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董明珠:倔强营销的背后 > 合肥讨债,果敢机智赢大考 >

合肥讨债,果敢机智赢大考

1991年,董明珠经过半年脱胎换骨般的历练之后,被总部派到安徽,全权处理格力在安徽市场的营销业务。这一安排,也意味着董明珠有了独立发展的空间。就要一个人到安徽去战斗了,董明珠既高兴又紧张。高兴的是,大显身手的时机到了;紧张的是,真正的考验来了。她知道,安徽之行,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是自己的事,都怨不得别人。她开始琢磨,安徽作为全国较为贫穷的省份,在空调还被视为奢侈品的年代,自己能顺利打开这个市场吗?

接到任务后,董明珠利用各种激励的办法,给自己打足了气,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尽快拿下安徽这个市场,全面打开格力空调在安徽的销售局面。她做好了应对各种困难、面对各种复杂局势的思想准备。她告诫自己:我不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而来的,而是有备而来的。

到了安徽,董明珠面临的第一个考验不是销售方面的,而是追讨一笔42万元的欠款。由于市场经济发育之初的不成熟和法制的不健全,给许多经销商提供了钻空子的机会,进而损害了生产企业的切身利益,像普遍存在的经销商拖欠生产企业货款问题就是一个最大的“怪胎”。因此,一个好的业务员,也必须是一个好的讨债能手。也就是说,一个业务员,既要做好销售的事,还要做好要账的事。无疑,董明珠也面临着这样的考验。

董明珠通过公司内部的业务员了解到,由于空调行业是卖方市场,很多企业与经销商采取的都是先发货后付款的合作方式,这样做就是为了更大限度地让利于经销商,从而取得最佳的销售效果。但是,这种合作方式无法保证企业对货款的及时收回和入账。业务员奔波一年,要把一多半的时间花费在追讨货款上,致使业务员不无感慨地说:“这年头,欠债的是大爷,讨债的是孙子。”

董明珠还了解到,欠格力42万元货款的这家合肥经销商,公司派人不知向他催要多少次了,可他总是以各种理由不还。其实,这本是董明珠的前任业务员留下的烂账,董明珠完全可以弃之不管。按照公司的规定,这笔账就算追回来了,董明珠也得不到一分钱的报酬。对于董明珠来说,这完全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

能不能把这笔钱要回来,董明珠的心里根本没有底。面对讨债问题,她倔强的脾气又一次占了上风。她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事,谁跟我耍无赖也没有用,我无论如何也要把欠款要回来。”

拖欠货款的那家公司规模不算小,光临街的商铺就有2000多平方米,装修得也很气派,几十名员工来来回回地忙碌着,呈现出购销两旺的繁忙景象,根本看不出这是一个长期拖欠货款的公司。

董明珠走进了那家公司总经理的办公室。总经理姓牛,是一位微微发福的中年人。董明珠恭敬地叫了一声“牛总”,然后把自己的名片递了过去,客客气气地对他说:“我初来乍到,还请牛总多多关照!我不熟悉前任业务员的业务情况,为了我们的合作能有一个新的开始,我们先把双方在前一段时间里和合作情况对一下账,您看怎么样?”

没想到,还没等董明珠把话说完,对方就给她来了一个下马威:“我们跟格力是有业务往来,但我认识的是你前任的那位业务员,我不认识你啊!”

董明珠连忙解释说她是刚过来的业务员,原来的业务员已经调走了,她过来就是想办理一下交接,对一下账,同时也拜访一下牛总。

“什么?对账?对什么账?”对方摆出一副无比惊奇的样子,“我代销人家的产品几百万,甚是上千万,都压在库里,哪个厂家也没说过要对账。”董明珠耐着性子说:“如果不对账的话,我怎么知道我们的产品卖出去多少、库存多少呢?并不是我们对你们不信任。我们还要根据销售情况,在全国范围内调整市场的销售配额……”

那位牛总打断董明珠的话说:“实话跟你说吧,你们的格力空调根本就卖不动!”

董明珠据理力争地说:“不管怎么样,我刚接手这边的业务,一定要先把账目弄清楚,我不能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做下去呀!”

牛总这时摆了摆手说:“我还有一个联席会议,今天我们是不是先谈到这儿?”

接下来的几天里,董明珠几乎天天去找他,坐在牛总的对面跟他讲道理。牛总经常摆出一副似听非听的样子,还不时地“嗯”一声。每一次,都是眼看着别人要下班了,董明珠才站起身,一个人沮丧地回到旅馆。

一次,牛总装作抱歉的样子,冲她张开两手下逐客令道:“我还有一批生意要谈,就不留你吃饭了。”

按常规,他说完这一番话后,董明珠就该走人了。但这一次,董明珠坐在牛总办公室的沙发上丝毫没动,盯着坐在老板台后牛总那张满是虚假笑容的脸,坚定而果敢地说:“42万元对于我们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目,你可知道,我们厂里有多少工人在等着用这笔钱来养家糊口吗?”

牛总嘴角一撇,不屑地将手一挥说:“不就是40万元吗?某某厂已经给了我300万元的货,可我到现在还没付给他们一分钱呢,他们也没来找我啊!”

听了牛总的话,董明珠再也无法忍下去了,就冲口对他说:“他们是他们,我们是我们,根本不是一码事。我问你,格力的空调你卖了没有?卖了就给钱,没卖就给货,不能就这样拖着。你们拖得起,我们可拖不起。”

牛总的无赖气焰一下子被董明珠压了下去,就随即换上了一副苦脸说:“我们公司现在的资金周转很紧张,你看能不能缓两天再谈?”

董明珠抓住牛总这句话,穷追不舍地问:“你们不是说格力空调根本就卖不动吗?跟你们的资金周转有什么关系?到底是卖不动?还是卖了不给钱?”那位牛总被问得哑口无言。

第二天,当董明珠再去牛总的办公室时,牛总采取了回避战术。董明珠毫不退却,就坐在牛总的办公室里“守株待兔”。

就这样,董明珠等了一天,两天,三天……董明珠相信,牛总一定会有在办公室里露面的时候。

终于,牛总躲过初一,却躲不过十五,他还是出现在办公室里。董明珠堵住牛总说:“你真是比国务院总理还忙啊!连见你一面都难上加难。”

牛总嘿嘿地笑了几声,装作很大气的样子说:“行了,我算是服你了!你再给我发来50万元的货,我会连同以前的欠款一并打给你。”

董明珠接过话茬儿说:“可以按你说的办。不过,你得先让我看一下我们以前的货还剩多少。”

牛总不屑地摆摆手说:“那些货都有毛病,是人家不要的。”

董明珠坚持说:“没关系,有毛病的货我们拉走,绝不会算在你的账上,你总得先让我看一看吧?”

“行啊。你一定要看就看吧。不过,今天保管员不在,你明天再来吧。”

接着,董明珠又是天天地泡在牛总的办公室里等保管员。牛总被董明珠缠得无可奈何了,自己只好亲自陪她去库房。

走进库房,董明珠大吃一惊:品种不同的商品毫无规则地堆在那儿,大部分已经没有了包装箱。整个库房一眼望去,就像一个大宗的废品收购站。董明珠对牛总说:“我要把这些空调全部拉回去。”牛总说:“好好好,明天你就拉吧!”

第二天一大早,董明珠就租了一辆货车赶到了这家公司的门口。可蹊跷的是,公司门口的那扇铁门死死地关闭着。一打听,才知道公司正在放国庆节的长假。

国庆长假过后,董明珠又来到这家公司,牛总又采取了回避战术。董明珠也拿出老办法,每天在牛总的办公室里守着。不知过了多少天,牛总才露面。

董明珠一见到牛总,就严厉地指责他不守信用。可牛总仍是推托:“没有车,明天再说吧。”董明珠说:“车我出,我已经雇好车了。”牛总又说手下人不同意退货,他还要再做一做手下人的思想工作。

听了牛总的话,董明珠有些失控地大喊起来:“你当面讲的给我货,怎么又说话不算数了?从现在起,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一步也不会离开你,不信咱们就走着瞧!”

牛总冲着董明珠摆摆手说:“行了行了,算你凶。我明天就退货给你。”

董明珠一夜没合眼。次日一大早,她就急匆匆地洗把脸,然后雇了一台五吨的东风货车,直奔那家公司的仓库。在仓库里,董明珠一台一台地仔细查找“格力”的产品,并亲自动手与工人们共同搬运。

董明珠的原则是,能多搬一台是一台。一些货物虽然不是格力的,董明珠也让工人们往车上搬。董明珠的心里有个小九九:他们可以不负责任地把用过了的报废货说成是没卖掉的新货,我为什么不可以以货顶货?

这家公司的管理真是混乱,董明珠一直装到感觉车上的货物能抵上那42万元的货款了,才肯罢手。装车期间,那家公司竟然没有一个人现场跟随查看。

当东风货车满载着一车空调赶到珠海时,全厂上下都为之震惊。大家知道,这本来就是一笔死账,可董明珠却拉回了一车可以变钱的“活货”,让所有的人都兴奋不已,就连时任厂长朱江洪也不得不对这位来自南京的“打工嫂”刮目相看。

回到珠海后,董明珠对货物进行了认真清理。她在扣除能抵格力42万元欠款的货物后,把多出来的货物单独存放,然后给远在安徽的那位牛总打电话,让他派人拉回多出来的货物。

事后,董明珠解释说:“把多余的货物还给那位牛总,是告诉他我们不想占他们的便宜。同时,让他派人到珠海来拉货,也是对他们的不诚信行为进行一次应有的惩罚。”

合肥追讨欠款这一仗,一下子打出了董明珠的威风,在引起格力管理层注意的同时,也让业界不少人士惊叹不已。董明珠从此踏上了一条今后越走越宽广的营销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