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李彦宏:百度与智能时代的畅想 > 百度来了个吴恩达 >

百度来了个吴恩达

百度的国际化之路,永远没有终点,且永远在铺垫之中。

2014年是人工智能的元年,Google、百度、Facebook和IBM四家世界顶尖科技公司纷纷在人工智能领域布局,人工智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Google最先展开行动,先后投资了多家人工智能公司;而远在大洋彼岸另一端的百度,也很快进入人工智能产品的研发阶段。

处在大洋彼岸两端的人工智能的两大玩家,都在隔岸观火,但此“火”并非困难,而是两家公司对于人工智能发展的热情和执着。

一时间,所有科技巨头公司都将未来的发展重心放在了人工智能领域。他们坚信,不久之后,人类将会进入IOT时代。而“奇点理论”也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成为了世界各大科研中心的热点话题。

身为Paypal、spacex、Tesla以及SolarCity四家公司的CEO,同时被称作乔布斯接班人的埃隆·马斯克曾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我们将召唤出恶魔。你们知道,人们会认为手握五芒星和圣水将能控制这些恶魔,但事实根本不是这样。”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人工高智将会是IT产业继互联网之后的又一场技术革命。尽管人工智能仍然存在变数,但从2014年世界顶尖技术公司的动作来看,人工智能将在不久的未来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

人工智能未来的业务必将国际化,那么百度就一定需要吸纳更多国际化人才的加盟。为了能占据更庞大的人才资源,百度不惜重金在硅谷创立了人工智能实验室,为的就是与Google、苹果在国际人才方面形成更有力的对抗。

李彦宏的用人原则,自然也展露出了其对人才追逐的勃勃野心,他曾说:“每一个位置空出来,我马上就想,如果全世界的人随便我挑,我会让谁来坐这个位置?”其实,他这么急着招贤纳士,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早在2012年9月,威廉·张突然出现在“百老汇”的名单中,对此百度并未给予任何回应,威廉·张也暂未表态。这件事引起了外界的猜疑——威廉·张离开了百度。不管威廉·张因何离开,百度首席科学家的位置却一直是空着的。而此时,百度研究院副院长余凯向李彦宏推荐了自己的好友——吴恩达(Andrew Ng)。

吴恩达这个名字,在互联网用户中稍显陌生,却在大洋彼岸响当当,其头上顶着无数个有关尖端科技的光环: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和电子工程系副教授、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他曾一手创建和领导了谷歌的深度学习团队,并开启了Google Brain项目,被行业内尊称为“谷歌大脑之父”、“谷歌大脑背后的X教授”,更与多伦多大学的Geoffrey Hinton、纽约大学的Yann LeCun一起并称为“人工智能三大专家”。最重要的是,他还创立了在线教育公司——Coursera。

2012年6月,吴恩达推出了自己的成名作——“识别猫”。这是人工智能的经典案例:1.6万台电脑构成的人脑神经网络,对其展示1000万段随即选取的视频,在没有外界因素干扰的情况下,这个人造网络系统能准确识别出什么是猫,并且能筛选出有猫存在的视频,甚至可以精确到有猫照片的视频。

显然,这样的超级选手加盟百度,对百度未来的发展所提供的助力可想而知。

从百度2014年发布的上一年Q4财报中可以看出,百度未来的投资方向,主要在医疗健康、教育、旅游、在线视等方面。而在这些行业中,投资最多的就是在线教育,其中包括沪江网、万学教育、传课网和智课网;同时收购糯米网和巴西最大团购网站Peixe Urbano。

其实,百度这一系列的主要目的,便是想让搜索业务国际化。这从葡文和泰文搜索引擎的发布,便可看出百度对业务国际化的重视程度。此外,百度在输入法、网址导航、安全软件上都有海外版本。

因此,在百度实现企业国际化的道路上,吴恩达将是不可缺少的核心人物。李彦宏早就把吴恩达的名字记录在百度实时的“人才目录”中,只是他需要一个挖来吴恩达的最佳时机。

没错,想要挖来吴恩达并不简单。多年来,吴恩达一直与Google保持着密切的合作关系,也与其他科技公司进行过合作,但却从未表示过想要加入某一公司中。

2014年3月,吴恩达和朋友提到进入工业界的想法,还没等他毛遂自荐,就已有多家IT巨头“N顾茅庐”了。Google、FaceBook两大互联网巨鳄也同样垂涎吴恩达,百度也只不过是吴恩达众多选择中的一个,可李彦宏志在必得。

此次“挖人”行动的策划人是李彦宏,执行人是百度的高级副总裁王劲。对王劲来说,将吴恩达请到百度来的整个过程就像是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其激烈程度难于言表,后来他每每提起都显得十分兴奋。王劲说:“我们不是出价最高的一方,恰恰相反,还比一些竞争对手的价格低了不少。”

挖人对于李彦宏和王劲来说,并不是陌生的事,也不算难。2013年时,百度曾对“人工智能三大专家”之一的Geoffrey Hinton发出邀请。当时,百度不惜重金,开出高于所有对手的价格,却未防住半路杀出来的“谷咬金”——Geoffrey Hinton被Google半路截获,最终百度与这位“人工智能大神”失之交臂。

此番邀请吴恩达,可谓是剧情相似,为了改变结局,在与吴恩达见面之前,王劲做了充分的准备,这让他与吴恩达在美国的沟通变得更加顺畅。

经过几次见面之后,王劲觉得时机成熟了。2014年4月,他邀请吴恩达来到中国,并在北京与李彦宏共进午餐。

一顿午饭,吃了整整3个小时。李彦宏约见过无数科技大师,所以在谈话中显得经验十足。在两人的谈话中,除了最热点的人工智能问题外,双方还就各自的兴趣展开交流,并顺利地延伸到百度科研部门的未来发展和当下所存在的诸多问题。

最后,吴恩达对李彦宏说,“我不要求最好的收入。我希望来帮助你们。”就这样,他接下了百度首席科学家的职务。而此时距离余凯第一次向他发出邀请还不到10天的时间。

2014年5月17日,百度对外宣布吴恩达正式加盟百度,并担任百度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百度研究院的工作。

随后,“谷歌大脑之父加盟百度”的事情震惊了整个IT界,直到一个月之后,这条消息所带来的余震仍然震颤着大洋彼岸另一端的硅谷。

国内的专家、学者也都在关注此事,南京大学机器学习专家周志华兴奋地表示,“这会在互联网行业再次掀起一股人工智能的热潮。”

很多人都在质疑,为什么吴恩达会选择百度,而不是更有实力的Google或Facebook?对此,吴恩达明确表示,加盟百度的理由很简单:“百度会是几家中跑得最快的,”百度的执行能力让他万分惊讶。

2013年时,李彦宏成立了深度学习研究院,并亲自出任院长。在他的带领下,研究院表现出了惊人的工作效率,用了竞争对手不到一半的时间就构建了规模庞大的计算平台,提前进入到模型训练阶段。当时,“百度大脑”(用技术模拟人脑思维)已经达到了2至3岁孩子的智商,并拥有200亿个参数,构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神经网络系统。经过了一年的时间,百度的图像识别技术已超过了全球一流水平,其识别度高达92%,超过过去15年识别率增幅的总和。

而通过数据显示,百度2013年Q1至Q3连续三个季度的科技研发支出均超过了10亿元;从2013年Q4至2014年Q1的科研支出更是超过了12亿元。对此,王劲表示,“互联网公司平均把营收的7%投入研发,百度投入的比11%还要多。随着营收不断增长,研发投入还在继续增加。”

藉由百度取得的辉煌成绩以及在科技研发上的投入,与其说百度选择了吴恩达,不如说吴恩达选择了百度。其实,吴恩达很清楚,自己与百度的合作,将会加速实现人工智能的实体化。

百度的国际化人才有了,其在人工智能的道路上必将越走越顺。人工智能涉及领域广泛,并且在很多方面仍处于未知阶段,其枝蔓复杂的逻辑原理,更是让很多人寸步难行。

百度以技术见长,其所研究的是让机器人从处理自然语言到处理语音、图像识别的“深度学习”技术,而这一技术,仅仅是人工智能的冰山一角。人工智能的路途虽然艰辛,但李彦宏和百度既然选择了,就绝不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