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千古之谜 > 关汉卿的生卒年月如何? >

关汉卿的生卒年月如何?

我国元代的戏曲剧本(又称“元杂剧”、“元曲”)和唐诗、宋词一样,历来被认为是代表一个时代的艺术,达到相当的高峰。据元人钟嗣成《录鬼簿》的记录,他所知道的“名誉昭然”的剧作家就有90余人,剧本有450多个。实际上的作家和作品,当然远远不止他个人所知道的这些数字。在这庞大的剧作家队伍中,被称为“驱梨园领袖,总编修师首,捻杂剧班头”的关汉卿是才华最高、成就最大的一个。他的剧本不但数量多,而且质量高,如《感天动地窦娥冤》“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王国维《宋元戏曲考》)。1958年,关汉卿曾作为世界文化名人,得到过隆重的纪念,国内一百多个剧种上演了关剧,国外许多地方进行了关氏的研究或纪念活动。

可是,由于元杂剧大都反映了人民的愿望,描写了历史的真实,因而受到封建统治者的压抑,剧作家们的情况只能从史书以外的记载中找见一鳞半爪,而又每多相互矛盾,使我们无法准确了解他们的面貌和成就。即以关汉卿而言,通过戏曲史家、文学史家们长期的发掘考订,对其生平和创作也只能在大体上取得近似的见解,一时无法解释或不得统一的悬案尚多。

比如,关汉卿的职业身份是什么?搞清这一点对研究其剧作的思想是有必要的。曹楝亭藏本《录鬼簿》说他是“太医院尹”,可是金元两史《百官志》都不见此职名。元代《世医得效方》卷首列有太医院24个官职,其中也无“院尹”。朱经《青楼集序》说他“是金之遗民”,入元不仕;即使有此官职,他也没有做过官。天一阁藏本《录鬼簿》则说他为“太医院户”。郑振铎等研究者据此推测关汉卿可能是个“接近群众的普通下层医人”;田汉的话剧《关汉卿》也取此说,并在剧中从他的医生职业生发出许多情节,和他写剧本挂上钩。按元代户籍制度,百姓中划分为若干“户”,如服兵役者称“军户”,司手工艺劳役者称“匠户”。则“医户”也不一定必为医人,也可以理解为户籍属太医院管辖或为太医院提供杂役和其他服务的。

关氏的生卒年代,是确定他创作活动时代背景的重要依据。通常以朱经所说的“金之遗民”为据,认为关汉卿应该出生于金政权灭亡的公元1234年之前。元人杨维祯《元宫词》又有“开国遗音乐府传,白翎飞上十三弦,大金优谏关卿在,《伊尹扶汤》进剧编”等句,王国维认为此关卿即关汉卿。

(《宋元戏曲考》)那么,公元1234年时,他应该已有相当年龄。张庚等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采取一般说法,认为关氏当生于公元1210年左右,人元时20余岁。另据元人陶宗仪《南村辍胞录》记载,关的友人王和卿去世时,他曾往吊唁。据查,王和卿死于公元1320年。若关氏生于公元1210年左右,此时至少也有一百多岁。这么长寿似乎不大可能。又因各种版本《录鬼簿》均无关氏作《伊尹扶汤》剧本的记载,故而孙楷第曰:“余疑进《伊尹扶汤》之关卿,乃教坊之由金入元者”,“非剧作家大医院尹之关汉卿也”。(《关汉卿行年考》)冯沉君则疑心有两个关汉卿,“一个由金入元,一个生在元代,都会写剧本,后人把他们混在一道了。”(《古剧说汇》)然而这种巧合的可能性,目前还未发现有力的旁证。为了解决年龄的矛盾,一种意见是把关氏的卒年提早,认为吊王和卿事不可信,如董每戡《说元杂剧“黄金时代”》。又一种意见是把关氏的生年推迟,孙楷第《关汉卿行年考》推得最迟,主张他生于公元1241年到1250年间,卒于公元1320到1324年间。香港大学罗忼烈教授也同意此说。孙氏的一个理由是关汉卿和著名女演员、南都名妓珠帘秀关系非同一般(田汉话剧《关汉卿》即以二人事业上相互支持,

生活上相互关心为主线)。公元1290年珠帘秀在扬州还很有影响,若关汉卿由金入元,此时己过60岁,与珠帘秀不相配。但也有人反向道:难道60岁左右的剧作家就不可以和正当年华的女艺人亲密往来吗?总之,诸家目前只能在“关汉卿大约生活在十三世纪”这个大概念下取得一致。

关汉卿共写了60多个剧本,现存署名关氏所作之剧本尚有10余个。其中《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望江亭》等诸家都肯定是关氏作品;而对其余近1/3剧本的考订则不能取得相同观点。《五侯宴》、《陈母教子》的曲文宾白风格,有人认为和关氏其他剧本有异。又如《单鞭夺槊》是关氏作还是尚仲贤作,或第三者作,《西厢记》第五本是否关氏续作等,自明清以来一直聚讼纷坛。

(缪依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