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斜杠青年:如何开启你的多重身份 > 读书,该怎么读 >

读书,该怎么读

近两年年轻人的读书热情一直在高涨,这种趋势在一线、二线城市尤为明显。我身边就出现了不少读书的组织,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给自己设定每年的阅读目标,朋友间也相互分享着各种各样的阅读清单。

我猜想这背后有几个原因,首先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当我们无须再考虑温饱问题的时候,精神上的需求便显现出来,读书无疑是一种高尚的精神活动。其次,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崭新的经济形态正在悄然兴起,它是继自然经济、工业经济后人类创造财富的新方式,因此通过阅读和学习来获取更多知识是这个时代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

读书为了什么

我们在开始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总爱问目的是什么。如果做一件事情仅仅是为了某个目的,那么我们就很难在过程中享受乐趣,因此,我们需要抛弃这种过于功利性的思维方式。读书的首要目的就是读书,它本身就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就像看电影和看美剧,我们去看不是为了要得到某种结果,而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快乐。

如果读书本身无法给你快乐,那么它就会变成一种任务,甚至会让你产生厌恶感,那么这件事情就很难持续下去。所以,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我们首先应该让自己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读书,而不是带着功利心态去追求某种读书之外的目的。

当然除了其本身可以给人带来的愉悦感外,读书的确能够让我们获得巨大的改变和成长,但这些都只是随之而来的结果,不是目的。

1.幸福

读书与幸福的关联性有着坚实的心理学依据。积极心理学鼻祖、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Martin Seligman在他的研究中指出真实、长久的幸福来源于自身品质的培养。在他列出的24种能够给我们带来幸福感的性格优势(Charactor Strenghth)中,有5种与读书、学习相关。

这并不难理解,因为读书带来的成长与掌控感能够帮助我们对付幸福最大的敌人,即不确定性。要知道未来的“不确定性”是我们焦虑和缺乏安全感的重要原因。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生命就是不断与“不确定性”做斗争的过程,因为基因变异的本质就是生命为了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而演化出的策略。

事实上,我们很多的行为都与未来的“不确定性”相关,例如追求、积累财富,过度囤积与摄取等。然而,不管是金钱还是名誉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安全感”的问题,因为不管你有多少财富,它们都可能因为社会变革或者经济变迁而变得一文不值。无论你现在人气有多高,都可能因为某个“不当”行为而成为被唾弃的对象,或者因为新人的崛起而失去聚光灯。尽管那些有钱人和明星平日享受着无限风光,但他们并不见得比普通人快乐,因为他们需要为这些额外的财富和名誉承担比一般人更多的恐惧和焦虑。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东西能带来安全感,那就是我们自身的品质,例如知识、才华、智慧、毅力等,因为这些品质独立于外在环境,一旦拥有了,它们便不会消失,别人也无法拿走。读书能够增加我们的知识储备,加深对自我以及周围世界的理解,能够让我们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保持理性、淡定与独立。知识的拥有不仅会给我们真正的安全感,还能增加我们获得成就的可能性,因为它本身就是成功的前提条件,特别是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

这个世界上真正幸福的人不是那些有钱、有权和有名的人,而是那些有着丰富头脑和高贵灵魂的人,而这样的品质只能通过读书来获得。

2.修行

我平日常常会静坐冥想,因此对佛教背后的哲学思想略知一二,特别是在新西兰完成10日观禅修之后。我发现读书与修行有很多相同之处,它们让人能够达到的最终境界也十分类似,可谓殊途同归。

佛教的开始源于佛陀在菩提树下悟到的真理,即宇宙的本质就是变。既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那么执着便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你只不过是自然中微渺的一分子,和万事万物一样,终有一天会死去。所有你曾经引以为豪的东西都是短暂的,所有你害怕失去的东西都注定会失去”。人之所以痛苦,就是因为不懂得“无常”,被执念所困。我们太过于自我,太执着那些所谓“我的”东西。因此,修佛其实就是修心,放下执念,放下自我。

读书有着与佛教修行很相似的作用。人类的自大和自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无知,以为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应该理所应当地要为我们服务。然而,书读得越多,对宇宙、世界、生命了解得越深,我们就越能发现自己的渺小,也会因此变得谦卑。

有位逻辑学专业的朋友在谈到为何要学习逻辑的时候说道:“逻辑学的作用在于帮助我们完成看待世界视角的转换,从天然的第一视角转换成第三视角。”当我们以第一视角来理解世界的时候,一切都是以“我”为中心:我的观点、我的物品、我的人生、我的喜怒哀乐,这样的结果就是我们永远被困在那个所谓的“自我”中,痛苦不堪。当我们跳出第一视角,从第三视角去审视这个世界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与他人一样,只不过是这个宇宙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如此,我们便能从狭隘的“自我”中解脱出来,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万事万物,并能把整个世界看成有机的整体。如果仔细去观察,我们就会发现真正的读书人身上会散发出一种与修行人类似的气质——云淡风轻、温文尔雅、不急不躁。

不过与学佛相比,我更推崇读书,因为读书是一种更加积极,也更加符合现代生活的修行方式,它在帮我们减少因太过于“自我”而引起的痛苦的同时,还能帮我们增长知识,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发展。

3.自由与独立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在《幸福的方法》中写道:“即使在最民主的制度下,人们也往往感觉自己被奴役了——不是被政权,而是被社会强加的价值观。”我相信这种感受大家都有过:我们内心十分渴望去做某件事情或过某种生活,但社会会告诉我们不能这样做,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就会选择妥协和服从。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事实上,文化只不过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积累下来的价值综合体系,它通过定义“什么是对的”和“什么是错的”来引导整个社会的行为模式。但问题是文化既不是宇宙中客观存在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它仅仅是存在于人类大脑中的共同信念而已。

说起文化,不得不提及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即文化的滞后性。美国社会学家W.F.奥格本是第一个提出“文化滞后”概念的人。他指出,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要快于非物质文化,而在所有的非物质文化的变迁中,价值观的变迁是最慢的,因此很多时候观念的滞后会影响和限制物质文化与经济的发展。

然而,很多人并不明白这些道理,把文化强加给我们的价值观当成是理所当然,并因此成为“文化”的囚徒,永远生活在纠结中。走出这种困境的唯一办法就是读书。通过读书,我们能够明白宇宙、人类以及社会是如何一步步演化成今天的世界,也能清晰地了解哪些是客观存在的,哪些是人为创造的,哪些是永恒不变的,哪些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间。只有知道身边一切事物的来龙去脉,我们才不会被它们所限制,也只有用“不变”来应对“万变”,用科学和知识来武装并指导自己,我们才能做出更好的,既符合自身利益又符合未来发展规律的选择。

我们之所以会被文化限制是因为人类的从众心理,当我们不知道要怎么做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去参照周围的人。只有意识到这一点,并通过读书和独立思考来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我们才有可能摆脱那些不必要的限制,从而获得心灵上的自由,成为真正的自己。

如何开始读书

从偶尔读书到把读书变成日常习惯再到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是一个由难到易的自然发展过程。回顾过去几年“读书”的历程,我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泛到专,再到全。这三个阶段也是任何一个想要通过读书打造全面知识体系的人需要经历的。

第一阶段:培养读书的习惯

目标:培养读书习惯,通过泛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

阅读量:30—50本

时长:一年

做任何事情,兴趣都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还没有读书的习惯,或者对读书这件事情没有浓厚兴趣,我建议你先花一些时间来培养读书的习惯。在这个阶段,最好不要读一些晦涩难懂的书,也不要读知识性太强的书,因为这很可能会让你对读书产生畏惧的情绪;更不要读一些所谓“成功学”的书,它们会让你变得浮躁而急功近利。最好选择一些离自己生活比较近的、通俗易懂,要么能够陶冶情操,要么可以带来一些思想启发的书。

这个阶段,除了培养读书的习惯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广泛阅读来提高自己判断“优秀”书籍的能力,并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阅读方向。

这里想要提醒一下初读者容易犯的两个错误:第一,数量至上。在我刚刚开始读书的时候,给自己制订的计划是一年100本,最终完成了80本,之后我便放弃了对数量的追求,因为读书在于质而不在于量。然而在泛读阶段,给自己设定数量上的目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若虚荣心能够促进我们阅读,那它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过了泛读阶段,还去追求所谓的数量,那就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依赖书单或者他人推荐。关于这一点我的观点是,刚开始读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些书单和推荐,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便需要有意识地去培养挑书的能力,因为我认为能否从海量书籍中选出优质的并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是成熟阅读者的标志,这是一种需要花时间去试错才能培养出的能力。这种能力十分关键,它直接决定了我们思想成长的速度。

当然,如果你已经有了读书的习惯,那么可以直接进入读书的第二阶段。

第二阶段:专注你的那个“点”

目标:深入了解某个领域,开始思考

阅读量:10—20本

时长:半年

我们始终要记住,读书除了陶冶情操,作为一种高尚的精神消遣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搭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拥有一个全面而又理性的世界观,以及更清晰的自我认知。然而,任何知识结构的搭建都是从一个点开始,继而深入而又全面地去研究一个知识领域。

经过半年到一年时间的泛读后,将有几个明显的改变和收获:第一,读书不再是件恐惧或头痛的事情,开始享受阅读给你带来的快乐;第二,读书的速度有所上升,而且选择好书的能力大大提高;第三,找到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方向。这个时候,就可以进入读书的第二阶段,开始专注自己感兴趣的那个“点”。

在开始某个领域的深入阅读之前,首先要了解这个领域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代表性人物。然后找出所有相关的普及型读物,由浅入深地进行全面阅读,了解这个领域中代表性人物的核心观点。对我来说,最开始吸引我的那个“点”是积极心理学。通过泛读,我对积极心理学有了初步了解,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紧接着我花了近半年的时间读完了几位顶级积极心理学者的全部著作。

然而,仅仅了解这个领域的核心理论和观点是不够的。阅读的过程是知识输入的过程,然而知识若不通过思考内化成自己的见解和智慧的话,它永远只是别人的。唯有思考,才能把别人的东西真正变成自己的东西,并成为自我认知的一部分。我的建议是,在进行了广泛和大量的阅读之后,可以尝试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输出自己的思考结果。

第三阶段:打造全面的知识体系

当对一个领域有了一定深入的了解之后,便可以开始进一步的知识拓展与积累。一般来说,知识结构的打造需要注意两个关键点:第一,以好奇心为驱动力;第二,以知识本身的网络为指引。

一个真正热爱知识的人必定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因为好奇心是推动人类在知识领域不断进步和探索的重要动力。居里夫人说:“好奇心是学习者的第一美德。”爱因斯坦说:“好奇心是科学工作者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的源泉。”弗朗西斯·培根则认为:“知识是一种快乐,而好奇则是知识的萌芽。”毫无疑问,任何一个领域的深入学习都会引发更多关于世界的疑问,我们通过读书来努力满足自己好奇心的同时,知识也会以这种方式被串联起来,让我们对整个世界形成更系统和全面的认知。

总之,知识结构的打造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自己的渺小和愚昧,对世界以及自身的认知会越来越深刻,也会因此活得更加明白和洒脱。关于知识结构,接下来的章节将会有更详细的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