐安。生凭,字起宗,齐卿。凭生武,字长卿,以田、鲍四族谋为乱,奔吴,为将军。“宋邓名世撰的《古今姓氏书辨证》所记略同。从这条材料可知,孙武的祖父孙书因战功而被赐姓孙氏,并封有采邑在乐安。这个”乐安“,当就是孙武在奔吴前的老家所在。唐代林宝奉唐宪宗诏命所编的《元和姓纂》,列举”孙武之后“

所居的六个地名,第一个就是“乐安”,说明乐安确实与孙武有着密切的关系,然而这个乐安,今为何地呢?学术界存在着三种不同的意见:(一)广饶说。1991年2月27日《人民日报》载“广宣”称:“日前,30余位专家、学者来到山东省便饶县进行了实地勘察研究,考定先秦乐安地面主体在现在的山东省便饶县境内。因此,一致认为:现在的山东省便饶县系孙武故里。”他们还列出证据说:“今广饶县自古以来多称乐安。南朝宋时置乐安郡于广饶县治;金熙宗元年(1138年)更名乐安县;自此,历经元、明、清三代,直到民国三年(1914年)改名广饶,其称乐安的时间长达776年之久。”针对这一说法,有些学者指出:古称乐安的地方有多处;自金代以来至民国长达700多年的时间称乐安县,与《新唐书》等史籍所指的乐安是不相干的;至于“实地勘察先秦乐安地面主体”采用的是何种方法,实在是令人费解和难以置信的。

(二)博兴说。主张孙武的故里在今山东省暗兴县的有:刘蔚华、赵宗正主编的《山东古代思想家》,田地主编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中国历代军事分册》,王辅一、朱清泽主编的《古代将军治军趣闻录》等。这一说的主要根据是:《汉书。地理志》“千乘郡”所辖的15个县中有“乐安”。

谭其骧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西汉地图》明确标示乐安县在今山东博兴县境内,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编的《中国历史地名辞典》亦载:“乐安县,西汉置,治所在今山东博兴县。”按照“汉承秦制”、秦国的郡县制又是在七国原有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情况推理,西汉的乐安应就是秦代的乐安,亦即齐国的乐安。再说山东博兴县境内实有乐安故城遗址。《续山东考古录》、《新唐书》及清《博兴县志》均记该地有“乐安故城”。据实地考察,乐安故城遗址在今博兴县城。这一说的问题在于:查遍先秦古籍,春秋时代的齐国无“乐安”这一地名,《元和姓纂》、《新唐书》上所载孙武的故里在“乐安”应该是唐代的称谓,而今山东博兴县在唐代不名乐安,而名“博昌”。至于在唐代该地就有“乐安故城”的记载,正说明博兴县有“乐安”之名是历史的陈迹,至唐代已经废弃。因此,博兴说也难以令人信服。

(三)惠民说。孙武的故里在今山东省惠民县是一种甚为流行的说法,郭化若的《孙子译注》、陶汉章的《孙子兵法概论》,吴如嵩的《孙子兵法浅说》、黄葵的《孙子导读》、吴九龙主编的《孙子校释》以及日人服部千春的《孙子兵法校解》等,都采用此说。这一说的论据是,唐代自天宝以后,版图中称“乐安”的只有乐安郡,而今惠民县是乐安郡的治所和郡内最大的县,因此,《元和姓纂》等书所说的“乐安”,只能是指惠民县而言。唐杜佑编的《通典。州郡十》记:“棣州(原注:今理厌次县),春秋战国属齐。……

(唐)或为乐安郡(按:在天宝以后),领县五:厌次……“上述记载中的”厌次“,就是惠民县的旧称。而且,据惠民县史志办公室的调查,惠民县城南原建有孙武庙,城北有个庄名就叫”孙武家“,这一带许多孙姓人家都说是孙武的后代。这样,惠民说更有了民间传说的依据。不过,史书记载孙武的祖父”食采于乐安“,是不是指唐代的乐安郡?乐安郡有五个县,有没有可能指其他的县?惠民县中有关孙武的遗迹和传说是不是可靠?这些还都是令人生疑的问题。孙武是世界著名的军事家之一,他的故里是哺育他成长的摇篮,也是纪念这位名人的胜地。虽然,孙武的花岗石高大塑像已于1991年5月在惠民县竖起,但这场争论并没有结束。孙武故里究竟在何处,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落实。(徐小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