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思维导图应用宝典 > 第15章 论文写作的应用 >

第15章 论文写作的应用

在文官学院的训练课程中,“问题分析与解决”单元强调培养生手变成专家,方法就是阅读、讨论与写作。阅读让思考更广博、讨论让思考更敏锐、写作让思考更周延,这也是大学教育、研究所要求学生撰写毕业专题、学位论文的目的之一。

然而论文写作真的很容易让人头疼,除了找题目、做研究、掌握研究方法之外,从发想构思到下笔书写,许多正在写学术论文的学生都会发现,尽管中文天天使用,作文从小写到大,却越写越不清楚。许多学生辛辛苦苦写了一大堆,却被指导教授删除一大半,并要求再补充一些数据,或是论文的逻辑结构连自己都说不清楚。

实践大学李庆芳教授指出,要从事研究工作,学习者必须先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它就像是一个书柜,在我们的脑中建立一个有结构的图形概念,并以思维导图建构研究的脉络架构。往后不论是阅读文献或者与人交谈,即可将吸收的知识置入自己的思维导图知识体系。

第1节 构思研究架构

本体论、实践论、知识论与方法论,在论文的研究思考与写作过程中是息息相关且环环相扣。用“思维导图”思索建构研究的本体关怀、具体实践、知识基础与背景脉络,是一种很好的选择。思维导图法的图像式思考强化主题印象,也容易由直觉而产生更多写作的灵感。首先将论文核心的概念摆在中央作为思考的起点,并在外围列出与核心相关的问题,这样可以使研究者清楚研究主题思考的范围,进而从核心张开触手,延伸到其他领域。运用思维导图法,以一个知识点为基础,逐步运用连结的方式,增加写作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从本体关怀、具体实践、知识基础与背景脉络作为构思论文的起点

从上面的思维导图中,研究者很清楚地从一个页面中掌握了“本体关怀”、“知识理论”及“方法运用”的相关论述。每一个支干上的概念都可以再度发展出一个新的思维导图,以它为中心扩展出更多、更有创意且有结构的想法。例如,从“本体关怀”中的“研究对象”的“界定”,发展出右面上图,两者之间做出双向超链接,点选“界定”这个支干的“C”符号,可链接到“研究对象界定”这张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点选中心主题的“T”符号又可超链接回到“界定”这个支干。

界定研究对象

从220页的思维导图,逐步以类似上图的方式,发展完成“本体关怀”、“具体实践”、“知识基础”与“背景脉络”所有必须考虑的内容,接下来就可清晰梳理研究的概念与脉络,发展出论文章节架构的思维导图。

从上页思维导图中的“背景脉络”——“响应”——“现况、问题与困难”超链接到下图的主干“研究”;上页图中“已有”的“知识”则超链接到图下的主干“文献探讨”;上页图中“Do something in order to…”则超链接到下图的支干“研究”和“目的”。以此类推,逐步将论文各个章节内容建构起来,特别是提出研究计划时,必须完成的第一、二、三章。

论文章结构的思维导图

第2节 文献资料的整理

论文写作时应用思维导图法整理文献数据,技巧与第十二章第四节提到的“主题式的数据搜集整理笔记技巧”相似。我们先根据研究主题衍生出来的动机与目的去探讨相关知识,来支持研究的进行与发展。

举例来说,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是论文的“第二章文献探讨”;主干则是第二章所要探讨的各个主题,也就是这章当中的各“节”;主干之后的第一阶支干是各节的次主题或标题;接着再根据次主题或标题去阅读相关文献,并把有意义、有价值的重点内容,整理到思维导图相关的支干下。

论文第二章“文献探讨”架构

加入次主题或标题的思维导图架构

以思维导图先把“文献探讨”的基本结构与内容重点,以关键词方式整理出来,可以让研究者或指导教授清楚地看出思路是否清晰,逻辑结构是否合理、顺畅,内容是否完整。若有必要增补或删减内容,也会很容易。若有已知的文献出处,可在支干备注栏上先行加注。架构清楚了,接着再以整理文章笔记的思维导图技巧,以关键词的方式有系统、有结构地探讨,整理出不同学者的意见。最后依据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书写成文书格式,每个小主题书写完毕后,再从该小树状结构是探讨了哪些学者的文献,按照论文要求的“文献引用”格式加注,并将出处来源以论文规定的格式(例如:APA格式)书写到“参考文献”中。

以思维导图先整理文献再书写有其优点,书写出来的内容不会像是剪贴簿。因为思维导图不但能统整同一主题不同学者的相同看法,也能对照出不同的意见,研究者本身也能在进一步消化吸收文献中的精华之后,以自己的方式统整表达,以继续后续研究。

在支干的批注框加上已知的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