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思考的艺术(原书第10版) > 第1章 发展你的思考 >

第1章 发展你的思考

思考是自动完成的活动吗?个人能否控制?做白日梦(凭空遐想)是一种思考吗?感觉可以有效替代思考吗?杰出的思想者是否也会像普通人那样经历思路阻塞、不能专心和思绪混乱?思考技能是后天习得的还是与生俱来的?

本章将回答这些问题,并提供一些基本事例,使你更好地把握本书。

克劳德是一名高中生。课堂上,英文老师正在提问:“同学们,你们昨天在家庭作业中阅读的小故事主题是什么?”看到没人回答,她有点生气:“同学们,你们根本没在思考。动动脑子,好好想想。”

听到这话,克劳德皱起鼻子,紧锁眉头,托着下巴,眼望着天花板:“思考,思考,我必须得思考。这个故事的主题是什么?主题,主题,什么是故事主题呢?”他左看右看,紧抿嘴唇,然后若有所思地开始翻书,似乎在寻找着什么。与此同时,他的脑子里一直在重复“思考……思考……主题……”

克劳德在思考吗?没有!他在尝试思考,也希望思考,但并不是在真正地思考。他的头脑在运转,不过是在空转。他准备思考,却没有思考。

让我们再看一个例子。阿加莎是一名大学生,她正坐在校园的自助餐厅里喝清晨咖啡,同时陷入了沉思。下面是她大脑中所产生的活动:

今天事情好多啊……晚上6点钟要见吉姆……一会儿还得开始准备学期论文……柏莎真懒,但愿这学期她能注意个人卫生……我的头发看起来太糟了——要是能弄成玛莎那样就好了,既干净又不用经常打理……要是冬天马上结束,我就不会这么难受了……为什么我的心情总是受天气影响呢……咖啡有点儿苦,原以为这儿的很好喝呢……我要赶紧回家吃饭……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又胖了,也许慢跑能减下来点儿……

阿加莎的心理活动比克劳德的更接近于思考。思想、图像和观念浮动在她的脑海,并且她很用心地看着它们飘来飘去。但她的角色却是消极的,因为她在心理活动中扮演着观众的角色。正如我们将要介绍的观点(和大多数权威观点一样)一样,思考并不是漫无目的地白日做梦。

什么是思考

那么什么是思考呢?首先,它是有目的的心理活动,而且我们能控制它。在这里,控制很关键。就像开车一样,只有当我们握住方向盘时,我们才能开得平稳。因此,只有我们能指挥它们时,心理活动才会成为思考。

当然,就像旅行一样,思考也各有目的。我们可能在商务旅行,也可能在漫无目的地开车穿过乡村。与此相应,在不同的旅途中我们会看到不同的风景,会收获不同的心情。我们在黑暗或光明中旅行,或快或慢,正确或者错误地转弯,到达目的地或者是别的什么地方,甚至突然无助地发现自己迷了路。然而,只要我们掌控了自己的思想,我们就是在思考。

这并不意味着思维必须始终是有意识的。有证据表明,在无意识中可以加入有目的的心理活动。最显著的例子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当我们苦思问题无果并转而做其他事情时,答案自己就跳出来了(第9章有更多这样的例子)。

考虑到这些因素,我们就可以给思考下一个更为正式的定义:思考是能够帮助我们阐述或解决问题、做出决定、了解欲望的所有心理活动;思考是探寻答案,是获取意义。思考过程包括大量心理活动,其中细致的观察、记忆、怀疑、想象、调查、解释、评价和判断最为重要。通常,在我们解决问题或者做出决定时,这些活动中的若干活动是共同起作用的。例如,通过质疑、解释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问题或者困境,然后解决它。

很多人试图阐明思考的性质,其中最为流行同时又饱受质疑的观点认为思考完全是语言性的。根据这一理论,当我们思考的时候,我们就会在心中遣词造句或默默地自言自语。但是,如果是这样的情况,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就不会被认为是一个思考者,因为他的思考里包含了更多的图像而非词句。1当代权威人士认为思维在人们头脑中的形式通常是言语性的,但也不尽然,就如我们会使用数学符号或者图片而不是文字来表达某个观点,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该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