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生活中重要的认知活动之一就是沟通交流,语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重要表征。语言无所不达、无所不在,包含了理解、表达、会话三种不同的层次。
一、理解:想要与他人沟通交流,首先得要听懂别人说的话。
二、表达:为了达到双向沟通,除了听懂别人说的话,也必须能够清楚地说明自己的想法。
三、会话:在与他人沟通的过程中,若想要相互了解,就必须透过会话的方式,不断地去理解他人的想法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认知活动是大脑重要的信息处理过程,包含了信息的获取、表征化,并转化成知识、知识的分类检索与记忆、知识的推理与运用、知识的创造等心理过程。从语言的角度来看,认知过程包括了语意的记忆、运用与推导,从而获得正确的语意解释。不论从大脑处理语言或语言学的理论,都离不开语音层次的知识(语音中的声音系统)、语意层次的知识(词与句子的意义)、语法层次的知识(词与句子的结构安排)三部分。
博赞的思维导图源于一般语意学;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与网状脉络又源自于柯林斯教授的“语意网络”。因此我们要从语意学的相关研究中做粗略探讨,以便掌握思维导图法的运用原则。
第1节 语言的思维与思绪联想
冯特(Wilhelm M.Wundt)是心理语言学的奠基人,他认为句子是语言的核心,语言表达是把大脑思维转换成顺序排列组合的语言成分,语言理解的过程则与表达相反。冯特进一步说明,句子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认识层次的整体。
人类从非语言思维进化到语言思维的阶段,必然出现的思维基本单位是“语词”。句子由语词组成,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是什么样的规则,可以限定并说明这些句子是有意义的。最早关于语言心理的实验,都建立在经验主义及联想主义的基础上,因此冯特做了一项“语言联想测验”,让受试者根据某一个字(语词)说出它的从属词、并列词。例如:让受测者看“笔”这个语词,请他说出从属词、并列词。从属词可以是“文具”,因为“笔”从属于“文具”,也就是“笔”是“文具”的下位阶;从属词也可以是“铅笔”,因为“铅笔”从属于“笔”,也就是“铅笔”是“笔”的下位阶;并列词则可以是“橡皮擦”,因为“橡皮擦”与“笔”并列,都从属于“文具”,也都是“文具”的下位阶。
以思维导图方式表达冯特的从属与并列联想
从思维导图法的扩散思考而言,其联想的逻辑结构有水平思考的“思绪绽放”(Brain Bloom)与垂直思考的“思绪飞扬”(Brain Flow)两种类型。思绪绽放的结构属于并列词,思绪飞扬的结构即是从属词。
第2节 语言的规则和句子的组成
1960年代心理学的语言研究开始逐渐重视语言学,目的在于描述与解释语感,不仅提供了形式化的语法描述手段,同时结合了词义成分的分析,说明某个语词与另一个语词是如何与涉及的对象产生关联。周建设指出,语词的具体内容包括了(1)对象:真实存在的实物,或凭借想象力产生的虚构事物;(2)性质:描述对象的属性;(3)关系:对象与对象、对象与性质、性质与性质之间的关联性。
近代研究语意理论的学者与重要著作中,普林斯顿大学哲学博士卡茨(Jerrold J.Katz)与心理学家福多尔(Jerry Fodor)在1963年合作发表了第一篇重要的语意学论文《语意理论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a Semantic Theory)。来年又与句法学家波斯特(Paul M.Postal)合作出版了语意学专书《语言学描述的整合理论》(An Integrated Theory of Linguistic Descriptions),因而形成了独特的语意理论。比较特别是麻省理工学院语言学教授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理论。乔姆斯基认为人类有能力表达或理解以前从来没有听过的新句子,说明了语言知识或语感可以由一系列语言规则来表现:
句子(S)=名词词组(NP)+动词词组(VP)
名词词组(NP)与动词词组(VP)又可以进一步解构分析成:
名词词组(NP)=限定符(DET)+名词(N)
动词词组(VP)=动词(V)+名词词组(NP)
以思维导图表示“这条狗追那只猫”句子的树状结构
“这条狗追那只猫”这个句子中有两个名词词组(NP),直接从属于句子(S)的名词词组(NP)是主语,从属于动词词组(VP)的名词词组(NP)是受词。
有时候可将动词词组(VP)由一定要具备的语词和可有可无的语词(括号中的语词)来组成:
动词词组(VP)=动词(V)+(副词)+(数量词)+(形容词)+名词(N)
句子的组成
从规则中可得知,意思的表达是由必备的名词、动词,以及可有可无的副词、数量词、形容词组成。因此在思维导图法结构中,关键词的运用原则是以名词为主、动词次之,再加上必要的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
第3节 合乎语法的原则
“语言”是由无数个合乎语法的句子构成;“语法”是语言中能够形成许许多多句子的系列规则。语法代表母语使用者对自己语言的知识,多数人对这个知识只能意会而不能明确言传。例如我从小在高雄长大,闽南语(台语)是我的母语,我很会讲,却搞不太清楚其中的用语、语法。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语言学教授史洛宾(Dan I.Slobin)说,一个人在生活中接触到语言,也在他的大脑中建立起一套跟语法规则相呼应的心理语言系统。无论如何,“语法”必须合乎下列两大标准。
1.语法必须有能力限定什么语句在语言中合乎语法,什么不合乎语法。这是语言学所谓的概括准确性(observational adequacy)。
2.语法必须能够说明语言中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语法不仅要能正确排列词汇,也要能解释彼此关系,例如同意与反意。这是语言学中所谓的描绘准确性(descriptive adequacy)。
有四个语词,分别是“我”、“苍蝇”、“打死”与“一只”,它们有很多种组合,以下举例其中几种:
我打死一只苍蝇 我打死苍蝇一只 苍蝇我打死一只 苍蝇打死一只我 我一只打死苍蝇 我一只苍蝇打死
按照中文的习惯,我们发现第一与第二种组合比较合适,因为它们符合“高频优选”与“语意亲疏”原则。所谓“高频优选”,简单说就是在日常用语中最常见的组合;“语意亲疏”指的是语意上最亲近、语意联系最紧密的组合,就会被视为最合适。
合乎“语法”与错误“语法”的思维导图结构
思维导图结构中每一个阶层线条上是以书写关键词为原则,尽量避免一长串的句子。从上方的思维导图中可看出,右边紫色与咖啡色两个主干的内容是合乎“语法”的思维导图结构,左边橘色与绿色两个主干的内容则是错误的。因此,关键词的排列顺序不仅要注意概括准确性的要求,也要考虑描绘的准确性,否则将造成错误的理解,或看不懂思维导图所要表达的内容。这是初中思维导图的学生经常面临的困惑与常犯的毛病。
第4节 语意结构与基本单位
要说明句子在语言中的意义,可以透过分辨意义的基本单位,以及它的意义结合规律来达成。因此,从一个句子中的意义,我们可以了解其他相关句子的意义,并创造出类似的句子。然而一个句子如何拆解成数个独立语词是个难题,因为它牵扯到双重语意的问题。例如“小学生活动力”可以根据基本语词单位拆成:
小学生、活动力 小学、生活、动力
以上两种都是正确且常见的语词,但两者却有不同的意思。为了解释语意结构,人工智能专家创立了树形嫁接语法(Tree Adjoining Grammar),把每个语词视为基本结构单位,树形结构有“主要树形”与“附加树形”。“主要树形”是由句子的基本结构“主词”、“动词”与“受词”组成;“附加树形”是由基本句子的其它成分构成,例如“形容词”、“副词”,也就是核心语词的修饰语。
思维导图是由“主要树形”的主词、动词与受词组成。曾经担任惠普科技企业服务器暨储存事业处总经理的廖仁祥先生指出,会议中与同事讨论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时,都要求只说出主词、动词与受词就好,他认为这是最有效的沟通方式。至于“附加树形”的形容词、副词等是否在思维导图的结构中出现,则依照实际情况来决定。如果省略会对内容产生误解就不能省略,还是要把必要的形容词、副词,甚至介词加入。总而言之,思维导图的内容要以精简的“主要树形”为原则。
第5节 语法结构的组合排列
语法像是一棵树,由我们心智模型内各种相对的关系构成,不仅超越传统的文字顺序,亦不同于文法用语的定位功能。借由语法,说话者可以迅速把自己的心智模式传达给听者。一个句子的意义,取决于句子当中语词的意义以及句法结构,相同的语词排列组合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如下图)。
每个句子虽然都是由“名词”词组与“动词”词组构成,但是此一规则并无法涵盖所有句子,例如“那条狗,毛很长”、“手洗了没”,却能说明句子短语之间的界限及意思不同句子之间的关系。虽然句子语法不能处理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但必须能够解释短语结构上的歧义。例如:
充满活力的老师和学生
“充满活力”在句子中是歧义短句,因为它可以修饰“老师”与“学生”,也可以只修饰“老师”。因此这个句子可以有两个树形结构:
短语结构上歧义的树状图之一 短语结构上歧义的树状图之二以思维导图整理文章重点笔记时必须注意结构上的歧义,当“充满活力”是修饰“老师”与“学生”时,做法如右页上图;若只修饰“老师”,当如右页中图;右页下图则是一般学生思维导图笔记常见的写法,这种结构无法让我们正确判断“充满活力”修饰的对象。
第6节 转换句子的语态
句子转换是指语词的添加、取消或重新排列。运用规则排列来产生句子的过程称为“派生过程”,最常见的转换语法是主动式转为被动式,例如“老师夸奖我”转为“我被老师夸奖”。这转换包含了复杂的派生过程。首先,两个名词调换了位置,第二个名词“我”调到第一个名词“老师”之前;其次,第一个名词“老师”之前加了一个“被”;原本在两个名词之间的动词,被调到两个名词之后。主动语态之所以能派生出被动语态,是因为两个句子的深层结构是一体。下图是这两种语态的思维导图。
变换主动和被动语态的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的树状结构为了让具有共同概念、涵盖层面较广,或出现较多次数的语词放到上位阶,例如:“老师夸奖我,同学夸奖我,邻居也夸奖我”,这时若要转换思维导图当中的句子结构(把“我”调到最上位阶),要注意到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
变换主动和被动语态的树状图
第7节 内涵与外延的逻辑顺序
首先对语言符号提出内涵与外延概念的是英国哲学家弥尔(John S.Mill)。内涵意义是质性的、情绪感受性的,通常以某种价值或偏好来表达。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奥斯古(Charles E.Osgood)在1942年用语意差异法(method of semantic differential)的评价、力量和行动三个基本向度来说明各种语言的内涵意义,区分不同文化团体的差异。内涵是事物归属的类,外延是事物构成的所有的类。换句话说,内涵相当于归纳的动作,外延则有演绎的含义。
“面包”这个词的内涵是“食物”,外延是一切都可以称之为面包的东西,包括土司面包、菠萝面包、红豆面包、肉松面包、奶油面包、杂粮面包。下面的思维导图可以很清楚看出“面包”的内涵与外延关系。
第8节 语意网络架构
语意网络是由代表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节点,以及指出概念之间关系的连结线所组成。奎利恩(Ross Quillian)在1960年代试图在电脑模拟中,经由语意网络来搜寻和理解信息。它从两个或多个节点的概念激发扩散出更多想法,直到发现一个解答。语意网络可以看成是一组事实描述,方便我们理解内容,其特点与优点是:
1.它是自然语言概念的分析。
2.同一阶语词的逻辑,具有相同的表达能力。
3.能透过解释程序推理。
4.能够清楚地表达相关性。
5.相关事实可以从节点概念推论出来,不需阅览全部知识库。
6.透过“是”(is-a)和“次”(subset)在网络中建立下一阶层概念,易于进行演绎推理。
7.运用少量概念即可描述状态和动作。
语意网络
从上面的语意网络图可窥见思维导图树状结构的雏形。为符合语意网络的定义,在思维导图的结构化放射性思考模式中,特别在信息分类时,同一个阶层必须具有同样的逻辑或属性。
同一个阶层具有同样的逻辑或属性
柯林斯和奎利恩在其典型研究中获得的结论,支持了“讯息在长期记忆中是以网络形式储存”。网络是一种阶层化架构,其中关于特定的事实,依其本身的普通性而被储存在不同阶层中,下图即是表达这样的网络结构,在较高阶层属实的事件,在较低的阶层也会属实。
柯林斯和奎利恩的阶层化组织语意网络架构(修改自岳修平,1998年)
阶层化组织语意网络架构若以思维导图呈现则如下图。
以思维导图呈现阶层化组织语意网络架构
第9节 思维导图法的语词运用原则
思维导图的缘起与其结构都与语意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透过思维导图呈现出来的内容,包括了语意的知识及语法的知识。从语意知识的角度来看思维导图法的语词运用原则是:
一、词性选择是以“名词”与“动词”为主,“形容词”、“副词”等为辅。
二、在每一线条上,语词数量尽量以“一个”为原则,必要时才使用两个以上的语词。
从语法的角度,思维导图法展开的树状结构组织图必须考虑:
一、从“概括准确性”与“描绘准确性”来建构合乎语法的语词排列,并注意到不同句法结构排列是否会造成:
1.不同的语词意义。
2.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
二、句子转换的派生过程,词性的变换。
三、内涵与外延时的逻辑顺序与分类阶层的组织结构。
思维导图法很重视运用“关键语词”(Keyword),在本书中称为“关键词”,与我们常用的“关键词”一词其实是一样的。但因为在英文里每一个“语词”都是一个单字,很容易辨别;中文的“语词”会有一个、两个或多个中文“字”组成。为避免思维导图法中强调每一个线条上写一个“Keyword”的原则被误解成只能写一个中文“字”,而非一个中文“语词”,因此以“关键词”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