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董明珠:倔强营销的背后 > 牵挂儿子,成才自立有所为 >

牵挂儿子,成才自立有所为

董明珠在中国的空调市场,连续当了18年销售的“大姐大”。董明珠凭着自己的执着和拼搏,在狼烟四起的职场中,可谓是披荆斩棘、一路高歌,以自身特有的智慧和韬略,创造了格力发展的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如今,董明珠的一举一动,都会牵动无数人的目光,让业内无数的竞争对手密切地关注。

但是,在空调销售激烈竞争的刀光剑影之外,让董明珠最为牵挂的,就是她的儿子。她说,她是一个母亲,是一个真心牵挂儿子的母亲。

从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看,女性的最大成就,应该是丈夫和孩子的出人头地。由此来说,相夫教子是女人无法推脱的责任和义务。完美的女人,应该是杰出的职业女性、称职的母亲和勤劳的家庭主妇,应该是三者的完美结合。可在现实生活中,要实现三者的完美结合,实在是难上加难,就是做好其中的两个方面,也实属不易。

作为一名成功女性,董明珠在各种场合都可谓是从容自若、威风八面,尽显她的刚毅果敢,霸气十足。可是,每当谈起她的儿子时,董明珠总会潸然泪下。她感觉,自己一直走南闯北地奔波着,就是无暇顾及自己的儿子,亏负儿子的真是太多太多,完全是一个不合格的母亲。

董明珠离开南京到深圳创业时,她的儿子东东才读小学二年级。为了实现自己内心的创业梦想,董明珠不得不狠下心来,把刚刚8岁的东东交给母亲来照看。加入格力后,董明珠只有在自己出差的时候,才会有机会赶回家里看看孩子。她每次回到家里,儿子总是不愿说话,总是像小猫似的紧紧地依偎在董明珠的身边。在孩子的眼里,就好像稍一松手,妈妈就要跑了一样。晚上的时候,东东的外婆让东东早点去睡觉,可东东总说自己不困,说什么也不去睡觉。其实,那是东东想和母亲多玩一会儿,不想去睡觉。最后,只好由董明珠亲自出面,才把儿子东东哄到床上。

有一次,正赶上一个星期日,董明珠刚刚走出家门口,就发现把一件很重要的材料落在家里了。董明珠毫不迟疑,赶紧跑回去拿。她在经过儿子的房间时,好奇地跑到儿子的房间,悄悄地揭开儿子的被子看了一眼。结果,被子揭开了,她发现儿子在被子里已经哭得满脸鼻涕直流,胸脯还在一下下地抽搐着。董明珠一下子慌了。那一刻,她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给予儿子的,实在太少太少了,根本没有尽到一个母亲应尽的责任。东东看到母亲又回来了,赶紧把眼泪擦干,还乖乖地劝说母亲:“妈妈,你上班去吧,我没事的,真的没事的。”

董明珠知道,儿子的表现是舍不得让她走,可又难以表达出来。看到儿子这么小就这么懂事,董明珠紧紧地搂着儿子,眼泪再也忍不住地流了下来。当时,她真想放弃所有的一切,静下心来,专门陪着儿子,看着儿子一天天地健康成长。她甚至想象,自己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妇女该多好,那样儿子也许会更开心、更快乐。

此时,这个被对手形容为“霸道”的女子,不再是那个叱咤江湖的铁娘子,而是一位母亲,一位充满深厚母爱的母亲。

这一幕,深深地刻在了董明珠的心里;这一幕,是她一生中永远都挥之不去的痛。

后来,儿子慢慢地长大了,就不在妈妈面前掉眼泪了。有时,儿子还会开玩笑地说:“报纸上老是表扬妈妈,怎么不表扬表扬我呢?我多听妈妈的话啊!”儿子坚强而自立,一直努力学习,生病的时候也不声张。董明珠偶尔回家的时候,儿子会静静地坐在母亲的身边,没有更多的语言和动作,分明是在守着母亲不让她离开。

是啊,董明珠能够走到今天,又怎么能够离得开儿子的支持呢?虽说她和儿子见面的次数少得可怜,可只要一想到儿子,她的心中就会有一丝丝极其欣慰的感觉。

如今,董明珠的儿子已经长大成人,走上了社会,过着自己想过的生活。这么多年,儿子不但从没向她抱怨过什么, 还特别理解她,支持她,她的心里怎能不感到欣慰呢?

试问,董明珠是不是亏欠儿子太多了?当儿子特别需要她的关爱时,她却漂泊在外;当儿子孤身旅行需要她的保护时,她却迫于原则,强硬地让自己的儿子独立地面对风雨。

为了工作,儿子11岁时,董明珠就把他送进了寄读学校。他希望通过寄读生活,让儿子长大后成为独立自主、有奋斗目标的人才。

儿子12岁那年,第一次乘飞机从广州回南京,而且从珠海到广州还要乘公共汽车。所有的行程,都是儿子一个人。临行的前两天,儿子问妈妈:“乘飞机那天你能不能送送我?”当时的董明珠已经成为“走过的路不长草”的那个“女强人”。她有足够的经济实力和条件来满足儿子的要求,可她面对儿子殷切的眼神,毅然拒绝了儿子的要求,理由就是简单的“妈妈没有时间”。当儿子恳求让她的同事送一送他时,作为母亲的董明珠也拒绝了。

多年之后,董明珠想起此事时,总有些后怕,并唏嘘不已。她连自己儿子最起码的请求都无情地拒绝了,知道自己做得有些残酷了。当时,广州机场的治安还不理想,而儿子只有12岁,让孩子一个人从珠海乘公交车到广州机场去乘飞机,真是过于苛刻了。

董明珠说:“到了目的地儿子下飞机时,我们派出的营业员来接他。营业员在电话里告诉我,说我的儿子简直就是从机场里冲出来的。”说到这里,董明珠已经有些哽咽了:“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儿子当时的心理,儿子当时已经紧张得没有丝毫安全感了。于是,我的心里也一下子难受得不得了。”

没人知道,那个12岁的孩子先是一个人坐在公交车上,而后又一个人坐在飞机上,他心里都在想些什么。或许有一种对陌生环境的恐惧,也或许有一种对母亲的疑惑。他让母亲去送他,一定是想和母亲多待一会儿。虽然他从小就习惯了掩盖自己的感情,可他毕竟是个孩子,一个期盼母亲疼爱的孩子。在别的孩子那里,也许已经对父母过多的爱护感到厌倦,而在他这里,母爱却显得过于单薄。

因为本职工作的特殊性,董明珠与儿子面对面交流的时间非常少,她只好把母爱更多地体现在行为影响的潜移默化中,希望儿子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董明珠觉得,母子之间沟通的语言无须太多,也不在于母亲非要跟儿子说什么、要跟儿子做什么,而在于母亲的言行举止。她觉得,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多多经受磨砺。如果长期生活在蜜罐子里,对孩子的成长不利。当很多家长每天都在接送孩子上学和回家时,她希望自己能够站在学校的大门口,看着儿子独自走回家。

董明珠在谈到如何教育孩子及自己的教育观时说,一般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并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法。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用各种各样的礼物哄他,开车送他上学,考试时甚至把饭菜都拎着送到学校大门口。这种爱并不是培养孩子的好办法。在她看来,最好的母爱就是给孩子一个发展的空间,让孩子自己判断事物的好坏。

在南京做格力空调销售的日子里,董明珠几乎天天都在市场奔波,很少回家看看母亲和儿子。偶尔深夜路过家门回去一下,母亲和儿子也早都睡着了。而第二天一大早,董明珠就离开了家。有一回,董明珠在销售中打了一个大胜仗,就决定回家陪母亲和儿子好好待几天。董明珠依然记得那一天的情形。那天,儿子回家看她躺在沙发上休息,显得特别高兴。可就在这个时候,董明珠的电话响了,电话的那头说:“格力一批销售员‘集体辞职’,请速回总部处理经营工作。”

董明珠来不及和儿子说几句话,就收拾行装,向火车站奔去。在上火车的一刹那,她清楚地看到儿子脸上的泪。望着儿子,她的眼泪也禁不住地刷刷流下。

有人问董明珠:“你最伟大的成就是什么?”董明珠非常自信地说:“我的成就一个是儿子,一个是格力。说儿子是成就,是因为我没有溺爱儿子;说格力是成就,是因为格力成了中国的品牌、世界的品牌。”

董明珠是不轻易掉眼泪的,但却时常被儿子感动得掉眼泪。高考的时候,儿子也是一个人做准备,自己还带上常用药以防意外,这对董明珠来说,是一个很大的安慰。因为儿子自立了,儿子知道照顾自己了。2007年1月,董明珠被评为中央电视台“2006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她站在领奖台上的时候,意外地收到了儿子发来的“亲爱的妈妈,恭喜你!”的祝贺短信,她顿时就流泪了。有时,她真的觉得自己在远离格力的时候,才是一个真正的女人,才是一个真正的母亲。

如今,董明珠的儿子已经部分继承了母亲的自立与自强。她的儿子说,不希望在母亲的羽翼护佑下过安逸的生活,也不希望因为生活在母亲的阴影下限制了自身的发展。董明珠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虽然没有实行贴身的爱抚和严格的管教,却一直保持着一种适时的沟通与指导。从儿子几岁时,她就经常鼓励儿子要坚强勇敢,自力更生。她对儿子说,只有这样,才能在长大之后真正成为一个有能力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

在很多采访董明珠的电视节目里,董明珠的儿子东东都没有出现过。东东说,他不想因为母亲而让自己在社会上享受与平常人不一样的待遇,就连选择工作,也不希望到认识母亲的人多的地方去。虽然母子之间很少见面,但总会常常通电话联系。

每次和儿子沟通的时候,董明珠这边总是电话不断。而她却无法逃脱那些打进来的电话,生怕耽误了公司的大事,只好接了一个又一个电话。有一次,儿子终于忍无可忍,就挂断了母亲的电话。过后儿子对她说:“你总是在我跟你沟通找到了一些感觉的时候就去接别人的电话,我的情绪也因此一下子就没了。”

这样的事情虽然已经过去很久了,可在董明珠的心里,却一直像发生在昨天一样。儿子的话对她的刺激太大了。她知道儿子有很多话要跟她说,她又何曾不是有很多话要对儿子说呢?只是,她的时间都用到工作上去了,不得不一次次地藏起对儿子的愧疚。

董明珠最喜欢陈琳唱的那首歌:“藏起想哭的心,对你撒个真诚的谎……”董明珠觉得,这首歌总能表达她对儿子的心情。

看着越来越棒的儿子,董明珠内心感到极大的欣慰。如今,她已大可放心了,因为儿子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就不必像当年那样,对年幼的儿子撒谎,说自己很快要回来。她可以光明磊落地告诉儿子,她要为格力的前途努力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