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节
由于已经是深秋,到了晚上沙漠里并沒有蛇蝎出现,左登峰星夜前行,三更过后找到了第三处古城,
二更刚过沙漠里就起风了,左登峰本想在第三处古城躲避风沙,却沒想到第三处古城是已知的三座古城中受损最严重的,连残垣断壁都沒剩下,早就成了一堆废墟,根本无法避风,
但是除了此处周围也沒有可供避风的地方,左登峰在废墟中找到一处相对避风的带着带着十三斜坐了下來,
今晚的风并不大,左登峰就沒有布起屏障,在避风的这段时间他也沒闲着,而是抽空观察了周围的环境,这处废弃的古代城池规模比另外两座要大出很多,但是此处受损最为严重,这里已经远离丝绸之路,按理说后期不应该有过多的人为破坏,那么导致这里受损严重的原因就只能是两千年前的战争,根据这座城池的规模以及地理位置來看,这里在两千年前应该是一处屯兵重镇,防的应该是东方的汉朝,
至于事情的真相是不是这样他并不敢确定,因为这片废墟也有被挖掘过的痕迹,有价值的线索都缺失了,无法加以验证,
次日清晨,风停了,左登峰先前已经根据奇门遁甲的八门方位估算出了第四处古城的大致位置,但是他并沒有立刻前往,而是在古城废墟的四周开始挖掘,
他必须确定攻破这里的是匈奴还是汉朝,目前來看确定这些毫无用处,但是如果不将整个历史事件还原,就很难揣测当年彭国当权者的心态,也就无法确定阴属火蛇是自己逃出來的,还是被他们放出來的……
第三百五十五章穷极心智
古城内部已经被人挖过,左登峰现在在古城周围挖掘寻找,他的目标不是金银器物,而是可能残留下來的其他线索,
古城周围全是黄沙,但是这里的黄沙下面有实地,实地就是当年进出古城的道路,古城荒废以后这些道路被黄沙掩埋掉了,左登峰就想搜寻一下这些被黄沙遮盖了的道路上有什么,
左登峰沒有携带铁铲,他也无需铁铲,灵气下探直接将黄沙成片外翻,城外的道路宽达两丈,铺有泥砖,泥砖被踩踏磨损的极为严重,这一点也佐证了这座城池在被攻破之前存在了好多年,
但是除此之外左登峰并沒有发现有价值的线索,道路上很干净,并无战争遗留下的事物,后來转念一想,倘若古城被人攻破,阵亡士兵的尸首肯定不会摆在道路中央,于是左登峰将搜寻范围扩大到了道路的两侧,这一次他很快就在道路两侧发现了大量的白骨和古代兵器,
这些骨头受到了沙土的掩埋在干燥的环境下得以保存至今,兵器和士兵身上佩戴的护具也保存了下來,由于此处极为干燥,这些金属器物并沒有泛绿,仍然保持着当年的青黄色,
左登峰对尸骨沒有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这些器物,这些护具是青黄色,纯铜的颜色应该是黄中带红,黄中带青就不是纯铜,不过这些铜制护具的纯度不够并不是因为当时冶炼不出纯铜,而是被人为的添加了其他的材质以增强铜的硬度,
除了铜质护具,道路两侧还有不少兵器,左侧以铜戈和铜剑为多,也有大量箭头,右侧以刀为多,铜戈很少,在这里同样也发现了大量的箭头和弩头,
在汉代时期,中原地区的士兵所使用的兵器大部分为铜戈和铜剑,只有个别的指挥官可能会用刀,普通士兵根本就不配备刀具,由此可见道路左侧的那些尸骨应该是属于汉朝士兵的,
道路右侧的兵器以刀为多,铜戈很少,此外右侧除了箭头之外还有大量的弩头,弩头跟箭头有很大的区别,弩头是圆的,箭头是扁平的,弩的攻击距离沒有弓箭那么远,这种武器并不适合在草原上使用,这些弩头应该是汉朝军队当年射到彭国士兵身上的,而不是彭国军队自身所有的,
目前能确定下來的有两点,一是攻破彭国城池的是汉朝的军队,二是汉朝当时出兵不少,连并不常见的弩兵都带上了,
换做他别人弄清这些就很知足了,但是左登峰并沒有停留在表面上,他想的更深更细,按照常理來说,战争获胜的一方都会将己方士兵的尸体带走,最不济也会就地掩埋掉,不应该就这样堆放在路旁,这里的汉代士兵尸体为什么沒有被带走,
沉吟片刻,左登峰走到了道路左侧,这一次他沒有使用灵气一次性掀走沙子,而是缓慢的移走了上面的黄沙,黄沙移走之后他发现这些汉朝的士兵的尸骨摆放的很整齐,这表明当年他们是被人抬到道路左侧的,
左登峰随即又去了道路右侧,同样缓慢逐层的移走沙土,最终发现黄沙下面的尸骨摆放的很杂乱,显然是被人胡乱扔到路旁的,这两个细节说明了当年打扫战场的是汉朝的军队,
在堆放汉朝士兵尸体的地方左登峰还发现了一个铜制的头盔,这一发现令左登峰心中更加疑惑,头盔属于头部护具,佩戴头盔的优点是可以增加安全性,缺点是移动不灵活,在秦汉时期的军队中只有将军校尉才能佩戴头盔,普通士兵都是在头上挽个发髻,这里发现了军官佩戴的头盔进一步表明了汉朝的军队撤退的很仓促,不但士兵的尸体沒有带走,连阵亡军官的尸体都沒带走,
沙漠中很静,清晨时分气温也很低,人在气温偏低且非常安静的环境下头脑是最灵活的,因此左登峰在片刻之后就想明了原因,事情的唯一解释只有一种,当年的情况应该是这样的:汉朝出动大军攻破了彭国的城池,但是在他们打扫战场的时候遭遇到了彭国援军的攻击,令得他们來不及带走同伴的尸体就仓皇逃走,
彭国是个小国,人数不会比南方的楼兰国和米兰国人数更多,汉朝要攻击彭国就跟玩儿似的,一旦攻破了彭国的城池,彭国不应该有大量的援军,因为它本身就沒有多少人,如此一來问題又出现了,彭国哪儿來的援军,
匈奴虽然跟汉朝为敌,却不会出兵帮助彭国,因为彭国跟楼兰米兰等小国都是些两面三刀的墙头草,不值得匈奴出手救援,
“阴属火蛇,只有阴属火蛇是彭国唯一的后援。”左登峰自言自语,
“城池被人攻破,族人被杀,所以彭国人才会放出阴属火蛇,他们也知道放出阴属火蛇会导致严重的后果,但是为了杀掉仇人,他们不惜让自己所在的区域成为一片荒漠。”左登峰再度自言自语并连连点头,阴属火蛇体形巨大,普通人要想杀它除非拿炮轰,可是汉朝连枪都沒有哪來的炮,所以阴属火蛇是无敌的,除非有多名紫气巅峰的修道中人出手围捕,
想到修道中人,左登峰立刻想到了汉武帝刘彻跟秦始皇一样穷极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思维的活跃令左登峰在瞬间就猜到了汉朝当年攻打彭国的动机,彭国跟其他那些诸侯不同,它一直延续到了汉朝还沒有灭亡,汉武帝在位期间崇信方士,满世界的寻找长生不死的方法,肯定是听到了什么风声知道了彭国有“龙”存在,于是就派人來要,要不到那就只能抢,结果他们沒想到的是这条“龙”如此巨大,根本就抓不住,
根据残存的线索可以推断出当年发生过的事情,却无法推断事发的动机,只能根据表象來猜测,
太阳升起之后左登峰在阴凉处躺卧休息,先前的一通寻找大耗体力,长时间的细致思考也严重耗损脑力和精力,用脑过度就会导致精神萎靡,他必须休息,
下午两点左右左登峰醒了,睁眼之后发现脑子并沒有彻底休息过來,于是闭眼再睡,一直到太阳下山天气转冷他才再度起身,
起身之后左登峰将线索再度归拢了一下,两千年的汉朝皇帝们都追求长生,他们攻打彭国为的就是抢夺彭国的阴属火蛇,但是最终他们沒能得逞,
彭国的位置距离丝绸之路不远,众所周知汉武帝曾经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张骞走的就是丝绸之路,这个人名义上是使节,但是暗地里有沒有肩负寻找长生不老线索的任务谁也说不准,备不住就是这家伙回去告诉汉武帝,“老大,我在丝绸之路发现了龙,你快去抓吧”,
此外大宛国是西域的诸多小国之一,位于楼兰古城西侧,这个小国是以出产汗血宝马闻名于世的,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当年对汗血宝马十分的钟情,一开始是用了一匹纯金的金马去换,大宛国王不给,汉武帝一看对方给脸不要脸,直接派出了飞将军李广率领大军过去抢,这个汗血宝马备不住就是阳属地支中的阳属火马的后代,左登峰的这个想法虽然极为大胆却并非沒有根据,一來地理位置大致相符,二來地支都长有生殖器官,十三不在十二地支之中,它沒有代表性,十二地支之一的老大也是携枪带弹的,要是单纯的撒尿,就沒必要有蛋了,由此可见地支并不是太监石女,应该都有生育能力,至于生不生得看它们乐不乐意了,
楼兰古城位于大宛和汉朝中间,汉朝要出兵大宛,楼兰就挡路了,这也是楼兰灭亡的可能之一,此外有了历史上李广远征大宛的事件为佐证,汉朝派兵攻打小小的彭国也就极有可能了,因为彭国和大宛这两家离的并不远,打草拾兔子稍带着就把事儿办了,
左登峰当了六个时辰的考古学家,还原了古代发生过的事情,也找到了对他有用的线索,他根据汉朝时期发生的事情推断出了死树林中那处三环阵法是囚禁阴属火蛇的场所,三环阵法还有一个作用就是将阴属火蛇的火气控制在那一区域,令火气不能过度外散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可是最终这种平衡被汉朝军队打破了,彭国残存的人跑到死树林的三环阵法放出了阴属火蛇,这个放出阴属火蛇的人应该是平时负责给火蛇喂食的人,只有这个人才知道进阵的方法,也只有给阴属火蛇喂食的人火蛇才不攻击她,至于是“她”还是“他”目前还不能确定,不过这类工作一般是由巫师担任的,而巫师一般以女人居多,
动物对于常年给它喂食的人是比较亲近的,但是阴属火蛇不是寻常的动物,蛇类是以阴冷狡诈出了名的,要想驯服它们非常困难,第一要素就是必须比它们厉害才行,一个巫师沒多大能耐,降服不了阴属火蛇,但是她可能自认为阴属火蛇会听她的话,放出去之后还想再把它送回去,阴属火蛇可能就是在这时候记住了出阵进阵的方法,
还原两千年前的事情极为困难,即便左登峰以事实为依据,却仍然有个人理解在内,至于事情是不是这样他自己也不敢确定,不过他却由此想到了一条可能行得通的路,
找到巫师当年居住的房子,或许会有所发现……
第三百五十六章何来少年
此时已经入夜,左登峰背起木箱带着十三往北掠去,第四处古城的位置位于此处正北,奇门遁甲的八门虽然并不是规则的圆形,却也是环绕三环阵法的,只不过距离有远有近,
不管什么阵法,要想起效就必须达到阴阳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是一百的话,五行阵法的原理就是五个二十,当然,这五个二十要根据周围地势地形以及阵法想到达到的目的进行增减,但是不管如何增减,到最后必须是一百,不是一百阵法就不起效,奇门遁甲的八门也是这样,到最后必须达到一百,左登峰目前已经知道了三处位置,要推理第四处并不困难,但是不能推算的那么准确,只能大致判断出在此处正北一百六十里外的那片区域,
在北掠的时候左登峰心中并不轻松,他有着足够的忧患意识,遇到事情从不傻乎乎的急于动手,有些事情在事先想的周全一些就可以始终占据主动,他此刻想的是三环阵法周围分明有八座古城,为什么两千年以來只被人发现了三座,其余五座为什么始终沒有被发现,
这种情况有两个可能,一是它们被黄沙彻底掩埋掉了,二是在通往北侧古城的道路上有着潜在的危险,普通人无法涉足,这两种可能左登峰更希望是后者,因为对普通人來说很危险的事情对他來说就不算什么,如果古城被黄沙彻底掩埋了,那他就很难在诸多沙丘中找到下面的古城,
在沙漠里掠行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有些地方的沙子很软,如果下踏借力时用力过大,脚会陷进沙里,再次腾空连十米都掠不出去,有的地方沙子比较结实,但是他事先并不知道这一点,下踏借力的时候仍然用着很轻的力道,这样就浪费了这处比较结实的踏脚点,原本可以掠出两里,只掠出了几十米,这种感觉非常不好,在掠行的时候左登峰一直感觉很别扭,到了后來他想了个办法,两脚一起落地,增加受力面积,如此一來就是往前蹦了,不过沒蹦多远就遇到了陷坑,一落地直接到腰,双臂外探延出灵气将自己拔出來之后左登峰再也不敢胡闹了,沙漠里的危险无处不在,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前行五十里后,落地借力的时候踩到的坚硬地面越來越多,前方逐渐出现了植物的踪影,这种植物名为骆驼刺,是戈壁滩上常见的植物,沙漠里出现这种植物就说明在这附近有水源存在,
七十里后,沙地变成了戈壁,耐旱植物越來越多,左登峰举目远眺,发现前面出现了乔木和灌木,这些迹象表明前面不但有水源,还是一处面积比较大的沙漠绿洲,
有水源的地方就有动物聚集,在发现绿洲之后左登峰并沒有急于靠近,这处绿洲面积很大,正常情况下像叶飞鸿那样的沙漠向导都应该知道这处绿洲的存在,但是在此之前不管是瘸子仇虎还是叶飞鸿都沒有提起过这处绿洲,他们沒有提起就表示他们不知道,可是这处绿洲距离第三处古城并不远,不应该从來沒被人发现,唯一的可能就是发现绿洲的人沒能将消息传出去,
正常情况下不管是探险队还是商队,在沙漠中发现绿洲都会进去歇脚并补充饮水,可能他们进入绿洲之后就沒能再出來,这或许就是他们沒能将消息传出去的原因,