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五代前的那些爱 > 第五回 愁心欲共秦贞女,目断天涯路转迷 >

第五回 愁心欲共秦贞女,目断天涯路转迷

——孟姜女的故事

民间传说中,孟姜女与万喜良的故事是这样的:

说秦朝的时候,山东临淄有两户人家,一户孟老汉,一户姜老汉。孟姜两家是邻居,仅一墙之隔,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这两家关系很好。

有一年,孟老汉在自家的院墙底下种了一颗葫芦籽。谁知道,很快就发芽了,而且沿着墙壁爬到了姜家的院子那边。后来姜家这边结了一个大葫芦。这个葫芦见风就长,和动画片《葫芦娃》里头一样,我估计动画片《葫芦娃》的创作灵感有可能就来源于孟姜女故事的民间传说。

后来,葫芦大得出奇。有一天葫芦落下来,掉地上裂开,里面躺着一个美丽的女婴。姜老汉叫来老婆,两口子高兴得不得了,急忙把孩子用棉布包好。而姜老汉的老婆刚好还有个小儿子,奶水没断,就喂起这个女婴。

姜老汉这边一惊一乍,惊动了隔壁的孟老汉。孟老汉便过来看看,一问清楚之后孟老汉不干了,说这个葫芦是我种的啊,这娃应该归我啊。这姜老汉也不肯,两人就争上了,后来还是俩老汉的老婆们比较明智,这个男人争起来的时候,女人往往比较明智;这个女人争起来的时候,男人则喜欢装糊涂。她们就说你们也别争了,不行的话这孩子我们就一起养吧。于是这个女婴就有了一个名字叫“孟姜女”——孟姜两户人家的女儿。这孟姜女一下子就有了两个爹,两个妈。

转眼间,孟姜女已经长大成人了。长得这个漂亮,简直就是个“植物人”!怎么说啊?樱桃小口瓜子脸,杏仁眼来柳叶眉,胳膊是莲藕臂,身姿是杨柳腰,你看浑身上下都长得跟植物一样,不是“植物”人是什么?当时这个漂亮就名闻了四乡八里。

可是后来我们回忆这个故事的时候,多数人都忽视了孟姜女的漂亮,为什么呢?被她万里寻夫、哭长城的事迹给遮掩了。也就是说,在万里寻夫、哭长城的感人事迹下,漂不漂亮已经不重要了。请注意,这很关键,事实上这也是这个传说故事的意义所在。

但为什么在万里寻夫、哭长城的背景下,孟姜女的漂亮不漂亮会变得不重要?这一点,我们会在后面讲到。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率军三十万北击匈奴,然后广征民役、修筑长城,孟姜女的哥哥也被抓去修长城了。这时候,孟姜二老为孟姜女选了个丈夫叫万喜良。根据一些细节可以知道万喜良是招赘到孟姜女家的。其实也不能说是招赘,是万喜良为了逃征役,误入孟家的院子,被孟姜女救了,然后就在孟家住下了,两个人患难相交,产生了感情,于是就结了婚。这婚后不过才三天,官府就知道了消息,最后还是把万喜良给抓走了。

自从丈夫被抓走之后,孟姜女整日以泪洗面。眼看着冬天快到了,她实在放心不下,就一连几夜为丈夫赶做寒衣,要亲自去长城寻找丈夫。四个爹妈看看拦也拦不住,就答应了。这孟姜女就开始了万里送寒衣的艰苦历程。其间的辛苦难以一一道来,但辛苦的模式却被后人继承了下来,后来秦香莲的万里寻夫,明代戏曲《琵琶记》中的赵五娘的万里寻夫,甚至电影《太极张三丰》里杨紫琼演的那个秋雪的万里寻夫,那都是从这儿抄来的。

历经数月后,孟姜女终于寻到了长城边上。她打听来打听去,好不容易才打听到万喜良的消息,找到了一个认识万喜良的邻村的民工,这人哭着告诉她:“一月前,我们在修西边山梁上的长城,正好下暴雨,修好的城墙,总是塌毁。官兵下令所有筑城民工必须用肩膀扛住,等墙上的泥土干了才能离开。谁知雨越下越大,哗的一声,城墙轰然倒塌,所有民工都被压在了底下。我因站在最边上侥幸逃生。建好的长城,下面全是累累白骨,你丈夫也压在这万里长城之下啊。”

孟姜女听说自己丈夫早已和自己阴阳相隔,不由得一阵撕心裂肺,趴在长城脚下就痛哭起来。那哭声传遍霄汉,风云含悲,树木萧瑟。连宏伟坚实的长城也抵抗不住这揪心的哭声,颤栗起来。孟姜女哭了七天七夜,就在第七天夜里,那长城哗啦倒了几千里。一具具白骨都露了出来。但是到底哪具才是万喜良的呢?

她突然想起了小时听母亲说过:亲人的骨头能渗进亲人的鲜血。她咬破中指,滴血认尸。孟姜女就这样在一具具白骨滴血,一边滴一边哭,血滴在白骨上,都向外流。孟姜女不知道滴了多少具尸骨,泪都流干了,忽然滴到一根骨头上,血不向外流,一滴一滴地渗进骨中。

“这就是我的丈夫啊!”孟姜女一下抱住,放声痛哭,直至昏迷过去。

故事到这儿还没完,一般的传说中还有个善恶终有报式的结尾。说秦始皇贪恋孟姜女的美色,要纳她为妃,孟姜女假意应允,在羞辱并控诉了秦始皇之后,她毅然跳海自尽了。这就是民间传说中“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

事实上,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个故事基本上是杜撰,是根据良好的愿望加工出来的。著名史学家顾颉刚先生曾经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考证过孟姜女的故事,他认为这个故事的原型根本就不是发生在秦代的。

据顾颉刚先生考证,孟姜女故事的原型出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齐侯攻伐莒国,大将杞梁战死,“齐侯归,遇杞梁之妻于郊,使吊之。辞曰:‘殖之有罪,何辱命焉?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下妾不得与郊吊。’齐侯吊诸其室。”这段话是说,杞梁之妻义正词严地谴责齐侯在城外吊唁杞梁,不合礼节。

汉代刘向编著的《列女传》在这个基础上又增添了“哭城”的情节,说“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而她最后亦“赴淄水而死”。什么意思呢?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杞梁之妻在丈夫死后,举目无亲了,她在城下抚着丈夫的尸体放声大哭,因为她哭得太伤心,太感人了,路过的人也无不为之落泪。哭到第十天上,城墙居然也被哭得崩塌了。

我们比较一下这两个故事,确实发现其中是有着脉络联系的,你看孟姜女的丈夫叫万喜良,“喜良”就是“杞梁”的谐音嘛。有些孟姜女故事的版本里,她的丈夫就叫万杞梁,名字是一模一样的。还有齐国的国姓是什么啊?姓姜。姜子牙被封于齐地,所以早先齐人多姓姜。“孟”是什么?我们排行的时候说“孟、仲、叔、季”,“孟”就是排行老大的意思。所以孟姜女,就是齐人的长女啊。而《左传》讲的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齐国的。

当然,也有人不同意顾颉刚先生的观点,但就现在孟姜女故事的研究情况来看,学术界大多还是认可顾颉刚先生的这种《左传》源起说的。这种《左传》源起说的主要观点当然不是我刚才说的名字上的蛛丝马迹,那纯属是个人的咬文嚼字。顾先生的主要观点是前后故事中这个杞梁之妻和孟姜女,她们忠于爱情、反抗暴政的精神是一脉相承的。

让我们对照着这两个不同时期的故事再来解读一下,看看到底是不是这样。

从杞梁之妻的故事到孟姜女的故事,最重要的变化产生在哪里?

我认为最重要的变化有三个地方。第一个是从“原地哭夫”变成了“万里寻夫”。第二个是从“哭倒城墙”发展为“哭倒长城”。第三个就是将故事的时代背景从春秋时期拉到了秦朝。

先来看第一个,从“原地哭夫”变成了“万里寻夫”,它的意义是什么?答案是增加了难度。

春秋故事里说杞梁之妻是“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是因为见到丈夫的尸体被拉了回来,所以悲从中来,放声大哭,这是什么?这是触景生情。这种事的发生是不可预料的,就像前一段巴西航空公司的空难事件,失事者的家属谁也料不到自己的亲人会遭到飞来横祸,所以在机场认尸的时候,很多人失声痛哭,甚至有些家属并没办法找到亲人的尸体,但在那种情景下,也只能放声痛哭,这在心理学上叫做“情境决定论”,也就是古人常说的“此情此景,宁不悲乎?”“此情此景,催人泪下”。当然,这也反映了杞梁之妻和丈夫间的真挚情感,但还嫌普通,还嫌不够,尤其是在表现中国妇女身上那种坚贞的品格时,这就不够力度了。

怎么办?所谓路遥知马力,艰难见人心!只有增加难度,才可以突显出这种坚贞的品格。于是孟姜女的故事里,我们看到在找到丈夫的过程中增加了送寒衣、行万里,最后滴血认骨的情节。这送寒衣表现的是对丈夫的关切,尤其是万里送寒衣,本来是夫妻间的真挚情感就升华为了一个女子对爱情的坚贞与执着。行万里的艰难旅途,这说明了什么啊?那坚贞后面不是总跟着两个字组成一个成语吗?叫什么啊?叫“坚贞不屈”。要表现坚贞,只有爱情还不行,还要有面对艰难险阻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所以到滴血认骨就是这种不屈服的最后升华。

想那孟姜女含着泪滴过数千具尸骨,每一具尸骨的背后也就是说每一个男人的身后都应该有着他自己的“孟姜女”,孟姜女在这个时候,就不再只是万喜良的那个孟姜女了,她是千千万万个孟姜女的化身,她身上的那种对爱情坚贞乃至永远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就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劳动妇女身上所固有的那种精神和品质。这样,孟姜女的形象就完成了一个从“小我”到“大我”的升华,她的形象意义就明确了,就高大了,这也是民间为什么对这个故事如此津津乐道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孟姜女的故事作为民间四大传说之一,她让人津津乐道的原因还在于她哭倒长城的轰动效应。这就是第二个变化,从“哭倒城墙”发展到“哭倒长城”,这有什么用意呢?答案是增加了强度,也就是增加了震撼力。

这里要顺便说一下这个男主人公万喜良的尴尬处境。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很少被人说成是“孟姜女与万喜良”的故事,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只说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这是因为故事里的男主人公纯粹是个配角,甚至很多时候,他到底是叫“万喜良”,还是叫“范喜良”,还是叫“万杞良”都搞不清楚。各种不同版本的民间传说里,他的名字是不一样的。但叫什么名字又无所谓,这就可以看出他叫什么不重要,甚至他到底是谁也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他让孟姜女的哭诉有了对象,让孟姜女的眼泪有了意义。

这就可以看出,为了突出孟姜女这个形象,一切不相干的其他因素都是可以弱化的,反过来,一切相干的因素又都是可以强化的。所以这个最关键的相干因素——城墙,就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强化。

中国人喜欢垒墙筑城,我估计这跟我们汉字是方块字有关,你看国家的“国”字,四面都是“城墙”,我们南京的明城墙还申请了世界遗产保护。那最大的城墙就非长城莫属了。孟姜女放声一哭而长城倾倒,这个哭就赶得上那个感天动地的窦娥冤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那个窦娥只是为自己的冤屈而感天动地的,不像孟姜女,是为了她丈夫,是为了普天下千千万万个受奴役的百姓而感天动地的,这就使得孟姜女在某种程度上成了整个受压迫群体的最重要的形象代言人。事实上,中国的民间传说有一个很大的特质,就是传说中具有正面形象意义的主人公往往是民意的形象代言,这从孟姜女的故事里看得尤为清楚。

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会有第三个变化了,为什么要把春秋时期的事拉到秦朝来说事儿呢?

秦朝说起来有过两任皇帝,但秦二世那纯属狗尾续貂,可以忽略不计的。秦朝真正意义上的品牌代言人那就是秦始皇。秦始皇什么人啊?从政治史上看,他是第一个称皇帝的人,中国历史有“皇帝”这个称呼的就是从秦始皇开始的,所以他叫始皇帝嘛。从制度史上看,中国后来两千多年的官僚制度体系,甚至一直到现在,很多制度的确立,都是从他那儿开始的。但是从民生的角度看,秦始皇就是暴政的代名词,就是残暴和压迫的代名词。据《史记?秦始皇本记》记载,秦始皇大修长城是在始皇三十四年,即公元前213年,而始皇三十三年,也就是前一年,蒙恬就已经率三十万大军远击匈奴,把匈奴赶到了阴山以北,这个地方早已远离了长城的防御区域,后来一直到秦朝灭亡,匈奴都没有能力再跨过阴山以南。这就说明筑长城从国家防御的角度上讲,并不是刻不容缓的事,也就是说筑长城的首要目的不是军备竞赛,而是对内、对百姓的压迫手段。因为这样超大型的“基建”工程可以使百姓彻底疲于奔命,从而不再滋生事端。

这几乎是所有统治者最愚蠢的地方,秦始皇这样的初衷,使得民不聊生、生灵涂炭,这不是暴政是什么?它不该被控诉谁该被控诉?所以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最后硬要把秦始皇扯进来,硬要跨越时光的尘埃,从春秋时期回到秦朝的时代里来,其用意也就不言自明了。

正是以上的三个变化使一个原本简单的爱情故事具有了沉厚的历史意义,所以事实上民间看待孟姜女的故事并不是像看牛郎织女、看梁祝那样,把它当作一个纯属的爱情故事来看的。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前面说在万里寻夫以及哭长城的背景下,孟姜女的漂亮不漂亮会变得不重要。要在“梁祝”这个纯粹的爱情故事里,梁山伯的英俊和祝英台的漂亮就是首要的条件,是不可以被忽略的。再比如我们在前面说过西施,我记得当时说过一个观点,那就是西施的形象意义,也就是这个人物的精神内涵在很大程度上被她的漂亮给遮掩掉了,所以在这儿,为了要突出孟姜女身上的那种女性的坚贞品质、反抗品格,在万里寻夫、哭长城的背景下,她的漂亮不漂亮就变得不重要了。

我们讲了三个变化,事实上还有一个不变的地方,一个万变不离其中的地方,从杞梁之妻的故事到孟姜女的故事,有一点始终未变,那就是一个字:哭。

我一直认为,哭是上帝赋与女人的权利,也是战神赋与女人的武器。拿破仑西征的时候,他老婆约瑟芬跟人瞎搞,给拿破仑戴绿帽子,以为拿破仑会战死沙场,不会回来了。哪知道拿破仑战胜回来了。拿破仑听说了约瑟芬的事就要休了她,坚决不肯见她。约瑟芬就站在门外哭,不仅自己哭,还拉着两个孩子在门口跟她一起哭,直哭到拿破仑回心转意。后来拿破仑登基做皇帝的时候,约瑟芬照样是皇后,可见约瑟芬是掌握了哭的技巧的。但这种哭比起我们的孟姜女来,又“小巫见大巫”了。孟姜女的哭不仅感天动地,而且赋予了长城以新的历史内涵,也赋予了中国历史以丰富的人性内涵。

所以女人的眼泪,就像美人鱼的眼泪,是一颗颗美丽的珍珠啊!

说到眼泪,也就要说到笑容。女人,用眼泪去打动人心,但却应该用微笑来改变生活!

请看下回:举案齐眉的故事——“婚姻与爱情的经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