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宋氏家族全传 > 第七章 初试锋芒 >

第七章 初试锋芒

初识陈其美

广州起义在紧锣密鼓中进行。查理将筹款购置的武器弹药,秘密发运广州,许多具体联络事宜,都由霭龄经办。

一天,来了位风流倜傥的人物,查理把他向霭龄作了介绍:陈其美,上海滩鼎鼎大名的人物。一般人只知他为青帮大头目,却不知他是受孙中山派遣,与秋瑾女士等一起联络江浙青帮的同盟会员。

霭龄早知青帮在上海的势力非同小可,对陈其美表现了极大的热情。她又一次显示了担任秘书以来积累资料、在关键时刻发挥资料作用的非凡才能。

霭龄仪态万方地握住陈其美的手:“陈先生,久仰大名啦!早听说您少时经商,在日本专攻过法律警政军事,回国后又曾是武汉上海的名记者,现在为革命运筹帷幄,冲锋陷阵,天下三百六十行,您行行是状元啦!”

只此一句就捧得陈其美心花怒放。不仅是霭龄话说得得体,更主要的是一个年轻姑娘从未见过面,却对自己的经历知道得如此清楚,可见自己的确知名度不低啊!当然他并不知道霭龄还不了解他钻勾栏上青楼寻花问柳也是好手。霭龄是心机颇重的人,担任同盟会司库兼执行秘书的秘书,对重要人物的情况,她是格外留心的。

陈其美是场面上混出来的人物,他自然更善辞令:“宋小姐过奖啦!我留学东洋那镀的是银,小姐留学美国那镀的是金啊!况且小姐作为中国第一个留美女子,开一代风气之先河,青史有名啊!我早听说查理先生得了一位最能干的秘书,日理万机而能轻松应付,令人羡慕啊!”

霭龄抓住话把儿顺杆而上:“陈先生您可是咱们革命党的大人物啊,您要不嫌弃,我给您当秘书吧,也好近水楼台跟您学点真本事。如何?”

陈其美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如得这样一个半洋妞儿做秘书,出入相随,不仅能帮大忙,时日一长说不定还能……不过立即想到查理绝不会答应,随即哈哈一笑说:“陈某何能,敢奢望宋小姐做秘书?除非总理——不过那还得看查理先生舍得舍不得呢!”

查理看将军将到自己头上,只好表态,不过他话里藏话:“陈先生如果真肯接纳我的霭龄,那是她的造化,我完全同意。陈先生联系广泛,神通广大,她跟着你闯荡几年,定会结识更多的朋友,锻炼得更加成熟,在我们的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过即使陈先生不想要她做秘书,也会尽一个叔叔的责任,给她以帮助和指导的,对吧?”

陈其美听话听音,知道父女二人的本意并不在给自己做什么秘书上,立即转口说:“我今天来,是向查理先生辞行,我马上要到广州参加起义,这武装暴动,枪林弹雨,生死未卜,根本不需要什么秘书;再说我也不能把宋小姐带到那样危险的地方。”

他停了一下又说:“当然,霭龄刚刚回国,要在上海滩立足,青帮的底细不可不知。这青帮起源于清朝雍正年间,是因承运漕粮而形成的。但他们却把鼻祖推到了明朝永乐年间的文渊阁大学士金幼孜。青帮内部组织严密,等级森严,人数众多,鱼龙混杂,行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破坏性,是一股很可怕的势力。不过利用好了,它也能帮大忙,办大事。就说这次我到广州吧,就是从青帮中选拔了一批不怕死的成员,他们会拼命干的。你要跟这些人交上了朋友,有什么难题他们会为你卖命——当然他们走的多是黑道。不过黑道有黑道的好处。哎,这样吧,等有空我给你介绍认识几个人物,像黄金荣啦,杜月笙啦,张啸林啦,都是手眼通天,手下喽啰又多,都是有大用处的人,不知宋小姐可有兴趣?”

霭龄努努嘴:“只怕陈先生大忙人,顾不上为我劳神张罗哪!”

陈其美做一个有力的劈手动作:“一言为定!只要宋小姐届时不栽我面子,我一定安排。”

霭龄赶紧又握住陈其美的手:“一言为定。谢谢陈叔叔!”

陈其美和查理就广州起义的准备和行动计划又交换了一番意见,大家信心十足,对这次起义充满必胜信心。

几天以后,陈其美带了一批青帮兄弟,扮作商人模样,从黄埔港乘轮船赶往广州。霭龄和父亲到码头为他们送行,陈其美忽然悲壮起来:“近年来革命党发动了大小数十次起义,无不以失败告终。谁能知这一次成败如何呢?当此之时,真该舞剑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霭龄接上说:“不!那太令人伤感了。那边有黄兴将军亲自主持,又得陈叔强兵相助,定能旗开得胜,一举克复。我看应该唱‘大江东去,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陈其美一笑说:“好好好,借宋小姐吉言,兄弟当全力以赴,诸位,等着听好消息吧!”

送走到广州参加起义的人,霭龄和父亲工作更紧张了。他们加紧联络上海自治公会、商团武装和洪门青帮,准备广州一旦得手,立即在上海举事接应。

他们扳着指头计算日子,焦灼地盼望着南国的惊雷。

广州起义失败

1911年4月末的一天,牛尚周匆匆赶来,报告了他在电报局从收转的清廷电报中获悉的广州起义失败的消息。霭龄和查理父女俩顿时呆若木鸡。霭龄想不明白,清政府碰上外国人,逢战必败,但对付革命党的起义时,怎么就会又变得强大起来呢?

不久,陈其美神情沮丧地回到上海。霭龄这才知道了起义失败的真正原因,原来大家都以为这次起义同盟会集中了财力,也会集中人力,形成绝对优势,一举成功。谁知这次又犯了以往的老毛病,同盟会内部纪律松弛,组织不严,领导人优柔寡断,起义时间一变再变,最后仓促起事,结果锣齐鼓不齐,只有少数人采取了行动。虽然一度攻入两广总督衙门,但很快被清军优势兵力包围。黄花岗七十二烈士英勇牺牲,其余人各自逃生。阴云又笼罩在南国的上空。

霭龄有些懊恼。这时她又接到孙中山给查理的一封信。孙先生以革命家的远见卓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指示要继续积蓄力量,准备更大规模的起义。他已经赴欧美筹措更多经费,绝不因一时失败而稍微有所消沉。孙中山还认真分析了形势,指出了希望所在、光明所在。这封信扫去了霭龄心头的阴霾,也使她更增加了对中山先生的敬仰和崇拜之情。她感到目前这个工作真好,每次都能首先看到先生的来信,上海同盟会给先生的复信也由她发出。上次,她在代替查理写好回信的末尾,悄悄加了一行小字:“此信为霭龄执笔,她向先生致敬!”她没让查理知道,却害怕孙中山对这种违反纪律的行为在来信中批评,那就完了。还好,先生在来信中对此一字未提。霭龄心里暗暗高兴,她认为这说明孙中山接受了她的致意,起码他现在知道了是谁在与他联络。这会产生作用的。

在同盟会员们讨论给孙中山的复信时,会场里来了位银发银须的红颜长者,许多人起立向他鼓掌致意。原来他是赫赫有名的老革命党人谭人凤。他看上去有50多岁,但身体壮健,声若洪钟。他在会上首先讲了自己到武汉等地考察的感受。他说,现在长江流域革命形势的发展已大大超过了两广,尤其是武汉三镇,各种革命团体非常活跃,目前已经掌握了驻武汉清朝新军1/3以上力量,他建议把发动起义的重点地区放到长江流域,并提出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由宋教仁主持日常工作。

霭龄为他介绍的情况所鼓舞,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但她很快发觉掌声稀落,赶忙环顾会场,一些人不仅不像她这样激动,反而露出不屑一顾的神情。霭龄感到奇怪。

这时陈其美站起来发言。他以不容置疑的口气说,同盟会有孙中山先生亲自领导的东京本部,成立中部总会没有必要。

这一下会场乱了起来,一阵嗡嗡声后,宋教仁站起来大声地说:“本部,本部!那些本部的人有几个是肯脚踏实地干的?他们连国内都不肯回,顶多是到香港,住几个闲散人,办一张机关报,吹一通牛皮就算本领通天了。尤其是本部决策人,眼光只盯着两广,殊不知现在早已不是太平天国时期,偏居一隅岂能掀起冲天巨浪?我看我们现在就应该推举同盟会中部总会的人选!”

“不行!不经过中山先生批准,擅自成立机构是绝不允许的!谁敢自作主张我们先把他轰出去!”陈其美情绪激动。

“不要拿孙大炮来压人!他长期不在国内,根本不了解国内形势。他的思想还停留在几十年前。华南起义屡次失败的事实说明他的战略方针是错误的,必须改弦更张。谁阻挠中部总会的成立就是阻挠革命的胜利,就是革命的罪人,应该首先给轰出去!”

陈其美一步跳到宋教仁面前,指住他的鼻子吼道:“对领袖怀有二心,口出不逊,你已经不配再待在同盟会里!”

宋教仁年轻气盛,毫不相让:“只有我们推翻清政府的目标是神圣的,其他一切都是扯淡!死抱住过时观念不放的人最好从同盟会滚出去!”

“你就应该先滚出去!”

“你滚出去!”

二人捋拳抻袖,大有以武力代替舌战的趋势。会场其他人纷纷助战,也分成两派,吵成一团,火药味越来越浓,武斗一触即发。

霭龄没有见过革命党内部发生这种局面,她感到迷惑不解。看父亲却一动不动,一副冷眼旁观的样子。

陈其美虽然在上海势力很大,但今天到会的人却不如对方,眼看处于被围攻的态势。

陈其美想到了向查理求援。他甩开宋教仁,向着会场大声说:“大家安静!孙中山先生的私人代表就在这里,我们还是先听听查理先生的意见再说吧。”

陈其美来到查理跟前,恭敬地说:“查理先生,违背中山先生意志的事,你不会赞成的,是吧?”

宋教仁不等查理开口,也来到跟前:“查理先生,你为了推翻清政府,连身家性命都不顾,家财也贡献出来了,现在长江流域有这么好的局面,你总不会让它白白坐失吧?”

显然,双方都希望得到查理的支持,至少是不再增加对立面。查理面对一种类似裁判的角色,这显然是一个被烤炙的角色。处于这样的位置他不好贸然表态。

霭龄看出了父亲处境的为难,她决定李代桃僵,不等查理开口就站了起来:“把准备起义的重点由华南转到长江流域,并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这是革命战略的重大转变。决定这样重大的事情似乎不应该太匆忙……”

宋教仁眉毛一扬:“时不我待……”

霭龄摆摆手,继续说:“谭先生刚才介绍的武汉三镇的革命形势的确令人鼓舞。为了充分利用长江流域的大好形势,促进胜利的早日到来,我看成立同盟会中部总会是个不错的主意……”

陈其美断喝一声:“什么?”

霭龄不动声色,接着说:“当然,像这样重大的革命战略转变,必须经过中山先生同意。否则,大家的意见不能统一,不仅会造成革命阵营的分裂,也会使革命进程欲速不达。”

霭龄说到这里。有意识地停了一下。会场上格外安静,所有的人都在认真倾听。主要的不是因为她讲的多么深刻!而是她巧妙把握的不偏不倚的态度。每一方都生怕对她稍有冲撞,她把砝码加到对方一边,使天平发生倾斜。

霭龄镇静地环视了会场一圈,放慢了语调:“我们将尽可能准确、详细地向中山先生报告国内的形势,反映大家的意见,相信他会做出正确的决断。那时我们再来讨论,好吗?”

宋教仁虽然对这样的结局并不满意,但是实在找不出反对的理由,只好悻悻地说:“报告孙先生他也会同意的,徒费周折。”

陈其美显然感到高兴,说:“同意不同意,中山先生的信来了自然就会知道。”

回到华美印书馆,霭龄就问父亲:“我看谭人凤老先生谈的是个不错的主意,陈其美为什么那么拼命反对?”

查理叹口气:“同盟会内部派系众多,关系复杂,争权夺利也很厉害,有些事情真正的原因往往并不是他们口上说的……”

陈其美跟了进来。进门就嚷:“啊呀,宋小姐,真是有志不在年高。你可真有一套,佩服佩服!”

他又转向查理:“你的小姐是块好材料,足可担当更大的重任!”

霭龄并没有太高的兴致。她平静地问:“你为什么反对他们的主意?”

陈其美笑了:“这个,这个你还没有看透?我主要是反对由宋教仁主持中部总会。这个人爱冲动,好意气用事,对孙先生黄先生也颇多微词,如果由他主持中部总会……”他摇摇头,“不行!”

陈其美又恳切起来:“查理先生,宋小姐,向孙先生报告情况,一定要把至关重要的中部总会领导权问题讲明白。无论如何不能让不听孙先生招呼的人占据这个位置。”

霭龄抿嘴一笑:“陈先生,您对孙先生的忠心我们明白。”陈其美哈哈一笑:“自然自然。”说完就告辞。走到门口,好像刚刚想起一件事:“宋小姐,叔叔答应你的事这几天就办,陈叔可向来是重信重义,一诺千金哟!”

霭龄挤挤眼:“我们也是出家人不打诳语!”

陈其美笑着满意而去。

查理有些不满地对霭龄说:“你怎么答应他这个?”

霭龄娇嗔地一笑:“爸爸,他可的确是忠于孙先生的呀!”

革命再掀漩涡

1911年7月31日,根据孙中山复信的指示,同盟会中部总会在上海正式成立。陈其美担任了庶务部长——第一把手,与宋教仁、谭人凤一起组成领导核心。中部总会决定在长江流域举行大规模武装起义,时间定在1913年。

但是革命形势的发展比他们预料的快得多。武昌革命党人早已迫不及待,这里的两个革命团体文学社和共进会,决定效法传说中的八月十五传书杀鞑子的做法,在当年中秋节这天举行起义。两个团体与同盟会并没有密切的联系,9月下旬他们派了代表到上海,表示愿意接受同盟会中部总会的领导,并且邀请黄兴、宋教仁、谭人凤到武汉主持大局。因为黄兴在日本,后来又到了香港,没有去成。而陈其美坚持两年后再起义的计划,宋教仁也犹豫不决,最后只有谭人凤带病赶去。1911年10月9日,武昌革命党人因一枚试制的炸弹意外爆炸,引起清军注意。闻声赶来的敌人对现场附近的几条街道都进行了彻底搜查,意外地破获了起义指挥总部,他们不仅搜出了文件、印章和旗帜,而且搜出了起义人员名单。清军紧急出动,关闭了城门,在全城实施戒严,包围了参与密谋的兵营,接着按名单开始抓人。一批批革命者被逮捕,有的当场被杀。怎么办?革命者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要么束手待毙,要么铤而走险立即发动起义。他们选择了后一条路。10月10日,指挥者发出了起义信号,结果出乎意料,在人民群众支持下,革命党人一举占领了武昌,湖广总督逃到了长江上的一艘军舰上,黄鹤楼头飘起了十八星旗。

中部总会如何应付这一突然的事件?查理仓库里囤积着的大批武器弹药如何运用?这时又发生了分歧。陈其美主张把武器运到武汉,支持湖北军政府;宋教仁主张把武器运到南京,在那里发动起义;宋查理则主张夺取上海,占领这座中国最大城市,尽快形成与清政府南北抗衡的局面。

各地形势不断变化,到10月底,长江以南许多地方已经光复。武汉革命党反倒派出了军事干将李燮和来支援上海。经过一次次激烈的争吵、磋商,上海革命党内部终于统一了意见,决定在11月3日发动上海起义。

霭龄的任务仍是协助查理负责上海各会党派别之间、中部总会与孙中山之间、与其他各省革命军以及外国使馆之间的联络。但是查理大事太多,许多具体工作全靠霭龄自己做主来干。起草文稿、收发信件电报,还要随时掌握起义的动态,把霭龄忙得不可开交。幸亏陈其美担任中部总会一把手后,履行诺言,给她引见结识了一批青帮中的重要人物,现在霭龄招来几个青帮中的干练小伙,帮她上街各处打探消息,她的情报快速准确,联络工作十分出色。

上海起义开始后,陈其美率军攻打江南制造局,结果因兵力悬殊,失败被俘。这可把霭龄急坏了。她一直认定陈其美是一个可以指望的人物,对他寄予厚望,绝不能让他出现差错。她立即把这一消息通报给起义的各路人马,要求他们务必设法营救。已就任沪军总司令的李燮和手里掌握着训练有素的军队,他调集队伍,向江南制造局发起猛攻,救出了陈其美。上海各界人民自发支援起义,人心所向,一呼百应,革命风暴横扫黄浦江岸,清廷官员纷纷逃命。全市到处挂起白旗,上书斗大的“汉”字,上海光复了。

11月6日,上海起义军开会选举沪军都督。查理在起义过程中被英国租界巡捕房以贩卖军火罪诱捕,因病假释后卧床在家,霭龄作为查理的代表到会。由于起义过程中李燮和指挥有方,功勋卓著,又是沪军司令,许多人主张选举李燮和为都督。眼看已成定局,不料这时青帮头子刘福彪秘密调来一营人马,将会场团团围住。这些人手持炸弹,挥舞手枪,连声高叫:“不选举陈其美为都督不准散会!”与会人员在胁迫下,只好改选陈其美担任了沪军都督。李燮和只挂了个空头的都督府顾问。霭龄对这种流氓式做法很不满意,但她内心是希望陈其美当选的。

李燮和本人对当不当沪军都督倒还罢了,但他手下的人对陈其美恩将仇报和采用不光彩手段夺权却极为不满,他们一来咽不下这口气,二来李燮和没有地位,他们跟着李燮和也得不到任何好处。在这些人的鼓噪胁迫下,李燮和与副总司令黄汉湘只好把大批军队撤到吴淞,准备进攻都督府。

陈其美则把在日本结识的蒋介石从浙江奉化召到上海,拿出商团捐出的4万元,让他招募新兵,加以训练,组成了沪军第五团,准备进行对抗。

刚刚光复的上海,眼看又要陷入革命党内讧引发的战乱。

病床上的查理听到这个消息焦急万分,上海刚刚光复,百事尚未理出头绪,在黄浦江和近海游弋着大批军舰的外国列强态度并不明朗;武昌方面袁世凯重兵压境;南京还在清政府手中,那里自镇压太平天国时起就一直驻扎着大批清军,革命面临的形势还十分险恶。上海内乱一起,必然殃及整个大局。查理反复掂量了两人的势力,可以说是旗鼓相当,让谁俯首称臣都不会心甘情愿,发生决斗一时谁也吃不掉谁。他思前想后,琢磨出一个折中方案:陈其美的上海军政府改称上海军政分府,李燮和那里称吴淞军政分府,两家都归江苏的苏州军政府管辖。

查理把这个想法跟霭龄一说,霭龄坚决反对。她说,陈其美当初的手段的确不光彩,但他已经打出了上海军政府的旗号,并已通电全国。现在让他改称,他会比李燮和的怨气更大,面子上更下不来,很难让他接受。况且陈其美确是个干才,在上海的基础深厚,主持上海局面会有作为。眼下之计,主要是要劝说李燮和忍耐,以大局为重,日后再设法给予补偿。宁亏一方,不亏双方。查理接受了霭龄的意见,挣扎着从床上爬起,要亲自到吴淞去见李燮和。倪桂珍看查理病得还不轻,按着不让下床,霭龄抿嘴笑笑:“妈咪,这个时候,你不让爸爸去,他会更难受,还不如让他走走好得快。”桂珍剜了霭龄一眼:“天下能人多得很,干吗事事都要你们出面?”霭龄半正经半开玩笑地说:“这么大的事情,宋家的人当然应该出面!我们为推翻清政府做了那么大牺牲,胜利后的上海当然也该有我们的印记。”查理把眼一瞪:“革命岂是为谋私利?”霭龄吐吐舌头,不做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