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都别闹了,咱们来这里也是为了寻找线索的,时间紧迫,不容耽搁。”陆大叔提醒道。
于是大家说干就干,立刻就开始熄灭那些多余的灯座,随着灯座一个一个的熄灭,墓室之中出现了影子,同时也变得异常的昏暗。终于整个墓室的灯座全都被熄灭了。只剩下正南方的那一个灯座。奇迹就是在这个时候发生的。正南方的整个灯座投下灯光,照在三足金乌的铜雕上,铜雕留下影子,而神奇就神奇在这里。影子竟然不偏不倚的刚好和地面石板之上的那个三足金乌的花纹重合。地面微微的颤了一下。向一侧滑了过去。向下一层的阶梯露了出来。
“这就结了这可真是太神奇了。”大哲感慨说。
“废话少说了,咱们赶紧走吧。”云希明催促道,大家于是一个接着一个向下走去。
阶梯两边的墙壁上依旧设置了不少的灯座。依然是人到灯亮,只不过这一次大家没有大惊小怪,全都贴着边小心翼翼的向下一层走去。
这第二层的面积没有第一层那么大,按时空间也是很宽敞的,只不过里面堆满了东西,所以才觉得有些拥挤。
“这里怎么有这么多的工具啊,这都是些什么啊”大哲这回学乖了,没有乱动那些东西,只是随手指了指。
“这些全都是古代铸剑使用的工具,这里是一座剑庐。”陆大叔说,陆大叔使用的是双剑,对冷兵器尤其喜爱,这倒是正中了下怀。
“铸剑就用这些破烂啊。”大哲问。
“这些东西放在这里不知道已经经历了多少的年代,看上去自然残损,不过在古代,铸剑可是相当讲究的。铸剑大体上有五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制范,说的通俗一点就是制作一个模具。这模具叫做剑范,多用泥塑造,然后放入窑中经火烘干,再加修整,质地似陶,故称泥范或陶范。制范以铜剑的器形设计为依据,而铜剑器形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规整而谐调、匀称而美观,则决定于制范是否精细。制范还要为以后的装饰打下基础,如剑体上铸出的花纹和名文,都必须预先在剑范的内壁上刻镂出阴阳相反的纹路。实际上,铜剑装饰的第一步是范型上进行的。”陆大叔说。
“这第一道工序听着就挺复杂的。”云显说。
“第二道工序就是使用材料,古代铸剑的材料是青铜,不过铸剑的青铜一定是经过特别的调剂的,那些有名的绝世好剑都是因为用材的比例精准,才会无坚不摧的。再接下来是第三道工序,熔炼。古人铸剑既无先进的熔炼设备、纯洁的原材料,又无精确的测试手段,匠师们在这种情况睛经过长期实践,摸索总结出了青铜合金的配比规律,并具有很强的规律,铸出的铜剑的合金比便也会不尽相同,而呈现在配比常数上下浮动的现象。原料调配停当后,将之装入坩锅炼。熔炼的关键是观察火候,判断是否熔炼成熟。调剂和熔炼这两道工序最是关键,也是最考验铸剑师的经验和悟性的。自古以来但凡有名气的铸剑大师,都是在这方面有着过人的领悟力的。”
“听老陆这样说,古代的铸剑师合着都是化学家和建筑师的合体啊。”云显说,陆大叔赞同的点了点头。
“第四道工序是浇铸。浇铸就是将熔炼成熟的青铜液体浇灌入剑范,等其冷却、凝固,铜剑就成形了。最后一道工序是修治。范铸出来的铜剑仅是一个坯件,表面精糙,所以卸去铸范后,还须进行修治加工。刮削琢磨,使其表面平整光滑;装饰,如在铸成的花纹沟槽中镶嵌琉璃、绿松石,或嵌错红铜丝、金丝、银丝,甚至进一步在器表刻镂花纹。嵌错是当时很常见的装饰工艺,它是在铜器表面铸出或刻镂出花纹,再嵌以金、银、铜丝或者铜片,用错石将表面磨光,即显出色彩鲜明、线条清晰的生动形象;装置附件,配齐剑具;最后砥砺开刃。经过了以上这些工序,一把青铜剑就算是完成了。”陆大叔说。
“老陆,虽然你把铸剑这些事情说的这么神乎其神,我唯一不明白的就是,这里不是一座死人的坟墓么,为什么会有一个剑庐在这里难不成这个左慈以前也是个铸剑大师”大哲问。
“历史上记载的左慈的事迹都是说他本人法力高强,而且从刚才他自己的墓志铭来看,他本人似乎和铸剑也没有什么关系。”我说。
“陆大叔,你过来看看这个。”云凝和阿罗站在剑庐的最里侧喊道,我们赶紧走了过去。“陆大叔,你说的剑范就是这个东西么”云凝问。
之间剑庐的最里面,确实是一个土陶烧铸的模具,中间有一个剑状的凹槽。
“没错,这个就是剑范,只不过,这可不是普通的剑范,这个剑范的规格也实在是太大了,根据我所知道的,历史上从来也没有这么大的一个剑范啊。”陆大叔说。
我观察眼前的剑范,它差不多有一米半那么长,一尺半那么宽,厚度也差不多有普通刀剑的三倍那么厚,确实不是一般的冷兵器的规格。
“这个剑范这么大,做出来的刀剑也是这么大,可是这个剑如果铸好了,差不多有一个人那么大,什么样的人才能使用这么大的剑啊,这人怎么也得有姚明那么高吧。”云显说。
“云显你怎么也开始信口胡说了,我可从来没有听说过姚明还会用剑。”云希明说。
“好了,都别胡说了,先不管这个剑范,你们难道不觉得这里有什么古怪么”我说。
“这里有这么一座剑庐已经都够古怪了,还有可能更加古怪么。”大哲说。
“这里似乎,没有看到向下的阶梯啊。”阿罗说。
“是啊,这个墓室没有出口,完了,左慈这老哥,这是要拿我们铸剑啊。”大哲一惊一乍的说。
“你这一身的肥肉,炼油还差不多,铸剑恐怕用不上。”云希明打趣说。
“老陆,我问你。”王娜姐开口说,“一个剑范可以同时铸造很多把剑么”
“这个,也有可能,比如复合剑,子母剑,还有雌雄剑,都有可能需要同时在一个剑范中铸造,这样才能保证材质,硬度,契合程度都是统一的。”陆大叔说。
“不是,我不是说两把,而是说很多把,你看这个剑范里面怎么平摆着这么多的剑啊。”王娜姐说。
刚才我们只顾着看剑范本身,倒是没有在意凹槽里面,现在探头一看,确实里面有很多把剑,这些剑有的正放,有的反着,相互之间竟然是相互契合的,就像是拼图一样拼在这个剑范之中,粗略的数了数,竟然有九把之多。
“不仅相互拼接,而且这些剑各不相同,竟然能够刚好契合的拼凑在一起,实在是神奇。”云希明说。
“这些这些可不是一般的剑。”陆大叔这个兵器狂人,现在彻底的犯起了痴病,正在仔细的观察那些剑,感慨说。
“老陆,你是说这些剑都不是普通的剑,难道说这些剑还有什么特别的由来”云希明问。
“何止是由来那么简单,这些剑随便拿出一把,在兵器史上,可都是大名鼎鼎的,在这里的每一把剑,都可以位列十大名剑之中。而这个剑庐的主人把他们摆在这里,似乎是想要用这十大上古名剑,再铸造一把剑,历史之中确有一个传说,说有一把剑,需要凑齐十大名剑才可以铸造。”陆大叔说。
“这么厉害那是什么剑”云显问。
“名曰,瑰仙。”
第四百八十四章 十剑(上)
“瑰仙?这个剑我倒是从来没有听说过,不过十大明剑那可是赫赫有名的,不过很多明剑都已经下落不明了,我一度以为我们再也见不到这些古剑了,没有想到他们竟然被收藏在这里。”云希明说。
“据说上古十大明剑,放入剑庐,重新打造就会铸就一把绝世神剑,瑰仙剑。瑰仙,也是归仙的意思,得此神剑,毕为神明,可是神明既然已经仙逝,只怕神剑也不会出世了。”陆大叔说。
“我就是只研究枪械,冷兵器知道的不多,这十大名剑都叫啥啊?”大哲问。
“十大名剑的记载多见于古籍或上古传说,如《史记》、《越绝书》、《列子》、《吴越春秋》,关于十大名剑的记载,有些是真实存在而有些仅仅是人们假象或文学渲染的产物,我也曾经怀疑过,是否真的存在这些神乎其神的绝世好剑,今日能够亲眼得见,实在是人生之大幸。”
“你还是没说这些剑有什么特别之处。”大哲问。
“十大明剑,每一把都有自己的属性,同时也有自己背后的传奇故事,就说这一把,虽然排名第十,但是也不可小觑。”陆大叔指着一把剑说。
“可是这把剑都烂没了,就只有一个剑柄了。”云显说。
“并非如此。”陆大叔摇了摇头,“这是一把无形之剑,它的名字叫做承影。含光,承影,宵练,这三把剑并称商天子三剑。黎明,天色黑白交际的一瞬间,一双手缓缓扬起。双手合握之中是一截剑柄,只有剑柄不见长剑剑身。但是在北面的墙壁上却隐隐投下一个飘忽的剑影。剑影只存片刻,就随着白昼的来临而消失,直到黄昏,天色渐暗。就在白昼和黑夜交错的霎那,那个飘忽的剑影又再次浮现出来。天色愈暗,长剑又归于无形,远古的暮色无声合拢,天地之间一片静穆。所以这把剑是有影无形。而含光则是无影无形,宵练则是白天可见影不见光,晚上见光不见形。这三把剑都杀不死人,但是并不是杀不死人的剑就不具有威力,这是剑道的一种精神,大象无形,剑本身就有戾气,而不杀之剑就显得格外优雅。”陆大叔说。
“那为什么是这个承影列入了十大名剑,而不是另外两个?”阿罗问。
“因为历史上没有另外两个的铸造的记录,所以认为只是杜撰出来的。只有承影,它有明确的铸造记录。据传承影以补天峰之水,日月精华,最后更机缘巧合之下,融入蛟龙、大雁之精魄,淬炼而成。乃铸剑师秦仕炎毕生绝唱,而秦仕炎在剑成之前便力竭而死。最后关头全靠神剑之灵自行锻造,是以承影内含蛟龙精魄,威力非常之强。不过也因秦仕炎力竭而亡,神剑自行锻造。虽有灵性,却无剑身,是以承影含光只算的上半成品,空有剑魄而无剑形。所以无形。有人说以承影的威力,足可以位列前三甲,但是它又是一把不杀之剑,威力无从考证,只能排名第十。”陆大叔说。
“原来如此,那么这一把呢?这又是什么剑?”云希明指着一把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