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我敏锐的差距,她的脸又红了!
“不会又没效果吧!”我愕然道,同时本能的护住了自己的面颊。
可就在这个时候,那小红叶笑了笑,对我们两个说道:“肚子舒服多了。就是这药有点儿土腥味!不好喝!”
幸亏没有出现什么变故......
我放下心来之后,就让王吼寸步不离,时刻保护好红叶小姑娘的安全,要像他当年保护师首长一样保护她。
紧接着我站起身子,不顾的吃饭,就要出门,想自己先去那间“真味私房菜馆”看看情况。。
走之前,我让红叶给我写了一个地址。
写完地址后,红叶却建议我说:“那间菜馆不好进的,他们只招待会员和介绍来的客人!安保也很严格。莽然是进不去的。”
我微微点了点头,半调侃着说道:“我知道!可不让吃猪肉,总让看猪跑吧!放心,我就是去看看。试试水而已。”
随后,我一头扎进了茫茫夜色之中,拿着红叶交给我的地址,直奔那家真味私房菜馆而去。
我们的县城并不大,我按照红叶告诉我的地址,就算是步行,有半个钟头也能走到。
我在走路的时间里,也并没有闲着,期间我拿起电话,给我的老班长打了过去。
我感觉,这里的情况越来越复杂了,如果真的有人利用食物害人敛财的话,恐怕不会是简简单单一两个人的主意。恐怕是一个团伙,而且还是懂得旁门左道的团伙。
对付这种事情,没有老班长的帮助,可是很难应付的。
毕竟,我所知道的,只是皮毛中的皮毛。
毕竟,我连红叶肚子里“鬼脸”的名字都不知道呀!
而且,我和老班长有五六年没有见面了,最近半年,我因为饭店装修的事情,更是连电话都没有打过。
我这个做徒弟的,也是时候候该联络联络他老人家了。
我记得刚退伍时,我对自己的前途感觉迷茫,那个时候与老班长挥泪分别后,几乎天天和他通电话联系。也是老班长给我加油鼓劲,才让我从新找回了奋斗的勇气。
再后来,因为工作,我和老班长的联系开始稀疏了,特别是近半年以来,因为我忙于饭店装修,更是鲜有时间去探望老班长,哪怕是打一个电话......
回忆中,我突然发现,时间原来可以冲淡很多东西......而电话,则可以挽回很多东西。
于是,我怀着忐忑,甚至略微的心情,给远在山东的老班长拨通了电话。
可这个电话非但没有让我联系上老班长,却反而让我的心情更加没落凝重了起来。
因为我的电话无人接听。
当时我心里咯噔一声!
我又试着拨打了三回,同样的无人接听。
回答我的,只有长长的等待音。
我不由的猜测着老班长的情况。
我想,老班长如果换手机号的话,一定会告诉我。可为什么无人接听呢?我不知道,难道是我打的太晚了,还是说老班长遇上了什么着急事情,无暇顾及我的电话......
就在我猜测老班长那里的状况时,我恰好也走到了那间“真味私房菜馆”的门口。
无奈中,我只好收回了思绪,勉强打起精神,按照红叶给我写的地址,我很快锁定了一条青砖小巷,在小巷的尽头,我找到了一个并不起眼,甚至没有招牌的栅栏门。
那门,就是真味私房菜的入口。
栅栏门古色古香,小巧别致,那红色的“柱朱门”,只能容纳一人进出。在栅栏门的门头,挂着一盏.......
......一盏绿油油的“青灯笼”?!
当我看清那栅栏门,特别是那盏青灯笼时,我原本想进去一窥究竟的勇气就彻底消失全无了,取而代之的,是脑子里无可抑制的诧异和恐惧。
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至于我揉了揉眼睛,希望那门头上的青灯笼完全是一种幻觉!
可遗憾的是,那盏青灯笼是真实存在的。
那灯笼只有一盏,却像鬼火般炫目逼人!
“我去!”我几乎是脱口而出,紧接着,就扭头离开了那间店门。像避瘟神一样疯跑回我的店面。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我胆儿小,而是因为我知道,这间只挂着一盏青灯笼的店......
是一间“阴店”!
第十六章 :青灯
一个灯笼能把我这个当过兵的大男人吓的屁股滚尿流,听上去似乎很滑稽。
可关键问题是我不光当过兵,我还是个厨子,是一个和老班长学过正统中国厨艺的厨子。
这灯笼上的规矩,我懂一点儿。
什么规矩呢?其实也很简单,如果我们仔细回想一下的话,就会发现,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除了卖灯笼的,似乎只有餐饮业最爱挂灯笼吧,特别是红灯笼!
进一步稍加留意,我们还会发现,但凡是稍微上些讲究的中餐管子,至少会在门头上挂两个灯笼。而且饭店挂灯笼的习惯还很特殊,别的行当最多是逢年过节挂出来,可饭店往往是只要开张就开始挂着,一年四季都是如此。
没学艺之前,我只以为这种爱挂灯笼的习惯是图个吉利,为了醒目。
可是当了厨子之后我却知道,这其中的原由没那么简单。
当年,我的老班长还给我详细的讲过这饭店挂灯笼的“讲究”。
那是在我即将退伍的日子里……
当时,我们师改编裁军的消息已经传开了,但是谁走谁留,没有一个定论。我们这些当兵的在忐忑中难免说些玩笑话,都爱吹牛说自己早不想在部队干了,退伍之后想干点啥啥啥的,总之,大家是牛逼哄哄,好像全都在军营里屈才了一般。
其实现在想想,当时的话,更多的是对自己内心忐忑不安的掩盖。真到我们退伍的时候,可没有一个人说这些乱七八糟的话,也没有一个人舍得离开自己流过血汗的训练场。
我甚至还记得,当年全连撤编的命令下发时,整个连队在操场上那嗡鸣的哭泣声,以及战友们拼命昂起的头颅,那是作为一个军人最后的尊严!
就在连队解散的前半个月,我问过我的老班长一个问题,说你退役之后,想干些什么呢?
老班长当时愣了,他似乎从来没考虑过要离开部队的事情。被我这么一问,反倒是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考虑了许久之后,老班长才慢吞吞,却又精神紧张的告诉我说:“我以后要开一个鲁菜管,挂两个红灯笼的那种。”
当时我就笑了,为了缓和老班长紧张的情绪,我调侃他说:他是师里炊事班的老大,不会让他提前退伍的。而且你开个菜馆为啥非挂俩红灯笼呢?现在的年轻人爱标新立异,你不如挂几个南瓜灯,挂几个蝙蝠灯,这样可以招揽客源,与时代接轨……
我的话,让老班长有奈无奈的笑着。
随后,老班长挥手打断了我的调侃。
他告诉我说,厨师行当过去有个规矩,灯笼可不是能够乱挂出来的东西,在过去,它的作用甚至比饭店的招牌还要大。是万万不能随便更改的“标志”!
我一听这话,当即来了兴致,于是又像老班长请教起这饭店挂灯笼的规矩来。
老班长告诉我说,这灯笼在过去叫“明灯”,属火德。是至阳之物。古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在重大节日的夜晚挂起花灯,为了就是利用它的火德来驱赶黑夜里的污秽之物。是吉祥的象征。
而灯笼在饭店行业中,它还有特殊的隐喻。从某种程度上说,它代替着“门神”的作用。
在过去,人们家家户户贴门神,是为了防鬼镇凶,但是唯独饮食行当不能贴这个门神。
因为按照老迷信,门神不光能档鬼,还能挡人。挡什么人呢?自然是小人,恶人,坏人。
可饭店的掌柜却认为,“挡住人”,却不是个好的兆头。
那个时候的人很迷信,厨子行当普遍认为,饭店酒楼是开店吃‘客官饭’的,自然客人就是财路,是衣食父母,不管什么人等,都不能挡。把人挡住了算怎么回事呢,也让来客心里膈应呀!?所以不但不能贴门神,还得常年开着门,以表示“开门纳吉”。
再后来,也不知道是哪朝哪代,谁人想出来的折中主意,在饭店里,门神的地位就被灯笼替代了。因为灯笼属火,既能挡住鬼魅,也能给夜里打尖的客人照亮明路,一举两得。
也因此,饭店门口挂灯笼的习俗渐渐流传开来,随着地域和饮食文化的不同,这门口挂的灯笼也都不尽相同。
懂行的人,甚至不用进店,仅仅看着灯笼,就知道这饭馆里经营的是什么彩色,对应的什么人等。
一般来说,挂一个白纸灯笼的是野店小摊,小本经营,那一盏小灯叫“暖心阁子”。挂红灯笼的则多是面向工薪的大路菜馆,那两盏红灯预示着“红火热辣”。挂八面宫灯的多为南方菜馆和私房菜色,意欲着“八面来财,制作精细”!
说道这里,老班长打开了话匣子,他还告诉我:“除此之外,灯笼上描绘的内容也有许多讲究。”
比如,灯上绘制着龙凤图形的饭店多有宫廷背景,祖师爷多半是御厨出身,灯笼上写着字号的则是百年老店,至少也得是三代经营……
当时,我听的是茅塞顿开,心想这中国的饮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仅仅是饭店门口的一盏灯笼都有这么多的讲究。哎,现在的人呀,估计也都忘得差不多了,像老班长这样的老厨子,恐怕也没几个了吧……
想到这里时,我无意中问了一句:“班长!那如果饭店的门口什么都没挂着,是怎么个讲究呢?”
当时,我也就是好奇。毕竟,现在饭馆儿不挂灯笼的多了去了,就算是挂着的,恐怕也没几个明白其中的含义,也都是照葫芦画瓢而已。
这时候,老班长咯咯的笑了几声,冲我说道:“第一,古代娼妓酒楼不挂灯笼。他们的灯笼一旦挂起来,就表示妓女正在‘工作’,让大家先行回避,至于这第二吗……”
我看着老板长的脸色,感觉他有什么话说不出口。
不过,他越是不说,我就越是好奇。最后,他在我的一再催问之下,才告诉我道:
“门口什么都没有的饭店,是黑店!”
“哦?!”我有些不解,心想这黑店不都是怕人知道的么?可为什么还留个“尾巴”,拐着弯儿的告诉别人他们是黑店?
老班长很快回答了我的疑问。
他告我,黑店不挂灯笼算是一种“广告”,因为当时的社会世道比较乱,江湖上的人比较多,黑店的店主想挣黑钱,可又怕杀错了人得罪那路英雄,引得报复,所以想出了这么一个“广而告之”。
他们这么做,既向江湖上的兄弟通道们亮明身份,同时也避免无端的遭人报复,一举两得。
我恍然大悟间,不住的点头道:“这灯笼里的老规矩,可真是凶险。不懂的还能丢命呀!”
这个时候,老班长笑了笑道:“黑店自然不好,不过只要你懂得黑店里的规矩,进去吃个饭也没有什么性命之忧,可要说道真正的黑暗凶险……它还排不上号!”
我听老班长的意思,似乎这个世界上有比黑店还恐怖的“餐馆”存在。
“比黑店还黑的店?啥呀!”我不住问道。
这个时候,我的老班长压低了嗓子告诉我道:“比黑店还凶险的有两种!一个是挂着青灯的阴店,另一个则是挂着黑灯笼,专门为精怪野鬼开的‘鬼店’。”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阴店”这个词汇。当时我的心境,除了惊异,就是好奇。
“这阴店是干啥的?鬼店又是个啥?”我迫不及待的问道。
老班长微微摇头告诉我:
鬼店压根就不是人开的。他也没见过,估计是哪个封建迷信的说书人胡乱编出来的。不过这阴店倒是确有其事,而且在清末时,阴店害人的故事时常发生,甚至一度沸沸扬扬。
那种店非常特殊,往往开在隐蔽的地方,没有店面匾额。但是一定会在夜里点起一盏青绿色的灯笼,悬挂在门头,而且只在半夜开张。
老班长特别强调说,这种店铺十分霸道!他们的青灯就像毒蛇的芯子一样是一种警告!警告懂行的人,离这里远点儿。不管是哪路的神仙,一旦进了阴店,都要扒你三层皮,直到把你的钱财甚至性命榨干,才成。
至于里边的手段,则多涉及神鬼毒蛊之法门,更不是一般黑店所能比拟的。
阴店的手段有多恨呢,老班长给我举列子道:寻常黑店所用的蒙汗药和人肉包子,在阴店那里连小儿科都算不上!充其量,也就是餐前开胃的点心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