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 > 让理性之灯,照亮前行之路 >

让理性之灯,照亮前行之路

生活中我们总要做出各种大大小小的抉择,然而不管面对的是什么样的选择,身边总有各种不同的声音,例如,有人主张要留在大城市打拼,有人却主张回老家发展,生活会更幸福;有人认为生孩子要趁早,有人则坚信年轻时就要多折腾,不要过早稳定下来;有人建议说去大公司能学到更规范的东西,有人则相信去小公司更能锻炼人。不仅如此,在互联网上,几乎每时每刻都有人在发表各种言论和主张,以“专家”或者“过来人”的身份告诉我们应该怎样成长、发展和生活。

可问题是,越来越多的观点和主张不但没能解决我们的问题,反而使我们越来越纠结和迷茫。

“纠结”“迷茫”已经成为现在年轻人的生活常态,毫无疑问,这是信息和选择过多的弊端,如果菜单上只有一道菜,我们就不会为要选什么而纠结。然而没有选择也不行,因为心理学家认为幸福意味着拥有自由和选择,没有了选择,我们的幸福感就会极大地降低。那么这种矛盾要如何解决呢?

事实上,矛盾的关键点并不在于拥有选择,而在于不知道如何选择,不知道如何选择的原因又在于缺乏理性。因此,拥有理性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为有了理性,我们才能清晰地分辨哪些才是自己真正想追求的目标,如何对各种言论和主张进行合理判断,才能做出有利于目标的最优选择。

关于理性,很多人认为它是感性的对立面,需要用逻辑来取代情感,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根据认知科学家的定义,理性意味着设定合理目标,基于目标和信念采取恰当行动,并坚持合理证据支撑的信念。由此可见,理性与感性并不是直接对立关系,关键在于感性能否帮助我们更有效地达成目标,比如说,在谈判的过程中,有时候打感情牌比讲道理更有效,那么这个时候运用情感来说服和打动对方就是一种理性行为。

一个人是否理性,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来进行判断:第一,目标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自己真实的愿望;第二,信念的形成是否基于有效的推理;第三,采取的行动是否是达成目标的最佳方式。

做觉醒的“机器人”

成为一个理性之人的第一步应该是审视我们的目标,因为只要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才能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理性。然而拥有清晰的、符合自己真实愿望的目标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同时存在着3种利益主体,而它们之间的利益并非一致。

加拿大认知科学家基思·斯坦诺维奇在他的《机器人叛乱》一书中将人类形象地比喻成“机器人”,因为根据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中的理论,我们是两种复制因子的生存机器,基因和模因,基因是生物层面上的,而模因则是思想和观念上的。理查德·道金斯把模因定义为文化的基本元素(例如观念、信仰、行为方式等),它通过非遗传的方式得到传递。

跟基因一样,模因的利益就是复制,通过传播来占领大量寄主的心智。所有的宗教、文化观念、政治主张、伦理道德都属于模因。所以,基因是我们存在的原因,而我们的存在也同样为模因服务。

基因和模因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利益,它们只想借助我们来复制传播;然而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我们有着超越繁衍和生存需求的更高追求,例如发掘潜能、实现自我价值、体验丰富的人生,等等。尽管基因的利益与我们自身的利益很多时候是一致的,但也有冲突的时候,例如基因要让我们衰老和死亡,个体却想要一直生存下去,基因要求我们把更多资源和精力放在孩子身上,这与我们渴望自我实现的利益相冲突。

同样,我们心智中也寄生着大量与自身利益相冲突的模因,例如“必须要有房有车”的观念逼着我们去做房奴、车奴,而我们却想要更多经济上的自由去体验更丰富的人生;“追求稳定生活”的想法要求我们找一份稳定踏实的工作,但这与我们想要发掘更多潜能的渴望相违背。

实际上,我们纠结的许多根源就在于自身与这两种复制因子之间的利益冲突。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应该服从谁的利益呢?

如果我们选择违背自身的利益,而服从复制因子的利益,那么我们与机器人就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机器人身上被它的创造者安装了各种程序,它们则依照程序发出的指令完成主人需要它们完成的任务。然而,跟地球上其他的生命相比,人类存在于一种独特的能力,也就是我们可以反抗这些指令,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复制因子之上,拥有自己的自主目标,这便是斯坦诺维奇所谓的“机器人叛乱”:我们就像科幻小说中那些失控的机器人,把自身创造者的利益置于自己的利益之下。这其实就是一种觉醒。

所以,我们一定要拥有审视目标的能力,只有当这个目标反应的是你真实的渴望,而不是基因的利益,或者社会对你的要求和期望,它才是理性的目标,而我们只是觉醒的“机器人”。

拒绝没有合理证据支撑的信念

我发现身边很多人会有类似“不生孩子是一种自私行为”的信念,然而这却是一种很奇怪的逻辑,因为自私自利把自己的利益而非别人的利益摆在第一位,那么这句话的潜在意思就是,生孩子不是一种利己行为,但是如果生孩子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别人的利益,这难道不是极其荒诞又不负责任的做法吗?反之,如果生孩子是为了自己,那么这和那些为了自己选择不生孩子的人又有何区别呢?

事实上,我们的头脑中充满着大量类似的错误信念。理性的另一个体现形式就是我们的信念与真实世界的一致程度。我们的信念与真实世界越接近,那么我们就越理性,比如,“好人有好报”就是一种非理性的信念,它反映的并不是真实的世界,因为宇宙中根本不存在什么“好人就有好报”的定律。

判断某个信念或者观念是否合理,对于现代生活来说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因为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观念与信念,如果缺乏判断力的话,我们便很容易被错误观念所左右,然后做出一些并不符合自身利益或者与目标相悖的行为。信念的力量是强大的,它时刻左右着我们的行为,因此一个理性的人不仅会拒绝那些没有合理证据支撑的观念,还会不断审视自己已有的信念,确保信念与真实世界的一致性。

这种判断力并非天生就有,而是需要通过后天训练来获得,它依赖于两种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足够的知识储备。逻辑关乎的是推理和论证,所有结论和观点的得出都需要经过一个有效的推理和论证过程,缺少了这个过程,我们便无法对观点或结论的有效性进行判断,那么这样的观点我们就要拒绝接受。逻辑思维的作用就是让我们正确地进行推理和论证,并且识别和反驳错误的推理和论证。

然而,逻辑只关注了推理过程,即便推理过程是有效的,也不能因此确定结论是有效的,我们还需要关注前提的真假,这就需要我们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全面的知识结构,根据前文所述,知识就是能够对认识对象做出合理、可靠解释的观念。因此,理性不仅和逻辑思维相关,我们的知识结构也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理性程度。

避免思维谬误和非理智行为

即便拥有了合理的目标与信念,在理性的道路上我们还会遇到另一种阻碍,那就是思维错误。

思维错误,是认知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之一,它指的是系统性地偏离理性,偏离最理想的、合乎逻辑的、理智的思考和行为。思维错误的存在主要是因为人的大脑存在两套系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他的畅销书《思考,快与慢》中详细阐述了大脑中快与慢这两种决策方式。他将这两套系统命名为“系统1”和“系统2”。系统1可以被看作一套原始的“操作系统”,是人类在漫长进化过程中所获得的一种生存本能,它能够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迅速做出判断,并且迅速对眼前的情况做出反应。然而系统1却常常出错,使得行为偏离目标。系统2的出现则是大脑为了针对复杂的生存环境做出更准确的反应,而在原始“操作系统”上安装的一套新的“操作系统”。系统2具备了强大的运算和推理能力,能够通过调动注意力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做出决定。然而相对系统1,它的反应速度慢很多,而且很懒惰,经常走捷径,直接采纳系统1的直觉型判断结果。

系统1过于原始的心智模式导致了人类种种的思维谬误。常见的思维谬误包括从众心理,也就是我们总把大多数人的行为当成自己的行为标准,在不确定的情况下,我们总会下意识地模仿他人的行为。损失厌恶,指的是同等数量的损失带来的痛苦程度远远大于同等数量收益带来的快乐程度,这其实也是大家对股市下跌做出过度反应的原因,尽管大家都知道低买高卖的道理,结果往往却是高买低卖。还有,我们总是认为自己才是对的,并且会本能地忽视那些与我们的信念或观点不一致的信息,只寻找那些对支撑我们的观点有利的信息。以及我们面对似乎很难理解的随机现象,总会情不自禁地去给随机事件寻找因果解释,甚至是超自然的解释。

事实上,思维谬误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经常引导我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和非理智的行为,然而大部分时间我们自己根本无法意识到。想要避免思维谬误,我们首先要意识到它们的存在,并且培养对它们的敏感性,同时要经常自我反思,跳出第一人称的视角,从第三人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思想与行为。

理性是一种十分重要,却需要刻意培养的能力。缺乏理性,我们就很容易被内在的基因力量或是外在的文化力量所控制,无法对他人的观点和主张做出合理判断,也很难避免自己的思维谬误。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一个人能否理性地思考和行动,决定了他的幸福和快乐程度,因为只有理性才能让我们获得自己人生的掌控权,为自己确定合理的人生目标,并用最佳的方案达成这些目标。

漫漫人生路,要如何走才好?就让理性之灯,照亮我们的前行之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