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吉光灵探 > 第50节 >

第50节

有这样申请加好友的吗?
我点开了这个昵称叫做“K”的家伙的资料,却发现里面一片控股白,什么都没有填。
但“你们猜错了”这句话还是令我想到了某些小概率事件,我心说不会吧,手里鼠标已经点中了“通过好友申请”的按钮。
我打字道:【你是谁?】
【我想我填了用户昵称的。】对话框里跳出了对方的回答。
【K?这算什么名字?】
【这就是我的名字。】
我压下了立刻将之删除的念头,只等问完下一个问题再删。
【你说我们猜错了,是什么意思?】
【就是字面上的意思,也是你现在脑中想到的意思。】
看着屏幕上的回复,我有些恼火。
【我没空跟你玩心理游戏,要么你告诉我是谁,要么我直接删你好友。】
“你们猜错了”这句话可以指代很多东西,假若和我正在处理的这个案子有关,那么就可能是“凶手”、“动机”、“手法”、“证据”中的任何一种,而知道我接手了这件案子的,只有沈棠之、李逸、纪蓝、程城等寥寥几人,李逸手下那些人不知道具体的情况,而老刀则另有些私事,既不知道这事,人也不在锦官城。
沈棠之、程城,都不是那么无聊的人,何况程城现在应该在调查指纹的事,没时间也没理由作弄我;李逸和他的两大手下此刻就坐在我的面前,哪可能搞鬼?剩下就是纪蓝了,但还是怎么想都不太对劲。
【你现在一定在猜我是谁,不用猜了——你不是对自己的侦查推理能力很有信心吗,为什么当答案放在你面前的时候,你却不敢肯定?】
正当我准备打字回话时,电话响了,是程城。
“有结果了,果然和你猜的一样!留在现场的指纹,全是下一个自杀者的!”程城几乎是用喊的,我只好将贴在耳边的电话听筒远离了一些。
程城的话证实了我的猜测,也说明了为何罪犯如此胆大妄为。
罪犯利用了我们的一个思维盲点——尽管所有人(包括我在内)都认为存在一个连环杀人魔类型的罪犯,甚至想到了罪犯很可能是团队作案,但我们却都忘记了“即是凶手也是受害者”这种犯罪模式!
受害者和罪犯的身份重叠了!
也就是说,我一直想要寻找的胁从犯,其实就是那些自杀者自己!
就像是瘟疫感染一样,当一名自杀志愿者准备好自杀后,便会有下一个自杀志愿者来协助其完成自杀,并取走那个“硬盘”,然后,得到硬盘的家伙,也会找来下一个接棒的人,这样周而复始。
“有了这条线索,所有的自杀案便有了实质性的联系,这是重大的突破!”电话那头的程城很兴奋,“我们可以立刻重新立案,按连环谋杀处理!”
我先恭喜他取得突破性进展,然后道:“程队,我现在需要麻烦你一下——有一个网名叫‘K’的家伙加了我的qq,帮我查一下这个家伙,我的QQ号是234987。”
“不要挂电话,马上。”
没一会儿,听筒中再次响起程城的声音:“阿吉,对方使用的qq号不存在,可能是利用了某个隐藏漏洞,我们无法获取ip信息,但我们可以帮你暂时屏蔽掉他——怎么回事?”
在程城说话的同时,K在QQ对话框里发来了一行字:【想查出我的信息?放弃吧,你的警察朋友恐怕帮不上什么忙。】
我对程城道:“没事。谢了,程队,还是我自己来处理吧。”
“……好,保持联络。如果有新的信息,一定要第一时间通知我!”
“好,一定。”
我挂掉电话,打字:【你或许是一名高明的黑客,但我怎么判断你是否是我认为的那个人?除非你能证明自己的身份。】
【我知道硬盘在哪里。】
当这一行字出现在电脑屏幕上之时,我的心脏不可遏制地猛然一颤!
——网络对面的这个家伙,和这个事件有着极为深刻的联系,甚至可能就是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凶手!
我深吸了一口气,心脏依然狂跳不止。
【好,我姑且相信你就是“那个人”,那么,你找上我是为了什么?算是宣战吗,或者是炫耀?】
【因为孤独。】
【孤独?】
【我需要有人理解我的理论。】
【自杀理论?】
【我还以为你会有什么出人意料的见解——你是一名灵探,你应该经历过不少奇异的事件吧?】
看来对方不单是这起事件的直接关系者,还对我很了解——如果对方的身份是一名黑客,自然可以轻而易举就得到我的全部资料,但我开始觉得,我或许将这对方的身份想得太简单了。
【我是一名不排斥唯物主义的灵探。】我回复他。
【对话变得有趣起来了,我喜欢这种转变。你之前说我的理论是自杀理论,这是很过分的诬蔑用词,你不能在对一样事物完全没有了解的前提下,就妄下结论,这看起来很不像是一个“不排斥唯物主义的灵探”应该拥有的态度——你觉得呢?】
【向你表示歉意。这个案子砸在我手里大半个月毫无进展,再好的脾气也难免有几分怨气。不过,以目前我所获得的信息为依据,我将这一系列死亡事件定性为“协助自杀”——哦,关于这一点,差不多已经被证实:协助者即是下一个自杀者,对吧?如果你的理论是将关于如何诱使他人结束自己的生命,那么我将之称为“自杀理论”,反而十分妥帖。】
通过之前的对话,我初步判断对方是那种拥有自负型人格的一类人,所以我将自己的角色先设定为一个倾听者。因为和他对话的机会可能极度难得,我希望尽可能多引导对方主动发言,而他每多说一句话,都会给我更多研究材料。
对方的用词习惯、语气、应激反应等等,在经过心理学分析之后,都可以用以对其进行犯罪侧写。
但这不代表我需要一直保持被动的态势,我一向喜欢出人意料的突然袭击,这次自然也不例外。
【结束自己的生命?你是这么理解的吗?不,你根本什么都不明白!那是检验资格者的必须,是理解永生的必经之路!】
对方以极快的速度打出了上面一行信息,但紧接着他又发来了下一条信息:【你在故意激怒我?好吧,你成功了。但是,作为报复,我不会将有偿提供给你提示——我原本是打算免费附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