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罗辑思维2:有种、有趣、有料 > PartⅢ 失控的慈禧太后 >

PartⅢ 失控的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的报复

可是,历史往往怕的就是这“可是”二字,为什么从戊戌政变一直到庚子事变,短短的两三年里慈禧太后就跟变了一个人似的,突然变得非常的仇外和排外?原因在于这个时候她已经不是什么政治家了,她是一个愤怒的伤心的要向世界施尽所有权力去报复的一个老妇人。

罗胖每日微信精选

△可爱

我曾经说过,年轻人到20多岁的时候只要做到可带,也就是有人愿意带你上路就可以了。30多岁要做到可用,40岁要做到可捧,50岁要做到可敬,60岁呢,只要做到可爱就可以了。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随着人的寿命越来越长;当我们这一代人活个八九十岁,甚至一百岁,都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之后,整个人生顺序都被颠倒了过来。从30多岁开始为社会做贡献,50多岁退出工作舞台,实际上不是在为事业,为各种目标打拼的那个年月会变得越来越漫长。

外朝的那些臣子她是没法追究的,因为满朝都是维新派,你说谁不是?张之洞不是维新派?荣禄不是维新派?当时稍微明白的人都知道这个国家得变了,得赶上世界大势。慈禧太后知道这些人是动不了的,但是你从她在内宫那发泄的怒气就可以看得出来,那是多么充满戾气的几天。

9月28号,戊戌六君子喋血北京菜市口;10月4号,慈禧太后从宫里扔出来十四个太监,这些人都是皇帝和珍妃身边的人,他们的罪名是:串通宫内外,扰乱大内。其中四个当场乱棍打死,剩下十个一半永远枷号,另一半枷号两年。什么叫枷号?就是戴上那个我们在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方形的25斤重的枷子,那真叫生不如死。

所以,可爱,变得可爱的任务就变得越来越重,这件事情必须从很年轻的时候就着手。

更可怕的是10月5号宫里传出懿旨,10月4号打死四个太监不能成殓,直接抛入万人坑。这是茅海建先生在清宫档案里发现的懿旨。所以你看这个老太后她那种发泄简直到了疯狂的地步。你会发现此后的几年间政治发展的脉络都是按照这个脉络在走。

力挺罗胖

@立秋:

罗胖在这一集其实不是在阐述一个事实,也很明显他多次强调了“出现了疑问”,也强调了历史的“故事性”。我觉得他是想通过讲述他对这段“故事”的理解,来引发人们对历史的真实性的探讨,而不是向人们灌输一个事实。世间没有绝对的“对”或者“错”,而是需要人们对一个事件进行全方面的分析才能得出对后世或者后人有推动影响的道理。当今社会太多的人的观念已经被定性,这样也许会导致一代人或者几代人的思想无法前进。这说起来很抽象,但这现象反映却很具体,就简单比如对慈禧的评价。

老太后觉得我冤啊,光绪皇帝你不孝,你忘恩负义。我含辛茹苦把你养大,你却串通外廷要杀我。虽然光绪皇帝说:我没有,这事我都不知道,这是康有为自己想的事。老太太说:我怎么知道你不知道?因为外人的这一点离间的作用,这老太后以后是彻底不相信光绪皇帝了。

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插曲,很多人都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之后,立即就把光绪皇帝软禁在瀛台。这实际上是不确切的。慈禧第一次还宫的时候,她在宫里的办公场所是西苑的仪銮殿。老太后回来后皇帝得天天早晨要去请安、陪吃早饭、陪着看戏,所以他得就近居住。所以只要老太后回到西苑仪銮殿,皇帝就会搬到瀛台的含元殿去居住。所以这个时候,光绪皇帝其实是没有被软禁的。

但是随着慈禧太后在后宫清理太监时,越看这光绪皇帝就越觉得窝心,越觉得憋不住火,然后渐渐地对他的各种管束就开始了。包括后来把瀛台给封起来,皇帝要什么东西都得老太太我自己批准等。这些情况都见于当时的清宫档案。这个老妇人当时已经就觉得不知道怎么报仇,不知道怎么出这口恶气才好。

当然这个时候慈禧太后倒不是把气撒在变法上,她主要恨的就是康有为和光绪皇帝。她恨康有为恨到什么程度,满世界派杀手追杀就不用说了。有一个这样故事,民国时期有一任总理叫梁士诒,他在清朝的时候中过进士。慈禧太后一看这个人姓梁,又是广东人,就让查查这个人是不是和梁启超有什么关系啊?旁边就有人说这个人肯定不是好人,你看他跟梁启超一个姓,康有为号祖诒,这个人的名字“梁头康尾”,他肯定不是好人。老太后说对,这人不是好人,不能让他当官。你看她这种恨已经到丧失了起码的理智的程度了。

网友反对

@娛樂圈ㄨ天行:

说慈禧在戊戌变法后完全地失去理性变成了一个老泼妇,十分牵强附会,因为一个五十多的老政治家一时失去理性或者是情绪激动有可能,但是不能说在之后的几十年里,她一直是在报复光绪皇帝吧,这很不合逻辑,还有她跟光绪的感情不是很好吗,那怎么出了事情之后连一个给皇帝解释的机会都没有,就算一时生气,但是在之后的几十年里他们母子就一直没有谈过心吗,十几年的感情是说放弃就放弃吗?所以说,康有为事件只是慈禧为夺取权力所找的一个借口。

慈禧太后为何向世界宣战

再看后来的历史脉络的演变,真的是一声长叹啊!她越觉得光绪皇帝不孝,她就想弄他。可是老太太又知道自己没有那么方便地弄他。她就使用了各种各样手段。比如皇帝你不是身体不好吗?老太太就明发上谕说皇帝身体不好,广招天下的名医来给皇帝看病。要知道在专制时代,皇帝身体不好是国家的天字号机密。因为皇帝身体不好会招致中外的各种政治的动荡和大家的猜疑,这是一个很严重的政治事件。所以当时很多外面的舆论就认为慈禧真的是要废光绪了。

这个时候外国的使臣们就不干了,说好好的你怎么要把一个维新变法的皇帝废掉呢?所以很多外国使臣说你不是说皇帝有病吗?我们派西医去看一下。所以后来法国大使馆还真派了一个西医去看,发现光绪皇帝真的是有病,而且是很严重的肾炎。

但是仅此为止吗?老太后把端王爷的儿子接进宫去,说是要给皇帝立个大阿哥。但并不叫太子,只说是给光绪皇帝立一个后人。这个意思就是你看那个备胎已经在那儿搁好了,我随时可以把你光绪废掉。后来在册封这个大阿哥的时候,各国的使团很不给面子,不去参加这个典礼,老太后又觉得憋了一口气。

吐槽罗胖

@酷小贩:

看了几期“罗辑思维”,觉得还行,但是这一期纯属扯蛋,前面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康有为等人如何小人,政治觉悟如何低,光绪和慈禧之间的关系如何亲密,是维新人士挑拨离间,但是事实是光绪之后被慈禧软禁了十几年,如果没有斗争,会因一个外人的一句挑拨十几年母子关系化作仇敌?而且罗胖在讨论这段母子关系上丝毫没有考虑到权力这个因素,纯属主观臆断,宫廷内的权力斗争岂是靠血缘可以缓和的?后面的篇幅罗胖感觉把慈禧说得太无辜会有舆论压力,又极力推翻之前的论断,把中华民族沉重的近代史所遭受的屈辱,武断粗暴地归结于老太太撒泼?这太孩子气了。总之这篇主题不明,前后矛盾,感觉是为了标新而标新,为了噱头而噱头。

再后来又有一个误传说:外国的那些列强要给中国下最后通牒,老太后必须把权力给让出来交给光绪皇帝。老太后这就彻底崩溃了,都是这帮洋鬼子,老娘受了你们一辈子气,现在你们还要帮这个孽子来夺我的权,那还了得?于是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最荒唐的一幕,可能也是世界历史上最荒唐的一幕,慈禧向当时有邦交的所有十几个国家宣战。那个宣战诏书是当时的一个军机处的小章京写的,今天读起来还觉得真好笑,其中有一句话叫“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口;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这跟今天我们很多愤青的口气都是一样的。

实际上老太后这个时候已经不是一个政治家,她就是一个被激怒的母亲,谁让我不痛快一会儿,老娘就让他不痛快一辈子,老娘跟你拼了。你们外国人既然要保护这个逆子,那对不起,老娘就最后跟你们决一雌雄。最后导致义和团运动、庚子事变。四万万同胞每人赔八国联军一两银子,给国家拉下了四万万的亏空。整个历史车轮就像一个摆起来的多米诺骨牌,就这样一张一张地倒下去,把中国拖入了一道沉沉的黑暗。

一百多年后,我们再去判断这桩公案到底赖谁呢?我们不能做一个骑墙的姿态,各大五十大板。好,康有为就算糊涂,他把宫廷内部完全可以调和的一些小矛盾变成了外朝的激烈的政治斗争,用自己一种乡村绅士的想象把它扩大化。但是又如何?真正对这个民族和国家造成根本性伤害的是慈禧。慈禧的方向跟康有为正好相反,她是把外朝严肃的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政治事件变成了一个农村老妇人一般的撒泼打滚。为了出自己胸中的一口恶气,把自己扮演成一个伤心愤怒的母亲无休无止地闹家务。

我看有一个历史学家说为什么民国建立之后所有的试验都失败了,不管是孙中山的试验,还是袁世凯的试验,还是北洋政府的试验。实际上他们刚开始也许都有很好的初衷,为什么都失败了?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时间了。当时的历史大潮推着中国往前走,大家没有时间等你去慢慢地见效。那时间哪儿去了呢?就是被清朝政府后期一次又一次的耽搁耗尽了,所以给后来整个20世纪的中国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灾难。

网友点赞

@屈独清:

事实是这样的,当年众列强对中国还是虎视眈眈的,但是那个慈禧一下子向列强全部宣战,比希特勒还厉害,希特勒也不敢全部宣战呀,不也是一个个打的吗,这家伙老太太发了疯似的全部宣战,这给外国侵华垫了一块非常好的铺路石。完全不把国家大事放在第一位,根本就是拿着国家的命运去泄恨。

这一集不管我们做了多少翻案文章,我们多少程度上能够同情和理解慈禧当时的心态和她的委屈,我们今天仍然要说整个清代的悲剧命运,20世纪初中国的悲剧命运,可以说慈禧你第一个脱不了干系。

(本章社群编辑:姜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