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爷道:“我——你信不信我弄死你?!”
姥爷扭头喊道:“汉生,有人想弄死你岳父大人,你也不说管?”
老爹指着坤婆道:“快看,变小了!”
众人看时,只见那坤婆的毛发已经被烧光,但果然只是烧光了头发,并未延及躯干,可整个躯干却都缩成了一团,小了近乎一半身量,也不叫唤了,眼中却愈见愠怒。地上全是它毛发被烧毁而落成的灰烬。
老爹俯身抓起一把,撒在那坤婆的眼睛上,坤婆低吼一声,连眼中异亮的光芒也遮住了。
老爹伸手把坤婆的脖颈一抓,坤婆毫不动弹,被老爹倒拖着走了。
二爷爷道:“咦?果然古怪啊。”
姥爷道:“啧啧……还真是稀奇。亲家,这些道道儿都是你在《义山公录》里学来的?”
二爷爷道:“这不废话么?”
两人都跟在老爹后面,上看下看,头评足的议论那坤婆,不时再打个嘴仗。
爷爷也招呼我们赶路,我和明瑶一路上都在琢磨那坤婆,究竟哪里是宝。
此后一路无事,入长葛,进禹都,取道小径,距离陈家村已不足十里。
天色已渐渐放亮,太阳从东方洒下光来,那坤婆忽然一阵哀呼,老爹立时放手,把那坤婆丢在地上。只见照在坤婆身上的太阳光愈发盛烈,那坤婆急速萎缩起来,好似冰雪遇到火炭被消融一般,越来越小,渐渐化成拳头般大,而地上脓血遍布,腥臭扑鼻,令人几欲作呕!
我和明瑶都皱着眉退避三舍,陈汉名、陈汉礼也不欲靠前,爷爷和老爹、三叔并不怎么去看,只有二爷爷、姥爷、叔父、蒋赫地他们却瞩目而视,盯得入神。
叔父指着那拳头大小的东西,惊问道:“这就是宝?”
爷爷道:“再等片刻。”
又过了须臾,太阳光愈多愈亮,地上的脓血被尽数蒸腾,臭味也消失的无影无踪,那拳头大小的东西上被晒得干干净净,变得光滑了许多,颜色发绿,瞧上去似乎又小了几圈,就如结在树上的青核桃一般。
爷爷伸手拾起,道:“这便是宝了。”
众人都围了上去打量,眼见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奇的地方,便纷纷询问:“这是什么宝贝?”
爷爷道:“此物名曰‘坤婆子’,内蓄阴,外聚阳,以之为介,可设奇局——阴煞地牢。因此也算得上是一件玄门异宝。”
“阴煞地牢?”姥爷忽悚然说道:“这是我山术一脉的**,却很难做出来啊。我年轻时候听我爹说,古时候有种异兽叫做‘阴阳地犼’,非常凶悍,就连术界的绝顶高手也不一定是它的对手,但用一种奇局施**力就能困住它,那奇局就叫做‘阴煞地牢’,是不是?”
爷爷颔首道:“不错。阴阳地犼存世的数量极为罕有,甚至传言早已死绝,其实不然。此阴阳地犼为天下凶兽之首恶,残暴嗜杀,害人累以万计!三十多年前,我曾经遇到过一只,并与之动了手,那时,它敌我不过,我却也抓它不住,便让它逃了。想当时,若是有这坤婆子在,那阴阳地犼焉能得脱?不过,而今算来,我也知道它藏匿在何处——汉生,这坤婆子你便留着,十余年后,当有大用。”
第295章 道法真源(四)
老爹应声称“是”,把那坤婆子接在手里,收了起来。
明瑶道:“爷爷是要让陈叔叔留着这东西去捉阴阳地犼吗?”
爷爷道:“是。”
明瑶道:“爷爷,您既然说知道阴阳地犼藏在哪里,怎么不现在就去捉它,还要等十多年后?”
爷爷道:“昔年那阴阳地犼虽然逃脱,但却为我所伤,伤势且不轻,元气短时间内决难复原,灵力也失却多半,需寻一处风水极地藏匿,日夜吸食地元精华,才能恢复元气和灵力。我们须等到它彻底复原之后,才去捉它。”
明瑶好奇道:“那又是为什么?趁着它还没有复原的时候,不是更好捉么?”
爷爷道:“因为它恢复灵力之后,有法眼神通,法眼为五大目法之一,常人极难练成。所以留着它,可取之目法为人所用。”
明瑶笑道:“我知道了,您是想让陈叔叔开启法眼!”
爷爷微笑摇头。
“咦?”明瑶道:“那是让弘道哥么?”
我吃了一惊,爷爷却道:“或许,倒也未必。”
这话说的莫名其妙,明瑶却不再问了,我心中诧异,更觉这件事情莫测高深。
我们到村中的时候,天色已经大亮。
走在村道上,有族人撞见我们,等看清楚我们这些人的面孔后,无不惊喜!
爷爷天默公与二爷爷天佑公许多年来都没有再回到村子里,又加上年事已高,普通村民时有传言,说他们二人已经在外身故。现如今,两位老人家联袂归来,村民族人怎么会不惊喜?
早有人要呼朋引伴,爷爷不欲声张,叫人作罢,匆匆赶回家里。
但是娘和弘德都已经得了传话,知道了消息,特意跑出门来接。
等娘看见姥爷,更是惊喜,父女两人自然好一番说话。
待瞧见蒋赫地和明瑶也在近旁,娘的神色便不悦起来,只是当着众人面,并未发作。
明瑶自然能瞧出好歹来,和蒋赫地只略坐了片刻,便向我们告辞。
他们两人出门时间都已经不短了,也是该赶快回家里报个平安,更何况,阿罗、潘清源、封从龙、李玉兰等人都还在蒋家,该早些回去。
我让明瑶替我向阿罗他们带个好,又送他们父女到村口,然后重新折返。
回村里的第一等大事便是要处理六爷爷陈天福的后事,抚恤家人,筹备葬礼,在祖坟之中择选良处……
从设灵堂到头七,六爷爷的亲近子侄轮流守灵,我和弘德未出五服,自然也来……
等一切停当之后,已经是十天以后的事情了,天气越发的寒冷,冬天算是彻底的来了。
这期间,阿罗和潘清源以及封从龙夫妇都来辞行南归,酬谢致意自不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