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书库 > 墓探 > 第399节 >

第399节

“虽然我们这次出来是带着任务来的,如果这次不能够找到这种怪病的病症来源,但是现在我们的处境确实不是人力能够解决的,实在不行的话,为今之计就是需要我们原路返回,看看能不能做到借助工具来解决眼下的情况。”陆大叔的发言真的好像是上个世纪的老干部做的工作汇报总结,但是我心里清楚,眼下的情况,并不是找来什么机械就能够解决的,刚才大哲的****都没有起到作用,更不用说什么机械设备了。我心中唯一想的是,就算我们最终失败了,没能找到早衰症的病因,我们也不能这样把整个十七局的精英骨干战斗力全都搭在上面。
“我同意陆大叔的意见。”我说,“这样,陆大叔,你和云显回去看看,有没有可能我们原路返回。”
“好,就这样。”云显答应着就和陆大叔出发了,我原本以为按照云显大少爷的性格会推辞一下,没想到他竟然立刻就答应了,“我得赶紧去找出路,不然云凝只怕是要冻坏了。”云显心疼的说。
陆大叔和云显说走就走,我们在原地等着的人却是各怀心事。
“阴阴,你说如果老陆他们找到了出路,我们就真的回去了?咱们还没有找到早衰症的病因,如果就这样回去的话。恐怕所有的患者都要…”王娜姐难过的说。
我能够理解王娜姐的心情,毕竟王娜姐是个医者,医者兼爱众生,更何况还有蒋医生这个神农氏的后人。无怨无悔的正在用自己的生命挽救所有的患者的生命,我们如果就这样就放弃实在是太过冷血,但是我也不能够眼睁睁的看着我们的兄弟姐妹被这样的绝境困死在这里。“放心吧,王娜姐,我们还会有别的办法的。”我说。
“我倒是希望老陆他们赶紧找到原路。这样一来我们就能赶紧离开这里了,我现在真是又冷又饿,等会儿别说是你们找到路,恐怕就算是有路,我都走不出去了。”大哲说。
“胖子,有没有那么夸张啊,我倒是觉得现在的感觉还好,算算时间我们已经进到这里有两天了,但是却不知道为什么,我也不是很困。也不是很饿,这倒是挺奇怪的。”云希明说。
“谁能跟你比啊,你,老陆,阴阴,你们几个都是有名的工作狂,根本就是不知道疲倦的好不好,你再看看我,都要饿得皮包骨头了。”大哲委屈的说。
“你要是真是饿的皮包骨头了,我觉得你倒是应该好好的谢谢阴阴。就是给红包请吃饭都不为过,要知道像是你这样子的,就算是去参加减肥班人家可能都不接受,都怕因为你砸了自己的牌子。”闵澜说。
“随便你怎么说。我倒是觉得有戏,说不定,等一会儿老陆他们就回来了,然后告诉我们来的时候的路,一切正常。”大哲说。
“咱们一路走过来也不近,怎么可能那么快就回来。”王娜姐说。
“谁说不快的。我们可是飞毛腿。”才离开几分钟云显的声音就再一次响起,他和陆大叔竟然已经赶回来了。
“胖子,恐怕这次要让你失望了。”陆大叔说,“我们刚才沿着来的时候的路返回,但是发现回到上一层的那个出口已经被封死了,我们没有找到可以开启的办法,我觉得十有八九,这个建造这里的人,就只是希望我们能够往前走,不希望我们回头,所以才封闭了我们来的时候的路。”
“怎么会这样,这么说的话,那岂不是说,我们被困在这里回不去了。”大哲说。
“恐怕情况还更糟。”阿罗说着指了指地面,“这些树枝是刚才我设在这里的,主要是为了阻隔墓室里面冒出来的寒气,在墓室和这条走廊中间形成一个屏障,但是你们看看现在。”我们随着她的手指看过去,竟然发现那道由树枝搭建起来的屏障,竟然也已经冻住了。
“温度越来越低了,在这样下去,这里迟早是要被冻住的。”陆大叔说。
“老陆,我谢谢你的提醒啊,我们现在全都知道了,主要是咱们是不是现在想想办法,把这个状况稍微改善一下,我现在实在是冷的不要不要的。”大哲说他自己感到很冷,这一点我倒是并不怀疑,不知道为什么,大哲的脸色变得特别的紫,并且浑身发抖,竟然看上去比云凝还要虚弱。
我开始觉得有些不对劲,正要上前询问的时候,大哲忽然身子一歪,倒在了地上,我们刚一着急,准备扑过去,却发现身后的墓室之中的寒冰发生了变化。那些原本是透明的冰凉的寒冰冰凌,现在竟然变得通红,而且明显感受到周围的温度陡然上升。
“这是怎么回事?”闵澜惊慌的说,我没有管这些,先是和闵澜一起把大哲扶了起来,他浑身软绵绵的,就像是一大坨棉花。不过我们这样一拽他,他竟然醒了过来,迷迷糊糊的说了一句。
“我饿,红烧肉。”
“这个胖子,就知道吃。”闵澜生气的说,不过看到这样的大哲我们都放下心来,看来他没有什么事情。“阴阴,这些冰怎么现在突然变得像是烙铁一样。”闵澜说。
“会不会是因为厄尔尼诺现象?据说这种现象并不是仅仅在地球范围之内产生,只要条件达成,在极小的范围内,也可以产生厄尔尼诺现象。”云希明说。
“这也太夸张了吧,这么小的地方也可以达到厄尔尼诺?再说了天气预报天天说的厄尔尼诺,到底是个什么啊?”云显问。
“厄尔尼诺暖流,是太平洋一种反常的自然现象,在南美洲西海岸、南太平洋东部,自南向北流动着一股著名的秘鲁寒流,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3月正是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海域水温普遍升高,向西流动的赤道暖流得到加强。恰逢此时,全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向南移动,东北信风越过赤道受到南半球自偏向力,也就是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左偏转成西北季风。西北季风不但削弱了秘鲁西海岸的离岸风——东南信风,使秘鲁寒流冷水上泛减弱甚至消失,而且吹拂着水温较高的赤道暖流南下,使秘鲁寒流的水温反常升高。这股悄然而至、不固定的洋流被称为,厄尔尼诺暖流。厄尔尼诺又分为厄尔尼诺现象和厄尔尼诺事件。厄尔尼诺现象是发生在热带太平洋海温异常增暖的一种气候现象,大范围热带太平洋增暖,会造成全球气候的变化,但这个状态要维持3个月以上,才认定是真正发生了厄尔尼诺事件。”云希明说。
“可是现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暖流啊,怎么会出现什么厄尔尼诺的现象。”王娜姐说。
“据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厄尔尼诺现象可能是由于水下火山熔岩喷发引起的。熔岩从大洋底部地壳断层喷出,将巨大的热量传给赤道附近的太平洋海流,使海水增温变暖,从而导致东太平洋海区水温及海流方向的异常。科学家已经能够给受到影响地区的人们提供更多的预警时间做准备,以避免一些厄尔尼诺现象所带来的最坏影响是关键。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东太平洋大范围的海水温度可比常年高出几摄氏度。太平洋广大水域的水温升高,改变了传统的赤道洋流和东南信风,使全球大气环流模式发生变化,其中最直接的现象是赤道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海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即南方涛动现象。在拉尼娜期间,东南太平洋气压明显升高,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的气压减弱。厄尔尼诺期间的情况正好相反。这种海洋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和关联,气象上把两者合称为,恩索。这种全球尺度的气候振荡被称为en循环。该研究着重于气候变暖事件,而在一般情况下,厄尔尼诺年后随之就是拉尼娜年。而这样的研究试验除了实地勘探之外,还可以在实验室里进行小范围的实验。我猜测有可能我们无意之间就是制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实验室。”云希明说的十分的笃定。
“你的理论知识实在是太多了,什么时候你从一个博学多才了变成了一个本本主义了。”阿罗不屑的说。
“怎么,难道不是这样么?”云希明说。
“显然不是,那些红色的,你难道看不出来么,那是火红色的绸缎。”

第五百零三章 至阴至阳(下)
何止是红色的绸子,在我的阴阳术之下,我看到的是蓟子洋,他安静的坐在墓室的正中央,浑身上下裹满了那种红色的绸子。那是他曾经的战友,那个阴阳家的女族长留给他的一件神器,又或者说一件武器。而此刻红色的绸子飞舞着,延伸着,充满了整个墓室,那些冰凌也被映照的变成了火红色。蓟子洋闭着眼睛,似乎像是一位遗世独立的神明一样。
就在我们惊讶的时候,墓室之中的那些坚硬无比的寒冰,竟然开始了融化,那种融化速度超出我的想象,就像是把冰淇淋放在了炭火之上一样,那些坚冰飞快的消融。
我感觉到脸上有什么东西冰凉的,低落下来,正要伸手摸一下,却发现墓室以及我们所在的走廊竟然开始下雨了。准确的说这已经不能说是下雨那么简单了,应该说是下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雨,就像是用巨大的水桶向下浇水一样,我感觉大家都跟我一样惊讶,红色的绸子,变成火红色的冰凌,突如其来的大雨,只是一瞬间,我们就全都变成了落汤鸡。被大雨这么一浇,大家似乎都和我一样,一瞬间愣在了原地。
“这难道就是人工降雨么?”被雨水这么一浇,大哲也清醒了过来。
“人工降水,根据自然界降水形成的原理,人为补充某些形成降水的必要条件,促进云滴迅速凝结或碰并增大成雨滴,降落到地面。根据不同云层的物理特性,选择合适时机,用飞机、火箭向云中播撒干冰、碘化银、盐米分等催化剂,使云层降水或增加降水量,以解除或缓解农田干旱、增加水库灌溉水量或供水能力,或增加发电水量等。运用云和降水物理学原理,通过向云中撒播降雨剂,比如盐米分、干冰或碘化银等。使云滴或冰晶增大到一定程度,降落到地面,形成降水,又称人工增加降水。撒播的方法有飞机在云中撒播、高射炮或火箭将碘化银炮弹射入云中爆炸和地面燃烧碘化银焰剂等。是人工影响天气中进行得最多的一项试验。
人工影响云的微物理过程。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使本来不能自然降水的云受激发而降水,也可使那些水分供应较多、往往能自然降水的云,提高降水效率而增加降水量。但不能自然降水的云能供应的水分较少,因此人工催化的经济价值有限。一般在自然云已经降水或者接近于降水的条件下,人工降水的方法才能发挥作用。可是胖子你真的觉得咱们现在的条件符合人工降雨么?”云希明说。
“这不是一切皆有可能么。”大哲还是不服气的说。
“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并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气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按照这个说法来看,我们刚才遇到的更有可能的是自然降雨的过程。”云希明说。
“什么意思?你的意思是说我们这个墓室里,刚才,自己。下雨了?”大哲惊讶的问。
“按道理来说是这样的。”云希明说,“自然界的雨,有四种类型,对流雨,地形雨,台风雨和锋面雨。对流雨。是指近地面空气局部受热或高层空气强烈降温,导致上下层空气发生对流,使低层空气上升,水汽在高空冷却、凝结而形成的雨,也叫热雷雨。强度比较大,强烈的对流雨有可伴强风、雷电、冰雹、降雨或龙卷,但雨时较短,雨区范围也较小,或呈不连续的条块分布。有时在连绵雨中会夹有对流雨。这是因为在这时,空中的层状雨云中夹有强烈对流性的积雨云,形成积层混合的雨云所致。对流云有明显的地域性、季节性和日变化。赤道地带全年以对流雨为主。我国对流雨最多地区是海南岛和南岭山区,就季节而言,以夏季最多,春季和秋季次之。就日变化而言,陆上多出现在下午到傍晚,海上和盆地区域多出现在夜间。海洋上的对流雨比大陆上少。”
“地形雨,是指当潮湿的气团前进时,遇到高山阻挡,气流被迫缓慢上升,引起绝热降温,发生凝结,这样形成的降雨,称为地形雨。地形雨多降在迎风面的山坡上,背风坡面则因空气下沉引起绝热增温,反使云量消减,降雨减少。地形雨常随着地形高度增高而增加。地形雨如不与对流雨或气旋雨结合,雨势一般不会很强。在世界上,最多雨的地方,常常发生在山地的迎风坡,称为雨坡;背风坡降水量很少,成为干坡或称为雨影地区。”
“台风雨,是热带海洋上的风暴带来的降雨。这种风暴是由异常强大的海洋湿热气团组成的,台风经过之处暴雨狂泻,一次可达数百毫米,极易造成灾害。称为台风雨。台风不但带来大风,而且相伴发生降水。台风云系有一定规律,台风中的降水分布在海洋上也很有规律,但是在台风登陆后,由于地形摩擦作用,就不那么有规律了。例如风中有上升气流的整个涡旋区,都有降水存在,但是以上升运动最强的云墙区降水量最大,螺旋云带中降水量已经减少,有时也形成暴雨,台风眼区气流下沉,一般没有降水。”
“锋面雨,是指锋面活动时,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就会冷却凝结,成云致雨,这种雨称锋面雨。锋面常与气旋相伴而生,所以又把锋面雨称为气旋雨。锋面有系统性的云系,但是并不是每一种云都能产生降水的。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它们中间的交界面叫锋面。在锋面上,暖、湿、较轻的空气被抬升到冷、干、较重的空气上面去。在抬升的过程中,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凝结,形成的降水叫锋面雨。锋面雨主要产生在雨层云中,在锋面云系中雨层云最厚,又是一种冷暖空气交接而成的混合云,其上部为冰晶,下部为水滴,中部常常冰水共存,能很快引起冲并作用,因为云的厚度大,云滴在冲并过程中经过的路程长,有利于云滴增大,雨层云的底部离地面近,雨滴在下降过程中不易被蒸发,很有利于形成降水。雨层越厚,云底距离地面越近,降水就越强。高层云也可以产生降水,但卷层云一般是不降水的。因为卷层云云体较薄,云底距离地面远,含水量又少,即使有雨滴下落,也不易达到地面。”云希明又给我们恶补了一节地理课。
“刚才我们这里的温度,先是极寒,然后又是极暖,所以形成了锋面,因而我们有可能遇见的就是锋面雨。”云希明说,一边说一遍还耍帅的撩了一下自己的头发。
“说完了么,说完了就看看墓室中央,别说的跟科普知识一样。”阿罗不耐烦的说。
我们大家看向墓室中间,发现那些红色的绸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正在有规律的缓慢的运转,而这红绸子的中央,竟然呈现出来一个八卦的形状。大家看不到蓟子洋,只有我能够看到,此时蓟子洋坐在地面中央,他的额头上竟然有一种古代的花纹隐隐约约的浮现出来,那是一种我从来没有看到过的花纹,他闭着眼睛,正在用自己的法术控制着那些红绸子,飞快的融化周围的坚冰。我们这边的大雨还在继续,地面上已经汇成了一个小湖,不过这些水全都向着一个方向流了过去,倒是让我看清楚了通向下一个地方的出口。
“这是怎么回事?这些红绸子到底是什么?”云希明说。
“上古有一件宝物,一条红绫,剪断可以再生,随人的意念变长短,用于束缚敌人,释放法术,你们知道这个宝物是什么么?”阿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