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青春,就是用来追问的:一位大学老师的答问日志 > 你需要“自己爱得更多”还是“爱自己更多”的人? >

你需要“自己爱得更多”还是“爱自己更多”的人?

林志炫说之所以他显得相对年轻,是因为他在印刷厂经常跟年轻人打交道。我也可以说,我之所以心态还比较年轻,是因为作为大学老师的我经常跟大学生交流。这就隐含着其实人生有些东西是不对等的,如年龄和心态;如你需要“自己爱得更多”还是“爱自己更多”的人?

也许,女性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爱得更多”的人,而男性希望拥有一个“爱自己更多”的人。其实未必。我记得一位朋友说他弟弟长得比较帅,他女友很爱他,但是他不负责任,不仅没有给女方准备戒指、房子,结婚前还把所有钱花光。有了孩子后,劝他为了家庭兼职,他还很不高兴。这就是被爱情冲昏头脑的所谓“自己爱得更多”的结局。所以,不少女性说,男性应该找一个自己更喜欢的,才会有激情和长久的基础;女性应该找一个更喜欢自己的,才会被呵护,才会安定。

有的学生说:“我只相信缘分,除此之外,我什么都不相信。我一般会爱一个人很久,这是我的特征。”这是一个有悟性的人。有的年轻人说:“我只是凭着直觉,不知道对错。希望能找到一个让自己爱得更多的人。”这是一个简单而有点幼稚的人。

而一个外省的年轻人则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和思考。她说:“我喜欢成熟一点的人,有的男人29岁了都很不成熟。女人都有一个受虐心理,这种受虐是甘愿自己喜欢的人比自己有优点,最起码从大局上看是这样的。我不是一个好女人,我不够爱他。如果我以后的婚姻会不幸,就当是对我的惩罚吧。但我的家人又为我算命,说我会遇上一个令我甘心的有某种身份的人。我的心到目前为止,真的好像没有出现过死心塌地地去爱一个人的情况,都是不温不火的样子。对于爱情,我不怎么相信感觉,我觉得只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很自私。这种东西,我往往会让命运去选择。

“应该说,我是希望能有一个人镇得住我吧。如果能让我放弃我的某样重要的东西去追随他,那么这个人应该就是能镇得住我了,而我应该也是很爱很爱他的。我不会轻易地确定某个人,就是希望缘分能把我和他拴在一起。就目前来说,我有我的工作,我的理想,我在这里的一切。如果真遇到这样的人,我愿意放弃这里的一切,奔到他的身边,再慢慢构筑我的梦想。如果我知道他需要我,我们的家庭需要我,我会这么做的。也许,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外在的东西,我们只是来修行的,来用这个世界认识自己,那个真实的自己。”

那么,我们需要的是“自己爱得更多”还是“爱自己更多”的人?分析如下。

其一,爱的多寡是很难衡量的。西方有一个童话叫《猜猜,我有多爱你?》,里面说的是大兔子妈妈和小兔子孩子比爱。小兔子伸开双手,说:“妈妈,我爱你有这么多。”大兔子伸开长长的手臂,说:“我爱你有这么多。”小兔子就想:“是啊,妈妈的确比我爱得多了。”后来大兔子小兔子还以倒立,跳高,跳到月亮上与从月亮上往返等比较爱的多少,结果给人感觉都是大兔子妈妈爱得多。不过这只是一方面,因为爱是一种情感,是不能以外在的事物衡量的。小兔子也深爱大兔子,只是因为年纪小,不成熟,所以外在的条件受到限制罢了。如果让一只青年兔子与兔妈妈比较,就很难在外在的方面区别开来;但是她们之间都是爱着的,这是本质。

其二,多与不多是相对的。所谓女性希望拥有一个“自己爱得更多”的人,而男性希望拥有一个“爱自己更多”的人,也只是一种相对的因人而异的“也许”。

廖翠凤对林语堂,朱梅馥对傅雷,江冬秀对胡适,都是女方对男方爱得更多。但是沈从文对张兆和,就是男方爱得更多。因为张兆和四年都不理睬沈从文,一封信也不回,到了第五年才由家人的撮合而跟沈从文在一起。她不算深爱也不算懂得沈从文,但是在一起就是一生,不离不弃,相濡以沫,这是一个奇迹。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沈从文的功劳。我有两个朋友,都是男方爱得更多,一直做家庭煮男,一直支持爱人读书,做学问,做事业,也不见得家庭有什么不和谐的地方。我还有一位朋友,她说如果当年不是因为他母亲到她家跪着求她,她是不会嫁给她丈夫的。只不过在一起了,虽然觉得双方脾气不太对得上,但是他很忠诚,很顾家,也有上进心,自己也就认了。因为在婚姻中,感情只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性格习惯的磨合,是对一个家的坚守。

还有一种难分多寡的爱。一是,如胡风与梅志。这两只老虎,争吵不断,命运多舛,但又互相忠诚,可谓患难夫妻,但难分谁爱谁更多。结局让梅志非常感叹,感慨母亲给她算命的某种合理性。二是,如钱钟书和杨绛,陈寅恪和唐筼,一对是邂逅的一见钟情,另一对是别人介绍的一见钟情,不过他们无论是刚开始还是以后的人生,都很难分清谁爱谁更多。三是,如鲁迅与许广平,巴金与萧珊。我们知道许广平和萧珊都很热情,以热情打消了鲁迅和巴金心中的顾虑,赢得了丈夫的心和一生的爱。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鲁迅和巴金都很有名,诱惑颇多,但是他们都很专一忠诚,爱定一个人,或者说他们的坚持来源于他们坚定的性格。这种坚定体现了另一种层次的爱或者责任感。爱就意味着责任,所以他们谁爱谁更多,孰能说清?爱就是爱,强要分多寡,就难以真爱,至少是一种不成熟的爱。

其三,爱得更多也逃脱不了命运。有一种命运叫后悔。有个外校的女性朋友说,原来有一个博士追她,很爱她,只是当时她选择了一个年轻一点,帅一点,她爱得更多的人;但是过了两年自己就后悔了。因为年轻时不懂事,她不知道爱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就是生活,是一种志同道合的沟通。尤其是她看到那个博士事业有成,现在也结婚了,对妻子很好,就更为感慨。另一种命运叫分手。王菲和李亚鹏,就是明证,曾经爱得多深的两个人,却摆脱不了命运的作弄。因为感觉是不可靠的,人是会变的。只不过,既然发生了,就让它成为一种纪念好了。纪念是为了留住某种东西,也是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

所谓“自己爱得更多”,所谓“爱自己更多”,都只是一种假象。我们可以依靠感觉或直觉,但更应该根据综合的因素来作一个理性的判断,或者问问自己“谁能陪自己走得更远”,“谁更可依靠”,“谁更可珍惜”?

说到底,我们最需要的或许不是爱,而是懂得,是信赖,是依靠,是感恩。爱情是一种病,婚姻是一种命,就看你的命运如何,它胜过了爱的多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