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马云:路有多远就能走多远 > 创新与拥抱变化 >

创新与拥抱变化

创业伊始,马云就不希望跟着别人走,在B2B平台已经存在的情况下,他把目标对准了中小企业,打造了一个适合中国、立足江浙的阿里巴巴公司。

在中国,无论是制造业,还是工商业,始终有两条路供创业者选择:一条是模仿,一条是创新。前一条路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模仿成为中国人的一大特点,不仅是制造业、工商业,就是我们的文化领域也缺乏创新思维。比如体育这是我们喊了多年职业化的领域,可我们能看到的大多还是模仿,最具特点的、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篮球。中国的职业化联赛,简直就是东施效颦,紧跟着美国的职业联赛亦步亦趋,没有一丝一毫的创新。就连比赛中期的全明星赛,也是照搬美职篮。全明星赛程中的什么三分球、扣篮大赛,无不是以美职篮为参照。

创新不仅考验着选择者的能力,也带有很多风险。因此,在我们的国家里鲜有创新者。然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没有创新将永远不会有超越。

这就是阿里巴巴走向世界并为世界所瞩目的原因。因为它是一个不断创新的企业,它在拥抱变化,超越自我。

在我们这里,大型企业有很多,不论是从利润上看还是从拥有的资产上看都很庞大。凭借这庞大,有很多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可是,在活力上,在生命力上,有哪一家如此庞大的企业能比得了阿里巴巴呢?

不是厚此薄彼,也不是扬张抑李,无非是针对现实说几句话。许多庞大的企业,其立足之本无非是强大的资源优势,但庞大也使它们举步维艰,缺乏竞争的灵活性。利润可以使它们跻身500强,可是如果比拼创新力,那么它们必然折戟。

而创新力是生命之源!

互联网本身就是创新的产品,只有创新,企业才能不断地发展、进步。

这创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多的还是精神与理念,要求创办企业的人、管理企业的人具有创新思维,并将这创新思维种植于脑海里。

当初,电子搜索引擎的发明人、阿里巴巴首席技术官吴炯,在谈到他加盟阿里巴巴的原因时说道:“我觉得阿里巴巴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全新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中国的经济状态而创新的,当时无论在美国,还是在中国,都是没有这样的模式的。阿里巴巴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没有拷贝国外的模式,而是自己创造一种全新模式,是为中小型企业服务的。”

而这个吴炯在马云心目中,是可以让阿里巴巴由每小时跑50公里提速到100公里的人,为了这个人,阿里巴巴从创立时起,首席技术官的位置始终空缺,虚位以待。由此可见吴炯之重要,也从侧面说明吴炯在互联网在电子世界的位置。当然,他也经不住阿里巴巴公司创新思维的诱惑。

吴炯曾经对《洛杉矶时报》说,中国国内几乎所有的网站都是拷贝美国现有的模式,只有阿里巴巴的模式是自己独创的。阿里巴巴首次找他的时候,他还当成是一个玩笑,可是不到一年他就成了阿里巴巴虔诚的信徒。于是,吴炯放弃了他在雅虎高达8位数的收入,来领衔打造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全球最大的网上交易平台的目标,对于精通互联网的吴炯来讲,是挡不住的诱惑。其原因,就是阿里巴巴的创新思维符合他的想法,在这里,他能够一展胸中之抱负。

而用户也有切身的体验,他们评价,阿里巴巴推出的产品不会跟在别人后面跑,他们的产品是崭新的。

也许,这与马云那标新立异的思想有关。而创新思维也是写进阿里巴巴的“六脉神剑”中的,被阿里人奉为精神支柱。尽管阿里巴巴创立之初,世界上有许多电子商务网站都取得了成功,比如eBay,当时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几乎垄断美国和欧洲的市场。它的B2B平台有现成的经验可寻,但马云没有认同,他走了一条服务于中小企业之路。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创新思维永远主导着阿里巴巴的脚步。不管是淘宝的推出、支付宝的研发,还是近几年的阿里小金融、余额宝,每一件产品似乎都在领导着电子商务领域,指引着电子商务走向一个新的台阶。

现在,阿里人仍然是如此,永远不满足已经取得的成绩。他们已经在研发C2B了,这是一种颠覆,在B2C的基础上的颠覆。

人民网上有一篇报道,标题是“阿里巴巴:商业模式创新引领者”,其中有一段是这样写的:13年来,阿里巴巴持续创新商业模式,在潜移默化影响国人消费习惯的同时,也改变了生产、批发、零售等整个产业链,大大提升了商业的协同效应。

点击团购网站,选择实惠的餐饮、住宿等生活类服务,许多人都尝试过。登陆淘宝或京东商城,货比三家后选择比实体店价格优惠的生活用品,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是,上网定制自己喜欢的彩电,让大牌设计师给自己量身定做一件衣服,而且还不用多花钱,恐怕很多人想都没想过。

记者在报道中举了一个实例,事情发生在2012年5月9日。当天10点,在淘宝网聚划算平台上,由国内大牌设计师精心准备的6件女装设计稿和3DT台秀正式上线,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检验。消费者的下单量将直接决定该设计是否投入生产。这其中,包括吴海燕、吴吉、邓立夫这样的国内顶尖服装设计师。

一个网友很快出手,一个礼拜后,她与全国各地的其他买家一样,不但收到了新鲜出炉的设计成品,而且还附有设计师签名证书和限量证明。

另一次尝试是定制彩电。2012年9月,聚划算联合海尔发起“双节买家电,定制最划算”的活动。8天时间里,就有100多万消费者针对电视尺寸、边框、清晰度、能耗、色彩、接口六大定制点投票,由海尔根据投票结果安排生产,最终成交32寸定制彩电8322台。

2013年1月5日,阿里巴巴集团聚划算事业群宣布,启动C2B(消费者驱动)战略,针对家电、家居、旅游、电信等市场,推出大规模消费者定制平台——聚定制,争取2013年定制商品成交50亿元。

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聚划算群就是阿里巴巴创新的一个“产品”:改子公司为群。这种企业的架构调整,目的就是更好地与消费者对接。

报道中还说,C2C、C2B,只是阿里巴巴商业模式创新的一个缩影。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曾明确提出:在新的属于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文明中,大规模标准化的制造将遭到摒弃,制造者将以消费者的意志为标准进行定制化的生产;而阿里巴巴的使命就是不断创新商业模式,最终打造这样一个以消费者为开端和核心,由消费者、渠道商、制造商、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CBBS)构成的生态系统。

报道中继续提到目前风靡消费者的“双11”和“双12”购物狂欢节:2012年,“双11”购物节,淘宝和天猫一天完成191亿元交易额,一举超越美国网络星期一,成为全球最大的网上购物节。然而,随后举办的“双12”购物节,淘宝和天猫却改变了玩法。没有组织大规模的全场五折优惠活动,而是玩起了“小而美”。

对此,阿里巴巴总参谋长曾鸣说:“小而美”简单地说,就是电子商务服务提供商退到后面,把运营权完全交给卖家,做什么活动,折扣多少,完全通过卖家和买家之间的互动来决定。

曾鸣还说道,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核心是开放、协同和分享,这要求阿里巴巴在运营模式上摒弃传统,更多依靠卖家的创造力,自己的精力则聚焦在生态系统、规则、平台、数据与信息共享等基础设施上。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物种多样性,平台上的创新协同才会越来越多,有创造性的小企业才会更容易冒出来,阿里巴巴内部也才更容易涌现创新的想法。

他还举了两个例证。其一是淘宝数据。为了满足淘宝客户对于数据分析、挖掘、解读及相关资讯信息的商业需求,2010年3月,被阿里巴巴集团视为核心战略资源的淘宝数据正式向全球开放。曾鸣对此解释道,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文明,未来将呈现“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数据会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加重要,淘宝向全球开放数据就是要真正地去运用数据,让数据为消费者、为小企业服务。

其二是社会化大物流体系。2011年,“双11”购物节带来的快递爆仓,许多人至今记忆犹新。然而,受益于大淘宝平台推出的物流数据共享系统,2012年,“双11”购物节海量的包裹却在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投递完毕。淘宝打通了淘宝卖家、主要快递公司间的信息共享。这样,哪条线路拥堵,系统就会提醒卖家晚一点发货,或者选择其他的绕行线路。在这里曾鸣说道,在打造基于互联网的全社会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之后,下一步阿里巴巴将打造一个供应链实施协同平台。只有当电子商务从网络零售发展到供应链实时协同,价值链的每一个环节才不是线上线下的一个个孤岛,其价值才能在互联网上真正实现。

人民网上的这篇报道,较详细地叙述了当前阿里巴巴公司推出的创新产品和意图。其实,这都是阿里人创新思维的延续和发展。

在这里,似乎一天没有创新,人们就无法前行。它的固有模式经常被突破,它的常规经营经常会起变化,于是,阿里巴巴就在这一个一个的否定和超越中不断前进,不断成长。

创新使阿里巴巴永远精力充沛,永远活力四射。

后来,又有报道称马云亲自到了郑州。他要将新创立的菜鸟公司总部放在四通八达的中原省会,让阿里巴巴开始插手快递行业。他要创立能在24小时内将阿里巴巴网上的商品送到用户手中的快递。

没有止歇,没有固步自封,永远用创新思维推动创新脚步,这就是阿里人信念的由来,也是阿里巴巴这个国际化大公司的文化内涵之一。

文化是什么?其实,很简单,文化就是魂。民族文化就是民族魂,公司文化就是公司的魂。人可以去,魂还在,这就是文化的魅力。它可以传承,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你的行为和举止;它还可以无处不在,成为感召你的精神动力。

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文化的支撑,文化的感召,文化的传承,会让一个公司具有鲜明的特点,使它能够走得更远。

阿里巴巴公司显然是一个有着鲜明特点的公司,在“中国供应商”欺诈事件中,它能够壮士断腕;在企业发展中,它会吸引那么多的有识之士;在企业发展中,它会具有那么鲜明的活力:原因很简单,它有支撑自己的独有文化。

阿里巴巴的文化不仅有特点,它还很有厚度,很有张力。它在教育着阿里人,也同时感染着这个时代。中国为有阿里巴巴这样的互联网公司而骄傲,世界也因为有阿里巴巴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