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节
郝运问:“你之前去过上海治病,也是从奉天出发,来去不也是坐火车吗?怎么第一次知道这火车上有这种规定?”
秦震哼了声:“我又不是富翁,怎么可能买那么贵的票?我是坐船来的。”郝运连忙说原来你就是想宰大头啊,秦震嘿嘿地笑,并不回答。
这时,坐在对面那个留大胡子的外国人用手指节敲了敲中央的小桌,满脸不耐烦:“quietly!”
“说什么?”秦震问。
郝运说:“他说让我们安静点儿!”
秦震歪头看着大胡子外国人:“凭什么不让别人说话?”
大胡子外国人显然听不懂汉语,也不再搭理秦震,继续低头喝他的酒。秦震刚要再说话,那年长的外国人用生硬的汉语说:“对不起,你们不用理他。”
“咦,原来你懂中文!”秦震指着这外国人。
这外国人微笑点头:“会一些,但并不很熟练。”
郝运和秦震刚在侍应生那里碰了一鼻子灰,心情都不太好,而且这事也与对面坐着的这两个外国人有关,于是两人也不再搭话。没想到,这年长的外国人倒是很有聊天的兴致,问:“你们是哪里人?到上海做什么?”
秦震刚要说话,郝运想起之前在鞍山驿跟韩成的那段谈话来,心里就有了警惕。虽然那次是因为与英国人吉姆有冲突,所以韩成才故意套话,但郝运觉得,这些外国人在中国个个都是趾高气扬,不得不防,于是就在下面悄悄用手指捅了捅秦震的大腿,他立刻假装咳嗽,装成没听见。
年长的外国人微微笑了笑,也不再问,把酒杯端起来轻轻抿了一口,看着窗外的景色,似乎在自言自语:“中国,对我的吸引力太大了。她似乎很落后,却又很发达。她似乎很荒凉,却又很美丽,她似乎乏善可陈,却又处处是宝藏。”
“什么意思?”秦震忍不住发问,“宝藏是指什么?”
年长的外国人笑着说:“我说的宝藏不是黄金白银珠宝这些东西,而是文化。”
郝运说:“那倒是,中国现在虽然很落后,但中华文化可是无价之宝。”
“完全同意,”年长的外国人对着郝运伸出手,“我叫马尔克·斯坦因,英国考古学家,不知道两位是?”
郝运连忙伸手跟他相握,毕竟这英国人对中国的评价很高,于是对他的印象也好了三分。刚握上,郝运忽然想起大学时学历史课,有个很著名的英国考古学家、东亚文化专家斯坦因。现在已经记不清他的全名,但郝运隐隐记得,那串英文名最前面的好像就是“马尔克”,于是他问:“你是首次发现中国新疆楼兰古国遗址的那位探险家斯坦因?”
年长的外国人大笑:“没想到在火车上居然也有人能认识我,对此我很荣幸!看来,我要正式介绍一下自己了,我是马尔克·奥里尔·斯坦因,本来是犹太人,后入的英国籍。”在说这些话时,他表情还有几分得意和骄傲。
坐在斯坦因旁边的大胡子外国人不解地看着他,说了两句。郝运能听懂,大胡子的意思是,没明白为什么斯坦因要向他们介绍自己。
斯坦因也用英语回答,秦震看了看郝运,郝运低声说:“那个大胡子问斯坦因为什么向我们介绍他,斯坦因说,我们俩是他的崇拜者之一。”
“他是明星吗?”秦震笑起来,“我为什么崇拜他?”
郝运知道秦震的历史课肯定学得不太好,就说:“以后再告诉你。”
斯坦因问:“你们也对考古和探险感兴趣?”
“考古学我可不懂,”秦震说,“探险我倒是也有些经验,曾经去过若羌的库木塔格沙漠。”
斯坦因顿时来了兴趣:“若羌我也去过,你去沙漠是旅游还是?”秦震说只是去玩。斯坦因明显对中国的西北地区有浓厚的兴趣,开始跟秦震攀谈,问他在库木塔格沙漠都遇到了什么,走的哪条路线,有没有向导,一行共多少人,是否看到有古代遗迹。
秦震说:“遗迹好像也有,是古代罗布人的墓葬。”
“古代罗布人?”斯坦因追问,“墓葬的形制怎样?”说着他从西装内怀中拿出一个厚厚的日记本和钢笔,打开笔帽准备做记录。
秦震刚要回答,被郝运抢过话头:“您在西方很有名气啊!”
“可在中国并没多少人认识,”斯坦因微笑,“看来,您一定看过我写的那几部游记,我原以为中国人都不喜欢看这些东西呢,在我的印象里,中国人似乎不太喜欢考古。”
郝运问:“我知道您从中亚挖掘出不少文物,全都带回英国了吗?”斯坦因点点头,没明白郝运为什么要这么问。郝运继续说:“可这些文物都是归出土地所属国的,比如楼兰、尼雅和米兰遗迹,它们都在中国境内,您把从中国找到的文物都弄回自己的国家,这不太适合吧?”
第332章 洋人先生
斯坦因脸色顿变了,又笑道:“我听过一些这些的话,其实,这也是出于一个考古学家的良知。您是中国人,很清楚现在的中国是个什么现状,到处都在打仗,非常乱,日子过得很穷,很多人连饭都吃不上,更别提考古研究了。与其让那些文物在地下埋藏并烂掉,为什么不挖出来重见天日?文物只有被研究才有价值,否则就是垃圾。”
“那些文物已经埋了一千多年,”郝运说,“再埋几十年还是那样,而中国不可能永远打仗,早晚有和平的时候。”
斯坦因摇摇头:“就算你们中国人不再打仗,也不见得会对那些遗迹和文物感兴趣。中国人只对两种知识感兴趣,一是文化艺术,二是政治。即使你们中国人挖出那些文物,目的也是为了卖钱,而我把得到的文物全都捐献给了大英博物馆,丝毫没有个人占有的意思,所以,我是在做好事,对全人类都有好处。”
郝运笑了:“这么说,您还是好人啦?”
“难道不是?”斯坦因反问,目光烔烔。
秦震问:“到底是怎么回事?”那个大胡子外国人也盯着两人。郝运抬手召唤侍应生,对秦震说:“我受够了!从天津到上海,听说火车要十几个小时,没有吃喝怎么过?难道要让我们活活饿死吗?”
秦震失笑:“人家都说过不供应中国人的,你再闹事也没用。”
这时侍应生过来,斯坦因对他说:“请给我拿两个杯子。”侍应生连忙将杯子送过来,斯坦因亲自倒了两杯酒,分别交给郝运和秦震,“我请两位喝一杯吧,希望有一天能消除你们对我的误解。”秦震听不懂,于是也没客气,跟郝运举起酒杯和斯坦因碰杯。那大胡子从表情就能看出十分不满,就把头转过去,看着窗外。
郝运拉着秦震:“走吧,咱们去抽根烟。”
秦震很惊讶:“你不是不会抽烟吗?难道在民国时期现学的?”郝运笑着说可不,秦震半信半疑地跟着郝运来到两列车厢以外的吸烟室,这是专门给抽烟者用的,里面有五六个人,或坐或站,有的发呆,有的边抽边聊。
“你知道那个斯坦因是谁?”郝运有些激动。
秦震问:“难道真是什么名人?刚才你说他怎么的,从中国弄了不少文物?”郝运说当然有名,但对英国人和西方人来讲是美名,而对中国人来讲却是恶名、臭名。秦震没明白,郝运就仔细给他讲了文物大盗斯坦因是如何从中国分几次把新疆境内的大量中亚文物运回英国的。秦震越听越生气:“整了半天,是个专门从国外偷文物的家伙,得想办法收拾收拾他!”
郝运摇头:“别多事,我说过别改变历史进程。”
“外国人怕个屁!”秦震说,“等到上海下了火车,我跟踪他到地方,看那家伙住在什么地方,找机会把他干掉得了。反正我们也不可能永远呆在民国时代,早晚得回去!就算他妈的回不去,我也得做几件大事不是?”
郝运连忙说:“千万别!你怎么越劝越来劲,万一对我们有影响,到时候我俩都消失了,看你怎么办!”
秦震说:“能有你说的那么邪乎?他是外国人,怎么会影响到我的爷爷奶奶?你想多啦!”郝运仍然表示反对,秦震只得作罢。回到车厢座位,斯坦因正在跟大胡子外国人交谈,看到两人回来,斯坦因又拿起日记本和钢笔,让秦震给他讲讲在新疆若羌沙漠中的见闻,尤其是古代罗布人墓葬的事。
“不好意思啊,”秦震说,“我从沙漠回来之后摔了一跤,记忆力减退,很多事情都记不起来了,以后再说。”斯坦因非常失望,只好将日记本收起来。
火车在行进过程中,秦震不停地用眼睛看斯坦因,他倒没什么,有时候经常拿出那个日记本,用钢笔在上面写着什么,有时候还画一些草图,好像是地图之类的东西。郝运偷眼观察,见斯坦因的字很潦草,而且还是斜体英文,看不太清。那个大胡子外国人见秦震总看斯坦因,就对他怒目而视。秦震偶尔扫他一眼,假装看不见,大胡子也没什么办法。
后来,大胡子实在忍无可忍,就叫来侍应生,说了些英文。郝运大概能听懂,他说要么换个座位,要么让这两名中国人离开。侍应生看了看郝运和秦震,问:“不好意思,两位先生,你们是不是冒犯了这两位洋人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