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通神 > 10 >

10

  4、无底深洞
  他们决空去看那深洞
  蜜儿对各人的笑声,又有一点恼意,她向乐天看去,乐天却没有笑,只是在用心地听着,那令得蜜儿对他更加感激。
  蜜儿继续道:“我爷爷终于上来了,不过他再勇敢,也不敢再下那深洞去一次,以后,再也不敢下去了!”
  乐天大感兴趣:“你是说,这个深洞,现在还在?”
  蜜儿道:“是啊,一直在,村里的人,叫它作无底的洞,我们小时候,最喜欢用石块向洞中抛去,可是我从来未曾听到过石头跌到洞底的声音!”
  乐天“啊”地一声,道:“那洞真深,你爷爷没有提到洞下面的情形?”
  蜜儿皱了皱眉:“没有,爷爷对我最好,什么都对我说,有一次,我问他:爷爷,你曾下过那个无底洞,那洞究竟是不是有底,有多深?爷爷的回答是:太深了,实在太深了。我再问下去,他就什么都不肯说了。后来,又有一次,他说他不贪心,那东西——”
  蜜儿说到这,指了指桌上的那只玉瑗,道:“那东西有两个,他只拿了一个。”
  蜜儿这一番话,不禁将几个探险家都听得呆住了,在他们的探险生涯之中,已经遇到过不知道多少怪事,可是再也没有一件事,比这件事更奇特的了。
  照蜜儿的叙述,这个深洞,似乎是突然之间出现的。而这样的一个深洞之中,有着两个超过三千年的中国古代的玉瑗!
  纵使探险家特长之一是他们的想象力,但是他们也想不出其中的究竟来。
  乐天最快有了决定:“反正我们找不到奇布查人的遗迹,就去看看那个洞,怎么样?”
  罗追道:“我已问过向导,那要翻过安替贵亚山,十分难走。其中奥吐泰玛山的高度是海拔两千四百公尺。”
  乐天笑了起来,指着蜜儿,道:“连她这样一个小姑娘也可以翻得过来,我们怎会翻不过去?”
  陈知今、肯地和西恩都笑了起来,蜜儿睁大了眼睛,道:“我十七岁了,不是小姑娘!”
  乐天的决定,立时被所有人接受,大家都决定去看看那个奇异的地洞。
  大石上刻着同样的字
  当乐天的探险队改变路线,不再沿河而下,而是转向西,去翻越山岭,目的地是蜜儿所住的那个山村之际,罗追并没有跟着一起去。
  乐天给罗追的任务是:把陈知今描出的那四个蝌蚪文,尽快找一个有无线电传真设备的城市,把它传给乐清和博士辨认。那对于他们去探索那个古怪的地洞,会有很大帮助。
  罗追也受命,一有答案之后,立时赶回来,追上他们。
  哥伦比亚并不是科学发达的国家,一直到四天之后,罗追到了波哥大,该国的首都,才能把陈知今描下来的字和图样,传送出去。
  乐清和教授在书房中,看着由哥伦比亚传来的传真图片。科学的进步,使得陈知今描出的一一切,一丝不变地呈现在他眼前。他一下子就认出了那第二个字是“知”字,略查了一下参考书,第一个字也肯定了,是“望”字。“之”字是最容易辨认的。第四个字,乐清和比较草率了些,认为那是“环”字。
  当然,正确的应该是“瑗”字,而不是“环”字。
  但那是无关紧要的,反正那只是一种器饰的名称而已。
  四个字是“望知之环”,乐教授侧着头想了一想,这四个字的意义是相当模糊的,甚么叫作“望知”呢?看来无从解释。
  而且,玉环上刻有文字,这是十分罕有的,更怪的是,这分明是中国极古的一种文字,刻有这种文字的玉器,当然也源于中国的,但是为甚么无线电传真会来自南美洲呢?乐清和正在沉思之际,乐夫人恰好在书房门口经过,乐清和叫住了她,道:“你看,小天不知道又有了甚么新的发现,你来看看,这种饕凳纹,应该是最早期出现在玉器上的一种吧?”乐夫人走过来,她在艺术方面的知识十分丰富,一看之下,就“嗯”地一声.“是,是西周时期的。”
  她一面说,一面又念着那四个字,问:“望知之环?那是甚么意思?”乐清和摇着头:“我也不明白,是刻在这个玉环上的,很少见。”
  由于传真的图片上,有着那玉瑗的形状,所以乐夫人很温和地纠正着她丈夫的话:“玉瑗,你看,它的圆孔很大,直径大约是玉边部分的一倍。”
  乐清和笑了起来,这时,他也知道“望知之环”,其实应该是“望知之瑗”,但是他却无意去更正。
  因为“环”和“瑗”有分别,那是专家的事,对普通人来说,同样是中间有圆孔的圆形玉饰而已。
  他道:“是,应一该是玉瑷,婉仪,你可知道玉瑗是有一种特殊用途的?”
  乐夫人轻笑了一下,道:“怎么,考起我来了。”。
  乐清和轻轻握住了他妻子的手,他们结婚多年了,孩子都那么大了,可是他们之间的情意,和当初在法国,乐清和追求方婉仪的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分别,令得所有人都羡慕。
  乐夫人给丈大握着手,并不挣脱,只是道:“玉瑗,是一种工具,和璧、环只是用来佩带作为代表身份的装饰不同,是不是?”乐清和微笑着:“答得很好,可是玉瑗作为一种工具,究竟有什么用呢?”
  乐大人仍然保持着那种典雅清丽之极的微笑,她的这种微笑,绝不是假装出来的,而是由她那种高贵清丽的气质天然凝成的,她道:“古时候,诸侯朝见天子,由于天子尊贵,诸侯不能用手直接碰到天子的手,所以,中间必需有玉瑗,大家各握着玉瑗,中国字中的‘瑗’字,也是因此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