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罗辑思维:有种、有趣、有料 > Part Ⅱ “卖国贼”李鸿章如何爱国 >

Part Ⅱ “卖国贼”李鸿章如何爱国

爱国还是卖国,是一百多年来都打不清的官司,这就说到李鸿章[3],一个卖国卖出品牌的人,以致西方列强找清朝政府签不平等条约,都得让李鸿章来。最典型的就是《马关条约》了,日本人点名让李鸿章到马关来签,这把李鸿章气死了。

李鸿章也是爱国的,一个七十多岁的人,真的愿意去签那个不平等条约吗?只是因为打不过,没办法嘛。

那什么叫爱国呢?就是跟爱自己的家,爱自己的妈一样。有人说爱国主义是一种伟大的情怀,你说伟大就伟大喽,但是我认为这是一种基本情怀。只有人格极不完善的人,才可能不爱国,所以爱国是一种正常情绪,伟大是一种过奖之词。

李鸿章在签完《马关条约》之后的1896年,进行了一次环球航行。后来的历史书很少提及这次航行。实际上他从中国到了俄国,然后又到了英国、普鲁士(现在德国),接着又去了美国,然后从美国到日本最后回到中国。他见到了俾斯麦、俄国的皇太子、美国的格兰特总统等等。

老人家坐着美国轮船到横滨,准备换招商局的船回国内。老头倔得不得了,说:“我就不上日本土地,我终生不踏日本土地!”

这就给很多船员提了一个难题。最后把美国船和招商局的船拼在一起弄了个跳板,老头冒着生命危险,颤颤巍巍走跳板过去的,没有踏日本土地。

你说此举是不是爱国呢。

就在老头这一趟行程中,他不断地接受记者采访,跟所有的西方人都表态说欢迎到中国投资,欢迎和中国进行贸易。

@PandaZYJ:从专业主义那一集开始看,受益良多。关于这一集,贸易使自己强大还是“敌人”强大?我想明白人会明白。之前也有人计算过减少购买汽车,国内税收会减少多少;但是那些整天喊、打、砸的“爱国者”,他们似乎更看重的是气节;也就是即使明明知道这对中国不好,那么也不能给对方发展机会。

比如在英国的时候,汇丰银行搞了一个酒会欢迎他,他就鼓吹大家到中国来投资。在美国接受《纽约时报》记者的采访时,他也是这个观点。我记得他讲过一段话,这段话用文言文说出来可能没法听,但是看美国记者的报道,就会觉得老头是非常具有现代眼光的。

他说:“只有当资本、土地、劳动力和技术这四样得到最好的搭配时,我们才能够创造财富。欢迎到我们国家投资,让大清国的很多劳动力、土地资源能够发挥它的潜能。”他还说:“不过像什么铁路、矿山、电信这些东西我们还是要控制在自己的手里,这是国家安全问题。”

所以,不要在一百多年后轻易地骂李鸿章卖国,因为连一个像李鸿章这样著名的“卖国者”都知道该怎么爱国,怎么去推动国家发展。

罗胖荐书:《帝国的回忆》

作者:郑曦原

爱国要有常识,才能理性爱国。谈中日贸易,认清事实,审时度势,顺应趋势,才是大国的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