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罗辑思维2:有种、有趣、有料 > PartⅢ 环境如何造就创新 >

PartⅢ 环境如何造就创新

创新的第一个条件

我们先揭晓答案吧:人类造的这个钟表赢了,哈里森赢了。

他赢得胜利这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可以给我们今天的人提供一些什么样的借鉴的意义?是什么样的环境才能造就这种惊世骇俗的创新?

第一条就是有节制的魔鬼。在哈里森制造航海钟的过程当中,谁扮演这个魔鬼角色呢?是当时的天文学家们中的马斯基林*。这个人可不是普通的凡人啊,他是英国第五任格林尼治天文台的馆长。这个人其实也挺有意思的,他一生都把自己所有的激情和生命都献给了头顶上星空,以至于他把他的婚期推迟到54岁。他就一直看不起哈里森,说你不就是一个破钟表匠吗,人类的智慧能跟上帝比吗?我们这个研究多么富有科学的含量啊,你那个东西算什么东西?

小编补充:马斯基林是英国天文学家。1765年,他继纳撤尼尔·布利斯(NathanieBliss)而受命为第五任皇家天文学家。马斯基林是首先使时间测量精确到十分之一秒的人。

他就是一直致力于描绘头顶的星空,并出版的了《航海历书》,告诉你在什么时间头顶的星空会给你什么样的星象,然后根据仪器观测,就能定下来现在的时间。这本书在一直是航海的得力助手。我虽然没见过,但听说一直到现在他那本还是每一年再版一次。

罗胖每日微信精选

△设想

给大家推荐一本书吧,名字叫做《牛奶可乐经济学》,为啥叫这个名儿呢,因为这本书第一段就解释了一个现象,为什么牛奶要装在方盒子里面,而可乐要装在圆罐子里。原因很简单,牛奶在运输的过程中、储藏的过程中都要用冰箱,所以装在方盒子里最省空间。而可乐为什么要装在圆罐子,那就可以用最少的铝合金材料装得下最多的液体。所以说白了,这就是商人计算的一个成本问题。你看,知道了这样的知识其实也没啥用,对吧。但是知道了以后,你会觉得世界的本来面目还是又清澈了一点的。读书的趣味嘛,就是不问用处,只求解释疑惑,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努力验证,这就是人类进步的基本方式啊。至于用处嘛,那就以后再说啦。

当然马斯基林作为竞争者嘛,一方面因为知识的优越感他看不起这木匠,另外一方面也有奖金在作祟的作用。所以他经常会给哈里森捣一点儿小乱。比如说哈里森这个钟造出来了,他就说你得试验啊!一次试验不行,得试验两次啊!这次试验不靠谱,再来一次啊!然后他又会欺负人家哈里森,比如说要求哈里森把钟表上交,把图纸都上交。

但是说实话,我觉得说马斯基林欺负哈里森,其实是小说家的笔法。《经度》这本书的作者索贝尔,为了强调戏剧性,他有意识地把马斯基林描述成魔鬼。

其实能够摆得上台面的显示这个马斯基林对哈里森的迫害的真的没有几件事情。我就说《经度》中写的迫害哈里森最过分的一件事吧,有一次经度委员会把哈里森的航海钟给没收了!虽然小说中用的是没收这个字眼,但真实情况不是没收。当时经度委员会讲,你哈里森要我们把奖金给你,你总得把东西给我。而且你得告诉我这个东西怎么制造。如果你不告诉我们,万一在测试途中你死了,我们的钱又花了,这个谜底永远是石沉大海了。那怎么行呢?

经度委员会就要求哈里森把这个钟上交,但哈里森死活不愿意。所以马斯基林带着逮捕状就到他们家要运走这个钟。在把钟运走的时候,哈里森就抗议说:你们居然用一个没有减震弹簧的马车来运我的钟,这不成心想把我的钟颠散吗?据说在哈里森家搬运这个钟的时候,工人在门口不小心把这个钟掉地下了,把这哈里森给心疼的都不知道怎么形容了。

这就是马斯基林迫害哈里森的最大的罪状。

大家想想,这不就是有节制的魔鬼吗?马斯基林从来没有篡改过哈里森的试验记录和测试数据,也从来没有对哈里森进行过人身上的打击报复。只是不小心把他的钟摔地下一回,就成为马斯基林最大的罪状。

所以你看,一个好的创新环境一定是这样:不管竞争多么激烈,不管每个人都揣着什么样的心态,在制止别人的创新的时候,这些魔鬼是有节制的。

这是创新的第一个条件。

创新的第二个条件

就像《野百合也有春天》那首歌里唱的那样,一个创新的环境,必然要允许山谷里的野百合也有春天。不管这个木匠干的那个事靠不靠谱,讲的理念靠不靠谱,当时的整个英国还是以非常严肃的态度对待这种边缘性创新。

罗胖每日微信精选

△傲慢

现在的读书类节目啊,通常分为两种。一种呢就是朗读,用播音腔,一字一句,不增不减。而另外一种,就是我做的“罗辑思维”了,加进了自己很多的见解,结果容易被误认为是评论类或者话题类的节目。其实市场最需要的是第三种产品,那就是你老老实实替我读书,然后用最明白的口语,告诉我书里最有价值的是什么。这样大家既利用了碎片的时间,也节省了读书的精力。而这第三种产品呢,恰恰是放弃了一些传统上认为很有价值的东西,那就是既不追求创建,也不追求精准,进入了一种混搭的状态。所以啊,这个时代的创新,最重要的不是精益求精,而是重新发现需求,放弃原来那些产品精英主义的傲慢。

这就要说到最后哈里森是怎么在1773年拿到这笔奖金的。经度局一直在想法拖延发放奖金,这其中当然有马斯基林的作用啦。先是让哈里森把钟做出来,然后去测试,测试完了又要求把原理告诉我们,把原理告诉我们后还不行,你还得再做两台,我们得确保你这个东西可以复制。

一直拖到哈里森多大了?80了。老头最后实在气得不行了说:我不跟你们废话了,我直接找国王去。当时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正好也是一个天文迷,他在自己院里还搞了一个皇家的御用天文台。他拿着哈里森的钟表测试后,觉得靠谱,就跟哈里森说我挺你!给他出了一份试验数据。哈里森就拿着这份数据跑到经度委员会去。最后经度委员会终于承认了这个东西。

为哈里森主持正义的国王乔治三世

有国王的这种重视,再加上经度委员会遵守规则,也有整个英国社会当时对这个事情的重视,最后才让哈里森的发明释放出它的光辉。

最后哈里森他拿到这奖金其实都不是经度委员会掏的,而是国王掏的。国王说:你别跟他们废话了,这帮经度委员会的天文学家不可理喻。这样吧,他们不是还欠你一万多英镑吗?你给我打个折,我掏8千多英镑给你。

这事就算结束了。虽然哈里森拿到的这笔奖金也不是正式的从经度委员会拿的,但这个故事就是这么结束的。

创新所需要的第二种环境是:不论你出身如何,整个社会它有一种机制来公正的认可你的创新成果。

创新环境的第三个条件

创新环境的第三点是整个社会要对创新的种子有一种培育的能力。具体到这个航海钟就是:怎么让这个航海钟变得便宜而且可以量产。要知道哈里森造这个钟花了2500英镑和十几年时间。后来有人测算一下一个航海钟的成本是500英镑。这在那个时代可是巨款啊,没有哪个船长买得起。

可是你看马斯基林搞的星像法:一套《航海日历》加上一个象线仪,20英镑搞定了。这套方法虽然比较伤眼睛,但毕竟便宜呀。

一个产品是怎么做到价格便宜的呢?就是产量得大,技术上可以复制。这考究的是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哈里森死后,关于他的钟表原理的书籍也出版了。当时所有的英国的钟表匠就扑上去进行研发、改进,然后量产。随着产量越来越大,这款航海钟的价格就从500英镑最后一直降到50英镑左右,几乎所有的人都开始买得起了。而做到这一点是要凭借一个国家的总体的制造业的实力的。

网友知识补充

@夫子大师兄:

问个问题,船上的当地时间怎么得到?钟表上的时间应该是船出发地的时间,而不是船上当地的时间,有点不解,难道靠观天相吗?不是说钟表一天不能超过3秒的误差吗?你观太阳、星星什么的本身误差就很大呀,对钟表要求这么高,对当地时间要求这么宽,不符合逻辑呀。这是我本期最大的困惑。

@dy1901:

1.太阳,正午的时候影子长度最短。2.星星,对照星系图谱测量星座高度就可以得到准确的当地时间。事实上完全依托星星来判断经度是不可能的,星空的差别要依托地球公转来改变空间星系的投影关系(也就是画出来的平面星系图),而一个小时的时差所能影响的偏差微乎其微(1/(365*24)),几乎没办法准确测量,一小时时差在赤道上已经可以横跨260多公里了。但是以之判断当地时间确是可以很精确的,所以最终解决这个问题是需要钟表(出发地时间)和天文学观测到的时间(当地时间)相结合来判断位置的,缺一不可。

到1815年的时候,这种航海钟全世界大概有5千多个了,这个问题船基本上就解决了。我还记得达尔文乘坐那个小猎犬号(小猎犬号是在1831年出航去考察,最后诞生进化论的那艘船),那个船长一艘船上就带了20多个航海钟。所以我们可以判断在那个时间,价格问题已经彻底解决了。

量产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其实也反应了一个国家的经济需求。我们都以为创新是一个白胡子老爷爷穿着白大褂在实验室里干的事情。错了!创新往往是市场给你提出来巨大的问题,倒逼当时的有创新能力的人搞出来的一个成果。你拿我们中国来说,我们中国现在修桥、修路和修隧道的能力和技术一定是世界第一。为什么?遇到的情况多嘛。再比如说我们中国移动2G的技术一定是全世界最好的,原因也很简单啊,遇到的情况多,需求量大。需求量大它就会倒逼创新。

故事说到这儿,我们不妨来总结一下从这个故事当中发现了什么。当我们这一代中国人特别渴望我们拥有创新的时候,我们就得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像哈里森这样的既具备财迷精神,又具备工匠和爱国精神的创新者?我们具不具备一个对所有边缘性的当时看起来不靠谱的技术投入足够关注的社会和宽容的环境?我们整个的创新的知识系统,是不是像马斯基林那样,虽然心怀恶意,但是扮演的是一个有节制的魔鬼?我们的社会能不能为一种创新成果提供足够的社会配套设施和足够的需求?

网友点赞

@茶绿色围脖:

罗像个神探,更善于挖掘整合历史的细节碎片,从一般人不注意的蛛丝马迹中找出想要的东西,更可贵的是在此基础上的独特角度的深度思考,一路趣味盎然甚至不乏悬念地讲下来,最后落脚的却是大家天天讨论的身边问题。真的很牛,这一切的前提是他显而易见的社会忧患和责任担当,这种呈现方式睿智且挺爷们儿。

所以不要怪那些科学家不创新,也不要怪有些中国企业不创新。如果说中国现在距离我们所期待的创新还有些距离,我们都不妨想一想,这个故事中呈现的我刚才说的那个列表。创新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儿,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的事儿,创新从来也不是一个企业的事儿,它是一个制度的事儿,甚至是一个社会经济的事儿。

这就是我们今天给大家奉献的关于经度的这个精彩故事。

(本章社群编辑:陆笑园)

罗胖推荐文章:《经度之战》

作者:土摩托

推荐语:这种长长的文章,静静读下来,有一种满足感。

罗胖荐书:《地图的发现》

作者:杨浪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6-9

推荐语:本书通过地图来写历史,写军事,写人,写事,写情。笑谈中有考据,风趣中见严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