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阿米尔·汗:我行我素 > 《印度拉贾》和票房奇迹背后的故事 >

《印度拉贾》和票房奇迹背后的故事

说到1996年,就不得不提当年的领跑作品——《印度拉贾》。下面就让我们看看本片导演达梅什·达山,怎样为我们骄傲地讲述这部真正使阿米尔成为巨星的电影39 ——

达梅什·达山:

《印度拉贾》在拍摄之始,就是朝着票房奇迹的目标努力的。影片没有什么要改变世界的豪言壮语,尽管它横扫了当年所有的印度电影观众奖和银屏奖。这是我在与萨尼·多尔、纳萨鲁丁·沙和玖熹·查瓦拉合作高票房影片《天生之音》之后的第二部作品。我认为票房就是决定影片成功与否的关键,《印度拉贾》的定位是娱乐片,我没有打算用巨星撑场面,尽管有阿米尔·汗,他也确实是明星,但是,在这部电影之前,他还没有达到事业的顶峰,何况还拍了一系列不成功的作品,例如《传统》《忠肝义胆》《激情代价》。卡瑞诗玛·卡普尔当时也算热门女星,而在《印度拉贾》之后,她才真正成了顶尖女星。

本片上映于1996年11月10日,也可能是11日,在我看来,这是当年娱乐界的头等大事。有人认为富家千金爱上出租车司机这样的搭配有点牵强附会,但我认为这些都不是问题。我在传达一种观念:爱情可以穿越任何界限。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整个印度的软肋,印度人天生情感丰富,所以我认为他们能够接受这样一个故事——富家千金和出租车司机相爱了,并最终过上了自己的生活。尽管如此,我们在影片中展现了两人之间存在的问题,没有将他们塑造成为传统的梦幻组合。对于印度这样存在种种不公平的国家来说,本片可以算得上一个有真实色彩的梦,也就是说,我的《印度拉贾》是把梦想卖给了观众。

我还觉得,影片表现了对于幸福的向往,这点也感染了观众,让他们在会心微笑的同时,又有一点点感动得想哭。打动观众和娱乐观众,其实可以同步进行,这就是拉贾和阿迪提的故事。

《印度拉贾》的力量在于它的“平常而不平凡”,想要平凡很容易,但是要在不平凡的前提下做到平常就很难了,这也是我让所有人惊奇的地方。除此之外,影片的音乐和气氛也极力避免花哨俗气。至今,这部电影还通过卫星电视在持续播放着。

当时A.R.拉曼刚刚推出了一首很像《天堂》风格的电影插曲,有点类似传统民谣。《印度拉贾》虽然和大男子主义有点关系,但即使是城市男性,也有大男子主义,不仅仅是拉贾这样的农村小伙子才有。

我以娱乐为目的,制作出了一部商业上的成功之作。我所说的“商业成功”是指观看过影片的人很多。印地语电影的观众其实是最难满足的,因为他们实在太多样化了——从班加罗尔到瓦拉纳西,从时尚的孟买到巴纳特,再从伦敦到鲁里亚纳,从纽约到金奈,必然众口难调。此外,人们来自不同的种族,说不同的语言,经济水平也天差地别,就好像看马戏的观众一样。

然而,印地语电影又不能像马戏一样,为了迎合不同观众东拼西凑,加入完全不相关的内容。它必须是一部言之有物的电影。要克服一切困难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非常专业的知识,还要讲述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印度拉贾》就是这样一部影片。当然,我做梦也没想到这部电影会成为印度电影十五强作品,和《怒焰骄阳》(1975)、《莫卧儿大帝》(1960)、《印度母亲》(1957)、《勇夺芳心》(1995)和《君心复何似》(1994)几部电影齐名,这绝对是天大的惊喜。

由纳迪姆·沙万制作的音乐也颇受欢迎,在那个被各种电影插曲充斥的时期,能够推出一首脍炙人口的音乐已属不易,而在一部电影里,能有六七首插曲红遍全国,这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奇迹。

在此之前,几乎所有的票房大作都要有拉妲·曼戈什卡40 唱歌,没有她献唱的电影,票房都不会成功41 ,直到《印度拉贾》出现。《印度拉贾》是第一部打破了这一规律的浪漫电影,里面所有歌曲都是由奥卡·亚戈尼克42 演唱的。这种小的改变,带来很大的不同。

有关阿米尔的表现,我也是下了功夫的。在《印度拉贾》之前,他一直以扮演城市角色而被孟买、班加罗尔、金奈等城市观众接受,但是,他的电影却没法普及北部地区,他的表演细腻、温和,却不是那些人喜欢的传统形象。尽管如此,我还是选择他来主演拉贾,这使他成为真正的巨星,能够在舞台中央和沙鲁克·汗、萨尔曼·汗抗衡。虽然此前,他已经是从孟买到克什米尔家喻户晓的明星,但是,是《印度拉贾》将他真正带入“巨星联盟”的。

再说卡瑞诗玛·卡普尔在戏中的形象,我们请了玛尼诗·玛鲁塔43 为她设计造型,还第一次让她尝试了美瞳。这并不是要塑造她妄自尊大的形象,而是必须让她看着像一位“大家小姐”,能够让阿米尔这样聪明机灵的小伙子一见倾心。事实上,这个角色最初的选择是艾西瓦娅,但是很可惜因为某些原因没能如愿。总之,卡瑞诗玛看起来必须高高在上,才能成为印度男人心中的女神。这个女孩儿高贵、温婉、善解人意,言谈举止保留了印度味道,但一点也不粗鲁。这就是印度男人心中最理想的伴侣。

我认为,是这部电影让阿米尔·汗成为真正的明星,也让卡瑞诗玛成了真正的女演员。从这一角度来看,这是电影界划时代的作品,是收获一般票房的电影所没有的。那些电影只是单纯以娱乐为目的,没有想改变观众的面貌和人生。

我们还创造了巴伦克这个地方——就是男女主角相遇的梦幻天堂。为此,我们也做了很多工作,我们去看了班加罗尔、迈索尔、哥印拜陀、马哈拉施特拉邦、乌蒂和宝莱坞的影视基地。巴伦克是这些地方的合体,是个虚构的地方,连名字也是通过巴伦布尔和兰尼克这两个地方拼接出来的。我希望巴伦克集合这两个地方的美。

《印度拉贾》是一部非常浪漫的电影,有很多精彩的瞬间,这些瞬间可不好拍,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不过,我对《印度拉贾》有信心,一直相信它行得通。我就喜欢这种能够穿透人心的电影。

你能想象用两年半的时间孕育一个孩子吗?这部电影没有戏剧化的起承转合,一直保持真诚、连贯、时尚的特质,才有了那些经典瞬间,包括那一幕吻戏。

这是印地语电影史上镜头最长的吻戏之一。当我们把这部分胶片给后期剪辑工作人员时,他们一刀都不舍得剪,因为他们实在太喜欢这种纯美的感觉了,所以我们就不得不自己动手减掉了30%。这种纯美的感觉也被全国观众广泛认同。在以往的国内影院中,电影只要播到吻戏,就会有人学猫叫,或者吹口哨起哄。但是,《印度拉贾》从来没有这种情况,人们都被这个姑娘爱的勇气所打动。对于家庭电影来说,这种表现比较直白,也比较冒险,但我们还是坚持用特写镜头,最终也没有遭到诟病。背景音乐非常柔和,希望让观众永远沉醉在纯美意境中。

拍摄这一幕时,是二月初,当时乌蒂是非常寒冷的。我在帕曼特的那棵树下拍摄,这棵树也可以在我早期的影片里看到。我们期待着雨停之后,树叶在彩虹的映照下闪闪发亮,远处的青山格外空明。所以,我们安排了人工雨和风暴给这一幕增强效果。单单拍摄这一幕,就用了两三天。其实,我们拍摄的不单单是一场吻戏,更是完整的一幕故事——他们一起跑到树下聊天,慢慢地发现对彼此的爱意、接吻,最后她跑开——这是非常完整的一幕戏。创造暴风雨的背景就需要两三天,而演员们都是在接近零摄氏度的气温下拍摄的。

这一幕完全是按照浪漫梦幻的感觉在拍摄,不能出现傻笑,必须要非常纯粹的表演。

在拍摄这幕时,每次要转场的时候,演员们都往自己身上不停地浇凉水,因为如果先让身体暖和过来,再去拍淋雨的戏,就很容易感冒。我也希望神保佑他们别感冒。他们在片场享有喝白兰地保暖的特权。当然,最终结果证明,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终剪辑的结果里有个有趣的现象——他们接吻的镜头会让你觉得非常温柔、唯美。而当女主角离开,你再回想起来的时候,那个吻却是充满激情的。

这就是我打算在印地语电影银幕上展现的让人难以忘怀的一幕,是让人一旦想到就会热血沸腾的场景。将这类有趣的小事搬上银幕也是观众认可的原因之一。

我很庆幸演员们都很合作,他们也意识到这不是一个简单为调剂电影气氛

而设的“公园之吻”,而是这部戏的一个转折点,好比《印度之行》(1984)中在山洞里发生的那一幕。我虽然不敢和福斯特44 相媲美,但在拍摄的时候,我的头脑中闪过了这一幕,就把这一元素加了进去。

我当时还是印地语电影的初学者,所以这部戏对我的影响很大。我是在电影的环境中长大的,我的父亲是一位电影发行商。我看了很多年拉吉·卡普45 、V.森达拉姆、比马尔·罗伊、拉梅什·西皮等影星的作品,这对我拍摄《印度拉贾》都很有帮助。但是,直接模仿经典是行不通的。“做”永远比“说”要难,你必须先抓到那些经典的精髓,然后再用自己的方式呈现出来。

除了以上我提到的影片,《印度之行》也对我有很大影响。此外,观众们还在我的电影中看到了另一部经典电影《绽放》(1965)的影子。

《绽放》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但我认为它和我的电影还是有区别的,因为那部电影里的女主角被南达女士演绎得非常不同,那是一个被宠坏了的娇小姐。而《绽放》结束的地方,刚好是《印度拉贾》第二部分故事的开始——讲述他们两人的婚后生活。爱上一个和你不同阶层的人,也许是甜蜜的,但和他一同生活就没那么容易了。

除去后期制作不谈,仅就拍摄而言,《印度拉贾》也是非常困难的。所有戏份里面,最困难最混乱的,莫过于阿米尔背着孩子在树林里躲避追杀的情节了。

拍摄印度电影非常耗时,有时你不得不调整演员的拍摄计划表。如果你的计划有漏洞,就可能要多等六个月,这就意味着你可能要在一年之后回到乌蒂,拍摄看起来很愚蠢的一幕。

但是,我宁愿记住好的瞬间。这部戏带来了巨大成功,创造了很多巅峰,我们的团队异常强大,有纳瓦尼特·尼沙、强尼·里弗、库纳尔·赫姆和维鲁·卡瑞什纳。虽然工作很辛苦,但我们都很开心,偶尔还会抽时间来个野餐。

我试着去找寻《音乐之声》的感觉,希望有那种快乐的氛围,所以我们每天六点集合开拍,尽量所有人在一起吃早餐和午餐。这部电影看起来非常温暖,因为有很多戏都是在户外拍摄的。转场的时候,我会让所有演员都坐同一辆车——现在再也做不到这样了,如今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专车和助理——就是拉贾开的那辆破车,所有人都挤在一起,如果没有位子了,就让他们坐到车顶的行李架上。这非常有爱,我一直鼓励演员之间要和睦相处,这样才能把人物之间的感情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影片中。

对于阿米尔来说,这部电影也是他事业上的一个高潮。他非常聪明,经常会提出疑问。和他合作,还能保持独立思考不是易事,你经常会被他的思路带着走。此外,《印度拉贾》也不是典型的阿米尔·汗电影,相比他的其他作品,《印度拉贾》要更商业化一点。此后,他也开始涉足商业片。他之前的电影都比较小众化,没有满足不同的观影人群。我们能说服他参演是因为我们坚信影片会成功。

当然,能和阿米尔合作,我还是很幸运的。阿米尔不像那些一心想拍外国大片的演员,他深受其伯父纳西尔·侯赛因的影响,后者是六七十年代最有影响的电影人之一,相信印度电影有其独有的乐趣,从电影的制作角度来看,他的《大篷车》和《音乐之声》一样,将音乐和电影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他完全触动了观众,改变了社会。

《印度拉贾》能够创造票房奇迹的基础是什么呢?我认为是电影在制造浪漫的同时,拒绝了低级的幽默。而以往印度传统浪漫影片中,经常滥用低俗幽默。《印度拉贾》也不仅仅是一部唯美电影,因为唯美电影是达不到它的高度的。这里有戏剧性的冲突,却没有耸人听闻的夸张情节。针对吻戏这样比较冒险的尝试,男女主人公不是蜻蜓点水般地在脸上啄一下,然后用两朵花挡住。当我们创新地在影片中如此表现之后,大家也就可以自由地在荧屏上展示吻戏了。同时,这也是一部老少咸宜的影片。我认为,这就是本片的成功基础。剧本上是参考了《音乐之声》和《印度之行》,并且有拉吉·卡普对于角色精彩的诠释作为演员的范例。

我认为,自从1988年拉吉·卡普过世之后,人们又开始向往“穷小子恋上富家女”电影了。所以,本片有一定的观众基础。

不论狄里普·库马尔、阿米塔布·巴强,还是沙鲁克·汗,他们主演的大部分角色都有一个共性——一个心怀梦想的男人。拉吉·卡普也是如此。

我当然不是愚蠢地自诩为拉吉·卡普一样的人物,他非常杰出,而只有我的《印度拉贾》可以和他的作品相媲美。这些年来所有创造票房奇迹的电影都是拉吉·卡普模式的——《君心复何似》《勇夺芳心》和《印度拉贾》都是如此。《君心复何似》有家庭基础,《印度拉贾》有浪漫基础,《勇夺芳心》反映了《合流》(1964)式的空想主义。由此可见,高票房电影都有一些共同点,电影人从始至终的自信、戏剧化的冲突、强者和弱者角色的对比、优质的音乐和跌宕起伏的情节。

印度观众并不愚蠢,他们会有某些方面的特殊要求,这一点你永远也骗不了他们,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是世界上最难满足的观众。本片很平淡,但并不愚蠢。就像卓别林,他似乎很简单,却绝不仅仅是一个小丑。所以,对待每一个人物我都很用心。至于阿米尔的角色,我之前内心只有一个候选人,那就是沙鲁克·汗,但最终我还是选择了阿米尔·汗。当然了,如果我选择了沙鲁克·汗,合作也会很愉快的。

说到卡瑞诗玛·卡普尔的角色,我曾经有很多选择,包括玖熹·查瓦拉、普佳·巴特和艾西瓦娅,但最终命运还是倾向了卡瑞诗玛(大笑)。

还有很多演员也做出了贡献:纳瓦尼特·尼沙、强尼·里弗、库纳尔·赫姆和维鲁·卡瑞什纳,是他们的角色让剧情变得丰富。在这里我想送给阿米尔一些功劳,他来自电影家族,作为核心演员,知道如何组建一个演艺团队。很多巨星都有这个本事——就像阿米尔·汗、沙鲁克·汗和阿米塔布·巴强。他们都很乐意和其他演员一起排练,分享各自对角色的认识。他们知道大家一起努力,远比独善其身要强,他人的反馈很重要。

阿米尔·汗经常与卡瑞诗玛·卡普尔、强尼·里弗和库纳尔·赫姆分享经验,他们经常在一起排练,一遍接着一遍,阿米尔帮助我引领他们,让他们理解我想要的表现效果。在印地语电影界,演员通常同时接很多电影,所以只有在特定时间里,他们才能保证在片场。在这种情况下,要让他们进入你电影中的状态并不容易。领导者必须非常有能力,如果演员在协助导演,就说明他对影片有一份情意,有一种“放手干吧”的豪气。阿米尔就有这种精神,他曾经是他伯父纳西尔的导演助理,知道如何协助拍摄一部电影。

所以说,对于《印度拉贾》来说,阿米尔是理想的演员。他非常自律,也很守时。事实上,他一点也不难相处。曾经有很多人提醒我,说他经常会干扰导演。但是,我在拍摄电影之初就问他:“一部电影有几个导演?”他很聪明,明白我的用意,回答说:“只有一个导演,那就是你。电影的表现主要是导演的观点。”这也许是他从以前的电影拍摄中学到的道理,也可能是他确实从来不干涉别人。在《印度拉贾》里,我鼓励他经常加入拍摄工作中,他的导演能力也一点点地表现出来。作为电影家族出身的演员,他了解电影从前期筹备到最终上映的所有流程,在影片的各个方面都有帮助。

但是,他的帮助也有界限。如果在片场有一位如此有能力的演员,剧组就很容易被他领导。出于好意,他有时候会把导演引到另一种思维上,在两个人都没意识到的时候,导演已经失去了判断力。所以导演需要时刻保持警惕。

不幸的是,在《复仇的火焰》中我就进入了这种怪圈,犯了这个致命的错误。因为对阿米尔在《印度拉贾》中的表现心存感激,我希望能和他好好相处而失去了判断。他想通过我给他弟弟拍一部电影,我一点也不想质疑他,也太想和他合作了,所以,就压抑了自己的本性拍了《复仇的火焰》。与之相反,我一旦珍惜起自己的本性,就能拍出《印度拉贾》这样的作品。

不过,阿米尔还是很配合的,这部影片之所以能如此卖座,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这部电影有很大的潜力的同时也有一些冒险,所以我需要依靠他的号召力来确保一定基础的观众。这是我的第二部电影,而他当时已经拍了二十多部了。再说我们还是同龄人,在拍摄《印度拉贾》之前我就认识他了。

每个人都认为阿米尔是个“顶级”演员,但是我认为他只是个“好”演员。我不知道一个人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成为“顶级”演员或导演。我觉得他是一个超级明星,虽然不是那种典型印地语电影中肌肉健美、身材高大的英雄男主角,但他完全凭借自己的头脑打破了一切常规。他善用才智达成事业的成功,从这个角度来说,他非常聪明。他也知道如何协助导演拍摄一部好的电影,不像一些明星因为自己不守规矩而毁了作品。他和沙鲁克·汗都是超级明星,他们将规矩带到印地语电影界,我认为这是他非常珍贵的特质。

总之,他是好演员,也是超级明星,他知道如何拍好一部电影,他也知道如何集合一个团队的智慧,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为电影,也为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