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墓探 > 第415节 >

第415节

“你们难道看不见吗…”我说。“抱歉,我一着急忘记了,你们看不到。这地上有鬼文。”我说。
“没事儿,你快说,写了什么?还是之前看到的那种笔迹么?”陆大叔问。
“没错,笔迹还是那个,和我们在地牢的入口处那里看到的一模一样。这一次她还是让我在这里叩头跪拜,原因是,这里…葬着我们家的前辈。隗碧碧。”我说。
“等会儿,怎么回事儿?这里不是左慈的坟墓么?怎么有变成了隗碧碧的坟墓了。”云显问。
“我也不知道。他就是这么写的,没有别的了。”我说完乖乖照做,总觉得还是应该遵从前辈说的话比较好。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咱们要怎么进去这道门?”大哲说。“我有一种强烈的预感,这里就是我们要的答案。”大哲故作严肃的说。
“废话,一早都说了,答案就在左慈坟墓里,现在都到了当然要就在这里了。胖子,你就不能说点什么有建设性意义的话。”云希明说。
“好吧,我说点有建设性意义的,你们有没有听到什么声音?”大哲说。果不其然四周似乎传来了一种窸窸窣窣的声音,并且声音越来越大。听了之后让人忍不住头皮发麻。
“我也听到了。这是什么声音啊?听的我汗毛都竖起来了,实在是太恐怖了。”云显说。
“我觉得这个声音可能是虫子在地上爬的声音。”大哲说。
“胖子,你别吓人。我最害怕虫子了。”闵澜嚷嚷说。
“胖子,你别乱说,这要是虫子在爬,那得是有多少虫子。”云显说。
“很多很多,我不是乱猜的,而是看见的。”大哲说着指了指天棚。我们抬头一看,没吓得晕过去。不是出于恐惧,而是恶心,天棚上竟然密密麻麻的全都是虫子。那些虫子体长,多足,彼此之间纠缠在一起,甚至分不清头尾。
“那是什么虫子,数量这么多,而且还这么长?!”王娜姐吓得说话的声音都高了八度。
“嘘,小点声,说不定他们是根据声音判断我们的位置的。”云显说。
“不是声音,是热量。这些家伙喜欢活的。”云希明说。
“热量?这么说除非我们死了,不然我们肯定躲不掉了。”王娜姐说。
“可惜这里没有水,水可以让我们身上的热量降低。”陆大叔说。
“恐怕也没有什么效果,毕竟我们面对的不是安装在狙击枪上面的热成像仪,昆虫的感知程度,远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精确,我们现在就是鱼肉。”云希明说。
“这些东西不吃尸体?”云显说,“倒是挺讲究的。”
“不是不吃尸体,是不吃冷了的尸体,在我们死亡,冷却之前,只怕,它们早就瓜分了我们了。”云希明说,他的语气变得紧张严肃。
“公子哥,这么说你已经知道这东西是什么了?”大哲问。
“只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蚰蜒。”云希明说。
“什么?油烟?”大哲反问。
“不是油烟,是蚰蜒。蚰蜒俗称钱串子,草鞋底,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唇足纲,改形亚纲,蚰蜒目,蚰蜒科。体短而扁,灰白色或棕黄色,全身分十五节,每节有组长的足一对,最后一对足特长。气门在背中央,足易脱落,触角长,毒颚很大,行动敏捷。多生活在房屋内外的阴暗潮湿处,捕食蚊蛾等小昆虫,有益。中国国内常见的为花蚰蜒和大蚰蜒。”
“这种虫子体短而微扁,棕黄色。全身分十五节,每节有组长的足一对,最后一对足特长。足易脱落。气门在背中央。触角长。毒颚很大。栖息房屋内外阴湿处,捕食小动物。它行动迅速,气管集中,几千个单眼聚集在一起构成伪复眼,甚至在庭院和住室中也往往出现。唇足类中的蜈蚣只有四对单眼,虽然视力很差,但行动却很迅速,不论爬行、捕食或是寻找栖息的处所,主要依靠一对触角。蚰蜒白天在腐叶、朽木中体休息到了晚上才出来觅食,行动迅速,以昆虫及蜘蛛为主食。蚰蜒,属于代谢较低、生长缓慢、繁殖能力差而寿命很长的物种。种类颇多,我国常见的大蚰蜒或称花蚰蜒,分布在南方各省。蚰蜒多在夏秋季节活动,爬行速度较快,常栖居房屋内外阴暗潮湿处,爬行于墙壁、蚊帐、家具、床下,以捕捉小昆虫为食。”云希明说。
“好了,我的百度百科,你能不能言简意赅的告诉我,这东西有毒没毒?”大哲问。
“蚰蜒常常出现在地表,因此温度对它们分布的影响更为显著:热带、亚热带很多,寒冷地方很少。中国华中、华南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都有唇足类分布。在华北及东北地区仅有耳孔蜈蚣小型的类群。还有若干唇足类栖息在岩溶地区的洞穴中。在海滨潮间带区虽然有潮汐的剧烈变化,也有若干唇足类生存。在我国的西藏自治区也有分布。不过蚰蜒虽然是蜈蚣的近亲,但是没有毒性。蚰蜒的形态结构与蜈蚣很相似,主要的区别是:蚰蜒的身体较短,步足特别细长。当蚰蜒的一部分足被捉住的时候,这部分步足就从身体上断落下来,使身体可以逃脱这是蚰蜒逃避敌害的一种适应。蜈蚣颜色比较暗,腿短,爬行的时候弯弯曲曲的行进,速度不是很快。通常是在地面发现它多些,而蚰蜒多半发现它在墙上游走。蚰蜒也咬人,但不很厉害。蚰蜒体长约25毫米左右、爬行时每对足很协调,遇惊动即立刻逃脱,但是很容易脱落。头部后面有一个环节、有一对钩状颚足,颚足末端成爪状,爪的顶端有毒腺开口,能分泌毒液,触及人体皮肤后即可致局部疱疹,令人刺痛难受,但不致命。”云希明说。
“嗨,你早这么说,不就好了。”大哲似乎送了一口气。
“但是我比较担心的是他们的亲戚,也就是另外的那一种昆虫,蜈蚣。”云希明说。
“蜈蚣在中医里面有讲过。”王娜姐说,“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龙、百脚虫、少棘蜈蚣、吴公、蝍蛆等,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黄色。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腹部淡蓝色,体型小,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黄色,体型更小。上述三种以红头蜈蚣最佳,体型大,产量高,性情温顺,适应性强,生长快。一般在农村较为多见,常位于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较为常见。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药用。适宜人工饲养。《本草纲目》里面说,蜈蚣,西南处处有之,春出冬蛰,节节有足,双须岐尾。通常身体很长,并且有许多对步足。《本草衍义》称:蜈蚣背光黑绿色,足赤,腹下黄。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王娜姐说。
“王娜姐,这个我也知道,问题是,咱们现在面对的到底是什么?”大哲说。
“我觉得两者有可能都不是。”陆大叔说,“你们好好看看,那虫子是不是还拖着长长的尾巴?”

第五百二十八章 羽毛尾(上)
我抬头一看,果不其然,头顶上的那种长长地虫子的身后全都缀着两根长长地羽毛,这些羽毛看上去并不像是鸟类的羽毛,而是看上去更像是什么野兽的羽毛,或者说有点像是孔雀的尾羽,我盯住一只看上去格外长的虫子,它身后的那根尾羽就有将近二十厘米长,前端是一根吸管一样的栉节,呈现出桔黄色半透明状连接着身体,后面是一根羽毛,和孔雀的尾羽相似,尖端还能够散发出微微的荧光,所以此刻我们头顶上的天棚,打眼一看竟然全都是一个一个的亮点,就像是若干的眼睛一样。
“看来我们运气不太好,这东西,果然不是蚰蜒而是蜈蚣,不仅是蜈蚣,而且还是毒蜈蚣。”云希明说。
“公子哥,你就会说废话,蜈蚣有毒谁不知道,蜈蚣可是五毒之一,《笑傲江湖》里面就有说,有一个专门用毒的教派就叫五毒教。在小说里面,青蛇,蜈蚣,蝎子,蟾蜍,蜘蛛,被称为五圣。每一个种类之中挑选出来一个最有毒性的,然后放在一处比拼,最后赢得那个就是毒圣,小说里面还描写过五圣相斗的场面呢,最后可是蜈蚣赢得了胜利的,你说说这东西得是有多大的毒性。”大哲说。
“胖子,你就是武侠小说看多了,这蜈蚣虽然有毒,但是毒性也有强弱之分,并不是每一种蜈蚣都像你的小说里描写的那样的剧毒无比。有的山野间的小蜈蚣,咬了人,也不过就是不痛不痒的起一个包。过不多久就要消了根本不会让人致命。”云希明说。
“公子哥,你就别卖关子了,你不是百度百科么,这种蜈蚣到底是什么蜈蚣,你赶紧想想辙啊,不然的话,咱们谁也没有好日子了。两个墓室的们还没进去,就成了他们的盘中餐了。”大哲说。
“办法倒是有。但是没有工具不可不行。”云希明说。
“云少爷,你需要什么工具。”王娜姐说,如果说云希明是百度百科,那王娜姐恐怕就是百宝箱。没有她没有的东西。
“我要的东西很常见,但是偏偏咱们现在没有,我需要水,大量的水。”云希明说。
“你这可真是难倒我了,我们带的饮用水本来就有限,现在剩的也不多了,你要大量的水,这个恐怕是有点困难。”王娜姐为难的说。
“只要是水就可以,是吧。”我问。
“没错。只要是谁水就行。”云希明说。
“那我倒是有办法。”我说着把战天刺拿了出来,这个长得和雪花一模一样的小东西,现在就是一块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冰晶。我把它握在手里,心中想着造出冰来这样的念头,果然有效果,这神器是可以和主人心灵相通的,竟然没多一会儿,我的脚底下就堆满了大块大块的冰块。“战天刺只能造出冰。而且我没有办法判断这样的冰融化的水能不能饮用,不过如果你要用来对付他们的话。那估计还是可以用用的。”我说。
“真是太好了,一着急,我都忘了你还有这个宝贝了,是冰块的话就更好了,来来来胖子,云显,陆大叔,搭把手,把这些冰块全都堆到墙根底下去,离咱们越远越好,而且一定要把进去墓室的门露出来,赶紧动手,阴阴,可以再弄些冰出来么。”云希明安排说。
于是我又着手弄了不少冰块,因为冰的缘故墓室里面变得格外冷,云凝冻得直发抖,和闵澜抱在一起。男生们把冰块全都堆在了墙角处,然而并没有什么反应,大家全都看着云希明。
“当然不会那么快,蜈蚣不属于主动出击的选手,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安静的待着,静观其变。”云希明说着竟然坐了下来,眼下墓门打不开,也没有别的办法,头顶上顶着这么多蜈蚣,人谁也不能安安静静的踏下心来研究古墓,所以说,大家全都效仿云希明,原地坐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