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批判性思维工具(原书第3版) > 管好自私的天性 >

管好自私的天性

自私指的是不考虑别人的权利和需要,这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我们不会自然欣赏他人的观点或认识到自己观点的局限性。只有经过专门训练,我们才能明确意识到自身存在的这种自我中心。我们不会轻易地承认自我中心,总是从自我中心的角度解释信息数据;我们不会意识到自身的自我中心及其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发现自身的自我服务倾向。

人们非常自信地认为自己已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但情况并非如此。尽管直觉可能并不准确,但是人们很自然地相信自己的直觉。在思考时,人们不会运用理性标准,而往往从自我中心的角度(而不是知识)来确定该相信什么、该拒绝什么。人类在思考时最常用的标准是:

■“因为我相信它,所以它是真的。”先天的自我中心论:我认为我所相信的就是真的,尽管我从未质疑过这些信念的基础。

■“因为我们相信它,所以它是真的。”先天的社会中心论:我认为我所属团体相信的就是真的,尽管我从未质疑过这些信念的基础。

■“因为我想要相信它,所以它是真的。”满足自己的诉求:例如,我相信对我(或者我所属团体)有利的信息,而不相信不利的信息,即使我没有仔细考虑更多不利的证据。我相信“感觉好的信息”,相信那些支持我信念的信息,相信那些不需要我改变观点的信息,相信那些不要求我承认错误的信息。

■“因为我一直相信它,所以它是真的。”自我确认:个体有强烈的愿望来证实自己坚持许久的信念,虽然并没有严谨地确认过这些信念中哪些是合理的。

■“因为相信它符合我的利益,所以它是真的。”先天自私:我相信能够证明我行为合理性的观点,这有助于我获得更多的权力、金钱和利益,尽管这些信念不是建立在合理的推理和证据基础上,但他们符合我的利益,所以我选择相信。

人类天生倾向于非理性地思考,作为一个物种,我们没有制定和发展合理的智力标准不足为奇。我们不希望我们的思考受到太多的质疑,不希望我们的偏见受到挑战。我们自私自利,不关心他人的权利。我们不会牺牲自己的欲求来满足他人的基本需求。我们不想知道那些本以为神圣的信念其实并不神圣。如果偏听偏信能使我们拥有更多权力或优势的话,我们会对一些基本原则视而不见。

幸运的是,人类并不总是以自我中心为导向的。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两种潜在的思想:一个是先天的自我中心的和自我服务的倾向,另一种是后天培养的、合理的和高层次的倾向(经过教养)。从这一章开始,我们将关注自我中心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然后将这一有缺陷的思维方式(见图11-1)和与其对立的理性思维方式进行对比。与自我中心相对,我们探索哪些合理的信念、情绪和价值。接下来,我们将关注两种不同形式的自我中心思维:主导行为和顺从行为。

图 11-1 自我中心逻辑包括的几个元素

了解自我中心思维

自我中心思维源于我们人类天生的狭隘倾向,我们生下来就倾向于从一个狭隘的、自私的角度来认识世界。我们天生就会认为世界是为我们服务的。我们本能地以符合我们利益的方式解释情景和他人的行为。

同时,我们很自然地认为我们的思维方式是合理的。当我们从自利的角度来看待问题时,不管我们的想法是多么不合理、对他人多么有破坏性,我们总是认为我们的思考是合理的。在我们看来,我们的想法是正确的、正当的。我们自我中心的天性是批判性思维中最可怕的障碍。

从童年开始,我们就发展出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因此,如果我们的信念和思维方式是非理性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就是这种信念和思维方式的受害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当我们的推理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我们会对生活进行更为合理的思考,这可以通过他人的指导和自己的经验来实现。如果我们生活的环境将合理行为作为榜样,我们的行为也会变得更加合理。然而,要人们放弃自我中心思维是很困难的,除非我们对这种自我中心思维有非常清楚的认识,并且知道如何摒弃这种思维。人类的思维有太多不合理的地方,但总能伪装出合理的假象。

当然,表象上的合理并不等于理性真的存在。而且,很多看似理性的成年人行为其实是根源于自我中心或社会中心。人们对自身的大脑运作机制没有清晰的认识,也没有认识到自身思维中带有的偏见、虚假、模糊不清和刚愎自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